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东北三省服务业发展空间极化的演变及驱动因子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以人均服务业增加值为服务业发展衡量指标,分析东北三省服务业变化的空间特征,利用基尼系数和崔王指数,从整体和局部两个角度对东北三省服务业发展的非均衡性和极化特征进行测度,以人均服务业增加值的极化水平为因变量,人均GDP、工业增加值、实际直接利用外资、政府财政支出和市场发育指数的极化水平为自变量,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对驱动因子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认为:1 2000~2012年间东北三省服务业发展程度显著,区域发展差异在波动中小幅上升;形成了以沈阳、大连、长春和哈尔滨4城市为核心的服务业发展格局;中心城市、资源城市及交通枢纽城市主导着服务业发展,差异具有显著的地域性。2东北三省服务业发展差异和空间极化在趋势上均呈现先升后降。服务业发展差异系数在总体上呈增长态势,空间极化指数呈减少态势。3不同驱动因子的作用和重要性不同,在推动服务业极化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人均GDP和政府财政支出。  相似文献   

2.
武广高速铁路对湖北省区域旅游空间格局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汪德根 《地理研究》2013,32(8):1555-1564
运用首位度和位序-规模法则分析武广高铁对湖北省区域旅游空间格局变化的影响,并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比较湖北高铁和非高铁旅游流网络结构的差异,进一步验证高铁对区域旅游空间格局的影响,最后从泰尔系数和差异化指数2 个指标分析高铁对区域旅游发展空间差异的影响。结果表明:① 武广高铁强化了湖北首位分布的态势,对湖北省"鹤立鸡群"的集聚型旅游空间结构形态发挥了"催化剂"效应。② 武广高铁对湖北区域旅游空间格局演变的影响表现出"双刃性",一是强化了核心区域的极化作用,使整体区域旅游发展差异扩大,表现出不利于区域均衡性发展的负面效应;二是强化了核心区域的扩散作用,对边缘区域影响程度更大,扩散面更广,使边缘区域内部旅游发展差异缩小,表现出有利于区域均衡性发展的积极效应。由于扩散作用的强度没有极化作用的强度大,高铁导致湖北区域旅游发展差异最终表征呈扩大趋势。  相似文献   

3.
郭庆宾  张中华 《地理学报》2017,72(10):1746-1761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对资源要素的需求量大增,城市和区域间对要素的争夺不断加剧,强化自身要素集聚能力成为各城市和区域面临的紧迫挑战。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对1995-2014年20年间长江中游城市群要素集聚能力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 1995-2014年,长江中游城市群要素综合集聚能力在波动中保持增长,在全国处于第四极地位;城市群内城际要素集聚能力差异在波动中保持平衡;科技创新、金融、对外开放等要素更趋向于集聚分布。② 1995-2014年,长江中游城市群要素集聚格局形成了以武汉、长沙、南昌等核心城市为主导的多中心“核心—边缘”结构,空间格局变化较小;其要素集聚格局仍处于初级的中心城市极化发展阶段,一体化的要素集聚组合体尚未形成。③ 长江中游城市群要素集聚格局较为分散,首位城市武汉在整个城市群的要素集聚首位度较低;要素集聚重心跃迁路径沿“西北—东南”整体走向进行往复迁徙;各类要素集聚格局演化分异显著,大部分要素集聚格局呈中心城市指向特征。  相似文献   

4.
东北地区乡村性评价及时空分异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孙玉  程叶青  张平宇 《地理研究》2015,34(10):1864-1874
以县域为基本空间单元,构建了刻画乡村性的指标体系,定量测度了2000年、2004年、2008年、2012年东北地区149个县域乡村性指数,并采用ESDA空间统计方法,探索东北地区县域乡村性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① 东北地区县域乡村性指数普遍较高,均值呈现波动下降的态势。② 县域乡村性指数呈现南低北高,逐步极化的空间格局,且与其到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距离成正比,呈现环状递增的空间分布格局。③ 县域乡村性趋于空间集聚,且随时间推移,低值和低值、高值和高值县域的空间集聚增强;冷点、次冷点、热点、次热点区域在空间上均呈现“北上”发展态势,温和区域在空间上呈现“南下”的发展态势。从国家政策、产业结构、农业投入和资本投入等视角,分析了乡村性时空演变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欧盟在经历了90年代中后期经济的短暂较快增长后,区域内部经济发展受到了显著影响。因此,本文以欧盟28个成员国为例,运用泰尔指数分解分析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欧盟区域经济差异的演变特征,运用反距离权重插值法探讨差异演变的空间分异格局。结果表明:(1)1995年~2015年间,欧盟经济发展的泰尔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区域差异扩大。区域差异演变分为三个阶段:1995年~1999年的低差异缓慢缩小阶段;2000年~2008年的高差异缓慢缩小阶段;2009年~2015年的均衡发展阶段;(2)欧盟经济发展的组间泰尔指数总体呈平稳波动小幅下降趋势,不同时期变化的幅度与趋势不同。组间差异演变分为三个阶段:1995年~2000年的区域间差异扩大阶段,2000年~2009年的区域间差异缩小阶段,2009年~2015年的区域间差异扩大阶段。北欧区域经济差异趋于稳定的均衡状态,南欧地区国家的经济发展差异逐步缓慢缩小。中欧地区国家的经济发展差异在逐步缓慢缩小。东欧地区的组内经济差异可以分为"扩大—平稳—缩小—平稳"四个阶段。西欧地区的组内经济差异可以划分为"缓慢缩小—均衡发展"两个阶段;(3)欧盟区域差异格局由极化发展的空间格局向均衡的空间格局转变,格局转变不显著,总体呈现以西欧国家为第一圈层、北欧和南欧为第二圈层、东欧和中欧为第三圈层的圈层式递减的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6.
河南入境旅游经济区域差异及极化格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00-2007年河南入境旅游人次和旅游外汇收入作为衡量入境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对河南地市间入境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特征及时序演变态势进行分析,继而采用赫芬达尔指数和绝对集中度指数探讨河南入境旅游经济的区域极化程度及空间指向.研究表明,河南入境旅游虽获得了较快发展,但地市间的绝对差异呈持续增大的态势,而相对差异不断减小;入境旅游向热点旅游地集聚的态势较为显著,郑州、洛阳、焦作等地成为入境旅游经济的增长极.最后,对影响河南入境旅游经济区域差异因素进行探讨并提出实现入境旅游经济整体协调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长三角地区经济极化过程与空间演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磊  欧向军 《地理科学进展》2012,31(12):1668-1677
在经济极化研究的基础上, 首先利用ER指数和TW指数对长三角1990-2010 年的经济极化趋势进行测度, 从整体上把握区域经济极化的演变过程;其次, 选取1997、2001、2006 和2010 年这4 个典型年份, 从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的角度对长三角地区的经济极化过程进行科学分析, 总结其空间格局的演化规律。研究发现:①从极化指数的动态演变过程来看, 长三角地区的经济极化水平在1990-2010 年间呈现出波动上升的变化趋势, 并通过极化的初始定义对上述论断进行了验证;②从极化理论的两大效应来看, 长三角地区的极化效应在研究时段内经历了一个先扩大再缩小的变化过程, 而其扩散效应在研究时段内是逐渐增强的;③从经济极化的空间格局来看, 长三角地区在近10 多年的时间里呈现出“箭头”型-“Z”字型-“M”字型-“区”字型的变化过程, 未来借助相关基础设施束扩散效应的增强, 本地区空间格局有望向网络型转变。  相似文献   

8.
长江中游经济带区域经济差异及其时空演变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长江中游经济带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皖江城市带、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各地级市为研究单元,以1995-2011年常住人口总数、总GDP和人均GDP为测度指标,采用标准差、变异系数、泰尔指数、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在ArcGIS及GeoDA等软件的支持下,从时空角度分析了研究区域经济差异及其演变特征。结果表明:从时间演变特征看,长江中游经济带总体发展水平不断上升,绝对经济差异在不断扩大,且这种扩大趋势从2000年后逐步增强;相对经济差异不显著,4个经济区中1995-2003年武汉城市圈经济相对发展最快,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最慢,2003-2011年皖江城市带发展最快,武汉城市圈发展速度有所下降;各经济区内部经济差异不断扩大,其中武汉城市圈内部经济差异最大。从空间演变特征看,区域内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逐渐加大,空间集聚趋势越来越弱,扩散效应逐渐增强,高水平发展的城市出现极化现象,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不强。交通区位、区域政策、中心城市的联动、资源禀赋与产业结构是引起区域经济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采用数理统计和地统计方法对陕、甘、宁三省区2002-2011年间县域农民人均收入区域差异和极化程度进行测度,并对农民收入冷热点演变态势进行探讨。研究表明:陕甘宁县域农民收入绝对差异呈加快扩大趋势,相对差异阶段性波动降低而极化程度阶段性波动上升;整体地域分异特征呈现出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的趋势;县域农民收入呈空间正相关,收入水平相似的地区在空间上集聚;农民收入的空间格局在10 a间发生了显著变化:农民收入的高值热点区和次热区空间格局呈现出向陕西拓展扩大的趋势,并由此带来次冷区空间格局向西移动,冷点区空间格局总体变化不大,略有西进。最后从自然地理环境、历史发展基础、经济地理区位、社会经济结构、区域发展政策因素对农民收入差异的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东北三省区域经济极化的新格局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李秀伟  修春亮 《地理科学》2008,28(6):722-728
以基尼系数、沃尔夫森指数、崔王指数评估东北三省区域经济差异和极化;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识别经济发展的"热点区"。研究发现1990年以来东北三省区域经济的极化有所发展,经济重心不断南移,空间自相关分析中的高值聚集区由散点分布向轴向和面状分布转变;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四城市是高"极化点",哈大铁路、滨洲-滨绥铁路沿线成为不连续的"极化轴";高值聚集区在辽中南绵延成片,而低值聚集区在黑龙江北部、吉林东部和西部、辽宁西部不断扩大为连续分布。东北三省区域经济系统的层级趋于减少。辽中南经济区、哈长经济区、滨洲-滨绥经济轴带等主要区域经济构造得到程度不同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蒙古东部地区对外通道发展与东北亚区域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研究蒙古东部地区资源与经济发展现状与潜力的基础上,探讨了其对外通道的发展和未来穿行于中国东北的亚欧大陆桥的可能走行路线,并对蒙古东部地区通道的发展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蒙古东部地区对外通道的发展构想及其在东北亚区域合作中的行动计划  相似文献   

12.
王颖  刘航  陈晓红  宋云婷 《地理科学》2020,40(7):1150-1159
基于城乡系统关联耦合的概念内涵,以东北三省34个地级市为研究单元,采用2003—2017年的城、乡发展数据,运用灰色关联模型,对东北三省城乡关联的内部要素作用、城乡耦合时空特征以及城乡关联耦合地域类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东北三省历年城、乡各要素间关联度均在0.5以上,属于较高关联;城、乡子系统中对城乡关联耦合的强作用要素集中于城市系统的经济、空间领域以及乡村系统的经济领域,弱作用要素集中于城市系统的工业、社会领域与乡村系统的人口、社会领域;2003—2017年,东北三省城乡耦合度平均值由0.788下降至0.692,城乡相互作用趋于缓和、城乡协调适应性不断增强;东北三省城乡耦合度呈现“南低北高、南北差异日渐缩小、高值集中于各省经济落后区域、低值向四大中心城市极化”的空间格局;东北三省34个城市的城乡关联耦合演化可划分为高水平协调稳定型、高水平协调倒退型、较低水平协调倒退型、低水平与较低水平协调发展型、低水平与较低水平协调稳定型5种类型。  相似文献   

13.
高铁网络化下东北地区旅游空间结构动态演变分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测度高铁对东北城市旅游交通可达性的影响,进而分析高铁网络化下东北城市旅游市场出现的新特征、新变化。研究发现:高铁极大提升了东北城市旅游交通可达性整体水平,可达性空间格局呈现明显的“高铁廊道效应”。网络化形成进程中,可达性空间格局变化由主干道运行期的“极化特征”向支线完善期的“均衡特征”转变,东北“全域式旅游”发展格局开始形成;主干道形成期,高铁以“虹吸效应”为主导,加剧了东北旅游市场发展的不均衡,促进哈大旅游经济带形成;支线完善期,高铁以“扩散效应”为主导,均衡式发展格局开始凸显;高铁推动了东北城市“同城化”发展进程,市内游、周边游模式将发生改变,省际游、跨地区游模式将逐步盛行。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区域经济极化及其动力机制定量分析   总被引:67,自引:3,他引:64  
欧向军  顾朝林 《地理学报》2004,59(5):791-799
在分析国内外区域经济极化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引用最近的国外区域经济极化有关研究方法,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GDP) 为测度区域经济极化的变量指标,定量评价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与极化的总体水平与变化特征,并发现:随着区域经济差异的扩大,区域极化明显增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区域发展策略、乡村工业化和外商直接投资 (FDI)。分析结果表明:自上而下的动力因子是影响江苏省区域经济极化的最主要方面。在空间上,江苏省区域经济极化明显表现为南北区域的分化与城乡分化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东北地区资源环境基础与区域发展政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我国21世纪资源开发的重要场所,东北地区资源环境开发利用将对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分析了东北地区资源本底特征、人地关系演进状态以及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对未来区域发展政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国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协调问题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随着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快速增长,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基础的协调状态已经成为我国区域社会经济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首要任务和基本目标。为此,本项研究选择了决定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最为关键的5大“公用性资源”并建立相应模型以评价区域发展与自然资源基础协调状态。结果表明,在全国7大区中,以华北、东北、华东、华中和华南5个区条件相对较优,而西北和西南地区的状态相对较差。人地关系对应分析表明,华东、华南、华中和华北4个大区人地关系的紧张状态突出,其中华东区的情况最甚,目前当地实际人地关系压力系数接近6.8,高出全国均值水平33倍。尽管西北和西南的人地关系压力状态远低于其他地区,但是由于自身资源环境基础的脆弱性,当地资源环境大规模开发同样面临严重挑战。作为全国资源环境基础最佳的地区,目前东北区的人地关系依然保有较大演进空间,这也是全国区域发展与资源环境协调的最后希望所在。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东北地区地缘关系演化过程及区域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利莎  王士君  杨冉 《地理科学》2019,39(8):1284-1292
梳理相关文献,深入分析探讨20世纪以来东北地区地缘关系的演化过程,刻画地缘关系变化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20世纪10~40年代,东北地区地缘关系呈现“半畸形”开放的状态,整个地区长期处于军阀战乱与日本侵略阶段;这一时期,东北地区迎来移民高峰,农业经济、民族工业快速发展,但同时境内日本经济肆意扩张,大量资源与财富被掠夺。新中国成立以来,地缘关系由50、60年代的依赖型转向80年代以后的多元和平发展;受其及政策等其他因素影响,地区内工业由蓬勃发展到缓慢波动前行。如今,东北地区地缘政治关系仍十分复杂,但地缘经济合作前景开阔;未来应大力推动东北亚国家及次区域间安全与经济合作,同时提高东北地区内生发展动力及对外开放水平。  相似文献   

18.
紧凑型城市发展是相对于分散型城市发展较为经济的一种发展模式。为探索东北三省城市紧凑度现状及特征,首先,从土地利用紧凑性、经济紧凑性、人口紧凑性、基础设施紧凑性,环境协调等方面切入,建立紧凑度评价的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东北三省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紧凑度进行了评价,并从空间和数量统计角度,应用SPSS软件,归类分析了城市紧凑度的分布特征;其次,以计算得到的紧凑度指数为基础,借助GIS软件,运用空间全局/局部自相关分析方法对东北三省城市紧凑度分布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并利用地理加权分析方法,对紧凑度与影响紧凑度分布的主要因子的关联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东北三省城市紧凑度呈现出较为突出的极化分布现象,不同主因子对紧凑度分布影响的差异性显著。  相似文献   

19.
基于宏观形势和地域优势的“十四五”东北振兴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士君  马丽 《地理科学》2021,41(11):1935-1946
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启动、“十四五”规划开局之际,面对近20 a东北振兴的成就和仍存在的问题,在世界经济格局重构、产业发展多元化背景下,处于中国经济转型和社会生产力变革的环境中,有必要基于东北地区的基础条件、形势变化和存量优势,对东北振兴从更符合自身实际的视角进行再思考,既要延续已有成功的政策方针,更要审时度势,调整思路:发展布局上,形成东北三省+蒙东地区四大板块分工协作与城市+农业+生态三大主体功能网络化联动的格局;制度上,稳妥并适度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产业上,立足农业,扶持轻工业,优化重化工业进而重构产业体系;发展重点上,改变传统以城市和重化工业为重点的振兴道路,把优先发展农业农村作为东北全面振兴的新路径和另一重点着重实施,从乡村产业多元提质、城乡要素流通加速和城乡均衡发展等方面推动农业农村发展成为东北地区社会、经济、生态领域的新增长极;理念上,认识到东北地区发展的长期性和周期性,以更加长远的眼光看待东北地区发展,客观审视其发展进程中的辉煌与衰退,不过分追求短期经济效益的攀升,主动适应下行趋势,注重内生发展能力建设;结合“绿水青山黑土地、冰天雪地关东风”的区域本底,丰富东北振兴的内涵和外延,变“东北振兴”为“东北转型发展”,从根本上转变对东北地区及东北振兴的认识,塑造更加有利于东北地区发展的形象和舆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