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冰川与冻土     
冰川P343.62005032056中国北极黄河站首次科学考察队冰川考察=Glaciologicalin vestigationduringthefirstscientificexpeditionofChineseArc ticYellowRiverStation,2004/任贾文,闫明∥冰川冻土.—2005,27(1).—124~1272004年7-8月中国首次北极黄河站科学考究队在群岛新奥尔松地区开展了多学科联合考察,冰川课题组对附近冰川的基本特征、过去的研究状况和目前正在进行的研究工作等进行了考察和调研,为中国今后在该地区的冰川学研究工作提出了初步建议.图1参10(洪明)Bi P343.6200503205720世纪初以来青藏高原东南部岗日嘎布山的冰川变…  相似文献   

2.
黄河、长江的形成演化及贯通时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河、长江的形成演化是在新生代以来统一构造-气候-地貌体系中发生的重大地貌事件。印度板块与亚洲大陆碰撞和太平洋板块向亚洲大陆之下俯冲,造成了中国大陆地势从东高西低变为西高东低,和随之的东亚季风形成、强化,导致黄河、长江水系形成。中更新世以来的构造运动,导致青藏高原东缘山地的加速隆升,进入了冰冻圈,季节性冰川融水加大了河川径流,为两大河流的贯通奠定了水动力基础。末次间冰期的气候突然变暖,不但导致冰冻圈融水补给的河川径流陡增,可能给了长江、黄河贯通最后一击,而且加速了三峡一带碳酸盐岩地下化学溶蚀,促进地下河发育和瞿塘峡地表河袭夺的完成。黄河、长江在末次间冰期期间彻底贯通,现今的水系格局形成。黄河三门峡的贯通时间为0.125 Ma左右,长江三峡可能在0.30~0.12 Ma期间完成贯通。  相似文献   

3.
2005年北极冰川首期GPS监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5年7月至8月,中国北极黄河站第二次科学考察期间,科考队员针对黄河站附近首次队踏勘选定的两条典型冰川(AustreLov啨nbreen和Pedersenbreen),开展了以监测冰川物质平衡和冰川运动为主要内容的研究课题。本文分析了利用差分GPS进行北极冰川运动监测的可行性和优越性;初步处理了首期GPS监测的数据,并进行了精度分析,得出了较为满意的结果;针对北极冰川特殊的地理环境,探讨了在北极冰川上进行GPS测量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中国阿尔泰山的现代冰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0年,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开展了对中国阿尔泰山冰川冻土的考察研究和冰川编目。组织了阿尔泰山冰川考察队,于当年夏季深入到友谊峰区,对南坡的喀纳斯河源冰川进行了半定位考察,并对其东部地区作了路线考察(图1)。现将此次考  相似文献   

5.
冰川与冻土     
冰川P343.62007032023念青唐古拉山羊八井附近古仁河口冰川的变化=Change ofthe Gurenhekou glacier in Yangbajain area,Nyainqentanglharange/蒲健辰,姚嬗栋…∥冰川冻土.—2006,28(6).—861~864利用GPS测量冰川不同时期的相关位置,结合地形图和航空照片的分析,在2004-2006年  相似文献   

6.
《地理教学》2007,(8):45-46
监测表明,近百年来,特别是20世纪后半叶,我国西部冰川,一直处于后退状态。在冰川调查项目负责人刘时银展示的照片中,记者清晰地看到,乌鲁木齐河河源1号冰川的雪线在这一百多年里后退的距离,几乎和1540年到1870年330年间冰川的后退距离相差无几。近几十年来,我国西部大量冰川在退缩或消失。  相似文献   

7.
南迦巴瓦峰(简称南峰)的前两次(分别于1981年春和1983年2—4月)登山科学考察活动巳报道过。1983年5—9月又作了一次规模更大的综合性科学考察活动。这次有50人参加,他们来自全国22个单位分属26个专业(其中新增加的专业有地磁、岩石化学、变质岩、泥石流、鸟类、古冰川和雪害等),并有科教电影组和电视录象组参加。这次考察路线选择在南峰峰体(照片1)、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峡谷(照片2,简称大峡弯)及峰体外围的诸山口,重点调查以往没有考察过的空白地区,并对1982年  相似文献   

8.
新疆阿尔泰山、天山和昆仑山是我国现代冰川分布最广泛的地区,古冰川遗迹也很明显、典型。冰川不但是这些山区气候的产物,而且是新疆重要的环境因子和水源。因此,新疆的冰川研究具有科学理论和生产实际的双重意义。1958年,中国科学院高山冰雪利用研究队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冰川专门考察的开始。此后不久,我国开展新疆冰川研究,至今已有30年历史。  相似文献   

9.
近期中国天山冰川状况和气候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据中国冰川目录和天山南北树木年轮年表恢复近500年的气候要素我国天山现代冰川8900条,面积9192.43km~2,冰储量1010.5km~3,主要分布在天山西部5000m以上的高山地带。近30年的天山冰川考察及29年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物质平衡:观测资料分析表明,中国天山现代冰川普遍处于退缩阶段。预计2000年气候将出现降水偏多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长江干流重庆至三斗坪之间,河谷总长600余公里,在该段河谷两岸历史上曾多次发生滑坡和崩塌,给长江航运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严重的危害。特别是自1980年以来,该段干流河谷和附近支流河谷先后发生了盐池河、鸡扒子(照片1)、新滩(照片2)、马家坝(照片3)等巨型滑坡之后,长江河谷两岸的滑坡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  相似文献   

11.
最近出版的《中国冰川水资源》一书是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较完整地总结我国冰川水文和冰川水资源的专著。作者杨针娘副研究员长期从事冰川水文研究,在广泛收集我国高山冰川、水文,气象的长期和短期考察实测数据、冰川编目资料和430多个水文、气象台站资料以及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作了大量的分析,统计计算,将我国冰川发育的降水条件、冰川消融、冰川融水径流、冰川水资源量、冰川融水补给比重及其时空分布特征规律等做了详细的论述。经过计算,我国冰川总面积达58651km~2,冰川年融水量  相似文献   

12.
自2005年以来,我国科考队员利用双频GPS在北极黄河站附近的Austre Lovénbreen 和 Pedersenbreen两条冰川上每年一次开展高精度的冰川运动观测,获取了冰川表面监测标杆的精确位置和运动速度。2009年4月,我国考察队员在这两条冰川上开展了密集的GPS点位数据采集,藉此开展北极两条冰川的冰面地形测量。在分析单频GPS动态单点定位数据用于冰面地形测量的可行性基础上,经过平差计算获得了两条冰川的冰面地形数据,进而生成冰面DEM和等高线,制作冰面地形图。经与高精度控制点比较,冰面DEM高程的误差为0.78m,在冰川季节性高程波动和年消融的变化范围之内。由于SMART-V1型GPS设备是当前冰川研究工作中应用较多的pulseEKKO型探地雷达配套的一个重要部件,本文的结论对于同类仪器开展冰川测量工作具有参考价值,对基于高密度的GPS动态单点定位测量方法用于冰面地形测量的数据处理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张青松 《地理学报》2007,62(3):333-333
施雅风院士主编的<中国第四纪冰川与环境变化>一书,是施先生和他的研究团队近50年来考察研究中国冰川与环境的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14.
地处东南极内陆的格罗夫山地区是研究南极冰川进退和气候演化的理想场所。我国第22次南极考察(2005/2006)进行了该地区冰盖进退和古气候演化专题研究。笔者在野外考察过程中,对格罗夫山地区新生代冰川活动记录(包括冰川侵蚀地貌及冰川堆积物)进行了详细的观测,获得了很多有关该地区冰盖进退及古气候演化方面的第一手材料,同时系统回收了对反映该地区古冰川活动具有重要意义的新生代沉积岩漂砾。本文简要报道本次野外考察在冰盖进退和古气候演化方面所取得的主要成果。  相似文献   

15.
以2010—2020年长江经济带和黄河经济带19个省份为研究对象,运用SBM模型和熵权法分别测度经济带制造业绿色转型和数字技术创新水平,通过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模型和门槛模型分析数字技术创新影响制造业绿色转型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技术创新对长江经济带制造业绿色转型有促进作用,对黄河经济带表现为抑制作用。其中,优化绿色创新投入和提高绿色创新产出是数字技术创新影响长江经济带制造业绿色转型的作用渠道,但该作用机制在黄河经济带不显著。此外,数字技术创新对制造业绿色转型的作用还受到环境规制水平和制造业规模的影响,存在地区异质性。  相似文献   

16.
王志旺 《地理教学》2000,(11):32-33
相声是曲艺的一种.常用说笑话,滑稽问答.说唱等方式引起观众发笑而深受大众的喜爱,将“长江”与“黄河”两节的知识编成相声,让学生分别扮演长江与黄河,以相互“吹牛”为线索,把长江与黄河的有关知识进行对比,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笑声中掌握和深化所学知识。  相似文献   

17.
北极斯瓦尔巴群岛冰川大多数属于亚极地型(sub-polar)或多热型(polythermal)。Austre Br(?)ggerbreen和Midre Lovénbreen冰川(<10km~2)长时间系列物质平衡研究显示,自小冰期结束以来几乎所有的观测年中夏季消融比冬季积累更大,导致冰体稳定地减小;而面积更大、海拔高度更高的冰川如Kongsvegen冰川(105km~2)则更加接近稳定态的平衡。斯瓦尔巴群岛冰川流动速率一般较低,但跃动相当频繁,控制跃动型冰川空间分布的因素包括冰川长度、基底岩性和多热场。可通过冰川水文特征、钻孔温度测量和无线电回波探测获取斯瓦尔巴群岛冰川热场的信息。斯瓦尔巴群岛冰川的低流速和多热性结构对冰川上的排水系统相当重要,整个群岛淡水径流的四个主要来源分别是冰川消融、雪融化、夏季降雨和冰崩解,经验回归方法和模式方法用于计算淡水径流量。因夏季融水渗浸作用、采样分辨率低和化学成分分析有限,早期斯瓦尔巴群岛冰芯的准确定年受到严重影响,但最近的研究显示,来自斯瓦尔巴群岛冰帽的冰芯数据仍然能够提供重要的气候和环境信息。通过我国北极黄河站2005年度科学考察,我们已初步建立了Austre Lovénbreen冰川和Pedersenbreen冰川监测系统,并计划在Austre Lovénbreen冰川进行钻孔温度测量、冰川气象要素观测、冰川前缘水文观测以及冰川厚度和内部结构测量,重点开展斯瓦尔巴群岛冰川基本特征和发育条件、冰川表面能量和物质平衡、冰川波动与气候变化关系、淡水径流年际和季节性变化和气/雪/冰界面过程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黄春长 《地理学报》2021,76(3):612-625
青藏高原东部若尔盖盆地古湖泊消亡、黄河贯穿盆地、黄河源区现代水系格局形成,是黄河发育演变史上的重要事件,也是青藏高原东部水文环境变化的转折点。关于其发生年代问题,目前尚无确切结论。本文根据野外考察所获资料和实验室测试分析数据,结合历年来前人多方面研究的结果,针对若尔盖盆地古湖泊消亡与黄河贯穿盆地的年代问题,进行比较全面的分析论述与展望。其中在玛曲—欧拉秀玛河段的最新研究,发现由古洪水沉积物记录的黄河特大洪水事件,发生在OSL年龄(13590±1200)~(12980±1090) a期间,其洪水主要来自于若尔盖盆地上游广泛分布的高山冰川的冰雪融水。这证明在末次冰消期Bolling-Allerod全球性相对温暖阶段,黄河就已经贯通若尔盖盆地,流经玛曲—欧拉秀玛断陷谷地,并且发生了若干次特大洪水事件。可见从河流古洪水沉积学、年代学与水文学新途径的研究,将会为解决黄河贯通若尔盖盆地的年代问题提供直接的证据。  相似文献   

19.
二十五年来中国冰川学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8年,中国科学院成立了高山冰雪利用研究队,开展祁连山、天山等高山冰川的考察,标志了我国冰川学的专门考察活动的开始。  相似文献   

20.
黄河、长江泥沙特性对比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通过对黄河、长江泥沙的粒度分析、矿物分析及石英包裹体分析,揭示了两大河流泥沙的差异性。黄河悬沙粗于长江而底沙比长江为细。重矿物组合中,黄河泥沙黑云母含量远高于长江,粘土矿物中蒙脱石含量约比长江多一倍。反映了两大河流水动力条件及泥沙源区的环境差异。石英包裹体分析,更反映了两大河流泥沙源区的成因环境,为区分河流泥沙来源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