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4 毫秒
1.
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商业和贸易越来越多地与国家安全和外交政策问题联系在一起,各国更加倾向于从国家安全和外交政策出发来考虑经济问题。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多极经济力量体系崛起,中美贸易战、科技战不断升级,极大地激发了学者们对于地缘经济研究的兴趣。但当前地缘经济研究仍缺乏清晰的理论和概念界定以及完整的质性分析框架,难以为中国和平崛起提供地缘经济理论支撑。基于此,论文对西方地缘经济学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发现:(1)西方地缘经济学的理论发展可以划分为理论萌芽和理论初创两个阶段;(2)形成了地缘战略学派、经济地理学派、批判地理学派三大理论学派;(3)地缘经济与地缘政治分别基于“资本逻辑”和“领土逻辑”,并相互纠缠;(4)主要实证研究议题涵盖了地缘经济战略、地缘经济工具的实施及其有效性、地缘经济话语与想象等方面。最后,论文指出地缘经济是一种现实存在,而地缘经济学作为其对应的理论总结,是基于资本逻辑的政治地理学,关注地缘政治空间经济。它与地缘政治学辩证统一,既是一种外交政策实践,也是一种分析框架。基于已有研究和中国面临时代背景的耦合性,论文认为未来可以从地缘经济韧性、不同尺度下地缘经济工具的实施及...  相似文献   

2.
地缘文化战略与国家安全战略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地缘政治理论与国家安全的评述发现,国家安全的内容从军事、政治安全向经济、社会、环境等安全议题转移。研究尺度从国家尺度拓展为全球与个体高低尺度兼容。同时随着批判地缘政治理论、流行地缘政治理论及反地缘政治理论日渐成熟,以及次文化区域冲突日益频繁、民族国家内部分裂和“虚拟国家”的诞生等地缘板块新动向出现,地缘政治理论正从地理实体空间出发主张的“领土扩张”,发展到注重“经济主导”的地缘政治与经济互动,再到当下强调“文化区域主权”转变。新时期基于文化区域的地缘文化战略理论将成为传统地缘理论的有力补充。我国需要重视以文化认同为基础,以“稳民心,争人心”为核心,以文化软实力提升为导向的国家安全战略构想,对提升中国在国际地缘格局中的地位和战略力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纵观历史,任何一个国家的崛起都会给全球稳定和地缘格局带来影响。到目前为止,地缘政治学发展了4个经典的地缘政治理论,即国家有机体论、海权论、陆权论和边缘地带论。每一个理论的提出都是研究者根据自身所处国家现实、地缘格局和地理冲突而提出的。面对中国崛起、海外贸易激增、周边矛盾冲突不断,为了实现国家和平崛起,中国需要相应的地缘理论指导。通过对4个经典地缘政治理论文本的解读,文章首先归纳了经典地缘政治理论的2个视角,即空间视角和权力视角。其次结合英国、美国不同时间段地理冲突和国家实力的变化,从空间冲突和实力变迁2个方面对以上2个视角作历史佐证,并据此进一步以英国、美国和日本为例分析了经典地缘政治理论的缺陷,即理论上的合理性和实践上的不可行性。此外,经典地缘政治理论还存在现实和理论2个方面困境,现实困境是指任何理论都是特定历史背景产物,不能满足现实发展需求;理论困境是指经典地缘政治理论过于强调物质因素,忽视非物质因素。最后指出对发展中国新地缘政治理论的3点启示,并结合西方政治地理学新发展讨论中国政治地理学发展方向问题。  相似文献   

4.
汤茂林 《地理研究》2018,37(9):1673-1682
论述政治地理学在人文地理学中的重要地位和此前中文世界的政治地理学教材建设情况。从教材内容、特点和新意、译著品质、值得改进之处、结论五个方面,对刘云刚所译的《政治地理学》教材进行全面评述。该书是英美政治地理学最经典的教材之一,关注的话题从地缘政治、民族国家、后冷战时期的地缘政治转变、全球化到现在的帝国和恐怖主义,几乎涵盖了西方政治地理研究近五十年来的所有经典话题。该教材特点有六:紧跟时代脉搏,不断更新;从全球到个人多种尺度;一根红线“世界体系理论”贯穿始终;师生两代人密切合作,成为学林佳话和典范;大量使用案例;基于学术研究成果写作,诚实地引证同行著述。  相似文献   

5.
世界在科技全球化、科技变革和大国科技博弈进程中正步入科技地缘政治时代。全球科技竞合是科技地缘政治时代的主旋律,也是大国博弈的主导形式。文章首先从全球科技竞合现实出发,明确了中国在科技地缘政治时代修正或重构国家科技地缘战略的重要性,认为应对国际国内形势变化,保障国家科技安全,中国需要加强科技地缘政治研究。其次,从时代变迁和地缘政治理论演进的视角阐释了科技地缘政治研究亟需建构新的理论体系和分析范式的原因。在此基础上,系统梳理了地理学、政治学和科技管理领域关于科技地缘政治研究的主要进展和存在的问题,认为:地理学领域的科技地缘政治探索虽详尽地揭示了全球科技竞合的时空特征,但并未从全球科技竞合的表象透视国家科技权力争夺的本质;政治学领域的科技地缘政治探索虽详细追溯了科技进步与地缘政治理论思潮演进和地缘政治格局演变的关系,但其剥离空间的抽象思维无法解释国家围绕一定地理空间进行博弈的现实;科技管理学领域的科技地缘政治探索虽进行了系统的全球科技体系演化与治理的研究,但其研究的立足点忽视了大国科技竞合的本质。鉴于此,提出了未来中国地理学在科技地缘政治研究的主要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6.
世界在科技全球化、科技变革和大国科技博弈进程中正步入科技地缘政治时代。全球科技竞合是科技地缘政治时代的主旋律,也是大国博弈的主导形式。文章首先从全球科技竞合现实出发,明确了中国在科技地缘政治时代修正或重构国家科技地缘战略的重要性,认为应对国际国内形势变化,保障国家科技安全,中国需要加强科技地缘政治研究。其次,从时代变迁和地缘政治理论演进的视角阐释了科技地缘政治研究亟需建构新的理论体系和分析范式的原因。在此基础上,系统梳理了地理学、政治学和科技管理领域关于科技地缘政治研究的主要进展和存在的问题,认为:地理学领域的科技地缘政治探索虽详尽地揭示了全球科技竞合的时空特征,但并未从全球科技竞合的表象透视国家科技权力争夺的本质;政治学领域的科技地缘政治探索虽详细追溯了科技进步与地缘政治理论思潮演进和地缘政治格局演变的关系,但其剥离空间的抽象思维无法解释国家围绕一定地理空间进行博弈的现实;科技管理学领域的科技地缘政治探索虽进行了系统的全球科技体系演化与治理的研究,但其研究的立足点忽视了大国科技竞合的本质。鉴于此,提出了未来中国地理学在科技地缘政治研究的主要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7.
地缘政治问题是人文地理学新兴的研究热点。但是,已有研究多基于地理环境要素分析国家的地缘环境或定性讨论地缘战略,很少从双边联系角度定量刻画国家间的地缘关系;现有研究的理论基础也比较薄弱。本文基于地缘政治准则理论,运用1971至2017年联合国投票数据和S分值等方法,从中国与其他国家间关系的历史阶段、友好程度和集团归属三个方面定量分析了世界其他国家对中国的友好程度及其地理分布,并针对中美贸易战的背景指出了中国当前的"朋友"和"敌人"。本文进一步运用面板回归模型分析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各国的非政治双边关系及其发展水平对中国地缘政治准则的影响,论证了地理距离、经济、技术等因素对地缘关系的影响。本文的分析结果对于加强政治地理学的量化分析有启发作用,也能够为中国更好地处理国际关系和制定地缘政治战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地缘政治问题是人文地理学新兴的研究热点。但是,已有研究多基于地理环境要素分析国家的地缘环境或定性讨论地缘战略,很少从双边联系角度定量刻画国家间的地缘关系;现有研究的理论基础也比较薄弱。本文基于地缘政治准则理论,运用1971至2017年联合国投票数据和S分值等方法,从中国与其他国家间关系的历史阶段、友好程度和集团归属三个方面定量分析了世界其他国家对中国的友好程度及其地理分布,并针对中美贸易战的背景指出了中国当前的“朋友”和“敌人”。本文进一步运用面板回归模型分析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各国的非政治双边关系及其发展水平对中国地缘政治准则的影响,论证了地理距离、经济、技术等因素对地缘关系的影响。本文的分析结果对于加强政治地理学的量化分析有启发作用,也能够为中国更好地处理国际关系和制定地缘政治战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崔守军  杨宇 《地理研究》2022,41(8):2065-2075
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地缘政治关系是国际地缘政治、国际关系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俄乌冲突是典型的大国影响下的主权国家地缘战略选择所引发的地缘冲突问题。俄乌冲突涉及到两国的地理区位、历史渊源以及地缘博弈等复杂问题,这正是地理学,尤其是地缘政治学对解析地缘环境变化与地缘冲突的独特视角。本文借鉴“战略三角”理论建立对俄乌冲突的理论分析框架,聚焦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地缘政治渊源和地缘战略的逻辑,系统梳理了俄乌之间的政治关系、文化渊源,探讨了乌克兰的地缘环境与地缘战略选择的变化。在此基础上,从地缘政治学和国际关系学融合互鉴的视角阐述俄乌冲突的地缘政治生成逻辑,以期为大国博弈与小国安全提供新的理论认知和实践剖析。  相似文献   

10.
秦奇  成升魁  李飞  吴良  张丹  陈晓鹏 《地理科学进展》2017,36(12):1475-1488
目前地理学界对国内外地缘政治的研究领域与发展趋势的比较研究鲜有涉及。本文系统回顾了后冷战时期以来地理学视角下国内外地缘政治研究进展,比较辨析两者差异,并对中国地缘政治研究提出展望。研究认为:国内外地理学界对地缘政治的内涵、研究目标、内容和手段的基本认知存在显著差异。从价值取向和研究领域上看,当代国外地缘政治研究的主要思潮是批判性地缘政治,研究对象多元化,研究领域宽泛化趋势明显;而中国地缘政治研究强调为国家战略服务,侧重传统地缘政治领域。从研究方法和视角上看,国外学者偏重定性分析和田野调查,对于研究区域具体情态认知深刻;中国学者在空间定量研究方面工作扎实,倾向于对宏观格局、分异规律的探讨。研究提出,中国地理学者应回答地理要素与地缘政治间的相互关系、地理环境对现代地缘政治的作用机理等重要问题;加强学科的交叉研究,从而使成果更加可靠、更易落地,培养全球视野、拓展研究领域和区域,最终形成一套能真正为中国和平崛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助力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地缘政治理论与思想。  相似文献   

11.
谢富胜  巩潇然 《地理学报》2018,73(8):1407-1420
尼尔·史密斯是世界知名的人文地理学者和马克思主义地理学家。他在不平衡发展理论的基础上,整合马克思主义和地理学的资本周期运动、空间一体化与尺度推移等范畴,提出了实现平衡发展的途径,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地理学,为研究当代社会空间问题提供了更为具体的分析框架和新的理论解释。其理论的核心是把地理空间视为生产资料、社会产物以及空间关系的总和,认为地理空间生产是特定时期资本增殖的重要方式。目前中国学者虽引进其部分理论,但整体了解还比较欠缺。本文将其理论概括和梳理为空间生产、地理尺度、美式帝国主义、绅士化4个方面,分析资本积累驱动下地理空间的不平衡发展过程,深度解析社会、空间与地理的尺度交错与互动关系,阐明资本周期运动、美式帝国扩张和绅士化的逻辑关联,最后以租隙理论为主剖析了城市尺度的资本周期运动。本文旨在为国内学者研究史密斯的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地理学提供纲要和逻辑线索,并为中国城市化转型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供理论参考和方法启示。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国际上的政治地理学旗舰性杂志《Political Geography》2005-2015年期间391篇成果的分析,总结出国际政治地理学研究的主要研究议题为:边境与边界,环境政治,空间与尺度,领土和主权以及安全问题,选举地理,社会和文化政治,其中空间与尺度,领土和主权以及安全问题,社会和文化政治几个方向研究成果占较大比例,而其他三个方向则相对较少.通过研究方法分析发现,国际政治地理学主要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尤其是民族志和文本分析的方法,定量分析的使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最后,从该杂志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机构两个方面的分析归纳出:欧美主导的发达国家(尤其是英国和美国)对世界政治地理学话题的学术霸权与世界南,北差异发展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在中国综合国力日渐增强,参与国际事务能力不断提高以及作为新兴的地缘政治力量崛起的社会历史背景下,政治地理学经世致用之能亟待被展现.因此,中国政治地理学发展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声音势必将越来越洪亮.  相似文献   

13.
受到历史、地理和地缘政治等因素的影响,德国的国家发展轨迹迥异于欧洲其他国家。1871年德国才建立真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其民族国家的构建过程复杂而波折,演进历程又始终伴随着对“到底什么是德国?而德国又在哪里?”的讨论与思考。在国家发展进程中,德国先后采取了多种地缘战略,不同的地缘战略选择又直接影响着国家战略和民族命运,或迅速崛起,或迅速衰落。本文以历史上德国所采取的地缘战略为主线,探究不同历史时期地缘战略的产生背景、主要策略和重要影响。总结出特殊的地缘区位、落后时代的政治体制、独具特色的民族性格、良莠不齐的哲学根基和高度发达的教育科技五个因素为德国地缘战略的主要影响因素,进一步分析各因素的影响。剖析在这些地缘战略影响因素的交织作用下,德国在地缘战略的构划、制定、实施等方面形成的强烈自身特点。  相似文献   

14.
王立  薛德升 《地理研究》2018,37(1):81-91
全球化空间是中国大城市发展新阶段的空间问题,它是城市经济、社会、生活全球化在内部空间的表现、状态和结果。全球化下跨国要素与地方制度的互动,引导城市向(国内)内生因素和(国际)外生因素深度交互作用的方向发展。为此,基于空间生产理论视角,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网络舆情相互结合相互佐证的方法,对广州天河北地景变化的跨国要素、制度解绑与全球化空间生产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了国家权力、地方政府、(跨国)资本在全球化空间生产中的作用模式。研究表明:① 天河北全球化空间的跨国资本是在国家政府推动的渐进式制度变革过程中介入的,并与政府结成被管理、配合、合作的关系,是一种国家全球主义的空间生产模式;② 节事活动、跨国职业阶层赋予了天河北全球消费主义的“文化符号”,实现了空间的跨国生产;③ 天河北全球化空间经历了去地方化—跨国化—全球化—再地方化的数次重构,既是政治性空间生产过程,也是工具性空间生产过程。  相似文献   

15.
地缘环境研究是当前国内政治地理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在概念、内涵、分析框架、空间分异、系统模拟等领域已取得较大进展,但对于地缘战略交汇区这一特殊地缘政治区域的地缘环境研究鲜有涉及。论文基于地缘战略的空间和权力属性,融合政治地理学的地缘环境、地缘位势,国际关系学的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等理论,兼顾主体间性的哲学思想,构建了地缘战略交汇区地缘环境的评价模型,并以乌克兰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以验证模型的可靠性。结果表明:① 整体上,乌克兰的地缘环境演变态势趋好,但波动剧烈,未来其地缘环境还会出现间歇式动荡;② 受历史文化渊源、军事物质权力、战略投入意愿、经济相互依赖、地理空间距离等因素的影响,俄罗斯在乌克兰一直保持较大的地缘位势优势;③ 德国在乌克兰的地缘位势年际起伏较大,近年来主要受地缘经济因素的影响呈升高的趋势。法国和美国在乌克兰的地缘位势一直低于俄罗斯和德国,未来法国地缘位势会小幅升高,美国将会降低。论文提出的地缘战略交汇区地缘环境评价模型,经历史验证,评估结果与乌克兰国内政局演变态势拟合度较高,模型可靠性好,可为其他地缘战略交汇区的地缘环境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人文地理学者通过家透视生活空间中的社会现象,西方人文地理学文化转向与女性主义研究兴起后,家庭暴力成为学者们关注的对象。在女性主义社会批判特征和地理学空间视角的双重影响下,女性主义地理学家着眼女性的空间经历及情感体验,聚焦女性在家庭中的暴力问题。论文首先介绍“家庭暴力”的概念和公私二分法,指出其中的空间隐蔽性,据此引入女性主义地理学的研究路径,通过分析家庭空间的意义建构,以及容忍家庭暴力存在的更广泛的地理环境,超越空间的公私二分法探讨家庭暴力。基于对国外相关研究的梳理,归纳出家庭、社区/邻里、国家和全球3种尺度分析家庭暴力的地理研究。通过物质、功能、象征维度的家庭空间性分析揭示性别权力在空间上对女性的控制和压迫;运用物质决定论逻辑和社会-文化逻辑2种视角解读家庭暴力存续的社区环境特征及其内在对女性的政策和制度排斥;分析家庭暴力与恐怖主义、军事战争的联系,将家庭暴力议题推向政治地理领域。  相似文献   

17.
Large-scale urban transformation in Malaysia is the most visible sign of the rapid development which has accompanied the premiership of the current Prime Minister, Dr. Mahathir Mohamad. The national capital, Kuala Lumpur, has seen the development of a new city centre (Kuala Lumpur City Centre, KLCC) which includes the world's tallest building, the Petronas Twin Towers. Using techniques from cultural geography, this paper provides a "reading" of the building. The paper first considers the symbolic role of the Petronas Towers in realising a state vision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the so-called Vision 2020. The building is seen to both image Malaysia as a "world class" national player (and Kuala Lumpur as a "world city") as well as to promote new "ways of seeing" among national citizens. However, the paper also considers ways in which intended symbolic meanings are contested and the would-be hegemonic state vision reworked "from below" through everyday experiences of life in the city and the nation.  相似文献   

18.
平遥古城民居之门的形态变迁及其家的观念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陶伟  蒋伟  何新 《地理研究》2014,33(12):2418-2426
新旧文化地理学者对物质空间与文化观念的关系有着不同的理解,是引发人文地理学文化转向的主要动力,而“文化超机体”的概念正是其争论的焦点。民居及其空间构成记载着城市历史,传递着城市记忆,是形成中国城镇历史特征的文化空间主体。通过解读平遥古城民居大门的文化属性,探究其文化过程发现:一方面,“家”作为文化超机体概念借由大门这一特定空间符号不同程度地留存于民居当中;另一方面,不同民居大门本身的文化特征,通过空间过程的追溯得以呈现。将文化的空间分析与空间的文化研究融入到微观形态分析的范式中,是对文化地理学超机体概念的批判性继承做出的呼应。  相似文献   

19.
西方"马克思主义"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的一个重要流派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顾朝林  刘海泳 《地理科学》1999,19(3):237-242
本文全面地概述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地理学的形成过程、理论脉络和研究方法以及新的进展,并着重介绍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地理学的三个核心内容,即政治经济学分析、空间理论和社会-自然关系理论,最后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地理学进行了简要的评论。  相似文献   

20.
刘玄宇  刘云刚 《地理学报》2022,77(9):2374-2388
长期以来海洋位于社会边缘,海洋治理不可避免地陷入陆地中心主义。本文在批判海洋国土治理背后的陆地本体及其领土化逻辑的基础上,将海洋重新概念化为体积空间与动态时间邂逅的四维时空,指出海洋具有多维性、流动性、非线性和非客体的特点,并以此构建了以体积国土、流动国土、能动国土为特征的海洋国土分析框架,进而将其运用于南海海洋国土治理的理论和政策认知,重构了长期桎梏于陆地规范的“时间、空间和运动”观念,回应了文化和政治地理学的新唯物主义取向。研究认为:① 在南海的体积管控上,岛礁扩建是有效的策略。岛礁扩建使体积海洋折叠为二维领土,以偏平化控制三维空间,改变了南海的地理和空间性质;② 在南海的流动性管控上,因海洋的流体、尺度和深度特征,以及法律边界模糊性,加剧了维护南海海上安全的复杂性,需要考虑与之匹配的管控非法流动性的监管策略;③ 在南海的能动管控上,需要关注渔民独特的生态伦理思想,海洋保护需要考虑不同本体间的对话和信息转译,使保护行为更加紧密地融入到本土社会文化情境中。本文为海洋国土治理提供了来自政治地理学的批判性视角,同时对人文地理学的人海关系研究亦是积极的推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