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中国地名》2014,(7):6-6
全中国的工人、农民、兵士、学生、自由职业者、商人、工业家、东北人民革命军、东北义勇军,一切武装部队的官长们,以及一切热心爱国的志士们: 继东北四省之后,现在又是华北半个中国的沦亡。日本帝国主义强盗们是要把全中国人民变为亡国奴,把整个中国变为殖民地。卖国贼头子蒋介石在出卖东北四省之后,现在又在出卖整个华北以至整个中国,以维持他自己对全中国人民残暴的法西斯的统治。在亡国灭种的前面,中国人民决不能束手待毙。  相似文献   

2.
伪满时期长春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黄晓军  李诚固  庞瑞秋  黄馨 《地理学报》2010,65(10):1198-1208
遵循长春城市空间发展变化过程,揭示了伪满之前长春社会空间结构演化特征,发现至伪满成立前,长春已经形成了“中-俄-日”三极分化的社会空间结构。伪满成立后,在“国都”城市性质、“消费”经济功能、城市空间扩张、外来移民流入等背景下,长春城市社会空间开始呈现出“中日分化”的总体格局,城市中轴线成为这一格局的空间标识。总体来看,伪满时期长春社会空间已分化为伪满高级官署区、日本人居住区、民族商业区和中国贫困农民居住区等社会区类型,空间结构模型呈现出围绕城市中心形成的同心圆与扇形结构和城市边缘“孤岛”相结合的形态模式。城市空间发展的历史基础,人口城市化的畸形发展,城市建设的殖民地本质以及“新京”城市规划等是伪满时期长春社会空间结构形成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3.
清代移民屯田对新疆地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董琳 《干旱区地理》1993,16(4):63-68
本文从移民地名、屯田地名、方位地名、方言地名等方面,论述了清代移民屯田对新疆的地名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文化生态学视角下的南海诸岛地名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静  张争胜  陈冠琦  南文龙 《热带地理》2016,36(6):1045-1056
地名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正日益受到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是中国政治敏感地带,多国为主权归属问题摩擦不断,研究其地名文化历史演变问题可为维护中国领土主权提供有力证据。基于南海诸岛地名命名、变更和演变等资料,采用文本分析方法,分析《更路簿》和不同时期公布的南海诸岛命名资料,并利用 GIS 将地名的演变情况进行地理可视化表达,同时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的开发者--渔民和老船长等进行深入访谈。研究发现:南海诸岛的土地名主要依据岛礁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而命名,地名的更替、消亡与社会文化环境紧密相关;1935 年公布的地名以音译英文地名为主,1947 年更名以去外国化、美化、纪念地名为主,1983 年对 1947 年所公布的标准地名更改很少,在这 118 个地名中,增加了前几次未公布地名 39 个,这些地名几乎都沿用渔民命名的土地名。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满语研究所的黄锡惠先生常年潜心从事满语文的地名研究,也孜孜不倦地学习与深讨满语语音学和语言学理论,刻苦敬业,勤奋至极,这是我从1985年以来在黑龙江讲学,调查及访问时所亲身感触到的。从1985年《满语研究》创刊号以来,黄锡惠先生在该刊和其他刊物上连续发表了一系列有关满语地名的论文,对东北、河北及俄国、朝鲜境内有关的满语地名进行了有价值的探索和考证。最近又在此基础上修改加工,精益求精,出版了《满语地名研究》一书。填补了中国满语地名学和满语语言考古学空白。该书的特点之一是:运用了语言学原理特别是音变…  相似文献   

6.
人文地理地名中重合最多的是行政区域地名和聚落地名。这两类地名数量十分庞大,也是造成重合的重要原因。另外一个原因是“地随移民一。旧大陆的大量这类地名在新大陆重合出现即是由此。我在本刊发表的《论中国的非汉语地名》一文中所述的伦敦、剑桥、牛津等地名大量出现于美国和加拿大,就是这个原因。在中国也是一样,两晋之间,即所谓永嘉之乱的时代,北人大批南迁,原属郡、县,也随移民而重建于江南,即所谓侨郡、侨县。一时出现了大量郡、县地名的重合。据谭其骧教授的统计,当时仅今江苏、安徽二省的江南地区,就建立侨郡40个,侨…  相似文献   

7.
全球化背景下的日本移民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日本外务省的移民统计数据为基础,对1990年代以来日本海外移民在世界和中国的分布及其结构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日本移民的数量变化、人口结构、迁移类型、迁移方式、地区分布及其变化趋势,并考察了其在中国的分布及构成特点。日本移民主要流向北美、亚洲太平洋地区,尤以洛杉矶、纽约、上海、曼谷等城市分布最为集中。在中国的日本移民近年增长迅速,主要分布在上海、北京、香港、广州、深圳等大城市,并以男性移民为主。本文分析了这些日本移民的分布动向,并对今后中国大城市的移民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以汉字为基础的日本文化,现如今因"地名"而走到了岔路口。其主要表现就是"假名地名"的流行,使"汉字地名"遭受前所未有的冲击。日本由于市町村的合并,整个日本的行政地名发生了大规模的、急剧的变化,产生了很多平假名地名、片假名地名以及被认为是有问题的汉字地名。地名的合并是必然  相似文献   

9.
世纪心声     
世纪的跨跃 ,千年的飞逝。裹着雪后的清馨 ,《中国地名》满怀着无限的生机与祈盼走进了二十一世纪!当中华世纪坛的圣火燃起 ,千年的钟声撞响 ,这片古老的土地亦镌刻下了她一个世纪的风雨沧桑 ,同时亦昂首阔步生机勃勃地走进了新的千禧之年!回首过去 ,在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中 ,老一代工作者为区划地名工作付出了他们毕生的心血和汗水。他们“跋山涉水 ,访老查谱 ,细心考证 ,换来了地名的统一、规范和宗宗卷卷的地名档案资料。在制定法规、进行编研时 ,不分寒暑、废寝忘食 ,明灯达旦地辛勤努力 ,始颁发了若干条例、规范 ,出版了大量图书、文…  相似文献   

10.
基于聚落地名记录的过去300年吉林省土地开垦过程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曾早早  方修琦  叶瑜 《地理学报》2011,66(7):985-993
聚落作为一种土地利用类型,是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综合反映。新开垦区的聚落建立与农业土地开垦相辅相成,聚落格局演变可反映出土地开垦的过程。聚落地名,记录人类移居到新开垦区域时的直观状况,对于认识土地开发过程和恢复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历史进程有着重要的价值。本文根据地名志资料,将聚落地名依据不同的土地开垦类型进行划分,提出了土地开垦-聚落地名的分类方法,在此基础上辨识出土地开垦-聚落类型,即官垦聚落和民垦聚落,其中民垦聚落又可分为自发移民聚落和政府招垦聚落,并得到各类型聚落近300年来的时空格局演变过程,为认识吉林省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提供依据,也为利用聚落地名进行土地开垦格局重建提供尝试。  相似文献   

11.
七彩坪     
在中国走外国路?汕头、中山等市路牌地名用英文译写.不合规定最近,广东省汕头、中山等市街道设置了造型新颖美观的路牌,路牌上的地名采用英文译写,这既不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也不符合国际规范。街路牌属于地名标志。早在1958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就批准了《汉语拼音方案》作为中国地名罗马化的拼写方式,后来又在1977年雅典举行的联合国第三届地名标准化会议通过,作为国际标准。1987年,中国地名委员会、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还联合发文要求:地名标志上的地名,其专名和通名一律采用汉语拼音字母拼写,不得使…  相似文献   

12.
基于GIS的北京地名文化景观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成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晨  修春亮    伟等 《地理科学》2014,(4):420-429
将北京市地名作为离散点,以GIS中基于核密度估计法的空间平滑法为支撑,从地理区域这一角度分析地名文化景观空间分布特征,突破了以行政分区表达空间变化的通常框架。通过对北京地名文化景观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成因研究,一定程度反映出北京元明清时期的城市功能分区,同时对探索北京历史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有借鉴意义。研究发现:北部与西部山区为自然景观类地名集中区,与北京自然地理特征相吻合;中部与东南部人口密集的平原地带为文化景观类地名集中区;各文化景观类地名空间分布具有差异,中部为政治、商业、园林、建筑与工程文化类地名集中区,东南部为经济、水利工程类地名集中区,西北部与东部是军事文化类地名集中区,西北部与东北部为园林文化类地名集中区。  相似文献   

13.
《中国地名》2011,(12):74-75
日前,随着以抗击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东北侵略为主题的电视连续剧《中国地》的热播,剧中抗日英雄王老凿等人英勇抗日,顽强战斗,誓死保卫家园,不让鬼子前进一步的英雄气概震撼了国人。随着电视连续剧《中国地》在全国的风靡,作为事件的发生地、辽宁省的一个地名——朝阳市的清风岭也开始家喻户晓,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利用地理信息手段对新疆天山北坡的地名文化景观进行可视化分析,将不同类型的地名进行分类,共分划分出了兵团类、自然类、工(宫)运类、民族类、数字类、姓氏类、直属类、移民类与其他类地名共9种类型。在此基础上,利用GIS技术将点状化的地名进行分类分层和核密度分析,将不同类型的地名集聚和分布状况进行可视化分析,着眼于新疆天山北坡的历史、经济、自然、民族文化等情况,对不同类型的地名集聚和分布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该区域地名整体较集中地分布在南部天山与北部沙漠盆地之间的几个绿洲城镇集群附近,其余9种类型地名除直属类分布较离散外,其他类型基本都分布在中部绿洲条带线上,呈现出各自历史情况、经济条件、自然特征和包括屯垦、民族、移民以及新疆地域文化特色规律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5.
清代东北地区土地开发及其动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述了清代东北地区土地开发过程、特点和趋动因子。指出封禁时期土地开发主要集中于辽河流域及辽西地区,吉、黑两地只有零星开发,总的呈现一派大荒景象。开禁后,先后在奉天、吉林、黑龙江进行了大面积的放垦。大规模的移民和高速度的土地开发世所少见。最后分析了影响东北地区土地开发的主要趋动因子,指出巨大的人口压力、连年的大灾荒以及清朝政府的土地开发政策是造成清代晚期东北地区大规模移民和高速度土地开发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漫湾电站农村移民安置及其存在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漫湾电站规划设计于计划经济时期,兴建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变型时期,农村移民以农业安置为主,主要安置方式有就地后靠搬迁安置、就地后靠生产安置、外迁安置。移民区存在较多遗留问题,造成的原因主要是:土地限制;对移民的前期补偿不足;开发性移民不够到位;缺乏系统的综合整治措施。要加大扶持,完善措施,尽快解决漫湾电站移民遗留问题;高山峡谷区建大型水电站,移民应该以外迁为主;要开发性移民。  相似文献   

17.
宁夏扶贫工程与引黄灌区开发中的吊庄移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忠祥 《地理学报》1995,50(6):514-520
宁夏回族自治区针对南部山区的巨大扶贫工程和北部引黄新灌区的开发,实施了吊庄移民的新举措。1983—1992年,先后创建20多处吊在基地,开发土地5.4×10 ̄4ha,将南部20余万山区农民有组织地迁移到北部新灌区的吊在安家。本文就吊庄移民的理论基础、主体特点和制约因素进行了概要的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8.
地名规划“大名片”自有大文章张帆孙村村委会规划办公室主任指着墙上的《孙村标准地名图》兴奋地说:“要是在几个月前,我很难准确地说清我的家庭地址,现在不同了,我家就在这儿──孙村文德街文德10巷8号。这就是我们搞了地名规划后带来的变化。”孙村位于石家庄市...  相似文献   

19.
琉球,位于日本西南,台湾东北,明、清时是中国的属国,清末被日本所侵吞,今属日本冲绳。 早在明朝时期,琉球与中国的关系就已甚密,常有往来,在政治、文化上深受中国影响。琉球王位的传承更替,必请中国皇帝册封。每次册封,中国都要隆重地派出使团,仅从明朝宜德三年(1428)至万历三十四年(1607),就派出册封使团达12次之多。今特将明朝出使琉球的历程略作介绍,从中不仅可以看出当时的航海状况,更可看出中国与琉球的关系,以及中国钓鱼岛与琉球的关系。明朝时期,  相似文献   

20.
叶坪、沙洲坝、石云山,是3个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地名。在土地革命时期,它们与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成为中国革命史上一组具有特殊意义的符号,发出璀璨的光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