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国世界遗产地保护与旅游需求关系   总被引:54,自引:5,他引:54  
针对目前我国世界遗产地在保护和旅游开发中的矛盾 ,从人口压力、遗产地的空间结构、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压力、潜在市场需求以及世界遗产地保护的资金需求角度 ,运用空间结构、计量地理学理论以及地理信息系统、问卷调查等技术手段 ,证实中国世界遗产地面临着旅游开发的巨大需求 ,进而论证了在我国对世界遗产地加强保护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乡村类世界遗产地的内涵及旅游利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为全人类科研、教育、游览、启智等活动的场所,乡村类世界遗产地如何通过旅游实现遗产保护与利用双赢是遗产地管理的重要问题。乡村类世界遗产地是指凝结了具有世界性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民居建筑、乡村聚落、村落布局、土地永续使用方式、产业活动、民间习俗、手工技艺、文化节事等要素的地域综合体。由于各遗产地所体现的主体景观和遗产价值差异,乡村类世界遗产地应包括历史村落型和产业景观型两类。因为兼具世界遗产和乡村地域的共同特征,乡村类世界遗产地旅游资源独特,吸引力强。在梳理乡村类世界遗产地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此类遗产地作为旅游资源的特点,并提出旅游利用原则及相应途径。  相似文献   

3.
世界遗产地旅游产品开发的创新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遗产旅游已经成为人们最火爆的旅游产品。然而,世界遗产地旅游产品开发值得我们深思。对世界遗产地旅游产品开发的要求、世界遗产地旅游产品应该具有的特征、世界遗产地适宜开发的旅游产品类型、旅游产品开发模式等方面进行了重新思考,利于世界遗产的保护。  相似文献   

4.
美国与日本世界遗产地管理案例比较与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借鉴国外世界遗产地管理经验治理中国世界遗产地已经成为业界共识,但应该从比较分析中借鉴。本文从世界遗产地产权主体、资源处置权设置与法律监督机制三个角度对美国、日本的世界遗产地管理案例进行了比较分析分析,结论认为中国世界遗产地管理应该完善法律监督、理顺资源处置权、确立清晰的产权主体。  相似文献   

5.
基于社区参与的世界遗产地旅游开发与保护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区参与是世界遗产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但如何将世界遗产地旅游开发与保护同当地社区有机结合起来,使社区主动参与遗产的开发和保护,从而实现社区及遗产的良性发展已备受学者关注。对此,通过对社区参与旅游研究综述,分析目前中国世界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中的问题,提出了参与规划决策、参与遗产保护等等社区参与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途径,使世界遗产地旅游开发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2015年5月21-22日,第十届旅游前沿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三清山隆重举行,来自国内外的旅游专家与学者近170人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围绕"世界遗产地OUV保护与旅游发展"的主题,重点探讨世界遗产地突出的普遍价值(OUV)保护战略、政策、框架与方法,世界遗产地旅游发展的影响及其相关功能的提升,世界遗产地旅游地理与旅游规划等议题,力求推动国内外学术界对世界遗产与旅游的研究,促进国内外学者的经验交  相似文献   

7.
农业文化遗产是世界遗产的重要类型,存在于特有的生态系统和文化系统之中。它是一种活态的遗产,因此,需要在发展中对其进行保护。作为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保护的有效途径之一,合理的旅游开发能够兼顾遗产的保护与发展,实现对传统农业生产系统的可持续管理。本文在对目前联合国粮农组织命名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和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的农业遗产进行梳理归纳的基础上,辨析此类遗产地旅游的概念范畴,总结了农业文化遗产旅游的研究的主要内容。当前,我国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资源评价与开发、产品设计与市场营销、旅游感知以及旅游开发影响等方面。今后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研究可以在遗产地旅游利益共享机制、旅游演化机理、旅游的生态环境影响以及研究方法上进一步深入和完善,以启发理论并服务于实践。  相似文献   

8.
低碳旅游是在低碳经济大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的旅游形式,是旅游开发与保护一体化的新型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分析低碳旅游和世界遗产保护目标的关系以及中国世界遗产保护和利用现状的基础上,将中国世界遗产地低碳旅游发展分为早期、成熟期两个不同阶段,并相应提出两个阶段遗产开发与保护模式,分析两种模式的主要影响因素及采取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9.
杨兴柱  杨周  朱跃 《地理研究》2020,39(10):2214-2232
作为新兴的重要发展力量,旅游业发展深刻地改变着社会经济形态和空间格局。一方面,世界遗产地乡村聚落承载传统功能(如居住功能、生产功能等),另一方面,旅游消费给予乡村聚落新的发展活力,文化传承、休闲旅游等潜在功能逐步被挖掘。旅游发展进程中世界遗产地乡村聚落功能转型与人类适应性的科学研究,是亟待深入研究的重要前沿课题,对于指明世界遗产地乡村聚落转型发展方向和促进世界遗产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指导价值。采取参与式农村评估方法、GIS空间分析和高清遥感影像相结合的方法,以黄山世界遗产地汤口、寨西和山岔3个聚落为案例研究对象,解析了3个聚落功能转型与空间重构的特征与模式,分析了聚落转型发展的影响因素与机制。3个聚落在功能转型与空间重构上,存在不同的特征与模式:汤口呈功能耗散式转型与空间破碎化分异、寨西呈功能模块化融合与空间协同性演替、山岔呈功能自组织适应与空间核域式集聚,并相应形成“原地生长型”“就地重建型”“景村共生型”三种转型发展模式。内外因素的相互作用、多元主体的能动性与旅游市场需求为世界遗产地3个聚落转型发展的支撑力、行动力与驱动力,推动着聚落的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世界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世界遗产是极其宝贵的旅游资源,其空间分布对区域旅游流格局产生着重要影响.分析中国世界遗产的分布状况,揭示其空间分布特征及规律,能够为我国世界遗产的申报、管理和保护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本文运用空间结构分析方法,从全国范围、省际、南北、东中西不同地域,以及腾冲-黑河线等尺度研究中国世界遗产的宏观地域分异.研究表明:中国世界遗产具有明显地域特征,空间格局表现出明显的组团状特征,大致可以分为北京及周边、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平原及西南地区四大斑块;省域分布不均衡,全国只有北京、辽宁、四川等22个省份拥有世界遗产,其中北京以6处世界遗产位居全国首位;从南北方看,南方世界遗产地面积、遗产分布密度均大于北方,自然遗产主要分布在南方;从东中西部来看,均有世界遗产,但东部和中部地区明显多于西部地区;从人口地理分界线看,世界遗产主要分布于东南侧人口密集地区,西北地区则分布较少.各种角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均与自然环境、社会历史、经济活动等诸多因素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中国南部长城--苗疆长城的旅游开发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洪 《热带地理》2002,22(1):62-65
中国“南部长城———苗疆长城”是珍贵的文化遗产 ,已成为湖南省西线旅游开发的一个热点。文中分析了“长城”沿线旅游资源赋存和旅游开发优势 ,认为要实现“苗疆长城”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和谐一致 ,必须强化遗产保护意识 ,积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加强遗产管理 ,依靠科技进步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2.
尹国蔚 《热带地理》2011,31(6):645-648
世界遗产的内容与人文地理学的研究范畴极为相似.从类型上看,世界文化遗产、双重遗产与文化景观,以及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都包含不同成分的人文要素在内;世界遗产内容的构成与人文地理教科书的结构相似,二者的研究对象互相包容,教学宗旨同一.作为最佳例证,世界遗产应该在历史地理、文化地理、旅游地理及人地关系等人文地理各分支学科...  相似文献   

13.
The Great Barrier Reef (GBR), Queensland, Australia, is one of the most recognisable coral reefs in the world. In 1981 the reef was listed on the World Heritage List, to be preserved as an environmental asset of global significance for all people in perpetuity. The GBR is also a landmark Marine Protected Area (MPA) under the World Heritage Marine Programme. Yet management of this iconic property is not without controversy and in recent years a number of impacts, including coastal developments, increased shipping traffic and global warming, have all threatened the reef. Any breach of Australia's World Heritage obligation to protect and conserve the property may yet result in the GBR being placed on the World Heritage List in Danger. In light of the persistent controversy surrounding GBR management, this paper gives voice to the perspectives and values of stakeholders located in and around one site of controversy, Gladstone Harbour, in the southern section of the GBR World Heritage Area. We present the views of users directly exposed to the controversial port expansion development at Gladstone Harbour in the southern GBR to shed light on the importance of community perspectives in marine park management. Our findings show that local views act to reinforce the glob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narrative which underpins the World Heritage (WH) system. In this study local and global values collide and, we argue, that overlooking the perspectives of users has potential deleterious consequences for WH marine site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14.
张家界旅游业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彭鹏  周国华  王凯 《热带地理》2005,25(1):73-76
在对旅游业与城镇化互动关系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张家界旅游业发展对城镇化的作用,并就目前张家界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与旅游业发展之间存在的矛盾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张家界旅游业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丽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丽江是近几年兴起押内旅游热区,是中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清单的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如何实现丽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坚持以独特性塑造主题,以综合性为开发导向;发挥丽江旅游资源的优势,在旅游格局、线路设计、饮食文化、民族服饰等方面突出地域性和民族性,深入开发东巴文化旅游、生态旅游、科考旅游、商务会议旅游等专项旅游活动;建设一批精品型景点和景区;保护现有自然生态等,进而延续丽江旅游地的生命周期。因此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is concerned with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status of World Natural Heritage Sites, the position of the Russian state on the issues related to observance of the provisions of the Convention Concerning the Protection of the World Cultural and Natural Heritage, and the authorities-civil society relationships on these problems. An analysis is made of the possibilities of effectively using the world heritage institute in Russia in the interests of preserving world values. A number of legal and organizational measures for their conservation are suggested.  相似文献   

17.
将位于城市中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单在Google地图上完整体现,全样本统计、分析城市中的世界文化遗产的时空分布特征,试图揭示世界文化遗产与人类文明(尤其是城市文明)发展历程之间的相互关系。实证结果显示:1)被认定的世界文化遗产总数832项,其中417项与人类城市文明发展相关联,多数为城市的历史城区建筑景观;2)从空间上看,反映欧美地区城市文明的世界文化遗产最多,非洲地区最少,这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文明发达程度相关;3)结合时间维度,古代(3500 B.C.―A.D.500)城市中的世界文化遗产主要分布在耕种农业发达的沿河地区以及宗教类遗址所在地;中世纪(A.D.500―A.D.1500)遗产数量的变化见证了中世纪城市文明由初期的式微走向后期复兴活跃的过程,亚洲等区域宫殿类、古典园林类、坛庙等多种类型遗产的出现说明了文明在欧洲之外地区的生长;16世纪至今遗产的数量最多,遗产类型更为丰富,出现殖民城市遗产、军事要塞类遗产、工业遗产以及线性文化遗产,展示了殖民扩张、工业发展过程,以及以线性的方式体现城市历史的动态发展和功能演变;4)从世界文化遗产与城市文明的关系来看,城市中的世界文化遗产反映了人类解决城市问题的智慧,展现了特殊城市深厚的人文艺术底蕴,同时宏观上世界文化遗产基本覆盖了全球人类城市文明的历史进程以及不同区域的人类文明,体现了不同地域的典型特色、文化多样性与发展的延续性。总的来说,在全球化以及我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背景下,城市中的世界文化遗产是城市文明的重要载体,未来研究亟需利用更广阔、更多元的视角探讨跨地域、跨国界下的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黄山旅游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胡善风 《地理科学》2002,22(3):371-374
黄山是一座驰名中外的旅游名山,被联合国列入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黄山风景区的旅游资源开发到了黄金时期。但在开发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令人担扰的隐患和问题,就如何科学、合理、适度的开发,以及对黄山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出了新的观点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世界遗产视野下的矿业遗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世界遗产名录中矿业遗产的考察是认识该遗产类型、了解国际动向的有效途径。对ICOMOS颁布的《世界遗产中工业和技术遗产项目》名单进行分析,结合世界遗产委员会的项目评语,确定了24项世界矿业遗产。对这些项目研究表明:在登录标准上,世界矿业遗产主要通过文化遗产第ii项、第iii项和第iv项标准入选;在隶属区域上,欧洲北美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