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4 毫秒
1.
《地理教学》2009,(12):43-43
世界上屋顶绿化发展最早、技术最成熟的是德国,德国的屋顶绿化率已达10%以上,屋顶绿化这种发挥着重要的环保节能功效,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绿化方式,在德国越来越流行。  相似文献   

2.
梁辉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9,21(4):21-24,F0004
屋顶绿化中国还没有部门管。从屋顶绿化的发展及其功能出发,结合人文思想、民族文化、生物多样性3个方面,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为例,分析了当前云南5种屋顶绿化及其物质的特性,具有延续性、代表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发展屋顶绿化,有利于节能降耗,节地节水,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社区人居环境质量。这种绿化方式理应受到国家的重视,通过制定单项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强制性标准,来应用推广。屋顶绿化,对于中国经济发达城市或者经济欠发达地区城市发展,特别对于云南这种西部城市用地紧缺,又相对缺水地区,以及提高房地产开发商商品房卖点均具有极大的推广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3.
昆明城市主要街道绿化状况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通过对昆明城市11条主要街道的绿化状况的实际观测和563名城市居民的问卷调查所得资料的分析,发现:在所调查的主要街道中已有72.7%兴建了绿化带,大多是改造后的街道,显示了城市道路加大绿化的理念已在城市道路改造中得到了体现,并且得到了广大市民的认可,但是城市街道绿化仍存在较多问题:绿化程度不尽人意,特别是城市中心的繁华街道绿化程度仍较低,绿化树种单一,缺乏具有特色的本地树种,树龄老化现象也较突出,绿化树木种植缺乏规范性、系统性等等,距市民的期望还有较大差距。在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对昆明城市街道绿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边坡立体绿化工程的稳定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山地城市有许多大面积锚杆喷浆硬化封闭的边坡与城市景观极不协调,为改变这些生硬,单调的自然坡体现状,政府要求对其进行立体绿化。本文以修建黄花园大桥石板坡立交工程形成的石板坡为例,通过多种方法研究了绿化荷载作用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结论表明绿化荷载对边坡的稳定性影响较小,只要施工顺序得当可以保证安全。  相似文献   

5.
城市“屋顶农业”开发的适宜性试验—以柑桔栽培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骆高远  胡云好 《热带地理》1995,15(2):115-119
本文通过对屋顶栽培柑桔的对比试验和分析,认为通过开发“屋顶农业”来绿化城市屋面,不仅具有生态效益,而且具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以山东省临沂市东风东关片区改造为例,将海绵城市建设要求融入到园林景观建设中。通过对临沂当地降雨量的分析,制定区域降雨控制管理目标,采取了屋顶绿化、透水铺装、下凹式绿地、植草沟、渗井渗管、车库顶板处理、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和植物绿化等措施。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工程完成后,通过夏季的几场大到暴雨的检验,实现降雨后片区道路雨水下渗明显、无积水,基本达到规划设计的目标要求,该方法将有助于海绵城市在临沂市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城市屋面绿化对城市气候影响预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用移植法和数值模拟法分析了屋面绿化气候的影响过程,并用局地系统的热量平衡方程和水分平衡方程对城市屋面绿化后对温度、湿度及风、云、雾、降水等作了预评价。  相似文献   

8.
《地理教学》2006,(11):45-45
最近几年,在城市建设的热潮中,一些地方出现丁“种草”与“种树”之间的拉锯战:从移植大树搞绿化的“大树热”,到砍掉大树种小草的“草坪热”,再到最近反思“草坪热”提倡“退草还树”。  相似文献   

9.
民生问题是关乎居民生活最基础和最直接的现实问题,也是关系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该文基于城市留言板数据,运用空间分析方法探索武汉市中心城区(以武昌区为例)民生问题的空间分异特征及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武昌区民生问题整体呈现多核心集聚特征,集聚核心沿长江和交通干线形成民生问题集聚带;(2)武昌区民生问题结构特征明显,其中居民生活问题最多,房屋土地和道路交通问题次之,城市环境问题较少;(3)各类民生问题的空间分异特征显著,表现为居民生活、城市环境和社会服务问题呈热点集中、冷点分散的集聚特征,房屋土地问题集聚度东高西低,建设生产问题集聚度西高东低,道路交通问题主要分布在老旧社区和毗邻交通干线社区;(4)武昌区民生问题空间分异格局是人口、城市功能分区、城市规划建设和基层管理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广州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建设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陈朝辉 《热带地理》2002,22(1):34-38
广州市在现代化过程中 ,要建成山水城市 ,也即生态城市 ,首先要正确理解城市化 ,合理布局城镇体系 ,搞好生态环境建设 ,包括林业、农业、水体等环境建设 ,优化城市环境 ,形成具有良性循环的城乡经济—生态体系。为此 ,必须搞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科学的城市规划 ,保证建立合理用地结构  相似文献   

11.
中国城市土地城市化水平与进程的空间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王洋  王少剑  秦静 《地理研究》2014,33(12):2228-2238
土地城市化在中国快速而持续的城市化进程中扮演的支撑与制约角色越来越明显,但目前对土地城市化水平的测度框架依然没有明确统一的认识。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可供参考的土地城市化率的概念与测度方法,并确定其阈值。以中国656个城市的城区为研究单元,以2000年和2010年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为基本数据,采用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土地城市化率、城市土地扩展面积和城市土地扩展速度分别评价了中国城市的土地城市化规模、水平、绝对进程和相对进程的空间分异格局。并分析了九大类城市建设用地类型对土地城市化进程的贡献率。结果表明:① 近10年来,中国城市总体土地城市化率提高近一倍,由“金字塔式”等级分布逐渐转为“钥匙式”的分布格局;东部地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较大,但城区面积更大,使其土地城市化率的数值较低。② 省会城市和沿海城市群的城市土地扩展面积最大,呈现出行政等级式分异和空间集聚式分异的空间格局;城市土地扩展速度呈现出沿海城市群与其他城市分异的空间格局。规模越大的城市,土地城市化进程越明显。③ 近10年来中国土地城市化进程的两大核心用地增长类型是居住用地和工业用地;规模越大的城市,工业用地增长的驱动作用越显著;中西部地区和中小规模城市以居住用地增长为核心,沿海城市群和重要交通轴线城市以工业用地增长为主。  相似文献   

12.
绿化对冬季山谷城市边界层结构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RAMS模式模拟了兰州南北两山绿化对冬季兰州城市边界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两山绿化改变了近地面的温度场和风场,从日平均温度来看,绿化在兰州冬季表现为明显的增温效应;从风场来看,白天14:00南山的谷风环流增强,北山变化不明显;晚上02:00北山的山风环流明显增强,南山则出现相反的情况;绿化改变了地表能量平衡,绿化后由于地表反照率的减小,使得到达地面净辐射增加,增加的净辐射其中一部分以感热的形式来加热大气;绿化后地气之间的湍流交换增强,增加了大气不稳定度,减弱了白天城市上空的悬浮逆温;本文还讨论了不同绿化布局对白天悬浮逆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于茜 《中国地名》2012,(5):26-27
惊奇:世界历史上第一座城市惊誉:世界上最早超过百万人口的城市惊赞: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古城西安,陕西省省会所在地,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古都之一,中国众多古都之首。西安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  相似文献   

14.
《土地资源评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孝芳 《地理学报》1989,44(1):128-128
土地是人类生措和生产活动赖以进行的空间,是农业生产、工矿业开发、城市及交通建设等生产门类和社会活动的基本资料。土地对于人类来说,历来似乎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但在世界人口急剧膨胀,其数量已突破5Q亿大关的今天,由于人类活动日益频繁。技术手段日趋先进,  相似文献   

15.
杭州生态城市建设途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论述了城市建设首先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作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必然结果的生态城市,就是要在城市社会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中,通过调节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实现社会、经济及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文章以杭州市区为例,剖析了建设生态城市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6.
刘秀峰 《西部资源》2008,(2):31+34-35
合理开发土地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任务。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加速合理开发整理土地,盘活存量土地,对于促进城市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一)加强城市整体功能建设。新型城市化要求城市发展从注重规模扩张、形态建设转向注重功能提升、内涵发展,由城市要由外延型向提升城市整体功能的质量内涵型转变。在抚松新城建设中,要坚持以人为本,把满足市民的需要放在第一位,把关注民生作为目标,致力于完善城市公共服务、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创造舒适的城市环境。教育、卫生、  相似文献   

18.
全球城市理论与中国的国际城市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拉昌 《地理科学》2007,27(4):449-456
全球城市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研究范式由20世纪70年代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向全球与地区相互作用的范式转换。全球城市体系的划分从单一指标向经济与文化结合的多指标方向发展。但如何选取指标,如何进行指标的测量,如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分配以及如何采集城市间相互作用的数据与资料,都是全球城市研究要面对的重要问题。中国的全球城市建设要从全球城市体系的等级、位序规律出发,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要有步骤、有目标、分阶段,稳步推进,逐步提升城市发展的层次,促进城市国际化的步伐,建设中国的国际城市。  相似文献   

19.
空间结构与城市竞争力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丁成日 《地理学报》2004,59(Z1):85-92
城市竞争力的最重要决定因素之一是城市效率.城市效率反映在劳动力资源(市场)效率、土地资源(市场)市场效率、资本资源(市场)效率和城市基础实施利用与投资效率.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之一是地方政府有能力提供城市发展所需要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作者阐述了城市空间结构对劳动力资源、土地资源、资本资源以及城市基础设施利用的影响.同时,可以通过科学规划,提升城市竞争力,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全盟12个旗县市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评估修改工作,挖掘潜力新增建设用地13787.608公顷;工矿废弃地复垦总面积10600公顷,节省和新增经费近10亿元;被自治区和国土部确定为和谐矿区建设试点,先后投入近6亿元,露天矿排土场护坡绿化面积近9500公顷,矿区地面绿化面积1900公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