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利用传统统计方法和ESDA方法,在ArcGIS和GeoDa等软件的支持下,以人均GDP为测度指标,从时间、空间及影响因子三个方面对2001年~2011年长江流域区域经济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长江流域区域经济绝对差异在波动中持续扩大,而相对差异呈现出迅速缩小的趋势;(2)长江流域市域经济发展水平得到显著提高,空间分布呈现出明显的聚集特征;热点区范围在流域内出现自东向西不断扩散的态势,而以成都城市圈为内环的环状冷点区范围持续收缩;(3)长江流域区间差异对流域总体差异贡献最大,虽呈现出缩小的趋势,但仍然是区域经济的主要差异;(4)多元回归模型显示历史经济基础、区域发展策略及地理区位是导致长江流域区域经济差异扩大的主要原因,其中区域发展策略对区域差异的影响程度最深。  相似文献   

2.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江苏区域发展 均衡性的测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GIS 方法对1990 年以来江苏区域发展的均衡性进行了测度分析。首先,引入区域重心模型,对江苏省 几何、人口、经济(GDP)、外资(FDI)等主要重心的时空偏离进行了可视化测算,然后结合相关统计指标对江苏省区 域经济均衡性的时间特征和空间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1)江苏的经济、外资重心相较人口重心有显著 的空间偏离,1990 年以来的人口重心呈东南向西北,复向西南,再折回西北的倒U 型空间位移趋势,经济重心则一 直向南偏东方向位移,而外资重心大致以2003 年为拐点,之前大体向南位移,之后逐渐向北偏东位移;(2)江苏省 区域经济不均衡性总体在加剧,相对发展速率呈现出南北不均衡,县域和市区不均衡,且苏南、苏中、苏北内部不均 衡性各有特点;(3)本世纪发展速率加快的县市主要在苏南和苏中空间范围的四个边角带上,呈“口”字型格局,苏 北为相对发展速率下降县市的主要分布区;(4)苏南初步形成了东部以苏州无锡为核心的高度发达趋同区和西部 的快速发展趋同区,苏北形成了盐城为代表的县域快速成长趋同区和以连云港为代表的县域缓慢发展趋同区。  相似文献   

3.
史利江  刘敏  李艳萍  张晓龙  高峰  李文刚 《地理研究》2020,39(10):2361-2378
探索流域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化及其规律,可以为推进流域经济空间结构调整和优化、制定区域协调发展政策、促进流域经济持续稳定和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参考和依据。利用数理统计分析与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ESDA)相结合,以县域为研究的基本单元,以人均GDP为测度指标,对1995—2016年汾河流域县域经济差异的时空格局演变及其驱动因素进行研究分析,主要结论如下:① 1995年以来,汾河流域县域经济的绝对差异呈现先快速上升后逐步下降的趋势,而相对差异则表现为波动上升后波动回落的特征;② 县域经济空间分异特征明显,且存在明显的时空演变,形成了以太原市区、孝义市为中心的流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和包括宁武、静乐、娄烦、岚县、汾西、万荣等县组成的经济发展边缘区,经济空间结构的“核心-边缘”特征显著;③ 汾河流域县域经济存在较为明显的空间正相关性,但空间相关性随时间呈现波动变化。流域县域经济的热点和次热点区主要集中在以太原市区、孝义市为中心的流域中游地区,而流域的上游以及下游的南部则成为冷点和次冷点区。流域经济空间重心沿主轴方向向西南移动趋势较为明显,并在沿主轴和辅轴方向均存在一定程度的扩张趋势;④ 自然条件和地理区位、区域资源禀赋和产业结构、人口和城镇化水平以及国家政策和市场环境等是影响汾河流域县域经济空间格局演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江苏沿海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及空间格局演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洪全  张云峰 《地理科学》2016,36(2):283-288
以县域为基本单元,以GDP和人口为指标,运用绝对差异指标和相对差异指标等经典统计方法,以及可分解的泰尔指数和区域分离指数,分析了2002~2012年江苏省沿海经济发展差异的演变趋势和空间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江苏沿海经济发展的绝对差异一直在不断扩大,相对差异基本呈缓慢缩小趋势。总体差异在波动中逐渐下降,其主要来源于区内差异,其中盐城区内差异贡献率最大。区域分离系数以2006年为拐点,呈倒“U”型变化特征,区域差异逐渐趋同。导致区域差异的原因主要是历史基础、区位条件和政策措施。空间结构的变化反映了政府发展战略的连续变化过程,体现了区域发展的非均衡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社会剥夺理论,利用重心计算及空间耦合分析模型,研究了1990~2013年河南省县域人口重心、经济重心、粮食生产重心动态迁移及其空间耦合,并探讨其与社会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23 a来河南省经济、人口及粮食生产重心均在省域几何重心北部变动,空间错位格局日趋显著,变动一致性波动剧烈;2000年前人口重心与粮食重心耦合度较高,2000年后粮食重心与经济重心明显呈东南-西北路径背向偏离,粮食生产对经济重心迁移的影响持续下降,而人口重心与经济重心耦合度逐步提升;传统农区社会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增长水平,粮食主产县区的“粮食与民生倒挂”特征显著。  相似文献   

6.
西藏自治区经济发展与跨世纪产业结构调整*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西藏自治区国土规划》为西藏自治区社会经济的跨世纪发展制订了宏伟的蓝图。在经济发展方面,《规划》重点突出了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和产业结构大幅度调整的双重目标;提出了稳步发展第一产业,着力发展第二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方针。我们结合西藏自治区的社会、经济状况、资源背景和产业结构现状,详细分析了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演替与投资、科学技术、资源、环境支撑条件之间的关系,认为从目前国家和西藏自治区的财力及区域人口、资源、环境持续发展的观点来看,规划中提出的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和产业结构大幅度调整双重目标的同步实现是较为困难的。建议西藏自治区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实施稳步发展第一产业、有重点地发展以区内资源为依托的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保持经济的适度增长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持续发展的战略。  相似文献   

7.
环渤海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时空分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县域为基本研究单元,应用统计分析法和空间分析法,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指标,分析1996—2009年间环渤海地区县域经济的时空分异特征。结果表明,环渤海地区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产业结构呈现高级化趋势;县际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大,部分县域人均GDP处于极端高水平;1996—2009年间,县域人均GDP的绝对差异增大而相对差异波动性缩小,省间差异是区域差异的主要组成部分;人均GDP空间自相关显著,经济发展热点区和冷点区的空间集聚特征增强。基于1996年各县人均GDP及1996—2009年间人均GDP增长差异,将环渤海地区划分为基础好增长较快型、基础中等增长较快型等6种类型。  相似文献   

8.
吉林省中部城市群城市区位与区域均衡发展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吉林省中部城市群为研究对象,从城市区位对区域均衡发展产生影响的角度,在构建城市区位测度指标及区域均衡性测度指标的基础上,对2000年以来吉林省中部城市群县级城市区位与县域间发展的均衡状况进行时空演变分析,探讨二者内在影响机制。研究表明,近年来,区域经济重心、人口重心均逐渐向长春靠近;吉林省中部城市群区位偏离度总体变小,城市区位趋优;城市群发展尚处于单中心极化阶段,区域经济与人口要素在首位城市集聚明显;广域范围趋于扩散,特别是2005年以后,县域经济、城乡人口数量差距反而减小;影响城市区位与区域均衡发展状况的内在原因是城市能级的此消彼长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基于GDP产业结构贡献统计的多部门经济模型分析了1952—2007年江苏省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时间趋势特征;以截面数据为基础得出三大地区和13地级市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空间地域差异。研究表明:总体上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贡献呈3次波动的下降趋势,波动周期逐渐收敛;空间上三大地区产业结构调整贡献的变化遵循由南向北的梯度推移规律,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阶段基本吻合;市际间差异明显,通过K-means聚类分为4种不同类型,产业结构贡献的空间格局重心开始转移。  相似文献   

10.
城市群作为中国区域发展空间战略的重心,发挥着区域经济增长极的作用。以中部地区长江沿线各城市群为研究对象,通过相对发展率判断各城市群的空间结构,并运用锡尔系数研究各城市群内部区域经济差异的变化,以全面把握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空间结构演化过程。研究表明武汉城市圈和鄱阳湖城市群单核特征明显,皖江城市带和长株潭城市群呈现双核和多核特征;武汉城市圈和皖江城市带中各城市之间的区域经济差异较大,并呈继续扩大的趋势,鄱阳湖城市群和长株潭城市群中各城市的区域经济差异相对较小。在城市群发展过程中特别是起步阶段,伴随着中心城市和副中心城市的成长,区域经济差异的拉大是必要的,而长期低水平的均衡并不利于城市群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1.
吴康  韦玉春 《地理译报》2008,27(1):64-74
基于GIS方法对1990年以来江苏区域发展的均衡性进行了测度分析。首先,引入区域重心模型,对江苏省几何、人口、经济(GDP)、外资(FDI)等主要重心的时空偏离进行了可视化测算,然后结合相关统计指标对江苏省区域经济均衡性的时间特征和空间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1)江苏的经济、外资重心相较人口重心有显著的空间偏离,1990年以来的人口重心呈东南向西北,复向西南,再折回西北的倒U型空间位移趋势,经济重心则一直向南偏东方向位移,而外资重心大致以2003年为拐点,之前大体向南位移,之后逐渐向北偏东位移;(2)江苏省区域经济不均衡性总体在加剧,相对发展速率呈现出南北不均衡,县域和市区不均衡,且苏南、苏中、苏北内部不均衡性各有特点;(3)本世纪发展速率加快的县市主要在苏南和苏中空间范围的四个边角带上,呈"口"字型格局,苏北为相对发展速率下降县市的主要分布区;(4)苏南初步形成了东部以苏州无锡为核心的高度发达趋同区和西部的快速发展趋同区,苏北形成了盐城为代表的县域快速成长趋同区和以连云港为代表的县域缓慢发展趋同区。  相似文献   

12.
滇中经济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时空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县域经济差异研究对主体功能区建设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以滇中经济区42个县市(区)为研究单元,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了滇中经济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时空格局.结果表明:(1)滇中经济区呈现点轴式空间结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显著;(2) 1999~2009年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呈波浪式扩大趋势,空间结构由极核式向点轴式演变.为了滇中经济区区域协调发展,应该强化增长极的辐射作用,优化区域空间结构,并因地制宜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变及其动力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县域(含县、县级市、市辖区)为基础研究单元,选择国内生产总值、年末总人口和人均GDP为基本指标,运用Theil指数、探索性空间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等方法研究2005—2014年河南省县域经济的时空差异、格局演变以及动力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河南省区域经济总差异呈现"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的趋势,省辖市间的差异明显大于省辖市内的差异。2省辖市之间的经济差异基本呈现出中原城市群地区和非中原城市群地区的差异;省辖市内的经济差异最大的是洛阳市,最小的是漯河市,濮阳市、焦作市、周口市、三门峡市各年份内部经济差异变化明显。3县域单元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显著的空间正相关;通过Getis-Ord G*i分析发现,热点区和次热点区主要分布在豫西北地区,冷点区和次冷点区主要分布在豫东地区,豫西南地区冷点区从无到有并逐渐增多。4在多元线性回归中发现,二三产业比重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最重要的因素,政府政策因素的影响次之。  相似文献   

14.
兰新铁路沿线经济带区域经济差异变动的空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人均GDP为测度指标,利用传统统计分析与GeoDa、GIS软件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2000-2009年兰新铁路沿线经济带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格局及空间作用类型。研究表明:兰新铁路沿线经济带县域经济的总体差异呈扩大趋势,县域经济集聚性呈波动衰退趋势,甘肃段内部差异是区域整体差异的主要贡献者。经济发展较高水平县域集中分布在天山北坡地区以及河西地区西段,呈现出区段内集聚的特性;而较低水平县域主要分布在甘肃中部地区、河西地区东段以及青海东部地区,较高增长性县域呈现出向天山南北坡地区集聚的趋势。兰新铁路沿线经济带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关联效应较弱,总体呈现西高东低态势,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天山北坡经济带以及天山南坡产业带发展势头良好,而以兰州和西宁为中心的甘肃中部地区和青海东部地区发展相对滞后。  相似文献   

15.
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粤港澳大湾区各地域单元1995―2015年21年经济数据为基础构建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对经济发展综合水平进行综合测度,并借助标准差、变异系数与GIS空间分析等方法分析粤港澳大湾区的时空演变特征。研究发现:1)粤港澳大湾区整体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呈波动式快速增长,经济指数港澳总体上一直是湾区内最高值,广深增加速度较快;2)区域经济绝对差异总体上在扩大,相对差异在缩小;3)经济空间格局由港澳两极中心变化为广州、深圳、香港、澳门多极中心,呈现出沿内湾倒"U"型分布趋势;4)外部环境、区位特征、区域发展政策等是区域经济发展时空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长江经济带人口流动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李晶晶  苗长虹 《地理学报》2017,72(2):197-212
依据中国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数据,借助泰尔指数、空间分析、回归建模等方法,分析长江经济带经济差异和人口流动的时空格局,探究人口流动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结果表明:① 基于户籍人口计算的经济总差异和分解差异均大于基于常住人口计算的差异,户籍口径差异随时间扩大,常住口径差异则随时间缩小;② 长江经济带县域经济差异格局在东、中、西地带呈现不同的中心—外围结构,东部以空间聚合的长三角经济发达县为面状核心区,具有都市连绵带特征,中部和西部则形成多个以中心城市为点状核心区的中心—外围结构;③ 人口流动对流入地和流出地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同,2000年和2010年流动人口比率的提高均显著促进流入地的经济增长,但在2000年会相对减缓流出地的增长,2010年则相对缓慢地促进流出地的增长,县域经济差异不断扩大;④ 省域和地带因素会干扰人口流动对县域经济差异的解释,在控制了二者的影响之后,人口流动对县域经济差异的扩大程度明显减弱;⑤ 人口流动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最为突出,其次是以工业化水平所体现的经济结构,人力资本、财政分权和区域战略的影响较小;对流出地而言,重视劳动力回流、推进人口家庭化迁移、加快工业化进程,是防止乃至缩小区域经济差异的政策关键。  相似文献   

17.
采用河南省2000—2015年各县市人均GDP数据,利用Arc GIS 10. 3空间分析功能,采用自然断裂法分级、全局空间自相关、Getis-Ord G*i指数、重心分析等方法对河南省经济年均增长速度的空间差异与时空演化进行测度与分析。结果表明:(1)河南省经济增长速度整体提升较大,低速增长区域越来越少但空间差异性明显;(2)河南省经济增长速度有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经济增长速度相似的地区在空间上集聚分布,区域经济增长速度在局部具有空间分布的非均衡性;(3)经济增长速度冷热点分布总体稳定,热点区主要集中在经济基础较好的中原城市群地区,冷点区主要集中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传统农区;(4)河南省经济增长速度不平衡,北部快于南部、西部快于东部,东南部传统农区的经济增长速度有相对加快的趋势,使全省经济增长重心逐渐向东南方向移动。  相似文献   

18.
欧盟在经历了90年代中后期经济的短暂较快增长后,区域内部经济发展受到了显著影响。因此,本文以欧盟28个成员国为例,运用泰尔指数分解分析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欧盟区域经济差异的演变特征,运用反距离权重插值法探讨差异演变的空间分异格局。结果表明:(1)1995年~2015年间,欧盟经济发展的泰尔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区域差异扩大。区域差异演变分为三个阶段:1995年~1999年的低差异缓慢缩小阶段;2000年~2008年的高差异缓慢缩小阶段;2009年~2015年的均衡发展阶段;(2)欧盟经济发展的组间泰尔指数总体呈平稳波动小幅下降趋势,不同时期变化的幅度与趋势不同。组间差异演变分为三个阶段:1995年~2000年的区域间差异扩大阶段,2000年~2009年的区域间差异缩小阶段,2009年~2015年的区域间差异扩大阶段。北欧区域经济差异趋于稳定的均衡状态,南欧地区国家的经济发展差异逐步缓慢缩小。中欧地区国家的经济发展差异在逐步缓慢缩小。东欧地区的组内经济差异可以分为"扩大—平稳—缩小—平稳"四个阶段。西欧地区的组内经济差异可以划分为"缓慢缩小—均衡发展"两个阶段;(3)欧盟区域差异格局由极化发展的空间格局向均衡的空间格局转变,格局转变不显著,总体呈现以西欧国家为第一圈层、北欧和南欧为第二圈层、东欧和中欧为第三圈层的圈层式递减的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19.
以长江经济带127个市域为研究单元,结合地统计分析及空间变差函数,以1988、2001及2012年为研究截面,对长江经济带经济空间结构演变进行深入探讨,结果表明:(1)区域内经济发展水平总体呈现出两极分化现象、东西差异显著,高水平区于东部地带呈片状及散点状分布,而低水平区于西部地带形成环状集聚格局;(2)冷热点格局呈现明显的梯度推移性,泛长三角地区形成片状热点集聚区,中部地带形成以武汉城市圈及长株潭城市群为核心的次热点区,而西部边缘地带冷点区集聚;(3)空间变差函数显示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具有较好的连续性和较强的空间自组织性,并在全方位呈现出波动变化格局,高值区域具有明显的迁移现象。且文章尝试从成因层、效应层、结果层探讨区域经济格局演变机理。  相似文献   

20.
采用数理统计和地统计方法对陕、甘、宁三省区2002-2011年间县域农民人均收入区域差异和极化程度进行测度,并对农民收入冷热点演变态势进行探讨。研究表明:陕甘宁县域农民收入绝对差异呈加快扩大趋势,相对差异阶段性波动降低而极化程度阶段性波动上升;整体地域分异特征呈现出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的趋势;县域农民收入呈空间正相关,收入水平相似的地区在空间上集聚;农民收入的空间格局在10 a间发生了显著变化:农民收入的高值热点区和次热区空间格局呈现出向陕西拓展扩大的趋势,并由此带来次冷区空间格局向西移动,冷点区空间格局总体变化不大,略有西进。最后从自然地理环境、历史发展基础、经济地理区位、社会经济结构、区域发展政策因素对农民收入差异的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