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陕北长城地区土地退化的特点、机制及其发展态势进行系统分析。并着眼于建立人地协调关系系统,以景观生态学理论和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提出土地优化配置的模式与对策。  相似文献   

2.
河西地区黑河流域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张勃  李吉均 《中国沙漠》2000,20(4):383-388
根据大量野外调查资料和前人研究基础,运用现代自然地理系统研究方法,研究了黑河绿洲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提出了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五条原则;并根据水、土、光、热等资源组合特点,将黑河流域划分为四大土地开发利用区:①上游祁连山区以保护、抚育水源涵养林为重点,以水养林,合理开发利用天然草场资源,提高畜牧业经济效益。②高位绿洲区,充分利用光、热优势,发挥现有土地潜力,以大宗粮食及油料生产为主,粗放畜牧业与精细畜牧业结合。③中位绿洲区以发展节水、节地、节粮农牧业为主,扩大经济作物和饲料/草种植,发展舍饲畜牧业。④下游低位绿洲以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为重点。总之,抚育、保护上游,调整、发展中游,恢复、保护下游是当前及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土地开发利用模式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3.
陕北黄土高原土地生产力与人口适宜容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陕北黄土高原土地生产力及人口容量是关系到该地区今后如何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在划分陕为3个农业生态区基础上,提出了一套简洁而实用的土地分类方案及对应产量估算模式,进行区域土生产潜力和人口容量分析。指出了陕北人地关系的基本态势和调控策略。  相似文献   

4.
卢金发  黄秀华 《地理学报》1997,52(4):339-344
文根据联合国土地退化和土地荒漠化定义,结合研究区特点,提出以植被覆盖度、侵蚀地貌形太民和地面组成物质作为丘陵荒山地地退化程度的评价指标,既反映了植被的退化和土表面形态的退化,又反映了土壤的退化。  相似文献   

5.
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资源配置的目标,原则和评价标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首次阐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资源配置的概念,目标和原则,继而对我国资源配置的模式和状态肥及利弊得失作了系统地分析,提出土地资源均衡配置的构想和衡量土地资源配置的合理性标准。  相似文献   

6.
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研究——以湖南省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足目前中国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明确了城市化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两者良性的互动关系,在促进"中部崛起"的战略背景下,以湖南省为例,探讨其城市化发展水平落后的现状特征和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4个问题,最后提出了湖南省在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四大对策,即制定科学的综合规划体系,重视区域与城乡协调发展,构建合理的城镇体系;注重城市内涵发展,提高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控制城市建设用地,切实保护耕地;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树立可持续性利用土地的理念.以确保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7.
级差收益测算法的研究:以天津蓟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立新  张建涛 《地理学报》1997,52(6):561-564
本文通过灰色系统生成函数原理与级差收益测算方法相结合评估工业用地基准地价实践,说明灰色系统理论方法在土地估价工作中的应用前景,并为土地市场不发育上运用级差收益测算法评估土人格提供一条探索性思路。  相似文献   

8.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对国内外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研究的全面梳理,系统概括其发展历程和阶段,总结了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概念、内容、特性、衡量标准以及模型等方面的主要进展,评价了当前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展望了今后一定时期内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研究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9.
总结国外土地配置研究的特点与经验,可以为我国土地配置工作面临的诸多新问题与新挑战提供参考与借鉴。利用文献资料法与定性分析法,对国外有关土地配置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国外土地配置研究对维持生态系统正常运行、保护土地景观、阻止生态用地向工业用地过度转化以及确保土地利用社会整体利益最大化等问题非常关注,对土地适宜性评判、不同因素对土地配置的影响及土地配置调控手段效率检验与改进等方面也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与国外土地配置研究相比,我国土地配置研究应从扩展研究视角、注重多维度土地利用类型的适宜性评判、重视利益主体诉求以及探析土地配置新途径等方面完善相关研究体系。  相似文献   

10.
农业—农村发展过程中土地持续利用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农村发展过程中的土地持续利用具有阶段性特点,不同阶段的持续利用管理内容与方式应与其发展阶段的土地利用和生产,发展和相一致。在生态工程与景观生态设计方法是,进行不同层次的土地持续利用规划和设计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基于多目标遗传算法的土地利用空间结构优化配置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针对如何将土地利用数量结构落实到具体的地域空间,以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难点,以及常规的叠加法等土地利用配置方法难以根据土地适宜性评价结果,有效地将土地利用数量结构匹配到具体的土地单元问题,该文利用遗传算法的内在并行机制及其全局优化的特性,提出了基于多目标遗传算法的土地利用空间结构优化配置方法。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具有客观性强、灵活性高、操作简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研究   总被引:47,自引:1,他引:47  
小城镇发展战略地位的确立,加速了城镇化进程,城镇化过程中的用地粗放与人均耕地锐减之间的矛盾,是提出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的依据。从城镇土地集约利用内涵界定入手,分析了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的必要性,探讨了城镇土地集约利用定量评价的原则,从城镇存量土地产出率、土地利用强度、土地投入强度和土地可持续度4个方面建立了城镇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总系统。指出城镇发展与土地集约利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西南地区山地不同土地退化类型特征及调控途径   总被引:4,自引:7,他引:4  
张建平 《地理科学》2001,21(3):236-241
土地退化不仅是目前全还需性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而且也是重大的社会和经济问题之一,西南地区的土地退化是以水力侵蚀为主要动力形成的,文中简述了西南地区的土地退化状况,选择了4个(楚雄市、遂宁市,毕节地区及元谋县)山地不同土地退化类型进行分析,讨论了土 退化过程,提出了土地退化调控途径。  相似文献   

14.
土地城镇化及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李昕  文婧  林坚 《地理科学进展》2012,31(8):1042-1049
中国正经历着大规模的高速城镇化过程, 与人口城镇化相伴随的是土地的急速城镇化, 而关于“冒进土地城镇化”的提法和关注甚多但讲法不一。为了厘清土地城镇化的概念、内涵及度量方法, 本文回顾并评述了土地城镇化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进展, 对土地城镇化问题进行了再思考。现阶段中国土地城镇化不仅仅是农用地转换用途的非农化过程, 越来越被关注的是农村建设用地转变为城镇建设用地以及建设用地的效率提升。本文认为土地城镇化应为土地从非城镇状态向城镇状态转变的过程, 并提出以城镇建设用地与城乡建设用地的比值作为土地城镇化率的衡量指标。以此出发, 土地城镇化问题今后的研究重点包括:土地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的匹配研究、时空格局和驱动机制研究、城乡实体空间划分、城镇空间扩张研究和用地效率转变研究。  相似文献   

15.
土地质量发展趋势对我国土地整理研究的启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对土地资源的压力越来越大,并导致了不同程度的土地退化和耕地的持续减少,人们越来越关注土地资源质量的状况与耕地的保护及管理。土地整理在增加耕地面积、提高土地收益和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土地整理的全面推进,与之密切相关的土地质量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借鉴吸收土地质量研究的热点和发展趋势,探索土地整理的土地质量研究体系,以从其根源入手寻求提高土地质量的对策,对促进土地资源管理由数量管护转变到质量和生态管护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文章分析了土地质量的概念与研究现状,提出土地质量的发展趋势主要有:①土地质量指标的综合反映与实际应用日趋紧密;②土地质量变化的过程机理与尺度效应研究不断加强;③土地质量评价中的土地利用格局与生态过程受到重视。根据国际上土地质量的研究及其发展趋势,结合土地整理的内在要求和科学内涵,从土地整理中土地质量指标体系的构建、土地质量评价与调查的技术方法和土地质量变化的过程与机理研究等3个方面探讨了土地整理中土地质量的研究框架。以期对我国土地整理的发展与深化研究有所裨益,促进土地整理事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6.
城市轨道交通发展与土地复合利用研究——以广州为例   总被引:31,自引:3,他引:31  
李文翎  阎小培 《地理科学》2002,22(5):574-580
根据近年来广州市轨道交通发展的现状,分析了广州城市轨道交通对沿线土地复合利用的影响,并对当前轨道交通发展与土地复合利用间存在的问题作了研究。广州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加快了城市发展轴的成型,强化了城市中心区功能,也加快了旧城更新和土地置换的步伐,促使土地类型均质化,对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创造了机遇,并对地铁沿线土地的升值产生巨大影响。由于广州轨道交通的发展尚处在起步阶段,因此对轨道交通的布线、管理及其沿线土地的合理开发还需作进一步的综合与详细的规划设计。  相似文献   

17.
土地整理研究综述   总被引:64,自引:1,他引:64  
土地整理是现阶段我国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主要途径,在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增加土地效益和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因而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文章阐述了土地整理的历史与发展以及土地整理的概念和内涵,重点综述了土地整理的程序、土地整理的规划与设计、土地整理的评价、土地整理的产权分析以及土地整理的资金等5个方面的研究现状,同时探讨了它们的优先研究方向,以期对我国土地整理的发展与深化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我国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近期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UCC)是自然与人文因素紧密交织并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和“国际全球环境变化人文计划”(IHDP)共同推动的核心研究项目。近年来我国学者在LUCE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文章就我国近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的研究方法及应用、驱动机制、变化影响、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及研究尺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的评述。  相似文献   

19.
《 城市土地优化配置与集约利用评价 》书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鹤健  张文开 《地理学报》2005,60(2):350-350
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郑新奇博士的新著《城市上地优化配置与集约利用评价—理论、方法、技术、实证》紧紧扣住了当前我国土地资源科技研究的主题—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最近与读者见面了。根据结构和内容,全书可以分为3个部分:即,阐述城市土地优化配置与集约利用评价的理论(第1~4章)、  相似文献   

20.
德化县农业用地结构优化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线性规划方法,根据德化县的自然,社会、经济特点,对该县现有的农业土利用结构进行调整,既考虑到粮食生产在农业中的核心地位,又考虑到副业生产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经济增长的积极影响,同时还兼顾到了林业生产对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促进作用,特别是数学方法的应用,使规划过程更趋科学合理,避免了传统定性规划方法的盲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