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地图数据库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分析地图数据特征的基础上,针对如何提高地图空间查询效率这一难题,从多种地图索引方法中选择了R+_树索引方法,实现了R+_树索引的算法,最后给出了一个包括地图数据存储和索引、查询功能的地图数据库实例。  相似文献   

2.
3.
论提高旅游地图编制水平的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钱金凯 《地理学报》1995,50(1):51-58
本文是在《北京旅游图集》、《北戴河旅游图》的设计与编制的实践基础上,对目前市场上出版的几十种版本的旅游地图进行比较,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旅游地图编制水平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声像地图的研究及其实践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田德森  谢顺平 《地理科学》1994,14(4):332-337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在阐述国内外心理地图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学生手绘的中国地图简图,研究了大学生的心理地图现状,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心理地图现状不容乐观,学生关于中国各省(市、自治区)、境内河流的心理地图还处在浅层水平;大一和大四学生的心理地图现状并没有显著差异。大学地理学习动机和对待地理学系的态度这两个因素对学生的心理地图产生了显著影响;区域的位置和面积也是心理地图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赵艳玲 《中国地名》2013,(11):60-63
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的地图制图得到了丰富和发展,航空摄影、卫星遥感、电子计算机等新技术和新理论的相继引进,使地图学的内容和地图的图型,不论其理论基础和工艺手段,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国际1:100万地图、专题地图、遥感制图、机助制图等相继产生,并在理论研究方面开拓了许多科学分支的新领域。展示了地图学理论体系的新变革,展示了它的生产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的前景,展示了地图新品种和新内容的迅速增多。  相似文献   

7.
随着科技的发展,一方面,传统的地图制图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另一方面,航空摄影、卫星遥感、电子计算机等新技术和新理论的相继引进,使地图学的内容和地图的图型,不论其理论基础,还是工艺手段,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国际1∶100万地图、专题地图、遥感制图、机助制图等相继产生,并在理论研究方面开拓了许多科学分支的新领域。展示了地图学理论体系的新变革,展示了它的生产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的前景,展示出了地图新品种和新内容的迅速增多。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地图收集,整理和研究的重大成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守介 《地理学报》1998,53(5):478-480
由曹婉如、郑锡煌等编撰的《中国古代地图集》第三册(清代)于1997年12月出版,至此,历14年努力而完成的共计三册的《中国古代地图集》已全部出齐(第一册于1990,第二册于1994年出版)这是一项巨大工程,是我国古代地图收集、整理和研究的重大成就,也...  相似文献   

9.
地图作为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具有与自然语言相类似的结构、功能和性质。以往的地图语言研究主要关注地图符号的语言学机制,但缺乏从地理学语言视角分析地图语言的内涵与特征。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泛地图的概念被提出并得到进一步发展。在泛地图背景下,地图在表现形式和表达内容等方面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演化出许多新的特征。本文首先基于语言学理论分析了地理学语言的语言学内涵,指出在地理学视角下地图语言的概念应当从地图符号转向整个地图体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地图的语言学内涵,阐述了现代地图语言的概念泛化特征,即“内容”泛化和“形式”泛化。其次,本文以地理学语言的视角分析了地图的语音、语义和语法结构,以及地图演化进程中语言结构的演变特征。最后,本文类比语言学中元功能的概念,对地图的语言元功能,即概念、人际和语篇功能进行了剖析,并指出地图演化过程中语言功能发展的新特点,涉及地图的信息载负、信息传播、认知和模拟功能。本文基于语言学视角,对作为地理学语言的地图及其演化过程进行剖析,深化了对地图语言机制的理解,为地理学语言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范式。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14.
我国近期移动地图与互联网地图发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移动地图与互联网地图逐渐成为地理信息与电子地图应用的主流趋势.该文从地图数据的组织与传输机制、可视化技术、在线地图服务以及导航各行业拓展应用等方面,总结了我国近期移动与互联网地图的研究进展,点评了目前发展中存在的若干问题,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论旅游地图编制内容更新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是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游图》、《新疆与周边国家导游图》、《丝绸之路图》的编制实践中,结合目前市场上出版发行的十多种旅游地图进行比较分析,进而指出从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区域性旅游地图编制内容更新值得探讨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一、前言 本世纪40年代以来,几乎同时产生了许多把对象作为系统考察的系统理论,特别是以一般系统为对象进行研究的系统论。地图学中的新理论——地图信息传递论就是其中之一。地图信息传递论,讲的地图信息是系统各要素的联系,各要素通过地图信息的传递联系在一起。 捷克地图学家柯拉斯尼在研究地图制作和应用二者之间的关系时提出了地图信息这一概念。他认为地图的制作和应用过程中包括了地图信息的产生,传递和效果。地图信息决不是资料性的堆积,它包括所表示的地图内容的意义和观念,它是每一  相似文献   

17.
地图制图自动化是地图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对地球空间信息科学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采用Representation技术,以昆明市入滇河道(管线)专题地图制图项目为例,研究探讨基于规则化数据驱动的计算机地图制图表达,部分解决了传统上必须通过大量人工编辑才能够完成的制图任务,特别是实现了传统上需要以破坏数据的GIS属性为代价才能够实现的地图制图效果,结果表明:基于规则驱动的计算机地图制图表达技术能够兼顾GIS和地图制图对数据的不同要求,可快速完成地图制作,并达到传统地图制图效果,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具有广阔的推广和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近现代时期若干北京古旧地图研究与数字化处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介绍了若干幅 1 90 7年至 1 948年间由陆地测量总局等不同权威机构测绘、编制的古旧北京地图 ,为开展近现代时期北京城市地理、土地覆盖变迁研究、为古地图研究与利用提供参考。对古旧地图的应用及数字化技术处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城市空间感知是行为地理学的经典研究课题,论文采用认知地图并辅以问卷调查方法,在一年时间内跟踪调查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2017级硕士研究生,根据手绘地图分析中国科学院大学(国科大)硕士研究生城市空间感知的过程与特征。结果表明:① 有别于凯文·林奇(K. Lynch)的空间意象5大要素,国科大研究生手绘地图的基本要素主要为标志物、节点、道路,其中标志物占主导地位;② 根据要素组合特征,可将认知地图划分为散点型、过渡型和拓扑型3类,散点型地图占据绝对数量优势,随驻留北京时间延长,认知地图结构渐趋复杂;③ 国科大研究生北京城市空间感知表现出偏好特殊性、空间非均衡性、个体差异性、感知过程不完整性等特点;④ 远距离感知、城市空间尺度大、受访者逗留时间短等主客观因素制约了北京城市整体可意象性。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