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有关城市土地评价的若干问题——以西安市建成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土地评价是对城市土地资源的鉴定。城市土地资源包括土地自然资源和土地资产资源两部分。土地自然资源是指由岩石、土壤、水、矿藏、生物等要素组成的自然综合体。它是人类从事生产、生活等活动的基地和场所,是物质资料的基本源泉。土地资产资源则是由附加在土地上的基础设施和有利的区位形成的。城市土地评价正是基于这两个方面,涉及到城市土地的价值,使用价值,自然、经济、社会多方面。 本文针对以往土地评价研究中多耽于对土地利用现状的分析,及就现状谈症结的旧模式,试图对影响城市土地质量的因子进行综合分析。对城市土地评价的方法论和分类系统提出一些看法。限于篇幅,本文仅进行建成区土地评价。 一.城市土地评价依据  相似文献   

2.
土地评价的技术与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地评价是估价土地生产力和土地适宜性的过程,它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研究。这一研究不仅需要大量的自然、经济、社会等方面的资料,而且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术将这些资料进行分析、归纳、综合,作出科学的土地评价。本文在汲取国内外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对土地评价的技术与方法作以论述。  相似文献   

3.
土地评价的基本理论问题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大规模的土壤普查和农业自然资源调查工作的结束,为土地评价研究提供了大量的数据和图件资料,促使土地评价应该向纵深的方向发展,借鉴和总结国内外研究的经验,不断完善理论,丰富实践.为土地利用规划和国土规划服务。本文就土地评价的几个理论问题作一些初步探讨。一、土地评价的概念土地评价是以不同土地利用为目的。估价土地潜力和土地适宜性的过程,它的实质是对土地生产力高低的鉴定。土地评价的基本特征是比较土地利用的要求和土地质量的供给(Dent and Young.1981)。  相似文献   

4.
土地评价是合理利用土地的重要依据,是土地利用规划的基础之一。多年来,许多国家和学者在土地评价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积累了很多经验。土地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近几年来,随着应用数学的进一步发展,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土地评价的方法也得到了较大的改进,土地评价开始由定性研究转向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土地评价纲要的要求,结合笔者在辽宁省大连市土地评价的工作,土地评价定量研究的关键是建立一组针对不同利用目的土地评价模型。图1显示了在地理信息系  相似文献   

5.
土地评价必须在对地形早期分类的基础上进行。自然地理学家在解决应用问题方面的一项重大贡献就是对地表分异的划分。地理学家们在采用数值方法和系统概念后,便有足够的能力解决现代社会中的许多复杂问题。此外,为遥感和数据处理的应用研究与发展所提供的资金,也促进了土地评价的发展,并使之在地理学研究领域里变得日趋重要。  相似文献   

6.
我国土地评价研究的近今进展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近年我国的土地评价研究已从大范围向中、小范围深入,从大农业综合评价转向农、林、牧单项评价甚至单作物评价,旅游用地评价和城市土地经济评价等非农业用地评价也得以展开。评价理论全面深化,计量方法及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新技术手段得到日益广泛应用。这些表明,我国的土地评价研究已进入一个新阶段。今后,应进一步拓宽研究领域,努力实现方法的规范化,大力加强基础研究,进一步革新研究手段,建立土地评价数据库。  相似文献   

7.
加快建设事业信息化与数字城市建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信息技术的发展将对传统建设事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建设事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从建设事业电子政务建设、建设事业行业信息化工作、建设事业企业信息化工作三方面对建设事业信息化进行论述。指出建设事业信息化工作是数字城市建设的基础,将有效推动我国数字城市建设,有利于改善我国城市投资环境,促进参与国际性城市的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8.
论述城市土地评价。从土地的自然、经济观状入手,按土地质量的优劣,将其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并测算出土地级差收益。  相似文献   

9.
土地评价是查清土地质量状况的必要手段,也是土地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土地适宜性评价是土地评价类型之一,它通过对土地自然属性和社会经济因素的综合鉴定,阐明土地属性所具有的生产潜力,以及它对农、林、牧、渔等各业生物生长及其他用途的适宜性、限制性及其程度或强度的差异。构成土地自然特征的各要素,包括地形、地质、气候、水文、水文地质、土壤、植被等。这些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不断运动,构成一个自然综合体,维持着土地生态系统内能量和物质的流动。土地质量即指具有以上属性的生产效应。要认识土地质量必须…  相似文献   

10.
黄河三角洲土地结构分析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许学工 《地理学报》1997,52(1):18-26
本文在土地类型划分和土地评价的基础上,对黄三角洲的土地结构(包括土地类型土地结构,土地资源结构,土地空间结构,土地演替结构,土地利用现状结构)进行了分析,由此提出了大农业发展方向,土地利用格局以及促进土地顺向演替等方面的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1.
土地作为人类的一种资源,在20世纪后半期显得越来越重要.这是由于人口的增加、环境的污染、土壤侵蚀与土壤退化、城市与乡村建筑和道路建设等的发展、人类可利用的土地资源越来越少.土地资源的合理和可持续利用,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在20世纪后半期,土地成为重要的科学研究对象,形成一门专门的学问--土地科学.而土地类型和土地评价研究,则是土地科学研究的核心.倪绍祥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6月出版的<土地类型与土地评价概论>被作为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是这一方面的权威著作.  相似文献   

12.
在玛纳斯县、奇台县和石河子市等地的农用土地评价工作实践中,提出了一种在农用土地(自然)适宜性评价中确定参评因子权重的方法——调试法。该方法是用控制样本对参试权重进行多次的检验、调整和比较,逐步选取出能够较好表达各参评因子区分土地适宜性差异能力的权重(组),并将其作为最终的确权结果。  相似文献   

13.
随着数字乡村战略的实施,农业信息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探讨农业信息化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有利于数字农业的健康发展。以河南省18个地市为例,运用波拉特法测算农业信息化水平,代入修正C-D生产函数模型,采用2009—2018年的面板数据分析农业信息化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结果表明:河南省总体农业信息化水平2009—2018年呈缓慢增长,豫北农业信息化水平明显高于豫南,18个地市农业信息化水平差异较大;农业信息化要素投入是当前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其弹性系数高于资本投入要素和劳动力投入要素;从合理配置农业信息化资源、输送专业农业信息化人才、支持农业信息化区域差异化发展三方面提出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大安古河道试区土地潜力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潜力是进行土地评价的重要内容,也是一种新方法,在古河道区的土地潜力性评价中分质量(状态)因子和诊断因子,采用质量因子和权重法对该进行潜力性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该区域二等地170.91hm^2三等地94.89hm^2四等地689.07hm^2,五等地6.63hm^2。没有土地质量期望值在3.5以上的一等地。  相似文献   

15.
本文探讨了以彩色红外航片为主要信息源进行县级大比例尺土地资源评价的实用方法,将土地评价要素的地理学标准转化为可在影象上进行量测和识别的、具有相当稳定性的色调、几何、地理相关和时相变化等特征的影象解译标准,重点给出了小地貌、农田植被与农业耕作倒茬规律、盐碱、洪涝、土壤机械组成、土壤肥力和水源保证率等要素的影象解译标志.  相似文献   

16.
土地结构分析的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38,自引:3,他引:38  
蔡运龙 《地理学报》1992,47(2):146-156
本文论述了土地结构(包括要素组成结构、演替结构、空间组合结构和土地单位内部结构)的概念及其实践意义,并以贵州省的调查研究为例,说明了各种土地结构分析的方法及其在土地分类、土地评价、土地利用规划、自然区划和区域发展战略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地理研究》1989,8(3):115-119
土地综合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因此,对土地的研究也必须系统化。论文以陕西省关中地区为研究对象,从系统科学的基本观点出发,将这一地区土地类型划分、土地评价、土地结构、自下而上的综合自然区划、土地生产潜力及土地人口承载量这些土地科学的各个组成部分有机地贯穿起来,从基  相似文献   

18.
本文是在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鲁桥乡土地资源详查试点基础上写成的.主要论述乡镇土地评价的理论,方法和步骤.文章论述了土地评级的指导思想,土地评级的原则和依据,土地评级的等级系统、评价单元、评价项目与指标和土地评级的方法、步骤,以及制图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地质信息已经是我国地质研究的重要资源来源,而地质档案流程信息也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针对各种复杂有序的数据,如果我们可以使用计算机通信技术建设地质档案信息化,这将有利于促进地质的研究。地质档案信息化的特点是准确、快捷,而且它所带来的系列优势不但可以促进改善地质档案信息系统化,更有利于加快地质研究。这篇论文着重介绍了当前地质档案实施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意义、地质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主要内容以及实施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基本原则,并结合当前地质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现实,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地理研究》1991,10(2):107-110
本文较深入地研究了微机土地适宜性评价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以江苏省溧阳县的东南部为试验区,本系统空间数据处理中的DTM的建立和多边形栅格化都采用了较简单而科学的方法,以便在微机上可运算数据量较大的数字地图。评价模型库中,不仅包含了土地评价的常规方法,而且有层次分析指数和法、多类线性判别分析法、序贯分析法、灰色聚类法等。本文对这些方法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判别分析法可舍去因子等级表的制定,选择的样本有代表性即可。本文对土地质量因子的评价也进行了初步探讨,为土地改良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