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3 毫秒
1.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社会的主调,资源与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结果,然而要带来这个结果就首先必须做到区域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作者针对区域的特征,从区域社会经济与区域资源和环境的相互关系出发,从可持续的本质概念进行分析,拓展认识和界定了区域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区域环境承受能力的内涵意义。基于区域自然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程度的功能过程,考虑区域社会调节活动对区域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过程的影响,构建了一个以指标层变量、分类层指标和目标层指数3个等级层次体系的、并适用性较强的区域自然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2.
基于改进模糊Borda法的中亚农业投资环境组合评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晶晶  马惠兰 《干旱区地理》2015,38(5):1069-1076
中亚被认为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最具有投资潜力的地区,对其农业投资环境的评价将有助于我国企业"走出去"到中亚各国开展农业投资合作。通过构建由政治与法律环境、经济与对外开放环境、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环境、农业生产环境4个方面27项指标组成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改进模糊Borda法的组合模型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经济与对外开放环境、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环境、农业生产环境是影响中亚国家农业投资环境的主要方面;空间维度上,哈萨克斯坦农业投资环境相对最好,得分均值最高(254.056),乌兹别克斯坦(131.110)吉尔吉斯斯坦(107.158)两国次之,塔吉克斯坦(17.673)和土库曼斯坦(15.886)两国最低;时间维度上,哈、吉、乌三国农业投资环境总体呈趋好态势,而塔、土两国农业投资环境较差,处于不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3.
产业承接地评价模型及应用研究——以广东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区域分析方法,对广东省珠三角经济区以外的各个县区进行综合分析,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确定各指标权重,通过评价模型进行适宜度和优势度评价。结果显示,在珠三角经济区以外的80个县区中,有14个县区为最优产业承接地,另有22个县区适宜承接产业转移,这些地区不仅资源环境条件优越,还具备较好的发展基础。其中粤西地区是优选产业承接地最集中的地区;粤东则是另一集中地,尤其是汕头市,该市除海岛县——南澳外,其余县区均列为优选产业承接地;粤北地区由于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是三大区域中优选产业承接地比例最低的区域,今后的发展仍应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  相似文献   

4.
结合对区域投资环境影响因素定性分析和现有社会经济统计资料评估进行评价指标筛选,在县域和镇域两个层面上共选取34个指标和30个评价单元,从而建立区域评价单元属性表,并对指标响应特征进行分析,其次是构建区域综合投资环境评价模型,确定区域综合投资环境评价体系,而后进行区域投资环境评价实证研究,对南安市投资环境在县域和镇域两个层面上进行综合评价,得到3类投资环境质量差异区并通过G IS软件实现可视化。  相似文献   

5.
区域环境容载力理论及评价指标体系初步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从环境容载力的概念入手,探讨了环境容载力的定义、特征及其综合功能。并进一步讨论了环境容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基本原则、指标体系的结构与内容、层次分析法与专家决策法相结合的指标体系权系数赋值方法。该指标体系有助于掌握区域环境容载力的动态变化规律与演变趋势,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依据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内涵和中原经济区实际,构建了中原经济区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模型。评价体系包括4个层级,选取了18个评价指标。参照多个标准确定了指标阈值,运用模糊隶属度函数方法对各个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相关层级指标权重。并运用2012年度的统计数据,对区域内28个地市以及整个区域的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情况进行测算和评价。研究表明:中原经济区的人口均衡发展水平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差距很小;区域内各地市之间的发展水平不均衡,不同指标的发展程度也不均衡。从影响均衡程度的关键因素看,人口质量和人口分布是制约人口自身均衡发展的主要因素,人口与社会的均衡状况、人口与资源的均衡状况对人口与外部系统的均衡制约最大。制定并完善相应的公共政策体系有助于促进区域的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7.
联系民族县域旅游发展实际,建立了民族县域旅游发展资源-经济-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共由1个目标层、3个维度层、15项Ⅰ级指标和65项Ⅱ级显性指标组成,并运用因子分析法对评价指标体系中不同层级指标权重和评价结果进行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下Factor模块并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16个民族县域为典型实证对象,对评价体系进行了定量检验.结果表明:在资源维、经济维、环境维和3维度综合评价中黔东南州民族县域旅游发展与各自旅游资源空间禀赋、旅游经济发展、旅游环境发展、旅游综合发展的实际状况均相符,证明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可信度、较强的普适性和推广性,评价方法科学.  相似文献   

8.
从欠发达地区区域低碳创新能力的内涵界定出发,将其评价对象分解为5类认同度较高的一级指标,并确立29个二级指标.选择国内部分欠发达省份作为实证分析对象,利用因子分析法建立评价模型,对其区域低碳创新能力进行定量评价和比较.在此基础上,就如何提升欠发达地区的区域低碳创新能力,从构建低碳产业和能源体系、建立“碳交易”市场机制、完善区域创新服务平台、多元化投融资体系4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何丹  金凤君  周璟 《地理研究》2011,30(4):655-666
以山东省济宁市大运河生态经济区为例,探讨了煤炭资源型城市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的指标体系、评价模型以及GIS技术支持下的分析评价方法.选取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生态安全因素3方面8个单因子构成该研究区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基于多因素叠加分析和GIS空间分析方法,设计了四种煤炭塌陷的未来情景,...  相似文献   

10.
武汉城市圈“两型”产业综合评价及分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从资源节约度、环境友好度以及产业经济的发展潜力三个维度考察,构建评价"两型"产业的指标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出各二、三级指标的权重,为"两型"产业的评价提供了理论上的方法。依据"两型"产业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统计年鉴的数据,选取武汉城市圈各地区的36个指标变量构建评价矩阵,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了六个主因子反映武汉城市圈"两型"产业发展状况。针对武汉城市圈各地区进行六个主因子评分,然后乘以各主因子权重进行综合加总,其得分值映射到空间上,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规律性和小范围的破碎性特征。武汉、鄂州、黄石的综合得分值最高,潜江的得分值次之,但游离于空间系统以外,没有表现出应有的规律性,孝感、仙桃、咸宁作为武鄂黄的外围区域得分略低,天门和黄冈得分最低。  相似文献   

11.
鲁南经济带的崛起及战略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南经济带是山东省极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区域,但是,从整个山东省层面来看,鲁南与山东省其他地区尤其是胶东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逐步扩大,"南北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制约山东省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基于此,在《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鲁南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被明确地提了出来,并将其作为"一带",与半岛城市群"一群"和济南都市圈"一圈"共同构成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格局.从鲁南经济带基本情况出发,对鲁南经济带的崛起和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战略思考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山东省产业结构的生态合理性评价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任丽军  尚金城 《地理科学》2005,25(2):215-220
产业结构决定了一个地区的经济效益、资源利用效率和对环境的胁迫,对产业结构合理性评估是极为重要的。从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角度构建了产业结构合理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统计分析及综合评价方法对山东省17个地区的产业结构生态合理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山东省产业结构合理性属Ⅲ级,今后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缓解和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相似文献   

13.
绿色发展效率的研究对于我国绿色发展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文章构建了城市绿色发展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SBM-Undesirable模型、多元回归模型等多种计量方法对2005—2017年山东省17地级市绿色发展效率与影响因素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表明:①基于非期望产出的绿色发展效率因考虑实际成本更加可靠、更贴近现实。②2005—2017年间,山东省17地市平均绿色发展效率呈现“峰-谷-峰-谷”的变化特征,且2005—2017年17地市平均绿色发展效率的标准差与变异系数呈现波动变化特征。③经济发展水平、财政支持对于绿色发展效率提升起到负向作用,外商直接投资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而产业结构、科学技术和市场化水平等因素未通过显著性水平检验。  相似文献   

14.
高速公路建设与河南经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速公路是和现代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重要交通运输方式,是重要的现代产业集中布局的走廊。河南省高速公路建设已经展开,这必将对河南经济可持续发展产生重大影响。高速公路沿线地区要抓住这一新的发展机遇,充分利用高速公路路口等的优势,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周霓  熊爱华 《地理科学》2016,36(2):289-295
依据2000~2012年山东省17个地市的GDP和旅游总收入数据,构建面板数据模型,用定量的方法测度山东省17个地市的旅游业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并对存在协整关系的地市进一步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和面板数据模型回归分析。结果表明: 山东省东中西三大地域板块旅游经济效应空间分异现象明显,东部地区的旅游总收入已经成为了经济增长的Granger因,旅游业发展已经对经济增长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青岛和烟台的旅游总收入和经济增长已经存在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中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是旅游总收入增长的Granger因,经济增长对旅游业发展起到了保障和助推的双重作用,特别是东营和枣庄已经成为山东省旅游业发展的新亮点;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和旅游总收入之间尚未形成协整关系。根据研究结果,给出山东省旅游业均衡、健康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产业结构生态评价与循环经济模式构建思路   总被引:33,自引:7,他引:26  
任建兰  张淑敏  周鹏 《地理科学》2004,24(6):648-653
产业结构的生态评价和循环经济模式构建是实施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判断山东省工业化发展阶段和产业结构特点的基础上,依据经济效益、环境承载力和资源效率三者相互关系建立了产业结构生态评价模型。通过辨识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循环经济理念下产业结构调整的新思路和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7.
信任对市场、经济和社会的繁荣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信任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变量,与区域经济发展、市场化进程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的关系。中国新兴加转轨的双重制度环境加剧了区域信任度的差异,这种差异更多是区域经济发展和市场化进程的结果而不是原因。通过对中国大陆省际不均衡的区域经济发展、市场化进程和信任水平进行比较分析,发现较高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与之协调的市场化进程导致较高的区域信任度,较低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超前的市场化进程导致较低的区域信任度。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区域发展研究是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本文基于宏观尺度视角探索区域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及研究思路,以山东省17地市为单元,在系统评价的基础上总结山东省区域发展的空间分异特征,根据山东省17地市各子系统发展阶段,将山东省划分为六大类区域,并针对不同区域类型从经济转型、产业发展、环境保护、区域一体化等角度提出战略性对策,为山东省新一轮区域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On arable land changes in Shandong Province and their driving forces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IntroductionAlmost all the provinces and autonomous regions in China have experienced decrease of arable land in the processe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population growth and urbanization. The situation is more serious in Shandong Province because of the big population and being an agricultural province. From 1949 to 1999, the arable land was decreased by more than 2 million ha in this province accompanied by rapid population growth. The total population in the province in 1999 was twice of t…  相似文献   

20.
The decrease of total cultivated area and the lower per capita available arable land resource are now serious problems in Shandong Province, a major agricultural province in China. These problems will become more serious along with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economy.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statistical information at provincial and county levels, the changes of arable land in Shandong Province and their driving forces during the last 50 years are analyzed. The general changing trends of arable land and per capita available arable land are reducing, and the trends of decrease will continue when the economy is developing. The result of GIS spatial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change of the arable land use in Shandong Province has a regional difference. Eight variables having influences on cultivated land change are analyzed by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ynamic development of economy, pressure of social system and progress of scientific techniques in agriculture are the main causes for cultivated land reduction. The principal factors which can be considered as driving forces for arable land change include per capita net living space, total population and per ha grain yield. By using regressive equation, along with analysis on population growth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cultivated areas in Shandong Province in 2005 and 2010 are predicted respectively. The predicted cultivated areas in Shandong will be 6435.47 thousand ha in 2005 and 6336.23 thousand ha in 2010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