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1 毫秒
1.
中国土地资源生态环境背景与利用程度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在中国资源环境数据库具有分类信息和生态背景信息的基础上,通过生成生态环境背景指数(QINDEX)和土地赍源利用程度指数(UINDEX),利用相关分析、样带分析和拟合趋势面分析,分析了土地资源生态环境背景的好坏同土地资源利用程度的关系。土地利用是人类在一定的自然条件和自然环境下,对土地赍源的改造和利用,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因土地利用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QINDEX和UINDEX即存在相关又存在分异,东西相关为主,南北分异为主.相关是由土地利用的自然属性引起的,分异是由土地利用的社会属性引起的。对土地资源的改造和利用,其先决条件是自然环境和自然条件必须适合人类生存,这一先决条件就是引起QINDEX和UINDEX一致的原因;而自然环境和自然条件适合人类生存之后,在一定历史技术条件下,人类优先利用易于人类改造的土地赍源,这便是QINDEX和UINDEX不一致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李树拉 《湿地科学与管理》2010,6(3):F0003-F0003
<正>人工湿地是在人们意愿支配的基础上,对地理条件及生物功能的有效利用,目的在于利用生态循环功能,转化人类活动所产生的对自然生境和人类生存有害的污染物,  相似文献   

3.
人类活动干预后的塔里木河水资源持续利用问题*   总被引:35,自引:2,他引:33  
李新  周宏飞 《地理研究》1998,17(2):171-177
人类活动的加剧,使干旱区河流原有的水文状态发生了很大变化.而如何持续利用变化后的地表水资源,是保证干旱区持续发展的前提之一.该文分析了人类活动对新疆塔里木河流域水文干预的后果,认为人类活动使河流下游径流量减少,水量的时空分布改变,径流规律趋于复杂化.指出,维持一定的河流水量,整治河道和改变用水模式是持续利用塔里木河水资源的保证.  相似文献   

4.
现行的上海市成人高中地理的知识内容涵盖了普通中学初、高中两个阶段的地理知识,包括了三大部分:一是自然地理部分。它是关于地理环境的基本知识,以地球表面的各个圈层为主。主要讲述宇宙中的地球,地球上的大气、水、地壳运动和自然带等知识,其问还包括了地图知识。二是人文地理部分。它从人类生产和生活所必需的自然资源和能源,引申到人类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所产生的各种问题一资源问题、能源问题、农业生产和粮食问题、工业生产和工业布局问题、人口问题、城市化问题和环境保护问题。三是区域地理部分。它包括了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  相似文献   

5.
城市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产物.是人类为改善自身的生存条件而创建的独特的人工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比较,城市生态系统无论是从营养结构.能量和物质的流动特点,还是从生态系统的发展演变规律看,都有显著的区别,本文就此问题做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6.
华南坡地利用与改良:重要性与可行性   总被引:19,自引:6,他引:13  
华南由于近年工商业的迅速发展,贫富差距较大,且对农林牧产品的需要不断增加。土地自然生产力又有下降趋势。作者论述了在全局观点的指导下,与周到而必要的科学研究相结合,可凭借速生植物利用和改良坡地,解决以上问题。  相似文献   

7.
《西部资源》2012,(3):43-43
银是人类最早发现和开采利用的金属元素之一。约在5,000~6,000年以前的远古时代,人类就已经认识自然银,并且采集它。在16世纪以前,世界银矿的采冶中心在地中海和亚洲地区,最大的银矿在希腊、西班牙、德国和中国,当时年均产银不足200t。  相似文献   

8.
《地理教学》2012,(23):63-63
植物园是植物暂时的诺亚方舟,使植物能够在其中回复元气,并回到自然之中;而这个城市中最优雅的植物聚集地也可作为现代生活的缓冲剂,使长久远离自然的城市人获得片刻的心灵安宁。  相似文献   

9.
林木种质资源亦称林木遗传资源,是决定森林植物各种性状的遗传信息载体的总和,包括不一定为人们直接利用,但可提供或有可能提供有用性状的森林植物。林木种质资源保存的目的是防止遗传信息的载体——基因丢失和物种灭绝,使森林继续进化和改良,以适应人类和环境需要而保持有用的遗传变异,维持森林资源多样性和持续发展,维持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地球上有记载的生物种约150万种,其中植物种类近30万种,目前被人类栽培利用的植物仅1500多种(不含品种)。由于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近代物种的丧失速度比自然灭绝速度快1000倍,比形成速度快100万倍。…  相似文献   

10.
南四湖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南四湖1987年、1991年、1999年和2007年的TM/ETM遥感影像解译分析结果,结合对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特征的分析,研究了南四湖湿地的景观格局变化过程与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987年以来南四湖自然湿地面积锐减,其中挺水植物区面积减小了近538 km2,而台田-坑塘、人工养殖区等人工湿地以及农业用地面积分别增加了171 km2、327 km2、86 km2.1991年之前,南四湖湿地类型变化主要受湖泊水位等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中,1988~1990年南四湖几近干涸,使得挺水植物区的分布向湖心区迁移,而近岸地区挺水植物区面积大大减小;这一时期南四湖水位的降低加剧了近岸湖区的围垦,农业用地面积增加.1991年以来,南四湖湿地类型变化主要受人类活动的影响,由于大规模的围垦圈圩,台田-坑塘、人工养殖区的面积大幅增加.  相似文献   

11.
豫西地区土地分异规律及合理利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论述了土地是地球表面各自然要素相互作用的历史产物,是一种复杂的带有人类活动烙印的自然综合体。由于组成土地的各种自然要素的综合特征以及受人类活动的影响程度互有差异,所以,形成了一系列互不相同,各具特色的土地。文章分析了豫西地区各类土地的自然特征,从而能因地制宜地发展各项生产,提高土地的生产潜力,更加合理地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  相似文献   

12.
西北干旱区土地荒漠化中人类活动作用及其指标选择   总被引:28,自引:5,他引:23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负效应在总体上导致以土地荒漠化急剧发展为主的生态环境质量显著下降是目前干旱区突出的矛盾。基于1994年的《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给出的土地荒漠化概念和干旱区的特点,划分土地荒漠化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探讨人类活动的涵义和特点,综合分析了土地荒漠化发展中人类活动因索,包括人类活动的驱动作用、人类各种活动方式的作用和人类活动的管理作用等。依据一定原则,构建出适用于干旱区人类活动对土地荒漠化作用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多为量化指标并可反映人类活动的动态变化,可为人类活动在土地荒漠化中作用的进一步(定量)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在地球发展演变过程中,会持续不断地发生一系列小的变化.即自然变异。它们是地球演化进程中为适应内外部环境而进行的“微调”。但这种“微调”,却可能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严重威胁。当这种自然变异(包括人类活动诱发的变异)给人类社会带来危害时,即构成自然灾害。  相似文献   

14.
河北衡水湖自然保护区入侵植物及其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所谓入侵植物就是指因人为或自然原因,从原来的生长地进入另一个环境,并对该环境的生物、农林牧渔业生产造成损失,给人类健康造成损害,破坏生态平衡的植物。目前已知我国有入侵植物达380多种,外来入侵物种通过压制或排挤本地物种,形成单优势种群,危及本地物种的生态,最终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相似文献   

15.
科尔沁地区现代沙漠化过程的驱动因素分析   总被引:64,自引:36,他引:28  
基于近50a科尔沁地区沙漠化土地发展-再发展-逆转的时空变化的研究结果, 以气候波动和人类活动变化作为主驱动因子, 探讨现代沙漠化过程的驱动因素的作用。近40多年气候的波动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地通过不同时期的降水-温度组合影响着沙漠化的进程, 间接地通过人类对气候波动的响应而产生的经济活动来加速沙漠化的进程。尽管科尔沁地区的气候驱动因子呈现出有利于沙漠化发展过程的趋势, 但在近10多年来, 这种驱动力的作用被有利于沙漠化逆转过程的驱动力所抵消。人类活动是研究区沙漠化过程中更加活跃的驱动因子, 体现在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和强度的增加, 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对自然植被群落毁灭性的破坏而加速了沙漠化的进程。以土壤风蚀为例, 这种加速可以是自然条件下的4~10倍; 随着沙漠化程度的加剧, 所产生的在土壤养分、生物多样性和生物生产量等方面退化的加速也与自然条件下的情况相差3~10倍以上。同样是人类活动, 在合理的土地利用、采取各种沙漠化防治措施的情况下, 又可使沙漠化过程逆转。从这一点上来说, 人为驱动因素应是起绝对主导作用的。  相似文献   

16.
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如下几个方面论述了人类活动与(自然)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1、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主要学说的考察;2、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的历史分析;3、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4,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反作用;5、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共生。  相似文献   

17.
张红 《地理教学》2006,(11):31-32
一、让新闻更新教材内容 地理科学是研究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随着人们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的不断提高,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构成地理环境的各个要素特别是人地理环境中的要素变化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8.
末次冰盛期(LGM)是地质历史时期一个极端干冷的典型模态,气候恶化,中国剧烈降温,降温幅度自南向北依次增大,华中、华北年均温较今低8~10℃;降水普遍减少,北方年均降水量只有现代的30%~40%,长江以南地区为现代的60%~80%。因气候恶化,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减少,资源密度也下降,中国北方人类活动迅速衰弱,遗址数量较MIS3和PG时期明显减少,遗址分布南缩;同时狩猎采集出现迁移更频繁、流动性更强的行为模式。LGM中国自然带系统南移,当时遗址主要分布在华北和黄土高原中南部的温带草原,以及东北的寒温带森林-草原带;同时随着自然带与猛犸象动物群的南移,西伯利亚人群南迁,带来了新兴的适用于草原环境的细石器技术,是北方人类对LGM恶化环境的调整与适应的重要体现。为适应LGM中国长江中下游冷湿的环境,发明了陶器,是南方人类在LGM深化资源的加工过程和扩大资源利用范围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9.
《西部资源》2014,(6):76-76
<正>矿产资源是自然形成的、赋存在地下一定深度、能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原料、能源的资源。主要包括金属矿产资源(如铁、铜、铅、锌等);非金属矿产资源(如金刚石、石墨等);能源资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一、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矿产资源。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就是人类利用矿产资源的历史。在不同的社会发展时期,人类利用的矿产资源种类不同,利用矿产资源的水平也不同。  相似文献   

20.
中国江南先秦时期人类活动与环境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立  吴健平  刘树人 《地理学报》2000,55(6):661-670
从江南先秦时期不同阶段内遗址内涵和位置的变化着手,分析江南人类活动与环境变迁的关系,探索江南先秦文化遗址中文化层年代不连续的原因,找提出江南先秦文化中心变迁的路径。江南先民是从适应自然走向改造自然道路的,由于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有限,江南土著文化随自然条件发生兴衰,而这种兴衰又成为土著文化相互渗透和交融的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