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中国地壳运动网络观测”工程1999~2001年GPS观测数据为基础,应用GAMIT/GLOBK软件对数据进行精密解算,获得了青藏块体东北缘1999~2001年相对于欧亚板块的水平运动速度场。结合板块构造和大地动力学理论,分析了该地区地壳水平运动特征,主要得出了以下结论:①青藏块体地壳运动的东北边界应为海原断裂带和祁连山北缘断裂带;②甘青块体西侧子块体以北东向运动挤压和地壳缩短为主,东部子块体以整体顺时针旋转为主;③鄂尔多斯块体可能存在逆时针旋转运动,其旋转速度在块体西南侧的六盘山断裂处一带最大,向北至块体西北部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2.
西藏位于我国西南边陲,面积120万km2,平均海拔4500m,占据了地球上面积最大、海拔最高、形成时间最晚的青藏高原主体。地质研究表明,印度板块在早白垩世以小角度俯冲到亚洲大陆之下,在向北挤压过程中,遭到塔里木、中朝、扬子三大岩石圈板块反作用,使青藏地壳重叠加厚,地表大幅度抬升造山,海水大面积退却。3500万年的始新世末,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大规模剧烈碰撞,青藏高原再度抬升。此时,除藏南吉隆—定日一带尚保留碧海外,其他地区均隆起成山。此后,高原内部多期次的差异性陆内俯冲、构造逃逸及其对应的成山与造山作用,为西藏形成了十分丰富的…  相似文献   

3.
走滑、推覆和旋转是滇中新生代陆内变形构造的基本方式,是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所致。从滇中构造运动特征分析湖、盆形成的构造机制,将构造作用分为四种:走滑、旋转、走滑旋转复合和走滑推覆复合,并将盆地划分为六种类型。  相似文献   

4.
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的俯冲碰撞造就了横亘欧亚大陆南部边缘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造山带,喜马拉雅山脉的拔地而起成为印度洋暖湿气团北进青藏高原的屏障,加强了印度、孟加拉地区高强度的降水过程,导致经向河流的溯源和袭夺,并切穿喜马拉雅山主峰山脊逼近雅鲁藏布峡谷,举世瞩目的"大拐弯"就是布拉马普特拉河溯源、袭夺雅鲁藏布江所致.如今,这些经向河流峡谷成为暖湿气流北移的通道.经研究认为,应用地质规律进行人工干预,有利于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改善.  相似文献   

5.
鄂尔多斯块体(下文简称块体)位于华北、华南和青藏板块的交接部位,其周缘边界上,均被新生代的剪切拉张断陷盆地或断裂围限。本文基于前人研究基础,系统归纳总结出块体及周缘断陷带新生代地质构造、火山活动和地壳结构的基本特征。进而,结合近年来获取的研究区GPS水平速度场和反映上地幔变形特征的SKS波分裂结果,提出了壳-幔耦合垂直贯通的变形模式,该模式能够很好的解释和吻合现今地质、地球物理和大地测量获取的结果。即青藏高原上地幔物质东向挤出在受到坚硬的鄂尔多斯地块西南部的阻挡后,沿着其周缘的构造薄弱带分叉横向流动,一支向北运动导致银川断陷带的形成;另一支则沿汾渭断陷带流动,从而导致了汾渭断陷带的形成和演化。  相似文献   

6.
2003年2月24日发生在新疆巴楚的6.8级地震造成268人死亡。地震发生在塔里木盆地的西北部,靠近南天山西段山区的边缘部分。简单来说,这次地震仍然是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碰撞导致的结果,尽管板块碰撞的边界线还在远离震区的南面近千公里处。在过去的十年中,这次地震所在的伽师地区已经发生过一系列导致伤亡的地震,包括1996年3月19日的6.7级、1997年1月21日到4月16日发生的7个6级地震、1998年3月19日6.0级、8月2日6.1级和8月27日6.4级地震,共造成48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5亿元人民币。印度板块相对欧亚板块以每年45mm的速率持续向北运动,造成了包括喜马拉雅山在内的雄伟山峰,并导致了整个育藏高原的隆升,地壳应力通过刚性和不变形的塔里木盆地向北传递,形成了天山山系并引发了类似这次地震的许多地震。虽然我们目前还不能确定这次地震发生在那条断裂上,但是在这一带确有许多类似的断裂存在。  相似文献   

7.
中国热带第四纪板块构造的地貌效应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黄镇国  张伟强 《地理科学》2004,24(3):286-291
青藏高原上新世以来强烈隆起,反映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台湾岛中央山地也是上新世开始隆起,反映弧陆碰撞。这是中国热带第四纪构造地貌的东、西两个力源,其地貌效应表现在台湾岛的崛起、南海海盆的持续沉降、三个巨大弧形山系的发展、第四系厚度的区域差异、中更新世以来河流阶地的普遍发育、岩溶地貌类型的区域差异、板缘和板内火山活动、近期地壳形变的分布。多种现象表明,东、西构造力源的交接地带为110°E左右。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锡盟新生代玄武岩特征及构造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东部,北与蒙古国接壤,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华北板块北部、西伯利亚板块东南大陆边缘。1区域地质概况内蒙古锡盟地区新生代火山活动相对集中的地区在阿巴嘎旗、锡林浩特等地。火山岩分布区地处天山—阴山东西向断裂带与北北东向大兴安岭—太行山断裂带的  相似文献   

9.
滇西思茅盆地位于澜沧江断裂带和金沙江—红河断裂带之间,呈北西—南东向带状展布,在构造上处于冈瓦纳与欧亚两大构造域的过渡地带,其形成发展与古特提斯的演化、印度板块的向北漂移和俯冲消亡关系十分密切。通过对思茅盆地西缘早白垩世的沉积物分析表明,滇西思茅盆地西缘早白垩世的沉积环境主要为河湖相,沉积物源为盆地西侧的澜沧江造山带。结合构造背景,认为盆地的形成经历了碰撞后裂谷阶段、陆内坳陷阶段、复合型前陆盆地阶段和走滑拉分盆地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10.
青藏高原山地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毕思文 《山地学报》2001,19(3):193-200
以地球系统科学为研究思路。研究了青藏高原山地系统各圈层相互作用的统一构造动力模型、力学模型和数值模拟等。关于青藏高原山地系统动力学特征。主要研究高原山地系统现今构造应力场演化特征和高原山地系统统一构造动力模型。认为均起源于喜马拉雅运动期印度一欧亚板块碰撞引发的统一的板块汇聚动力体系和各圈层与之相应的一系列运动学和动力学过程。关于青藏高原山地各圈层力学系统描述,主要把山地各圈层块体质点作为一个力学系统来描述。求解速度向量、位移向量、密度场、温度场、应力张量等物理量和状态空间。最后求解运动方程。关于青藏高原山地系统的非稳定性问题。将给定的载荷历史分成许多小的增量步。对每一个增量步求解一个非线性边值问题。使用失稳量准则判断山地系统的稳定性。关于青藏高原山地各圈层多体系统力学描述。青藏高原是由多圈层多块体不同物质结构组成的。皆可用若干塑性、流变体、流体和弹性组成的系统模型予以有效地描述。主要研究内容有:高原山地系统碰撞隆升的分类和现象、山地主动碰撞构造体特性和山地被动碰撞体(靶体)特性等力学模型。文中初步分析和推断了演变的历史与现状。探讨了青藏高原隆升的动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11.
横断事件:亚洲东部晚新生代的一次重大构造事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近研究结果表明,吉尔伯特世与高斯世的界面附近(距今约340万年)存在着一次重大构造事件,主要证据在横断山系,故称横断事件。由它引发我国第四纪断陷盆地的发育与青藏高原的块状隆起,使横断山系新的地貌过程得以起步,从此我国地壳构造演化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青藏高原隆起是横断事件以来亚洲大陆新构造运动的代表性显现,建议以该事件为起点的地壳构造运动称为青藏高原运动。  相似文献   

12.
干旱区春季强降水对安排春耕播种生产、缓解风沙危害和春旱、净化空气质量、改善生态环境和促进农作物生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1953-2015年民勤春季3-5月降水为背景,针对2001-2015年春季日降水量≥5 mm强降水天气过程,综合运用地面、高空和云图等气象资料,以及NCEP再分析资料,通过12个春季典型干湿年对比分析,得出春季强降水过程的气候特征和成因。1953-2015年民勤春季强降水日数和降水量呈增加趋势,过程特点是降水时间长,集中在上午,多为连续降水。新疆至河西冷空气东移南下,与青藏高原低值系统、深厚湿层共同影响,生成高原云系发展北抬造成民勤春季强降水。春季强降水的发生,与欧亚纬向气流、高原低槽和东亚大槽的强度密切相关。预报关注重点是西北冷空气、高原天气系统和云系、偏南气流水汽输送。  相似文献   

13.
鄂尔多斯高原周缘黄河阶地的形成与青藏高原隆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造运动和和气候变化是河流阶地形成的两个重要因素。学术界对于构造运动与气候变化中哪个因素是河流阶地形成的控制因素尚未形成一致观点。本文选择位于鄂尔多斯高原周缘的河流阶地,综述了前人在兰州段、中卫段和晋陕峡谷段3个河段的黄河阶地上的研究成果,结合2万年以来的古洪水记录与古地震活动等证据,对比了河流阶地形成、气候变化以及青藏高原的幕式隆升的时间。对比结果显示,鄂尔多斯高原周缘多级河流阶地的形成时间与青藏高原阶段性隆升的时间比较一致,而与气候冰期—间冰期变化之间没有明显规律,这一结果支持构造运动是鄂尔多斯高原周缘的河流阶地形成的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14.
青藏高原的隆升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大地构造运动演化过程,是多个陆块从冈瓦纳裂解向北漂移在不同时间与欧亚碰撞的结果,羌塘盆地是我国重要的中生代成盐盆地,具有良好的成盐成钾条件,通过前期研究中依据室内海水蒸发实验模拟结果提出的多级盆地海水迁移变质成盐成钾模式,对羌塘地区开展找钾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摸清盐湖资源中钾、锂、镁、硼关键元素的成矿、迁移和富集规律,对后端盐湖资源的科学保护与合理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尝试阐明水-岩-盐系统的资源关联性和资源元素迁移的“源-汇”地球化学过程。在盐湖的探索和开放同时做好重点盐湖开发地区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是构筑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内容和刚性需求,为生态环境保护前提下的盐湖资源开发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通过该盐湖科学数据库功能的深度开发,构建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对青藏高原盐湖科学数据进行有效的梳理和科学管理。青藏高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也是重要的盐湖分布区。本次盐湖专题科考聚焦青藏高原盐湖,经过近三年的科考工作,获得了大量一手科考数据,将继续推动二次科考成果转化,探索盐湖的绿色高质量发展途径,为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助力。  相似文献   

15.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fronts of plate movement in Taiwan Island and Tibetan Plateau respectively are the two major sources of tectonic force for the morphogensis during Quaternary in China’s tropics. Seven examples of geomorphological effects of plate movement are enumerated to discuss the differentiation of tectonic landforms in space and time during Quaternary. The tectonic movement tends to be more active since middle Pleistocene. Some phenomena such as the arc-shape mountain systems, volcanism and crustal deformation imply that the juncture zone of eastern and western tectonic forces is located at about 110oE.  相似文献   

16.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fronts of plate movement in Taiwan Island and Tibetan Plateau respectively are the two major sources of tectonic force for the morphogensis during Quaternary in China’s tropics. Seven examples of geomorphological effects of plate movement are enumerated to discuss the differentiation of tectonic landforms in space and time during Quaternary. The tectonic movement tends to be more active since middle Pleistocene. Some phenomena such as the arc-shape mountain systems, volcanism and crustal deformation imply that the juncture zone of eastern and western tectonic forces is located at about 110°E.  相似文献   

17.
近50年青藏高原东部降雪的时空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豪然  梁玲 《地理学报》2014,69(7):1002-1012
选用1967-2012年青藏高原东部60个站点的观测资料,分析了该地区降雪的时空演变特征,并结合降水和气温的变化,探讨了降雪与积雪的关系,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东部年降雪量在1.3~152.5 mm范围内变化,空间分布差异显著;秋季降雪表现出中间多、周边少的特征,冬季降雪表现出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特征,春季降雪最多且空间分布与年降雪基本一致;降雪可划分为青南高原区、藏北高原区、柴达木盆地区、青藏高原东南缘区、川西高原西北部区、青藏高原南缘区、青海东北部区及藏南谷地区;就青藏高原整体而言,除秋季外,整年、冬季和春季降雪均表现出“少—多—少”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其中冬季降雪在1986年发生了由少到多的突变,整年、冬季和春季降雪均在1997年发生了由多到少的突变;不同区域降雪的时间变化规律各具特点;降雪与积雪的关系十分密切,春季降雪受气温的影响最为显著,秋季次之,冬季最弱;20世纪末,春季降雪受气温升高的影响表现出与降水变化相反的由多到少的气候突变特征。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三种信息源的中国冰雹灾害区域分异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王文宇  王静爱 《地理研究》2001,20(3):380-387
广泛收集来自气象部门、政府减灾部门、新闻媒体等冰雹灾害信息,建立了中国冰雹灾害的数据库;编制出中国冰雹灾害空间格局图,将中国冰雹灾害的区域分异概括为1区、2带、7中心。中国冰雹灾害成灾的范围与冰雹致灾的范围有着一定差别,具有东移、南移的趋势。1949年以来冰雹灾害的主要承灾体类型有6大类、20亚类,其中以粮食作物受灾减数最多,从动态变化角度看,玉米、棉花、花卉、通讯等承灾体亚类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19.
We infer the lithospheric structure in eastern Turkey using teleseismic and regional events recorded by 29 broad-band stations from the Eastern Turkey Seismic Experiment (ETSE). We combine the surface wave group velocities (Rayleigh and Love) with telesesimic receiver functions to jointly invert for the S -wave velocity structure, Moho depth and mantle-lid (lithospheric mantle) thickness. We also estimated the transverse anisotropy due to Love and Rayleigh velocity discrepancies. We found anomalously low shear wave velocities underneath the Anatolian Plateau. Average crustal thickness is 36 km in the Arabian Plate, 44 km in Anatolian Block and 48 km in the Anatolian Plateau. We observe very low shear wave velocities at the crustal portion (30–38 km) of the northeastern part of the Anatolian Plateau. The lithospheric mantle thickness is either not thick enough to resolve it or it is completely removed underneath the Anatolian Plateau. The shear velocities and anisotropy down to 100 km depth suggest that the average lithosphere–asthenosphere boundary in the Arabian Plate is about 90 and 70 km in Anatolian block. Adding the surface waves to the receiver functions is necessary to constrain the trade-off between velocity and the thickness. We find slower velocities than with the receiver function data alone. The study reveals three different lithospheric structures in eastern Turkey: the Anatolian plateau (east of Karliova Triple Junction), the Anatolian block and the northernmost portion of the Arabian plate. The boundary of lithospheric structure differences coincides with the major tectonic boundar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