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9 毫秒
1.
土地执法监察工作是推动土地管理的重要手段,要求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严格土地管理,提高国土资源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保障能力,形成科学发展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和谐统一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2.
实践表明,于去年9月发起的全国土地执法百日行动尽管只是行动百日,但已经成为我国当代土地管理事业的一个"品牌",成为我们国土人的一个光荣。因为百日行动吹响了构建严格土地管理长效机制的号角,开启了国土资源工作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起点,产生了强大的行业效应和社会效应,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3.
基层国土资源所对强化土地执法监察,遏制各类土地违法行为,确保辖区耕地保有量,坚守耕地保护红线有重要意义。如何有效发挥基层国土所管理作用,笔者认为应从如下三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4.
本文结合巴彦淖尔市当经济形势,从“严、紧、好”三方面分析了基层在这种形势下土地管理部门如何面对土地管理的压力和机遇,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如何抢抓机遇多角度多层次科学管理土地,同时阐述了土地管理发展的方向,从理念、机制、维权三方面提出如何加强基层土地管理工作,全面提升土地管理水平和能力.  相似文献   

5.
农用土地价格初步研究--温州市农用地案例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浮  彭补拙 《地理科学》2000,20(1):65-71
根据农用土地价格特征,选择适当的方法和评估的操作是研究重点,为此建立农用土地类型、等级、基准地价及变幅的价格体系,为农用土地流转、土地税收等提供依据,促进耕地保护和利用格局调整。并在温州市农用土地管理中的实践,有利于深化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农村土地市场,强化农用土地资产化管理。  相似文献   

6.
土地管理三维思维与土地空间资源认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仁忠  罗平  罗婷文 《地理研究》2018,37(4):649-658
基于城市发展的三维理念轨迹及土地立体化利用趋势,采用文献检索与综合分析法,剖析土地管理重视三维思维的原因,辨析土地的空间特质,提出土地空间资源的概念内涵,初探土地空间资源管理制度和技术,以促进土地领域实践问题解决。结果显示:① 土地管理三维思维符合社会发展和土地利用趋势,是基于土地管理实践而衍生的创新需求。② 土地作为资源的本质属性之一是空间性,具备三维空间特质;土地空间资源是土地资源概念的外延,是以土地表层为基底或脱离土地表层的可利用的三维空间存在。③ 土地空间资源的提出,能引发土地管理领域在理念、制度和技术上进行三维思维化的重构与创新,具有科学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7.
土地管理市级数据中心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市级土地管理业务处理体系结构、数据框架及土地管理各业务间数据逻辑关联,建立了土地管理领域模型,利用功能分析法,从数据协同的角度对土地管理数据中心的数据类型、数据存储及数据应用进行分析,提出以数据为中心构建土地管理市级数据中心的思路,给出土地管理市级数据中心模型,并结合徐州市金土工程项目应用研究的需要,构建了以数据中心为核心的土地管理信息化体系架构.  相似文献   

8.
基于GIS的城镇土地定级研究——以益阳市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镇土地定级估价是城镇土地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有助于促进土地资源的高效配置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根据城镇土地定级因素所具有的空间特征和相关性,采用了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技术和方法,运用空间数据库存贮、管理和操作各类与城镇土地定级有关的信息和数据,建立了一个城镇土地定级信息系统,并结合益阳城区土地定级的实践,对城镇土地定级的有关理论与方法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
陈蓬珍 《福建地理》2000,15(4):43-45
本文应用地图学及土地科学的现代理论,论述了土地管理专用地图的基本功能,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阐明了这类地图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方向。  相似文献   

10.
加强土地利用监督管理,不断完善土地监管制度,是实现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途径。近5年来,国土资源系统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国土资源工作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全面履行国土资源管理职能,积极参与宏观调控,落实严格的管理制度;认真落实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责任制,深入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改革省以下国土资源管理体制,实施国家土地督察制度,全面启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严格土地执法,坚决查处违规违法用地行为,全国  相似文献   

11.
论述土地持续利用中几个问题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包括土地资源监测和管理、土地资源经济评价与使用制度及其效应等,提出一些值得重视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2.
<正>临近岁尾,内蒙古自治区2014年土地矿产卫片执法监督检查工作也近尾声。梳理检查结果,可见全区部分地区和单位在依法依规管理和使用国土资源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对2014年土地矿产卫片执法监督检查中违法问题严重的盟市、旗县(市、区)及用地单位进行集中约谈。这对于吸取教训,督促整改,更好地落实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及有关政策,加大违法案件查处整改力度,促进全区依法依规管理和使用国土资源,将产生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城市土地利用扩展的空间模式与动力机制   总被引:58,自引:4,他引:58  
本文通过系统地评析国外不同学术派系对城市土地利用扩展的空间模式、动力机制及管理政策的研究进展 ,指出其研究重点已从归纳空间演替模式深化到探究城市土地开发过程中的决策过程与动力机制 ,从崇尚土地市场的自由运作转向对其进行精明管理。  相似文献   

14.
生态经济交错区的土地开发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生态经济交错区是我国土地后备资源较丰富的地区,同时它还是生态经济较脆弱的地区,土地开发极容易造成土地生态经济问题。本文阐述了生态经济交错区的概念,分析了生态经济特征 ,土地开发的意义,管理目标、核心,提出了生态经济交错区土地开发管理的原则和模式。  相似文献   

15.
石英 《西部资源》2013,(2):98-99
土地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如何管好用好土地,实现土地效益的最大化,对于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来说意义十分重要。本文就如何管好用好巴彦淖尔市农垦的国有土地谈些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城市人口膨胀与保持耕地的矛盾日益突出,以及城市交通、环境、市容等全面改造和土地批租的进展,众多土地信息瞬息万变。面对这种情况,如何全面、高效地进行土地管理,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这就要求对土地进  相似文献   

17.
中国县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模式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朱凤武  彭补拙 《地理科学》2003,23(3):282-286
近年来,在中国各级土地管理部门主持下,开展了两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现行规划模式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显露出与之不相适应的问题。在总结中国经验和不足的基础上,借鉴国外成功经验,试图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以土地利用分区下的土地用途管制为核心、以指标控制为手段的县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模式。  相似文献   

18.
利用典型案例分析法 ,对河南省国有企业土地资产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实事求是的论述 ,同时对土地资产管理部门的资产意识、参与意识淡薄 ,土地管理部门参与土地资产管理的职能欠缺 ,土地资产流失严重 ,地价评估管理不规范等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刻剖析 ,提出了解决相应问题的 7条对策与建议 ,指明了土地实行资产管理对国有企业改革及国家利益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土地质量发展趋势对我国土地整理研究的启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对土地资源的压力越来越大,并导致了不同程度的土地退化和耕地的持续减少,人们越来越关注土地资源质量的状况与耕地的保护及管理。土地整理在增加耕地面积、提高土地收益和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土地整理的全面推进,与之密切相关的土地质量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借鉴吸收土地质量研究的热点和发展趋势,探索土地整理的土地质量研究体系,以从其根源入手寻求提高土地质量的对策,对促进土地资源管理由数量管护转变到质量和生态管护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文章分析了土地质量的概念与研究现状,提出土地质量的发展趋势主要有:①土地质量指标的综合反映与实际应用日趋紧密;②土地质量变化的过程机理与尺度效应研究不断加强;③土地质量评价中的土地利用格局与生态过程受到重视。根据国际上土地质量的研究及其发展趋势,结合土地整理的内在要求和科学内涵,从土地整理中土地质量指标体系的构建、土地质量评价与调查的技术方法和土地质量变化的过程与机理研究等3个方面探讨了土地整理中土地质量的研究框架。以期对我国土地整理的发展与深化研究有所裨益,促进土地整理事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土地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地科技创新体系既是国土资源开发利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深化土地科学研究、土地管理创新和土地科技进步的重要依托。基于土地科技创新体系内涵及其基本理论的分析,提出了土地科技创新体系框架模式及土地科技创新空间域概念,指出中国土地科技创新体系运行应选择国家调控下的科技市场化创新模式。构建土地科技创新的科学体系、完善土地科技创新的制度体系、理顺土地创新的管理体系和建设土地科技创新的支撑体系,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土地科技创新体系的四个中心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