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这是唐代诗人孟浩然追怀西晋名将羊祜的一首五言名篇。其登眺之山名曰岘山,而所凭吊感慨之碑石,便是历史上享有盛名的“堕泪碑”。岘山坐落在湖北襄阳(今襄樊市)城南七里,东临汉水,与紫盖山、万山并称“三岘”,而岘山为之首,故又名“岘首  相似文献   

2.
对陇西盆地六盘山西侧山麓剥蚀面上断岘剖面的古地磁、磁化率和粒度分析表明,该剖面具有1.8 M a B.P.以来完整的黄土-古土壤沉积序列。断岘剖面以下7级黄河阶地的发育形成以及在1.1和0.8 M a B.P.前后所指示的腾格里沙漠扩张变化,反映了第四纪早更新世以来青藏高原阶段性隆升对黄土高原西部环境变化影响,以及在青藏高原隆升过程中构造与气候的变化与耦合响应。  相似文献   

3.
陇西六盘山黄土及最近1.8 Ma B.P.以来的构造运动气候变化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对陇西盆地六盘山西侧山麓剥蚀面上断岘剖面的古地磁、磁化率和粒度分析表明,该剖面具有1.8 Ma B.P.以来完整的黄土-古土壤沉积序列.断岘剖面以下7级黄河阶地的发育形成以及在1.1和0.8 Ma B.P.前后所指示的腾格里沙漠扩张变化,反映了第四纪早更新世以来青藏高原阶段性隆升对黄土高原西部环境变化影响,以及在青藏高原隆升过程中构造与气候的变化与耦合响应.  相似文献   

4.
靖远曹岘黄土的形成时代及显微结构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雷祥义 《地理学报》1995,50(6):521-533
甘肃靖远曹岘剖面系黄河六级阶地上的黄土堆积。磁性地层学研究结果表明,曹岘黄土堆积始于1.40MaBP。其化学成分以SiO2和Al2O3为主,Fe2O3含量低,CaO含量高;原生碳酸钙颗粒几乎未发生淋溶作用,这些标明黄土堆积过程中的气候是干燥的。  相似文献   

5.
《中国沙漠》2006,26(6):I0012-I0022
第26卷第1期研究论文黑河流域水问题与水管理的初步研究………………………………………………………………………肖洪浪,程国栋(1)1.8 Ma BP以来陇西断岘黄土剖面沉积特征及其反映的腾格里沙漠演化…………………杨东,方小敏,董光荣,等(6)黄土不同指标的古环境意义探讨………………………………………………………………………………………隋玉柱(14)我国北方典型沙漠化地区近30 a风速变化特征…………………………………………………李振山,张琦峰,包慧娟(20)近34 a青藏高原年气温变化…………………………………………………………………  相似文献   

6.
9.湖州岘山洼樽亭始建年代湖州城南岘山之上现存唐代石樽,系一块大岩石上一个不规则长方形凹坑,长约2米,宽约1.5米。石樽因唐朝宗室李适之注酒其内豪饮而出名,时称“李相石樽”。石樽之上曾建有洼樽亭,早废。  相似文献   

7.
对黄土高原西部的陇西盆地中断岘黄土剖面地层中的磁化率、粒度、CaCO3含量和有机碳含量等气候代用指标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表明,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在末次间冰期以来,其冬、夏季风的变化分别经历了多次相对增强的时期;其演化阶段基本可与深海氧同位素曲线(SPEC-MAP)对比,并且与同期的印度洋季风强度变化存在着较高的一致性。由此可以认为,全球冰量变化可能不是控制青藏高原季风演变的决定因素,而其它因素如太阳辐射变化及高原下垫面状况对高原季风演化可能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生物修复技术在矸石山复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矸石山成份复杂,环境和灾害风险极大,导致了严重的环境和社会问题,对矸石山进行综合整治已经刻不容缓。生物技术费效比高,且无二次污染,在矸石山复垦中备受关注。本文探讨了生物修复技术在矸石山复垦中的应用研究动态,矸石山复垦的限制因子、生物修复的概念与机理、生物修复技术特点与分类、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相似文献   

9.
加强人山关系地域系统为核心的山地科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我国山区发展的严重滞后、山地环境与社会问题日益增多以及山地科学综合研究工作严重不足的背景,提出加强人山关系地域系统为核心的山地科学综合研究的必要性.在阐述山地概念内涵的基础上,对山地人山关系地域系统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人山关系除具有平原、城市人地关系基本特征外,还具有山地所特有的3个特点:1.人山关系动力系统复杂性和不稳定性;2.人山关系物流和能流循环系统的不完整性;3.人山关系利益公平分配的困难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以人山关系地域系统为核心的山地科学学科分类体系,对现代山地科学体系中的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工程技术科学所包含的学科作了界定.最后,对山地人山关系地域系统与现代山地科学学科之间相互关系及其关键理论问题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不同生境四合木种群数量特征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甄江红  刘果厚 《中国沙漠》2008,28(3):462-467
对不同生境四合木种群的个体与综合数量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测定了各生境区内四合木植株的地径与幼苗补充量。结果表明:不同生境的四合木种群个体及其综合数量指标均有一定差异,其中密度与多度以海南、低山、千里山种群较高,乌家庙、乌达与棋盘井种群较低;盖度、高度、冠幅以低山、乌家庙种群较大,海南、千里山和棋盘井种群较小;平均地径以乌家庙、低山种群较大,乌达、棋盘井种群较小;幼苗补充量以千里山种群最多,乌家庙种群最少;重要值和综合优势比以低山、乌家庙、海南、千里山种群为多,表明其生境条件较为适宜,而乌达与棋盘井种群较低,说明工矿发展和由此引发的土地沙化、环境恶化是四合木生存的主要威胁。  相似文献   

11.
根据矸石山主要特征,采用Mohr-Coulomb非线性塑性本构关系建立了矸石山数值模型,利用FLAC3D软件,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矸石山边坡塑性区域特征,模拟了矸石山边坡的安全系数随坡度变化的规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矸石山边坡坡面浅表会产生塑性变形区,并会发生局部坡面滑坍.数值模拟结果与矸石山实例滑坍情况相近.本文数值模拟分析结果对矸石山治理工程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对长江中游地区定山-太平断面上砂山砂与下风向5个黄土剖面黄土进行了详细的粒度分析,并与其他地区黄土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粒度象和粒度参数特点显示赣北定山-太平断面砂山下风向的黄土状土为风积成土;(2)定山-太平断面的砂山砂-砂山淤泥-黄土粒度特征的渐变过渡,指示了其沉积上的渐变过渡关系。结合区域各沉积相的年代序列认为,末次间冰期以来,长江河谷、漫滩等松散碎屑物在冬季风分选下,粗颗粒物质以砂山形式在其下风向不远处沉积,而剥离出的细颗粒物质则被颠扬到较远的下风向以黄土的形式堆积,从而在区域上形成一个以砂山砂和黄土为主的风沙-风尘沉积体系。  相似文献   

13.
高峰 《中国地名》2012,(7):61-61
大高加索山和小高加索山是阿尔卑斯山运动形成的褶皱山系,地质构造复杂,新构造运动十分强烈,多火山和地震。高加索山矿产资源丰富,尤其足油气和金属矿储量很大。这里有著名的巴库油田、斯塔夫罗波尔天然气田、恰图拉锰矿和亚美尼亚铜矿等。  相似文献   

14.
大高加索山和小高加索山是阿尔卑斯山运动形成的褶皱山系,地质构造复杂,新构造运动十分强烈,多火山和地震。高加索山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油气和金属矿储量很大。这里有著名的巴库油田、斯塔夫罗波尔天然气田、恰图拉锰矿和亚美尼亚铜矿等。  相似文献   

15.
开展土地利用景观耦合与协调研究是土地利用优化的重要路径之一。当前相关研究多集中在地形平坦且经济发达的中国东部,对地形崎岖和经济欠发达山区的乡村土地利用转型的研究相对较少,且缺乏深入揭示山区坝地景观格局与土地利用的耦合研究。本文对西南山地山-坝系统的定义、类型进行探讨,总结山-坝系统土地利用景观耦合演变模式、土地利用景观差异化演变过程和多样化演变路径,并以贵州省6个典型的山-坝系统进行实证探讨,结果发现:(1)山-坝系统按照土地利用主导类型可划分为工业主导型、农业主导型、商旅服务型和综合发展型等四类;(2)山-坝系统景观耦合演变模式可分为强协同山-坝系统景观耦合模式、中度协同山-坝系统景观耦合模式、弱协同山-坝系统景观耦合模式;(3)工业主导型、农业主导型、商旅服务型和综合发展型山-坝系统的景观与土地利用类型演变路径和发展阶段特征各异,同一类型山-坝系统因山坝组合差异,其演变路径存在差异性和多样性的同时,山坝间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研究结果提供了贵州典型山-坝系统土地利用景观耦合与协调演变案例,对推动西南山区乡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张洪  李中元  李彦 《地理研究》2019,38(11):2681-2694
随着中国城镇化推进,开发低丘缓坡山地建设山地城镇,成为中国南方山区解决城镇化土地资源矛盾的重要途径。但山地生态环境脆弱,如何在保障生态安全的前提下科学合理的开发建设山地城镇,目前尚没有成熟理论与方法,本文对此做了一些初步探讨。本文以大理市为研究案例,将地质灾害、水源涵养、地形地貌、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洪水淹没作为山地城镇建设关键生态因子,划分确定山地城镇建设的生态安全等级;通过CGELUC模型与DLS模型等实证分析和情景模拟,优化生态安全约束下山地城镇土地利用布局和情景模式选择。实证研究表明,高生态安全的经济优先发展模式和三维立体土地利用方式,是最符合山地立体特征的山地城镇土地可持续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17.
由于地形、地貌以及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山地城镇在景观的要素构成、景观格局、景观功能及生态环境都与平原城镇有着相异的特征.在基于山地城镇景观生态特征和生态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重庆市柳荫镇的建设规划实践,从城镇土地利用规划、生态格局建设和城镇风貌营造三方面,论述了景观生态学对山地城镇建设规划的方法论指导作用.强调了山地城镇生态、视觉廊道建设对城镇生态网络和景观风貌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东南极内部发育毛德和普里兹两条新元古代晚期-早古生代(泛非期)造山带,这两条造山带中均发育大量同-后构造花岗岩类。本文系统总结了以往东南极泛非期花岗岩类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年代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对不同地区岩体的岩石类型、岩浆源区及形成的构造环境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除南龙达讷山为I型花岗岩外,大部分花岗岩类表现出与碰撞造山作用相关的A型(或S型)花岗岩的特征。泛非期岩浆作用与区域高级变质作用的时代吻合(600—500Ma)。两条造山带中泛非期岩浆作用与碰撞后岩石圈减薄、岩浆底侵以及上地壳的伸展垮塌相联系,均具有碰撞造山带的构造演化特点。所以,冈瓦纳超大陆的形成很可能是通过西冈瓦纳、印度-南极陆块和澳大利亚-南极陆块等3个陆块沿着两条造山带(毛德造山带和普里兹造山带)近于同期发生拼合碰撞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李淼  刘晓春  赵越 《极地研究》2010,22(4):348-374
东南极内部发育毛德和普里兹两条新元古代晚期-早古生代(泛非期)造山带,这两条造山带中均发育大量同-后构造花岗岩类。本文系统总结了以往东南极泛非期花岗岩类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年代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对不同地区岩体的岩石类型、岩浆源区及形成的构造环境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除南龙达讷山为I型花岗岩外,大部分花岗岩类表现出与碰撞造山作用相关的A型(或S型)花岗岩的特征。泛非期岩浆作用与区域高级变质作用的时代吻合(600-500 Ma)。两条造山带中泛非期岩浆作用与碰撞后岩石圈减薄、岩浆底侵以及上地壳的伸展垮塌相联系,均具有碰撞造山带的构造演化特点。所以,冈瓦纳超大陆的形成很可能是通过西冈瓦纳、印度-南极陆块和澳大利亚-南极陆块等三个陆块沿着两条造山带(毛德造山带和普里兹造山带)近于同期发生拼合碰撞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山西关帝山森林上限附近植被的性质与空间格局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山西关帝山是中国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域第四高峰,对气候指标的推算表明,关帝山主峰孝文山接近气候意义的林线,对其森林上限附近植被空间格局和性质的分析有助于认识中国东部暖温带高山林线的形成机制。通过野外调查和植被数量分析,探讨了关帝山森林上限附近植物群落的类型、植物群落与环境的关系、植物种类多样性的梯度、植被的性质等理论问题,初步得出:(1)气候和地形条件共同决定关帝山森林上限附近的植被格局;(2)对植被性质的分析表明,关帝山山顶植被为亚高山灌丛和亚高山草甸,不具备高山带的性质,验证了根据气候数据进行的推断;(3)关帝山森林上限附近植物物种多样性随海拔增加而上升,不同于暖温带具有高山带的山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