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民观点,是农民知识、农村信息和农民价值观在农村现实生活中的综合体现。虽然,人们普遍赞成在农村发展决策中采纳农民观点对决策的科学化和可操作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但基于对农民和农村发展问题的不同认识,对如何在决策中处理农民观点,大体上存在着两类不同观点。一些人认为,(1)农民生活空间狭小,缺少系统的专业性知识,生活需求层次有待提高,社会行为趋向保守,缺乏处理宏观性、长远性非直观复杂问题的对策能力,为保证农村发展决策的科学价值,需要用专家的知识对农民观点加以识别,然后再把农民观点纳入决策中;(2)社会发展是外在于人的意识  相似文献   

2.
以山东省王景河村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和访谈的方式获取数据资料,分析农村发展中的环境现状,从村级和农户层面探讨农民生活生产行为方式对环境的影响,总结和归纳农村发展中环境问题的形成机制,提出农村环境问题管理的创新路径。研究结果表明:(1)农村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农业污染、农村生活污染和农村工业污染所形成的复合型污染;(2)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粗放、农户环保意识淡薄、城乡环境管理的二元化、土地产权设置不合理等造成了农村环境的恶化,同时农民由农村传统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转变也对农村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全面分析了我国农村庭院经济在农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指出了当前我国农村庭院经济发展面临的三大矛盾,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我国农村庭院经济的总思路和对策,以期对农民致富、农村经济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村空心化问题研究的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58,自引:6,他引:52  
刘彦随  刘玉 《地理研究》2010,29(1):35-4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快速城镇化和人口非农化,在促进农民就业和增收的同时,加快了农村空心化发展,致使空心村问题日趋严峻。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农村空心化的研究进展,简要分析了相关研究的主要特点与不足,探讨了今后针对农村空心化与空心村问题的创新研究领域和方向。在国家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系统分析空心化村庄用地结构与潜力、类型及演进规律,深入研究农村空心化情景模拟与调控、空心村整治规划示范与配套政策,以及空心化村庄整治与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等,既是推进乡村地域系统的理论创新和深化实证研究的需要,也是面向国家战略需求提供科技决策服务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农村富余劳动力资本化及其转移中的教育培训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及存在问题,结合国外发达国家转移的作法,从劳动力资源化和资本化的理论分析出发,分析了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结构性矛盾.以此得出,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富余劳动力的劳动技能和素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最后对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中的教育和培训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即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工作,建立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培训体系,形成农民教育培训投入机制,强化农民专业技能培训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6.
汤青  李扬  陈明星  徐勇 《地理科学进展》2018,37(8):1022-1030
可持续生计理论方法不仅可以应用于城市务工的半城镇化农民,服务于有序推进中国的城镇化,而且可广泛应用于中国西部农村地区和农户尺度的研究,服务于农村可持续发展。本文首先梳理了当前可持续生计的概念及分析框架,并基于半城镇化农民可持续生计与农村可持续发展,从地理学的综合视角提出了一个适应于中国实证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然后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半城镇化农民生计状态评估及市民化阻滞因素与政策调控”,梳理了可持续生计的国际国内研究进展以及半城镇化农民市民化与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实证研究成果。最后提出了未来的研究展望,包括半城镇化农民市民化与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联动研究,半城镇化农民市民化转变的主观意愿与客观阻滞因素综合研究,半城镇化农民与农村发展作用机理及其市民化效应,可持续生计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集成研究。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建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强农富农惠农政策连续出台,"三农"(农业、农村、农民)不断发展。该文梳理和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三农"取得的成就,认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提高,农业转型加快,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农村社会事业有效推进,"三农"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进而分析了"三农"面临的挑战,认为资源约束、发展动力、农民增收和福利保障、生态环境等问题是当前"三农"发展的障碍;农业弱质、农民弱势、农村落后的局面还未得到根本性改变,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8.
旱灾对农业和农民的影响是巨大的和最为直接的,重大旱灾甚至使农民因灾返贫、因灾致贫,严重影响着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村小康的全面实现。而农业旱灾对于农村贫困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农业旱灾承灾体的脆弱性。依据数据的可获得性和详尽程度,选取9项农业旱灾脆弱性影响因子作为子序列,以农村贫困作为母序列,根据灰色系统理论,运用灰色关联模型分别对其相关关系进行定量分析,计算其关联度并得出关联序,得出结论:农业干旱脆弱性各影响因子对农村贫困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比重、农业GDP比重、农村恩格尔系数、农民年均工资性收入、农业机械总动力、单位面积粮食产量、有效灌溉面积、化肥施用量和财政支农。结论提出了相应的降低承灾体脆弱性、减轻农业干旱灾害风险,防止因灾致贫和返贫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自下而上城市化的发展及其机制   总被引:177,自引:8,他引:169  
崔功豪  马润潮 《地理学报》1999,54(2):106-115
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中国确定存在着二元城市化模式,而农村城市化在中国整个城市化过程中已经和正在起着重要作用。作者在肯定了小城镇为主休的农村城市化的作用下,从城市化启动力的角度指出,这各发生在农村地域,由地方政府和农民群体力量推动的城市化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城市化过程,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文章并由此分析了自下而上城市化的发展阶段探讨了其在国家方针政策指导影响的政府、农民、外部力量共同作用下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0.
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采用多指标综合,对新疆农村经济的类型进行了初步划分,指标的选取主要反映区域经济的规模、结构层次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农民人均家庭纯收入、农村非农份额等,把全疆划分为三种农村经济类型,即发达、较发达和不发达等。分析了其中不发达类型区农村产业结构的静态特征、动态特征和横向比较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不发达类型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1.
《西部资源》2008,(5):18-20
我国农村宅基地问题一直是农民生产生活中最具普遍性、复杂性、最棘手的问题,它是农村社会各种矛盾的焦点和诱发不稳定因素的导火索。因此,妥善解决好农村日益突出的宅基地问题,更好地为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拥有12亿人口、9亿农民的泱泱大国,毛泽东一生充满感情地 关注农民。他指出:不要忘记农民.忘记了农民.读一百万册马克思主义的 书,在中国也没有用,并提出了“农业 是基础”的思想。邓小平多次告诫全党:90年代经济如果出问题,很可能出在农业上。江泽民总书记强调: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如果农业和粮食生产出了问题,任何国家也帮不了我们。中国的改革开放,发韧于农村。20年前,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20年后,中国农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我们选择三个村:分别代表着中国东部、中部、西部三种不同类…  相似文献   

13.
商丘市构建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村宅基地使用制度改革是当前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保护耕地和保障发展"两难"问题的突破口。商丘市作为河南省农村空闲宅基地退出机制改革试验区,探索构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宅基地有偿退出机制。从阐释农村宅基地退出的历史背景、改革方向和驱动因素入手,总结提炼出迁村并点、村企合一、原址改造、整村搬迁和中心社区集聚5种退出模式,并分析退出后的资金保障、补偿标准、产权关系和整理复垦等关键问题,为推进农村宅基地使用制度改革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杨友孝  蔡运龙 《地理学报》2000,55(5):596-606
基于一体化核算体系(System of Environmental-Economic Accounting简写为SEEA)分析1990 ̄1996年间中国农村的资源净产值、环境净产值和真实储蓄。表明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资源与环境代价巨大。资源净产值每年损失幅度为21 ̄1426亿元,平均占农村总产值的1.72%;环境净产值每年损失幅度为604 ̄1059亿元,平均占农村总产值的2.33%;真实储蓄在-12  相似文献   

15.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村的推行,打破了“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经营管理体制,建立了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逐步确立了新的土地管理制度,即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的土地承包制。这项制度的确立,使农民获得了生产自主权,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至今仍然适合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为广大农民所欢迎。因此,中央一再强调把它做为农村的一项基本制度长期稳定下来。但当前,这项制度在多数地方并不尽完善,以至于影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效力。  相似文献   

16.
农业天气风险与中国农村贫困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天气风险对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产生日益严峻的破坏性影响,导致一部分农村人口致贫或因灾返贫。利用1978—2007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实证分析了农业天气风险与我国农村贫困的关系。研究表明,贫困发生率与成灾面积占播种总面积的比例及农业GDP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呈正相关关系;贫困发生率与有效灌溉面积及农民人年均纯收入呈负相关关系。最后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对如何降低农户脆弱性、增强农民的抗灾能力以缓解贫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采用定性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河南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衣食住行私人消费与医疗保健、交通运输邮电、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等公共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河南农村公共产品的消费受农村居民的收入影响;在当前农民整体收入不高时,其消费倾向主要先满足于基本生活消费;随着收入的提高,公共产品消费倾向明显提高。所以,政府要拓宽农村公共资源的配置渠道,真正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8.
钱凤文 《西部资源》2014,(1):181-182
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基础。中共中央十分重视农业农村农民工作,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以及农村城镇化的发展,给原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土地承包制度带来了新的难题。有的人进城打工造成土地荒芜,有的人想对土地进行投资,可苦于缺少集中连片的土地。如何在坚持稳定农村土地承包政策的前提下,不断探索和创新土地流转机制,推进土地集约化经营,促进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转变,增加农民收入,有效地促进和带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笔者在农村工作多年,对赤峰市翁牛特旗梧桐花镇集体土地流转进行了走访调查,他们通过多种形式,对土地搞集约化经营进行农村土地有序流转,更好地适应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做法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9.
休闲农业与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巨大,素质偏低,转移难度大.休闲农业兼具农业经济与旅游经济的双重特征,可以促进为旅游业服务的有机农业、高科技农业、特色种植和养殖农业、设施农业及其他农产品加工工业、特色农产品生产的发展,扩大农产品销售市场.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吸纳能力强,可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广阔的就业门路.但中国休闲农业产业的继续发展壮大,也有赖于着力培养新一代高素质农民和构建体闲农业各参与主体多赢的一体化格局.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中国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方向和策略   总被引:48,自引:6,他引:48  
刘彦随  吴传钧  鲁奇 《地理科学》2002,22(4):385-389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农民占全国总人口的70%,农村占城镇居民点建成面积的86.1%,农业只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7.2%,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农业、农村、农民在国民经济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关键地位;加入WTO后的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既迎来了新的机遇,也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基于对中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特点与问题的初步分析,提出了21世纪中国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应选择产业化,生态化,国际化和地区化的发展方向与模式,并将重点在优化制度环境、完善保障体系和突破结构制约等几个方面进行深化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