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研究了氯化镁原矿与二次水的溶解实验,采用ICP和XRD对滤液及滤渣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00 mL二次水溶解350 g氯化镁原矿,经过滤后滤液中NaCl、KCl和CaSO_4含量达到最低值。滤液经一段和二段蒸发水量分别为16.25 g和45.34 g,二段蒸发结晶产品的杂质NaCl、KCl和CaSO_4含量(%)达到最低值,分别为0.46、0.12和0.042。通过溶解实验,在最大程度上增大了溶液中氯化镁的质量分数,减少了溶液中杂质含量,为一段蒸发析晶除杂及二段蒸发结晶降低了能耗、节约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2.
盐湖是天然存在于地球表面上的水与盐类共存的复杂体系。在盐湖中不断发生着盐类的沉积析出或溶解、混合等过程,即相变化过程。水盐体系相图是水盐体系相平衡的几何表示,在描述水盐体系相变化过程中,因其具有的明显的几何直观性,得到了最广泛的应用。从水盐体系相图在盐湖化学分类、卤水蒸发过程、卤水中各成分的分离提取、水盐体系热力学模型的建立和应用等多方面论述了相图的应用。从盐湖资源开发利用的实际问题出发,列举了作者计算获得(非引自通常的参考文献或出版物)的众多典型实例。  相似文献   

3.
采用结晶动力学方法对Li2 O :B2 O3=1 :4和 1 :5在 2 0 %LiCl-H2 O中的过饱的溶液在 2 0℃时的结晶动力学过程进行了研究 ,两种不同Li2 O :B2 O3(摩尔比 )配比的过饱和溶液均析出LiB5O8·5H2 O一种固相 ,通过X -ray粉末衍射、IR光谱和热分析对结晶析出固相进行了表征。同时拟合给出了结晶动力学方程 ,并对结晶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东台吉乃尔盐湖卤水蒸发时的相化学,确定钾盐、镁盐和锂盐的结晶路线和结晶特性,在实验室内对卤水进行了25℃等温蒸发结晶过程的研究.实验结果与Na+、K+、Mg(2+)//Cl-、SO—H2O五元水盐体系介稳相图进行了比较与讨论.  相似文献   

5.
基于析因数值实验方法的蒸发皿蒸发归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婷婷  孙福宝  章杰  刘文彬  王红 《地理学报》2018,73(11):2064-2074
蒸发皿蒸发是唯一可长时间大范围观测的潜在蒸发,其准确估算和长时间序列趋势变化归因分析,对变化环境下干旱研究、水文过程理解分析与预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筛选出416个具有连续观测的气象台站资料,率定了PenPan模型中适合模拟中国20 cm口径(D20)蒸发皿蒸发的风速函数,发展了基于去趋势法的析因数值实验归因法,对比了此方法与常用的偏导归因法在1960-2014年、1960-1993年(“蒸发悖论”时段)及1993-2014年(“蒸发悖论”消失)蒸发皿蒸发趋势变化的归因结果。结果表明,使用新率定的风速函数fq(u2)=3.977×10-8(1+0.505u2)能更准确模拟中国D20蒸发皿蒸发;相较于偏导归因法结果,析因数值实验法也能对蒸发皿蒸发趋势变化进行定量归因分析,且归因结果略优于偏导归因法结果;此外,可利用析因数值实验法的基准态信息来对偏导归因法结果进行校正,从而更准确地对蒸发皿蒸发趋势变化进行归因分析,加深对蒸发皿蒸发趋势变化的理解,为水文水循环研究准确分析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6.
黄河流域土壤水分遥感估算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利用1982~1998年AVHRR的pathfinder遥感数据,以及相同时段黄河流域29个农业气象观测站土壤水分观测资料和263个气象台站降水、蒸发资料,建立基于遥感条件温度植被指数和气象观测数据基础上的黄河流域厚层土体(0~1m)土壤水分遥感估算方法,计算出1982~1998年黄河全流域1m土体各层土壤水分。计算结果检验表明该方法适合进行大区域、连续时间段、厚层土体土壤水分估算,并为黄河流域水循环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土壤水分数据。  相似文献   

7.
样品取自东南极距戴维斯站 1 0公里沿海海域 1 5米水层。从 1 988年 1 1月至 1 989年 2月 ,利用高压液相色谱和气相色谱等手段对海藻 Phaeocystis Pouchetii整个繁殖过程中所产生的有毒物质丙烯酸和二甲基硫的浓度进行了长期连续测定。结果表明 ,丙烯酸和二甲基硫的含量变化范围分别为 0 .0 0 1~ 0 .5 1 0 μmol/L和 0 .0 0 3~ 0 .5 88μmol/L。二者的含量变化与 P.Pouchetii细胞数量的变化完全一致 (相关系数均为 0 .998)。由此可见丙烯酸和二甲基硫产生于 P.Pouchetii是无疑的。丙烯酸和二甲基硫的最高产率分别是 9.75 8× 1 0 - 8μmol/cell和 1 3 .0 90× 1 0 - 8μmol/cell。其主要产生途径是 :P.Pouchetii摄取氨基酸 (如蛋氨酸 )后 ,经甲基化、脱胺等作用 ,在细胞分裂和代谢过程中产生二甲基硫丙酸 (DMSP) ,进而以一对一的方式分解成丙烯酸和二甲基硫。  相似文献   

8.
茶卡盐湖湖表卤水摸拟动态蒸发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叙述了茶卡盐湖卤水,在模拟湖区温度、风力条件下.蒸发、浓缩、析盐的相化学规律。给出了盐湖卤水的蒸发结晶路线、析出盐类矿物种类。  相似文献   

9.
蒸发测定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发祖 《地理研究》1988,7(3):78-88
土壤一植物一大气系统,实际上可以看成为地球表层中的一个界而。它是一个多种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变化和能量物质迁移运动最为剧烈的活动层。在这一系统中水的运动和循环过程又尤为活跃。在水循环的几个环节中,蒸发占着特别重要的地位。热量的释放和吸收是什随着蒸发过程同时进行的。于是蒸发A把物质守恒方程和热量平衡方程两者联系起来。同时,蒸发又是植物生命节奏中的重耍环节,它与植物生理活动和生物产量有密切关系。因此,自然蒸发的研究始终是地理学、气象学、植物牛理生态学、水文学、土壤学和农学等许多学科共同关心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卤水蒸发实验多集中在矿化度较高的后期阶段的盐湖,其矿物主要为氯化物及镁的硫酸盐。为了获得碳酸盐—硫酸盐—氯化物整个盐湖演化阶段的析盐及pH值变化规律,使用大苏干湖微咸水(矿化度为26.5 g/L)在28±2 ℃的恒温室内进行蒸发实验。结果表明,在整个蒸发过程矿物结晶析出顺序为单水方解石—石盐—三水碳酸镁—白钠镁矾—泻利盐—六水泻盐—碳酸钠矾,共有七组盐类析出序列,不同于其它硫酸钠亚型的盐湖蒸发沉积规律,大苏干湖微咸水蒸发沉积过程中未见芒硝析出,可能与其特殊的水化学组成有关;pH值由8.82持续降低到6.29。其pH值的变化主要受控于矿物相的析出,在碳酸盐析出过程中pH由8.79迅速降低到7.38,而后以白钠镁矾为主的硫酸盐析出阶段pH降低到6.65,之后在石盐析出阶段pH缓慢降低到6.29。通过微咸水湖的蒸发实验,对于盐湖演化过程中的结晶析盐规律及各析盐阶段的pH值变化规律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首次研究了MgO·3B2 O3 1 8%MgSO4 H2 O过饱和溶液 0℃结晶动力学过程 ,得到三方硼镁石和章氏硼镁石两种固相及其结晶动力学方程。从多聚硼氧配阴离子多粒子共存的角度提出结晶反应机制 ,分析了制约硼酸镁盐析出的因素及不同电解质 (MgCl2 和MgSO4)对硼酸镁盐结晶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雨滴从云底降落到地面过程的云下二次蒸发现象会影响雨滴中的同位素比率,明确降水过程中稳定同位素的变化对研究流域水循环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全球降水同位素网络(GNIP)、相关文献同位素数据以及气象数据,首先建立局地大气水线(LMWL)定性分析了黄河流域云下二次蒸发与各气象要素间的关系,其次运用改进的Stewart模型定量计算了蒸发剩余比(f)和云底降水与地面降水的D-excess之差(Δd)。结果表明:(1) 黄河流域LMWL方程为:δ2H=7.01δ18O+1.25(n=293,R2=0.92),斜率和截距相比GMWL均较小,说明雨滴在下落过程中受到云下二次蒸发的影响。其中0~10 mm的降雨事件对云下二次蒸发影响显著;气温越高,或者水汽压、相对湿度越小,云下二次蒸发越强烈。(2) 季节变化上,从春季到冬季, f和Δd逐渐增大,云下二次蒸发逐渐减小。空间变化上,蒙甘区、蒙中区、晋陕甘区和渭河区的西安,年际间云下二次蒸发变化较大,而青南区、祁连-青海湖区、渭河区的平凉、长武、华山和鲁淮区年际差异较小。(3) 降水中Δd和f之间的线性关系在不同气象要素范围内有不同的数值,由于不同区域各气象条件存在差异,因此在应用经验公式时需考虑研究区的具体气象条件。  相似文献   

13.
四川盆地雷口坡组大量钻井资料揭示中三叠统雷口坡组主要成盐期分别为雷三2期和雷四2期。岩性组合特征、沉积环境研究表明,在川中的平昌—南充—遂宁一带发育雷三2期浓缩盐膏质蒸发泻湖微相,在川中-川西地区的南部—盐亭—成都—邛崃地区发育雷四2期盐膏湖盆微相。两期盐岩差异主要表现是,雷三2期时,盆地处于频繁的海进、海退过程中,沉积环境变化较快,成盐环境相对开放,盐盆往往多次蒸发浓缩、补给、淡化,海水表现出接近或者达到盐岩沉积浓度,其间往往夹杂石膏和云质团块沉积。雷四2期时,四川盆地处于持续的海退蒸发期,蒸发量远远大于补给量,海水以蒸发浓缩为主,海水表现为超过石盐沉积浓度,沉积石盐中夹杂卤石,局部地区钾含量极高。  相似文献   

14.
用非饱和土壤物理参数模拟坡面产流过程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用人工模拟降雨方法,在用蒸发法测定非饱和土壤物理参数和基础上,运用修正的Green—Ampt入渗模型,结合退水曲线法和坡面运动波模型.研究了9场不同雨强和不同历时模拟降雨的产流过程。结果表明模拟误差在11.0%-30.7%间变化,80%的模:似误差可控制在18%以内,说明用非饱和土壤物理参数可以进行一般精度要求的坡面径流过程模拟。  相似文献   

15.
盐湖卤水的蒸发结晶过程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本文从实验和理论相结合的角度上,总结了三十多年我国数十个盐湖等温蒸发和天然蒸发研究结果和研究经验,概括了三种类型盐湖卤水蒸发结晶的规律性,推荐了卤水蒸发结晶的相化学基础数据.对氯化物型卤水,由于介稳程度小,可采用Zdanovskii推荐的四元体系Na+、K+、Mg(2+)∥Cl-—H2O平衡相图进行太阳池工艺计算;对于硫酸盐型卤水,宜用金作美五元体系Na+、K+、Mg(2+)∥Cl-、SO,-H2O介稳相图,而不是Van’tHoff平衡相图;对于后期,锂盐高度浓缩,宜用我们的四元体系Li+、Mg(2+)∥Cl-、SO-H2O介稳相因;对于碳酸盐型盐湖卤水,可用我们的五元体系Na+、K+∥Cl-、CO、SO-H2O介稳相图作为相化学基础,而不是Teeple平衡相图.从相平衡热力学角度上,实现了对卤水蒸发结晶过程的理论描述、计算和预测.其中对一里坪、达布逊、东台吉乃尔、西台吉乃尔等盐湖卤水的研究结果尚属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6.
人工模拟合成B_2O_3/MgO=3的过饱和氯化镁溶液,分别在20~60℃恒温条件下,在密封、无外界扰动条件下进行水合六硼酸镁盐结晶动力学实验测定。最后分离固相,经处理后,用化学分析和物理分析法进行物相鉴定。采用计算机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给出相应的结晶动力学方程。根据硼在水盐溶液中是以多粒子形式共存这一结论,提出不同水合六硼酸镁盐的结晶反应机制。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东台吉乃尔盐湖卤水蒸发时的相化学,确定钾、镁和锂盐的结晶特性,在实验室内25℃等温蒸发实验基础上和自然条件下进行了冬夏季日晒蒸发试验.东台吉乃尔盐湖卤水是由氯化钠饱和的多组分复杂体系构成的.卤水中存在的离子是Na+、K+、Mg2+、Li+、Ca2+、B3+、SO42-和Cl-.试验数据与Na+、K+、Mg2+Cl-、SO42-KH2O五元体系介稳平衡数据进行了讨论和比较.Autenrieth相图被用来表示各数据间的关系和证明冬夏季蒸发时结晶行为的差别.  相似文献   

18.
沙坡头植被固沙区生物结皮对土壤水文过程的调控作用   总被引:37,自引:18,他引:19  
生物结皮的土壤水文过程一直是学术界比较关注的争议性问题。通过对生物结皮的生态调查和水文物理实验分析、野外人工模拟降雨条件下的土壤水动力学试验、以及天然降雨后土壤水分的动态监测,分析了生物结皮对降雨渗透、土壤水分再分配和土面蒸发等土壤水文过程的调控作用,认为:(1)生物结皮层不仅降低了水分渗透速度和深度,还引起了土壤水分渗透的不稳定性,即指状流的出现;(2)生物结皮的逐年发育使土壤水分的分配格局和分配过程发生了很大变化,土壤水分再分配过程有明显的浅层化趋势,即生物结皮的降雨拦截作用;(3)生物结皮通过降低反射率和提高毛管作用,大大提高了土面蒸发。生物结皮对土壤水文过程的调控作用正在深刻地改变着固沙区的土壤水环境。  相似文献   

19.
荒漠下垫面陆面过程和大气边界层相互作用敏感性实验   总被引:7,自引:10,他引:7  
建立了一个研究荒漠下垫面陆面物理过程与大气边界层相互作用的模式. 模拟了荒漠下垫面的土壤环境物理、地面热量通量、蒸发、蒸散及大气边界层结构特征.并对主要的环境物理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实验.结果表明,本模式能合理地模拟荒漠下垫面地表热量平衡、土壤体积含水量、地表植被蒸发散阻抗、地表水汽通量日变化和湍流交换系数、湍流动能、位温和比湿廓线等.该模式还可进一步应用于研究区域陆面物理过程与大气边界层相互作用机制,及与中尺度大气模式耦合用于区域环境生态和气候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配制MgO·1.5B2 O3- 18%MgCl2 -H2 O过饱和溶液在 0°C恒温静止 ,对该过饱和溶液结晶析出多水硼镁石 (2MgO·3B2 O3·15H2 O)的动力学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晶诱导期较长 ,晶体生长缓慢 ,结晶达平衡需要较长时间。探讨了析出固相的结晶反应机理和硼在溶液中的存在形式 ,并拟合给出结晶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