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GPS反射信号的功率波形以及GPS信号在海面的散射区域进行了阐述,并对海面风场反演的原理和方法作了具体的介绍。处理了NASA在Michael飓风中机栽实验的数据,反演得到的风速精度为2m/s左右,从而验证了通过GPS反射信号反演海面风场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散射计资料的风场神经网络反演算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一种神经网络反演海面风场的算法。该算法以ERS_1/2散射计数据和欧洲中期预报分析风场(ECM-WF)的配准点数据作为神经网络训练和检验数据集。研究表明,该算法具有运行速度快和精度高等特点,反演的风速和风向与C波段第4模型(COMD 4)和ECMWF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3.
李紫薇  杨晓峰 《遥感学报》2009,13(S1):427-433
重点介绍利用遥感卫星数据进行海表温度、海面风场、海洋水色和大气参数等海洋环境要素反演技术以及数据产品真实性检验方法, 描述了渤海遥感监测数据产品和精度指标, 对于建立区域性海洋遥感监测业务化系统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4.
一种海面风场反演的快速风矢量搜索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SeaWinds散射计为例,从最大似然估计的海面风场反演方法出发,根据其目标函数的一般分布特征,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快速风矢量搜索算法。然后采用美国SeaWinds散射计的部分LA实测数据对该搜索算法进行了验证,并与常规算法对同一实验数据的反演偏差及运行时间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算法在能够保证反演精度的前提下,在较大程度上提高了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5.
根据L/C双频共面SAR能够获取同一海域双波段电磁波后向散射系数,得到更多海洋目标特征信息的电磁散射特点,结合地球物理模型函数研究了一种新的SAR海面风场反演方法。利用L/C双频共面SAR的L和C两个波段的地球物理模型函数和后向散射系数等信息,通过地球物理模型函数联立以及构建和求解最小代价函数,直接从SAR数据本身获取海面风场信息,并借助辅助数据去除了风向的180°模糊,从而实现海面风场反演。仿真分析和海上机载同步飞行试验的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直接利用SAR数据本身获取精度较高的海面风速、风向;绝对辐射定标精度是决定海面风场反演精度的关键因素,海面风场反演误差随定标精度提高而减小;随着海面风速的增大,风速反演误差逐渐增大。论文提出的双频共面SAR海面风场反演方法解决了传统单波段单极化SAR海面风场反演存在的固有问题,机载同步飞行试验的海面风速和风向反演结果与调查船观测值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93 m/s和19.39°,可为星载SAR海面风场反演业务化和载荷研制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6.
鉴于传统的位移监测实验模式存在诸多弊端,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北斗的高精度位移监测创新试验平台。首先,建立北斗单历元定位数学模型,给出一种适用于北斗多频信号主辅频相关法(MAXCOM)的整周模糊度快速解算流程;然后,基于Visual Studio 2019开发平台,运用C#编程语言,研制一种北斗高精度位移监测创新试验平台(LSMS)。试验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LSMS试验平台的北斗位移监测精度可达厘米级,其中北向精度优于0.9 cm,东向精度优于1.2 cm,垂直精度优于3.0 cm,水平精度优于1.5 cm,点位精度优于3.3 cm。本文方法及试验平台用于北斗高精度位移监测创新试验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针对对数比例变换法和多波段模型法两种操作简便的水深反演方法的优劣进行对比,旨在探讨二者对于大量浅海水深快速反演流程化工作的适用性。基于水深参考数据,随机选取138个样本点分别构建反演模型,并分层随机抽取100个验证点进行精度评价。从模型决定系数R2、反演精度,以及方法鲁棒性和适用性3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多波段模型法的决定系数R2(0.912)优于对数比例变换法(0.776);多波段模型法的反演平均绝对误差为1.47m,平均相对误差11.67%,均略低于对数比例变换法(1.45m,11.49%),但后者在小于1m的水深范围内的反演结果存在大范围错误,精度明显低于前者;多波段模型法可通过对回归方程和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而不断优化,鲁棒性和适用性亦明显优于对数比例变换法。因此,本研究认为多波段模型法更适用于大量浅海水深快速反演流程化工作。  相似文献   

8.
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和新型微波载荷的发射(如3维成像高度计),越来越多的小入射角海洋观测雷达将投入运行,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小入射角的后向散射数据成为研究的热点课题。利用TRMM(Tropical Rainfall Measuring Mission)的PR(Precipitation Radar)后向散射系数NRCS(Normalized Radar Cross Section)数据对小入射角情况下的海面风速反演方法和风速反演精度进行研究,并对风速反演性能进行统计分析。基于无雨条件下的PR海面后向散射数据,建立小入射角情况下的风速反演算法和经验的GMF模型。风速反演结果分别与浮标、ASCAT进行交叉比对。结果表明:反演风速的偏差小于0.28 m/s,标准差小于1.51 m/s;在中等风速条件下,反演风速的偏差和标准差均小于低风速条件和高风速条件;0°—8°入射角范围内的风速反演精度明显优于8°—12°入射角范围的风速反演精度。  相似文献   

9.
高光谱遥感植被指数的普适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众多的窄波段高光谱遥感植被指数,利用多个包含高光谱和植被理化含量的实测数据集从相关系数、确定性系数以及预测均方误差等方面进行验证分析。结果显示植被指数TCAR I、MCAR I、mND705、mSR705具有优于其他植被指数的普适性。在建立回归反演模型时,建议选用非线性抛物线模型,其预测精度优于线性模型。  相似文献   

10.
从观测方式的角度出发,讨论消除全极化微波辐射计遥感风向(顺风/逆风)模糊性的具体实施方案,提出合理进行星上定标和对地观测的设计思想.在研究全极化辐射计星上外定标方法的基础上,依据消除海面风向反演模糊性的算法,提出一种采用侧视扫描的机制,设计了在星上实现全极化微波辐射计对同一面元进行前、后两次扫描的具体方案,给出了一种在扫描周期内合理分配观测方位角和定标单元的方法.模拟结果表明,采用这种机制可以有效消除全极化辐射计风向反演存在的顺/逆风180°模糊,使风向反演精度大大提高.同时,考虑到卫星上空间资源的限制,单侧扫描刈幅宽度还能够达到760km以上,能够满足在较短的时间内覆盖全球的时间分辨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田洪军  李晋 《东北测绘》2012,(10):34-36
保护海洋生物资源和海洋自然环境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建立海洋保护区。规划海洋保护区时尽量做到与海洋功能区划协调一致。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海洋保护区的建设现状,通过收集整理沿海各省海洋功能区划中划定的海洋保护区信息,对比分析海洋保护区建设现状与海洋功能区划中划定的保护区之间的空间关系。文章利用GIS技术分析省级海洋功能区划中划定的保护区与海洋保护区现状的空间一致性,得出海洋功能区划有利于协调全国海洋保护区总体布局,现行的省级海洋功能区划中海洋保护区的选划可满足海洋保护区建设需求。  相似文献   

12.
海洋地理信息系统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了寻求更好发展海洋GIS的方法和途径,回顾了海洋GIS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海洋GIS目前研究状况,探讨了目前海洋GIS的研究所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海洋与气候变化等重大前沿科学与应用对空间海洋观测系统的需求出发,基于当前国内外空间激光技术水平与前期海洋激光遥感的探索,提出了海洋遥感从二维向三维发展的紧迫性,并将海洋剖面探测激光雷达作为未来“海洋三维遥感”的主要技术手段。本文对近50年国内外激光海洋剖面探测技术的理论与应用、基础性关键探测机理问题,尤其是近10年来的试验性探索及其在多个海洋科学问题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结合中国自主“观澜号”海洋科学卫星计划中海洋剖面探测激光雷达的系统论证与指标要求,提出了未来海洋剖面探测激光雷达发展路线图建议以及中国有望率先在空间海洋剖面激光探测领域取得突破的设想。  相似文献   

14.
GPS精密定位中的海潮位移改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海洋负荷潮理论,利用NAO99b全球海潮模型,计算了中国部分IGS站的海潮位移改正,并将海潮位移改正应用到GPS数据处理当中。在GAMIT软件的解算过程中,分别按加入和不加入海潮位移改正,对GPS基线分量和测站坐标分别进行了计算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海潮位移改正无论是对GPS基线分量还是对测站坐标,都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蒋兴伟  林明森  张有广 《遥感学报》2016,20(5):1185-1198
中国十分重视海洋遥感及其监测技术的发展,初步形成了具有优势互补的海洋遥感观测体系,并发挥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其中,海洋一号(HY-1A/B)卫星已经广泛应用于中国海温预报业务系统、冬季海冰业务监测、夏季赤潮和绿潮监测、海岸带动态变化监测、近岸海水水质监测和渔业遥感监测等方面。海洋二号(HY-2A)卫星不仅填补了中国海洋动力环境卫星遥感的空白,也是目前国际上唯一在轨运行的集主被动微波遥感器于一身的综合型海洋动力环境卫星,具备同时获取风场、有效波高、海面高度和海面温度的能力。通过卫星获得的数据提高了中国海洋环境监测与灾害性海况预报的水平,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海洋科学研究、全球变化研究等提供了可靠的遥感数据,同时还在国际对地观测体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受到国内外用户的高度认可。海洋一号和海洋二号卫星系列为中国建立完善的海洋环境立体监测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根据国家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在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维护海洋权益和加快发展海洋经济的进程中对海洋遥感的发展也进一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紧迫的需求。为此,紧紧围绕国家海洋强国战略需求,在《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年—2025年)》中专门规划了海洋观测卫星系列,服务于中国的海洋资源开发、环境保护、防灾减灾、权益维护、海域使用管理、海岛海岸带调查和极地大洋考察等方面,同时兼顾陆地和大气观测领域的需求。在充分继承已有HY-1A/B、HY-2A、高分三号(GF-3)和中法海洋卫星(CFOSAT)成功研制经验和应用成果的基础上,发展多种光学和微波遥感技术,建设新一代的海洋水色卫星和海洋动力环境卫星,具备卫星组网观测能力;发展海洋监视监测卫星,构建优势互补的海洋卫星综合观测体系。通过空间基础设施的建设,海洋遥感卫星必将在建设海洋强国的进程中发挥出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基于X波段雷达的海洋动力学参数提取算法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X波段船舶雷达记录的连续雷达图像中,可以获得海浪频谱和海流的信息。在不存在海洋表面流的情况下,雷达图像的三维频谱分布在由静水色散关系确定的平面轨迹上。海流的存在会使三维频谱的能量分布产生相应的多普勒频移,对此频移进行最小二乘拟合,可以确定海流的大小和方向,进而得到有向浪高谱。本文基于通用的海浪谱和方向函数,在考虑阴影调制的情况下仿真海面X波段雷达图像序列,分别对无海流和有海流作用下的三维频谱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海流产生的多普勒频移拟合出海流,并获得二维图像谱。最后分析了McMaster大学X波段雷达的实测定向海面回波数据,获取了海浪的一维图像频谱。  相似文献   

17.
高精度大地测量中的海潮位移改正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周旭华  吴斌  李军 《测绘学报》2001,30(4):327-330
鉴于目前IERS规范中缺乏海潮对多数中国测站位移的改正,基于表面负荷形变理论,本文采用CSR3.0全球海潮模型和Farrell的格林函数结果,计算了中国测站的海潮位移改正。部分结果同IERS公布结果引比,符合很好,可以用于高精度大地测量,对中国地壳形变监测特别是沿海地区地壳形变监测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张小红  马兰  李盼 《测绘学报》2016,45(6):631-638
利用动态PPP对香港12个GPS测站2007—2012年的数据反演了海潮负荷位移,通过与7个全球海潮模型、1个区域模型和静态PPP反演的结果比较发现,相对于另外几个模型,动态PPP反演结果与TPXO.7.2、EOT11a、HAMTIDE和NAO99Jb模型的结果符合得更好。与静态PPP的结果比较发现其RMS与各模型的RMS大体上一致,只是在S2、K2和K1的E方向和M2、S2的N方向稍有增加。此外,除K2和K1潮波外,动态PPP与模型的RMS值在水平方向上均小于1 mm,在垂直方向上均小于2.5 mm,能达到和静态PPP相当的精度。本文反演的结果与NAO99Jb模型值存在明显的系统偏差,当去除系统偏差后,所有潮波的RMS值都有明显的减小,尤其在K1的垂直方向RMS从16.4 mm减少到1.3 mm。此外,通过将香港2012年验潮站数据反演的潮波参数与模型的结果进行比较发现,其结果同样与TPXO.7.2、EOT11a、HAMTIDE和NAO99Jb这4个模型更为符合,这进一步验证了动态PPP反演海潮的有效性,同时说明这4个模型比较适合香港区域。  相似文献   

19.
自数字海洋的概念提出至今,已有20年整。本文以数字海洋为关键词,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1999-2018年间公开发表的数字海洋研究文献,综合运用科学知识图谱分析方法,研究总结了20年内数字海洋研究的发展过程、学科参与、研究质量、演进特征等。研究结果表明:①20年来,数字海洋研究成果日益丰富,受关注度逐渐提升;②以海洋科学为中心,多学科共同融合参与;③资源类型全面,但研究质量仍需提升;④前沿热点突出,紧跟信息化潮流。在经历过快速发展阶段之后,当前的数字海洋研究已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但在研究内容和方法技术等方面仍有探索空间和必要性。分析认为,未来的数字海洋研究应朝着全球化、应用化、精细化、智能化等方向发展,以期进入一个新的研究高潮。  相似文献   

20.
海岛礁相对重力测量的潮汐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着重分析固体潮模型、潮汐因子的选取和海洋负荷潮的求定,并利用ETGTAB模型数据详细计算了相对重力测量中的潮汐改正,说明在近海和岛屿地区进行高精度海岛礁相对重力测量时,必须考虑精确的固体潮和海洋负荷潮改正,从而提高相对重力测量的联测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