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究城市入室盗窃犯罪的时空分布特征,基于分时段核密度估计和时空K函数方法,对武汉市江岸区入室盗窃案件的热点区域分布以及时空聚集模式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入室盗窃案件同时存在空间聚集和时空聚集现象。热点区域相对稳定,显著的时空聚集现象集中在近时空区域内,而且聚集程度总体上呈现出时空衰减趋势。所得到的结果可为制定犯罪预防策略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分析城市道路交通事故的时空分布模式,本文基于网络空间线性最邻近指数和Knox时空检验方法,对武汉市青山区道路交通事故的热点路段分布以及时空交互模式进行检验。实验结果表明,城市道路交通事故在空间和时空层面均呈现显著聚集分布。事故热点主要分布在主干道和道路交叉口等人流量大和路网密集的区域,显著性时空交互现象发生于近时空区域内。本文结果可为交通事故防控、交通设施优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中国省域离婚率的时空格局及趋同演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有离婚率研究时间、空间割裂,整体性探讨不足及实证研究缺乏的问题,该文运用空间自相关、空间马尔可夫链等空间统计方法对中国大陆各省域1979—2012年离婚率数据的时空分布及趋同演变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除东北、西北地区离婚率一直居高不下之外,中国大陆高离婚率地区逐步向中部延伸并聚集,离婚率存在着较强的空间自相关且空间聚集现象明显;省域离婚率的"两极分化"现象和"俱乐部趋同"现象均经历了由弱到强再减弱的波动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4.
为助推抚州市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工作的开展,该文运用ArcGIS空间分析工具和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抚州市96个中国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历史演变过程,探讨了影响抚州市传统村落时空分布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抚州市传统村落呈凝聚型分布,主要集中在金溪县,空间分布极不均衡,总体呈现"小范围聚集""大范围散乱"的空间分布格局;抚州市传统村落主要形成于宋代,随着朝代更替,传统村落数量不断增加并以金溪县为中心聚集,总体表现为"西南-东北"聚集的空间分布方向特征.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共同影响着抚州市传统村落的时空分布,自然因素影响着传统村落建村的选址,社会经济因素影响着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开发.  相似文献   

5.
公共地图服务的普及是人们步入数字生活、建设智慧城市的重要一步。如何准确地探测群体用户访问行为的时空聚集访问模式,将网络虚拟空间访问行为映射为现实世界行为,是提升公共地图服务和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所在。探寻了群体用户访问公共地图服务产生的热点聚集区域的时间及空间规律,基于海量用户访问日志记录,结合分组分析、时间序列统计分析和时空三维图可视化方法,挖掘得出公共地图服务热点区域具有明显的以星期为单位的周期自相似特征,多数热点区域在周期内连续出现;基于箱形图和频率密度图的统计方法,分析得到热点区域间距在空间上呈“小间距多,大间距少”的聚集分布形态,且在不同的图层中热点区域间距分布迥异。公共地图服务用户访问时空规律揭示了用户行为意图,可将人类活动数字化,促进智慧城市建设中人地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选取安徽省2001年、2004年、2007年、2011年和2014年A级旅游景区为研究样本,系统分析全省近13年来A级旅游景区演变特征;运用最邻近点指数、地理集中指数、基尼系数、洛伦兹曲线和热点分析,探讨其空间分布类型、集中程度和均衡程度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2001年以来安徽省A级景区总量逐年上升,其中3A级和4A级旅游景区增加数量最多;A级旅游景区主要集中在皖中和皖南地区,整体上呈现"少—多—多"的格局;2007年以后,景区等级结构逐步形成以4A、3A、2A中间等级旅游景区为主,两端高级和初级旅游景区较少的纺锤型结构,趋于相对稳定、合理;全省A级景区空间分布类型从随机分布趋于聚集分布,同时地理集中指数表明各个时期在各地市分布愈加集中,基尼系数表明在三大地理区域中分布愈加集中不均衡,全省A级景区在2004—2014年十年间逐渐由景点分散和热点区域集聚不明显演变为以黄山市和合肥市为核心的多极热点区域。  相似文献   

7.
苏中苏南县域城镇居民收入时空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的统计学方法无法有效刻画居民收入空间格局演变的不足,该文提出了一种将数理统计与空间统计相结合的方法。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方法,研究了1989年—2011年苏中苏南地区县域单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变化,较好地描述了收入差异的时序变化和空间格局演变特征。研究发现:县域单元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绝对差异逐年增大,相对差异呈阶段性波动增大;同时,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呈高度的空间自相关,收入水平相似的单元在空间上集聚,苏南处于高值簇,热点区聚集;苏中处于低值簇,冷点区聚集;此外,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空间格局不稳定,冷热点区切换频繁,冷热点区呈高度集聚,其他类型区域的分布态势减弱。  相似文献   

8.
为了获得对中国大陆地区2009年爆发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时空分布的认识,以中国省级甲流疫情的逐月时空数据(时间序列为2009年5月至2010年3月)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自相关方法对其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甲流传播的集聚性是由弱到强变化的,疫情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早期的随机分布、中期的扩散以及后期的集中控制;广东、北京、浙江是疫情最为严重的地区,但高高疫情相邻的省份不多;统计学上显著的疫情爆发热点集中在中东部的浙江、江苏、上海、福建等地,聚集重心并未随着时间发生转移。  相似文献   

9.
以成都市为研究区,采用Python爬虫工具,试图识别成都市夜经济的时空分布规律与特征,为优化成都市的夜经济发展提出参考.研究表明成都市的夜经济在空间上总体呈现出"中心聚集,连片扩展,多点分布"的四级空间格局,不同级别的热点区域的夜经济场所类型不同,在时间上呈现出周末活跃度最高,工作日活跃度低的总体特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比研究成都市本地居民和游客的夜间消费的时空差异.研究发现本地居民参与夜经济的区域较为集中,主要集中在二环以内区域,且活跃时间较短,主要集中在18时至次日2时.外地游客参与夜经济的区域较为分散,主要分布在学校、景区、交通站点区域,且活跃时间略晚于本地居民.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提出了成都市夜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揭示城镇化背景下武汉市人口时序增长趋势和人口空间分布格局演变特征,本文基于1990年第四次、2000年第五次、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和2014年武汉市人口普查数据,运用统计学原理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分析了武汉市人口增长的时空变化规律;应用人口密度空间分布的数学模型,得到武汉市人口空间分布格局的演变趋势。人口增长研究表明:1990年以后,武汉市人口数量迅速增长,总体上形成了中心聚集、外围扩散的空间发展格局。空间分布研究表明:1)武汉市的人口密度分布更加符合Clark模型,主城区Smeed模型拟合效果更好。近25年来,武汉市城镇化进程迅速,人口向主城区聚集。随着时间发展,主城区逐步呈现初级阶段的郊区化。2)武汉市主城区人口空间分布已经出现多中心化的趋势,并且已经有两个街道发育成为人口次中心。研究结果可为武汉市人口相关决策的制定和城市结构调整提供参考依据,有助于认识我国中部崛起城市的发展规律,为其他城市的发展和规划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