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800年来巢湖沉积物营养元素富集特点及其环境演变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巢湖CH1孔沉积物进行年代学、粒度和营养元素(TOC、TN、TP、C/N比值)分析,可将巢湖近800 a来的环境变化划分为4个沉积时期:沉积年代1177~1271 a A.D.是气候暖湿高湖面阶段;1271~1747 a A.D.,总体上为湿润环境下有机质快速积累阶段,其中1477~1747 a A.D.显示小冰期气候特点;1747~1865 a A.D.气候开始转暖,湖面上升;1865 a A.D.至今,气候转干旱。1880′s以来的TOC、TN非自然水平富集,1660′s以来的TP非自然水平富集,是巢湖历史时期开始出现富营养化的征兆。  相似文献   

2.
江陵剖面沉积物记录了近9000 a来的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历史。根据多环境指标综合分析,重建江陵地区近9000 a来的气候环境演化。研究表明,8900~6300 aB.P.为暖湿气候期;6300~4 700 aB.P.为冷期;4700~3400 aB.P.气候偏暖偏湿;3400~2500 aB.P.是湖沼泥炭堆积期,气候暖湿;2500 aB.P.以来,该地区沉积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由湖泊及湖沼堆积转为洪水漫滩堆积,古云梦泽开始萎缩,气候变干变冷。早期人类活动始于6200 aB.P.,以种植经济作物罂粟及牧草类植物唇形科和车前草等草本花粉的出现及增加为标志;4700 aB.P.开始,人类在定居点附近从事农业、牧业兼少量经济木本的种植;人类大规模活动始于3400 aB.P.,禾本科含量急剧上升与湖周农田耕作范围的扩大有关,阔叶树和杂草花粉的增多与定居点扩大及其周围普遍种植经济阔叶林有关。随着定居点扩大和人类活动的加剧,地表土壤侵蚀严重,入湖陆源粗颗粒物质和有机物质增多;湖泊沉积物表现为粗颗粒含量迅速增加,各粒径波动频繁,TOC、TN和C/N出现高值,δ13C出现低值。  相似文献   

3.
天堂寨泥炭地层的磁化率、Rb/Sr值及其反映的古气候意义   总被引:17,自引:11,他引:6  
黄润  朱诚  王升堂 《地理科学》2007,27(3):385-389
天堂寨泥炭地层记录了大别山北亚热带地区全新世中晚期以来气候变化。通过对地层剖面磁化率、Rb/Sr值测定和分析,结合14C测年,结果表明:大别山北亚热带地区中晚期以来气候变化可划分5个阶段:(1)5 700~5 050 cal.a B.P.,气候暖湿为主;(2)5 050~4 300 cal.a B.P.,以暖干为主,期间气候波动剧烈,气温出现过短暂而急剧的下降;(3)4 300~2 500 cal.a B.P.,气候总体上处于相对冷湿状态,波动不大;(4)2 500~1 400cal.a B.P.,气温有所回升;(5)1 400 cal.a B.P.至今,气候冷干;至现代,气候又有所回升。磁化率和Rb/Sr比值可作为泥炭恢复古气候古环境的代用指标,但与黄土剖面中所指示的环境意义正好相反,即低磁化率和Rb/Sr比值指示气候湿热,高磁化率和Rb/Sr比值指示气候干冷。  相似文献   

4.
黎海明  郑铎  刘真  贾鑫 《地理科学》2022,42(10):1807-1817
全新世的气候、环境变化与人类文明发展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长江下游地区崧泽文化时期(6 000—5 300 a B. P.)是文明起源的关键阶段,该时期稻作农业经济社会是否已建立及其影响机制依然不清楚。通过对常州地区青城墩遗址的植物大遗存研究,在24份浮选样品中共发现了131粒炭化水稻(Oryza sativa)种子和2 262粒炭化水稻基盘,该结果表明青城墩遗址先民在崧泽文化时期的农业是以种植水稻为主的稻作农业。结合前人研究工作发现,长江下游地区崧泽文化时期人类主要的生业经济是以种植水稻为主的稻作农业经济,辅之以采集葫芦(Lagenaria siceraria)、芡实(Euryale ferox)、桃(Prunus persica)、甜瓜(Cucumis melo)等野生植物资源为主的采集经济。7 000 a B. P.后海平面上升速率减缓和海岸线的东撤为开展水稻农业生产的古人类提供了大量的栖居环境,该时期相对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为水稻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生境条件。6 000 a B. P.后的人口压力是长江下游地区古人类选择以稳定和高产的稻作农业为主体生业经济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为了揭示闽江下游闽侯盆地第四纪沉积环境演变与人类活动历史,对闽江下游闽侯盆地庄边山遗址附近的FZ5钻孔进行了孢粉、硅藻分析。结果表明:闽侯盆地全新世海侵初始发生时间约为9 000 cal. a B.P.,至7 500 cal. a B.P.达到最大海侵范围,晚全新世海退的发生时间在闽侯盆地大约为1 900 cal. a B.P.。孢粉分析证实了当地早中全新世温暖的亚热带气候以及浓密的常绿阔叶林植被。在7 500―1 900 cal. a B.P.之间无论植被覆盖还是气候环境均比较稳定,高海平面时期的适宜气候以及海湾环境也有利于当地以渔猎经济方式为主的新石器文化(昙石山文化)的兴起和发展。自1 900 cal. a B.P.以后,孢粉组合突变为以先锋植物芒萁属(Dicranopteris)、禾本科(Poaceae)、松属(Pinus)等类型为主,揭示了当地植被受到人类农业刀耕火种的影响而发生显著变化。高含量的禾本科花粉(含一定数量的水稻)仅在剖面上部明显增加这一事实,证实了闽侯和福州一带水稻种植的大面积发展始于距今1 900 a前后。  相似文献   

6.
梁日升  余克服 《热带地理》2023,(10):1882-1890
有孔虫指数(Foram Index, FI)是利用珊瑚礁区沉积物中底栖有孔虫功能组(藻类共生种、机会种、非自养种)的含量评估珊瑚礁区生态环境健康状况的指标,迄今中国对该指标的应用还较少。文章以西沙群岛羚羊礁的潟湖中钻取的LYJ2岩芯为材料(全长287 cm,底部对应的年代为2 665 a BP),以0.5 cm的间隔取样,在显微镜下鉴定有孔虫功能组,计算FI值。结果显示:1)近2600年的FI变化范围为4.1~7.9,均值为5.9。2)FI成波动变化的模式,具体可分为3个上升期:2380―1628,1212―572和252―92 a BP;3个快速下降期:1628―1212,572―252和92 a BP至今及1个小幅下降期:2665―2380 a BP;3) FI在长期变化趋势上叠加不同尺度的年代际波动,具有66.7、54.4 a等周期。基于FI值对珊瑚礁健康状况的评估标准,推测近2600年来西沙羚羊礁的生态环境总体是健康的;基于FI值与海表温度对比分析,推测羚羊礁FI值主要受海表温度影响,与气候变化具有一致性,FI高值与中世纪暖期、罗马暖期大致对应,而低值与小冰期、黑暗时代冷期大致...  相似文献   

7.
选取华南沿海丘陵山地3个南亚热带不同地点及海拔的钻孔岩芯进行了微炭屑统计分析,结合孢粉分析结果,揭示全新世以来的植被变化与火灾历史,并探讨火灾事件与季风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关系。结果表明:从8 000―3 500 cal. a B.P.,3个钻孔的微炭屑浓度均极低,证明该时段森林火灾频率很低,同时高木本含量的孢粉分析结果反映了亚热带阔叶林的繁盛,并指示全新世大暖期湿润和降雨丰沛的气候特征。加上早中全新世南方人口稀少,无“刀耕火种”等大面积农业活动。从3 500 cal. a B.P.开始,多个钻孔显示出微炭屑含量的迅速增加并持续高值,这与华南地区夏季风减弱导致降雨减少、气候变干,以及华南地区人类历史从新石器晚期进入商周时代的转折期密切相关。同时,孢粉指示的阔叶类木本植物含量显著减少,表明火灾对森林破坏逐渐严重。2 000 cal. a B.P.以后,人口出现第一次增长高峰,考古出土的器物证明牛耕和铁器农具开始广泛使用,农业快速发展。这一时期低海拔的GY1和中海拔的LTY钻孔微碳屑含量维持高值,禾本科以及芒萁属等次生植物孢粉含量快速增加。这反映了秦或南越国以后在华南地区较低海拔山地和平原农业活动得到迅速发展。此外,位于海拔1 600 m以上的钻孔GT-2的微碳屑记录显示:高海拔山区在800 cal. a B.P.以后才开始出现频繁的森林火灾,反映人类农业活动和人口增加扩张到高海拔山区。  相似文献   

8.
根据广西北部山地泥炭沼泽沉积的有机碳同位素组成、TOC和C/N等古气候指标对末次盛冰期以来该区植被与气候演变过程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末次盛冰期(21―14 cal. ka B.P.)偏正的δ13Corg数据反映了山地植被面貌曾发生显著变化,指示冰期气候的冷干变化,但并未导致山地森林向地带性草地退化,C3植物仍占优势。沉积物岩性和TOC等数据表明:在14―10 cal. ka B.P.期间沼泽湿地逐渐形成,指示了东亚夏季风降雨的增强,与石笋指示的季风增强起始年代基本一致。冰消期碳同位素曲线负偏的变化要早于TOC指示的泥炭沼泽堆积,即10―9 cal. ka B.P.前后富有机质的泥炭堆积进入旺盛期。碳同位素组成在9―8 cal. ka B.P.存在一个正偏的变化波动,可能与8.2 ka降温事件或局地物源输入变化有关。7.0―2.8 cal. ka B.P.期间古田湿地的有机质输入较高,碳同位素偏负,指示气候暖湿。从1.7 cal. ka B.P.至今,δ13Corg值的再次正偏可能指示夏季风强度减弱,但考虑到该阶段为人类农业活动快速发展期,因此不排除人为因素的影响。此外,末次盛冰期广西山地与雷州半岛沿海低地的碳同位素值对比发现:沿海平原区与华南山地的沉积记录存在明显差别,其主要原因是山区因山地降雨效应使山区的湿度即便在盛冰期也能保持较高水平;而低地平原冰期阶段的降雨则显著减少,加上平原区较高的蒸发量使干旱程度增加,C4草本也相应增多。实际上,影响亚热带山地沼泽δ13Corg值变化的原因比较复杂,在利用δ13Corg值推论古气候时需要同时考虑气候因素和湿地沉积体的物源及其地貌环境等背景。  相似文献   

9.
基于武都万象洞高分辨率石笋δ18O和高精度230Th定年数据,结合利用周边地区史料恢复的旱涝指数序列,重建季风区边缘近500 a以来降水变化。结果显示:在年际至百年时间尺度上,万象洞石笋δ18O变化指示亚洲季风带来的降水量信息。季风区边缘降水变化可分减弱期(1470~1700 A.D.)、平稳期(1701~1875 A.D.)和增强期(1876~2003 A.D.)三个气候段,其间季风降水的强弱变化响应史料记载的极端旱涝事件。在小冰期向20世纪暖期转换过程中,本区呈现阶梯式过渡降水模式,这是一种较大空间尺度上气候特征,在年代际至百年时间尺度上与北半球温度、中国温度变化具有同步性。  相似文献   

10.
高分辨率石笋记录的三峡库区小冰期气候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重庆水鸣洞石笋(NSM03)7个230Th年代数据和438个δ18O数据建立三峡库区1250~1750 A.D.时段分辨率约为1 a的δ18O记录。分析显示石笋δ18O值在1280 A.D.开始迅速偏重,在1300 A.D.附近偏到近500 a来最重,显示季风迅速减弱,库区进入小冰期。石笋记录显示小冰期存在明显的年代际尺度干湿波动,特别是在1400~1650 A.D.时段石笋δ18O值高频振荡,显示季风降水处于频繁波动期。功率谱分析显示石笋δ18O序列具有显著树轮Δ14C周期和ENSO准周期,揭示太阳活动是小冰期主要驱动因素,同时受到海气耦合作用影响。  相似文献   

11.
全新世中国东部亚热带地区气候变迁的古生物学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东部亚热带地区全新世期间的气候波动频繁,引起哺乳动物群的多次迁徙。该时期哺乳动物群的常见种属多见于亚热带地区,仅少数种属如貘、犀、长臂猿和亚洲象等在自然状态下主要分布于热带―中亚热带南部地区,指示了具热带气候性质的中亚热带南部的森林环境。文章在确定中国东部全新世不同阶段此类动物群的种属构成与分布特征的基础上,主要根据热带种的迁徙和分布特征,初步推断各阶段亚热带地区的气候变迁状况如下:盛冰期之后的冰消期,温度逐渐回升,14 000―12 000 a BP时,热带种分布北界大致南移2°,指示1月平均气温较今低3~5℃;12 000―8 500 a BP为升温期,气候转暖,热带种分布北界达中亚热带南部,逐渐类似于现今气候;8 500―5 000 a BP为大暖期,热带种分布北界抵秦岭―淮河一线,北移约6°,指示1月气温较今高约7~9℃;5 000―3 000 a BP为降温期,热带种分布北界位于秦岭―淮河以南的长江流域,北移约4°,指示1月气温较今高约5~6℃;3 000 a BP以来,气候逐渐变冷。这些变化体现了中国东部亚热带地区在全新世时期发生了多次较大的气候和生物气候带变迁事件。  相似文献   

12.
以青藏高原南部的羊卓雍错(简称羊湖)沉积岩芯为研究对象,以较可靠的年代数据( 210Pb和AMS 14C交叉定年)为框架,基于高分辨率的元素地球化学记录,通过数理统计分析方法提取环境信息,结合粒度和磁化率,重建该地区过去2000年来的环境变化。结果显示,该区黑暗时代冷期(DCAP)和小冰期(LIA)气候较为寒冷,降水量较高;而中世纪暖期(MWP)和现代暖期(CWP)气候较为温暖,降水量较低,气候具有冷湿—暖干的特征。其中,重建的温度显示,中世纪暖期的温暖程度似乎持平甚至超过20世纪暖期;小冰期期间可能存在一次百年尺度的温暖事件,而17世纪和18世纪可能是过去2000中最寒冷的一段时期。分析发现,过去2000年以来青藏高原南部存在着冷湿—暖干的气候模式;过去2000年青藏高原南部地区温度的变化可能主要受到太阳辐射的影响,而小冰期期间西风环流的南移和增强可能是导致区域降水增加的重要因素。另外,该时期羊湖的湖泊水位的变化受温度和降水共同控制:当温度降低,降水增加时,湖泊水位上升,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13.
杨保  康兴成  施雅风 《地理科学》2000,20(5):397-402
据高分辨率的青海都兰树轮年表 ,将过去 2 0 0 0年的气候变化划分为 2 30’S以前的高温期 ,2 40’S~ 80 0’S冷暖波动强烈的低温期 ,810’S~ 10 70’S显著高温期 ,即中世纪暖期 ,10 80’S~ 1880’S的低温期 ,其中包括 142 0’S~1870’S的小冰期 ,以及 1890’S后的升温期。统计发现 11次极端高温或低温事件 ,以及几次大的突变事件全部出现于中世纪之前 ,指示 15 0’S~ 110 0’S期间气候运行的高度不稳定性。和中国东部、古里雅冰芯和青藏高原南部温度代用资料比较后发现 ,公元初至 3世纪前期的东汉暖期 ,3世纪后期至 7世纪初的魏晋南北朝冷期 (期间约380’S~ 46 0’S暖 ) ,中世纪暖期以及小冰期等几次重大的气候事件在中国东部、都兰和青藏高原南部序列中均存在。古里雅冰芯仅记录了前两次重要事件 ,中世纪暖期以及小冰期在该序列中表现微弱。 2 0世纪的升温在古里雅冰芯最显著 ,都兰、中国东部次之 ,而高原南部似乎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依据对珠江口伶仃洋海域ZK19孔岩芯材料的沉积学、年代学和沉积地球化学研究,探讨了该海域古环境演变特征。该孔以末次盛冰期风化层为界,存在2个沉积旋回和2次海侵事件。微量元素质量分数、主量元素(Al2O3/Na2O值、MgO/Al2O3值、Sr/Ba值及V/Cr值等),化学蚀变指数(CIA)和化学风化指数(CIW)的变化特征,反映了MIS4晚期至MIS3初期,该地由陆相向滨海相过渡,气候从偏冷逐渐升温,海平面逐渐上升,但速度较慢;MIS3该地为河口湾相,气候进一步转暖,海平面以较大幅度上升;MIS2阶段(末次盛冰期)海平面大幅下降,气候变冷;MIS1的8―12 cal. ka B.P.气候逐渐转暖,海平面快速上升,为河流相―滨海潮滩相―河口湾浅滩相―河口湾相;中全新世大暖期,受水下滩槽地貌侧向迁移影响,该孔地层遭剥蚀;晚全新世3 cal. ka B.P.以来,气候整体相对稳定,较早全新世温暖,沉积环境依次为河口湾相―三角洲前缘斜坡相―三角洲前缘浅滩相。  相似文献   

15.
杨周  林振山 《地理科学》2010,30(2):295-299
对北半球过去2000a重建气温变化的多尺度分析,发现:(1)北半球过去2000a气温变化存在准6a、准11a、准21a、准43a、准86a、准247a、准914a等7个不同时间尺度的波动,并且以年际变化、年代际变化和近千年周期为主,不只是在数百年尺度上受太阳活动的驱动,在数十年尺度上也受到太阳活动的影响;(2)北半球在中世纪暖期波动幅度较小,小冰期气温振荡幅度相对较大,1400~1800A.D.这400a间是北半球最寒冷的时期;(3)在未来的几十年里,北半球气温的自然波动将极大地减低因人类活动而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效应。  相似文献   

16.
周雪如  李育 《地理学报》2022,77(5):1138-1152
全球升温导致区域干湿格局转变,千年尺度中全新世暖期和百年尺度中世纪暖期可以为探究现代的气候趋势提供历史相似型。通过湖相沉积、冰芯、孢粉、树轮等古气候记录和PMIP3/CMIP5计划的古气候模型模拟数据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祁连山地区中全新世暖期(7.2—6.0 ka BP)东亚夏季风强盛,降水较多,气候温暖湿润;中世纪暖期(950—1250 AD)与小冰期表现为暖干—冷湿气候机制。现代观测数据显示,祁连山地区呈现暖湿化,但现代的气候机制与自然因子主导下暖期的响应机制差异较大,表明了人类活动对自然发展下气候环境的影响。因此,自然因素与人类活动共同作用是准确预测研究区未来干湿格局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基于准噶尔盆地西部46个样方的植被调查和表土花粉资料,估算了19种主要花粉类型的联合指数(A)、低代表性指数(U)、超代表性指数(O)、代表性系数(R)、区内无植被出现时某花粉类型百分比的平均值(Ma)、区内有植被出现时某花粉类型百分比的平均值(Mp)、样方花粉组合与植物群落间相似系数(CC),定量描述花粉对植被的指示性。结果表明:第1组包括藜科,A值为1.0,O、U值均为0,R值为12.5,Mp远大于Ma,对植被指示意义明显;第2组包括蒿属和麻黄属,A值在0.1~0.4之间,O值在0.6~0.9之间,U值均为0,R值大于18.5,Mp与Ma相差3.6%~12.1%,对植被具较明显指示意义;第3组包括白刺属、百合科、唇形科、豆科、禾本科、菊科、蓼科、毛茛科、蔷薇科、伞形科、莎草科、十字花科、石竹科、旋花科、荨麻科和紫草科,A值小于0.6,U值在0.2~0.9之间,O值在0.1~1.0之间,R值小于4.0,Mp与Ma相差小于4.9%,对植被指示意义不明。研究结果可为利用化石花粉资料准确恢复古植被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艾比湖二千余年来环境演变的地球化学记录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通过对新疆艾比湖Ash孔二千余年以来沉积的总有机碳含量及其碳同位素、碳酸盐含量及Mg/Ca比值等环境指标综合分析,数据显示:约在公元前500-400年,艾比湖水体面积较小,对应的气候偏干。约公元前400~公元1400年,水体面积较大,处于高水位时期,气候较为湿润,但此时期内的气候也有小幅的冷暖和干湿变化。其中在公元800-1300年期间艾比湖沉积记录显示水生生物对沉积有机质的贡献达到最大,而陆源有机质输入不明显,表明此时湖水水位可能达到二千余年来的最高,这一时段基本对应于中世纪暖期。从碳酸盐含量及Mg/Ca比值指标来看,该地区中世纪暖期可能有一个干湿的波动。公元1400年以来,艾比湖水位下降,其中在15世纪中和19世纪初是两次较为干燥的时期,与其他地区的小冰期气候相对应。  相似文献   

19.
选择位于长江三角洲南部区域的3个钻孔CSB4、CSB6和CSB8,开展环境磁学方面的研究,以揭示该地区晚更新世以来沉积物记录的显著气候事件。结果显示:3个钻孔都存在明显的S300低值区域,其变化规律为当S300为低值时,磁化率、ARM和SIRM的值较低,而IRMAF80mT/SIRM和ARM/SIRM的比值相对较高,表明磁性矿物浓度降低、粒度变细。同时S300低值区域沉积物以黄色粉砂质黏土为主,含铁锰质结核。IRM获得曲线定量分析结果揭示:沉积物中赤铁矿等高矫顽力组分的含量相对增加,指示长江三角洲区域3次显著的干旱气候事件。在磁性地层及其AMS 14C、光释光测年基础上,推断3次干旱事件发生的时间分别为163―121 ka B.P.(事件I)、57―42 ka B.P.(事件II)和14―10 ka B.P.(事件III),对应海平面相对较低时期,季风减弱,降水减少,气候干旱,形成以氧化作用为主的环境。  相似文献   

20.
在中亚热带罗霄山脉东南段井冈山地区的江西坳山地沼泽钻取了150 cm的岩芯样品(JXA钻孔),通过6个AMS 14C测年结果建立钻孔的年代框架,运用烧失量、腐殖化度、有机碳同位素和灰度值等多项古气候代用指标分析,重建了该地区约11 cal. ka B.P.以来的气候演化历史。结果表明:江西坳山地沼泽的古环境演变过程可以分为4个阶段:11―9.2 cal. ka B.P.钻孔沉积物的有机碳含量低,碳同位素偏负,显示C3植物为主,为气候凉干期;9.2―5.3 cal. ka B.P.碳同位素、有机碳和腐殖化度等指标均指示森林植被繁茂,沉积物泥炭堆积速度加快,为气候最适宜期;5.3―2.2 cal. ka B.P.碳同位素显著变化,有机质含量较高;2.2―0 cal. ka B.P.气候呈现季风再次增强的趋势,人类活动增强。与周边其他的研究结果对比发现:全新世以来罗霄山脉江西坳山地泥炭沼泽的古环境替代指标与低纬度地区其他全新世气候记录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