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陈玥  李英成  李兵  刘晓龙 《测绘科学》2021,46(3):104-109,132
针对现有的LiDAR航线设计软件绝大多数针对大中型无人机,主要依靠飞行人员根据实际经验敷设航线,少数采用传统摄影测量改变基线长度的方式实现复杂地势下LiDAR航线自动敷设,但高地势地区航线较密,飞行成本高,有局限性,目前能实现轻小型无人机载LiDAR航线自主敷设的软件很少等问题,参照轻小型机载LiDAR的特点,该文提出一种复杂地势下基于DEM改变航高的航线设计方法。以延庆某山区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适当放宽分区高差限制,综合考虑地形信息、飞机性能等要素,使得单条航带点云密度得到保证,提高航线规划效率,节约飞行时间。将考虑DEM与未考虑DEM两种方式对比,确保重叠度,满足工程点云密度,便于后期数据处理。  相似文献   

2.
为了配合无人机的高机动性和快速作业能力,根据无人机的飞行任务和摄影测量要求,开发航线自动化生成软件,高效快速生成无人机飞行参数和航程路线。在柳河县执行实际航摄作业过程中,大大缩短了航线设计的时间,提高了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3.
针对复杂环境下单(双)机TF/TA2飞行路径规划问题,提出了满足飞机可飞性和可操作性的人工免疫算法飞行航线规划方法;设计了综合3D威胁信息的惩罚函数(亲和力函数);构建了包含动态、静态威胁及不可飞区域的综合威胁模型。据此,设计了不同威胁度环境下的单、双飞行航线,并将人工免疫算法规划的航线与遗传算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简单威胁环境下,遗传算法规划时间短、路径较长;在复杂环境下,遗传算法的单机规划失败率极高(大于95%),双机规划失败。人工免疫算法能够为单(双)机规划出一条最优及多条待选飞行航线。  相似文献   

4.
采用区域历史回归、双比分析以及区域对比分析作为人工增雨效果检验的基本方法,基于Flex平台,利用ArcGIS Server和WebGIS等技术,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B/S模式的人工增雨效果检验系统。系统界面友好,具有较强的交互性和可操作性,实现了人工增雨效果评估数据的快速输出,大大提高了人工增雨效果检验的评估效率。  相似文献   

5.
比较几种常见的航线算法,在航线设计中引入了改进的Dijkstra算法,以保证快速生成的航线能符合运输机飞行性能和交通管制的要求。实践证明,通过使用改进后的Dijkstra算法建立数学模型,本质上是对所有的航段进行过滤,使最后生成的航线满足需求。  相似文献   

6.
毕瑞  甘淑  袁希平  李绕波  高莎 《测绘通报》2022,(4):83-89+129
针对不同地形环境下存在的飞行安全性低、数据冗余、构建三维模型质量和精度差等问题,本文以单镜头四旋翼小型无人机为试验设备,对平坦地形环境下的复杂单体建筑使用井字形交叉航线和环视航线;对复杂山地地形环境下的泥石流沟谷使用水平航线、井字形交叉航线及视频航线构建三维模型,并结合航线参数、三维模型质量和精度,探讨了不同地形环境下无人机航线规划方案对三维模型构建的影响。经评价分析可知:①使用环视航线能安全、快速地获取平坦地形下的复杂单体建筑影像,构建完整、质量好、精度高的三维模型;②使用井字形交叉航线能构建山地地形下泥石流沟谷的完整、质量好、精度高的三维模型,但飞行安全性、时效性较低;③使用视频航线,影像重叠度高,能构建完整、质量好的三维模型,模型精度并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
航空遥感任务规划系统服务于航空遥感飞行,航线设计是该系统中重要的功能之一。重点介绍所设计的航空遥感任务规划系统的框架结构、主要功能以及三种方法适用于不同设计环境下的航线设计方法,最后以贵州安顺的遥感飞行实例证明系统在航线设计方面所具备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基于瞬时水深模型的最短时间航线自动生成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优化的海图航线设计是舰船安全、经济航行的先导和基础。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瞬时水深模型的最短时间航线自动生成算法。基于海图静态水深和海域潮位模型,构建瞬时水深模型,动态提取碍航区,并进行航线可行性分析;利用动态规划思想,进行最短时间路径搜索;采用矩形包络分析、相近节点搜索和冗余点删除等策略,进行航线优化。实验表明:本文所提算法,能动态分析航线可行性,搜索最短时间航线; 与传统的最短时间航线算法相比,所提算法可提取航行时间更短的航线;所提取的最短时间航线,与舰船航行的起始时间和舰船航速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前,国内的航线设计工作仍停留在传统的手工作业阶段,工作量大、生产效率低、设计费用较高.针对航摄工作的需求,中文在可视化仿真算法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并初步实现了一个3维可视化航摄任务规划系统,并利用模拟数据对系统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本系统能大大提高航线规划和设计工作的自动化程度,对航空摄影工作具有较强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0.
针对带状复杂区域的倾斜摄影外业影像采集的数据冗余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面向带状复杂区域的倾斜摄影航线优化方法。该方法基于前期勘测成果以及高清卫星影像数据,较好地确定了精确的测区范围并获取了测区的点、线、面等GIS空间数据;建立了以航线数目为目标函数的数学优化模型,并运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实现了对航线数目和飞行参数的快速求解;基于CAD、GIS以及大疆智图插件和开发接口进行航线规划和飞行设置,实现了数据的交换融合。该文以云南某道路工程项目为例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引入较为成熟的最优化数学模型并运用数学方法建立起航线数目和航线规划参数之间的联系,对参数进行科学量化和约束,降低对工程经验的依赖。基于该模型建立的航线比常规航线规划软件所规划的航线节约了10%的飞行时间,影像照片数量上减少了9%,综合采集效率提升9.5%,所建立的倾斜摄影实景模型分辨率和精度均符合规范和项目要求。  相似文献   

11.
无人机倾斜摄影直接生产的成果通常包括三维模型、TDOM、DSM等,然而规划设计通常不能直接利用倾斜数据输出的DEM,需要辅以人工编辑。作为倾斜摄影影像处理的过程成果,密集匹配点云未得到充分利用。其与激光雷达点云具备相似的结构,且点云密度可自由选择,在不考虑数据量的情况下,密集匹配点云的点密度可数倍于激光雷达点云。此外,密集匹配点云无需单独赋色,即具有纹理信息, 对人工目视编辑自动分类后的地面点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本文对比分析了同一测区的密集匹配点云与激光雷达点云,验证了密集匹配点云用于房屋建筑区及稀疏林区地面点滤波并生产DEM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逆向工程的基本知识,飞机曲面数据采集的一般流程;提出了点云数据预处理算法实现方法,包括点云滤波算法、点云数据精简算法和基于奇异值分解法的多视点云拼接算法,通过对数据的预处理,大部分数据噪声得以消除,数据量进一步简化,多视点云数据实现空间配准;研究了飞机曲面重建的数据处理流程,对飞机机体进行若干分区,按照点、线、面的建模处理流程对每个区进行独立建模;最后以Catia逆向建模模块对某型样机点云数据处理流程为例,详细探讨了飞机曲面重建的流程和精度验证等方法。实践证明,本文介绍的算法和处理方法切实有效,建模数据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3.
一些大型的工程项目在前期使用航飞LIDAR系统采集地面数据,获取了大量的三维点云数据和DOM影像数据,要制作该项目全区域的线划图,使用传统的制图方法,不仅效率低,而是几乎不可能完成该项工作。因为海量数据已经让传统的AutoCAD平台制图软件不堪重负,基于此原因,必须研究探索新的方法,就是使用GIS方法来生产线划图。  相似文献   

14.
段树  张凌  刘锦丽  吕达仁 《遥感学报》2002,6(4):289-293
为拓展主波,动生波探测系统遥感降水云雨的功能,使系统的原理先进性能有进一步的体现,将一套主被动双波段(X/Ka)微波遥感系统研制升级为双线偏振双波段主被动微波遥感系统。对新系统及主要部件的工作原理,技术指标及研制改造方法作了介绍,还给出了一些初步的观测结果。  相似文献   

15.
资源三号测绘卫星自动云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光学卫星遥感影像自动云检测是卫星产品生产系统的一个重要环节。利用资源三号卫星编目生成的浏览图,采用树状判别结构进行云检测,对浏览图进行分块,提取子块图像的特征进行云地分类。由于云类和地物类过于繁杂,且浏览图的分辨率较低,传统通过图像特征对云地进行分类的算法有很大的局限性,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在分类之前对原始的子块图像进行增强处理,扩大云和地物的纹理差异,然后以二阶矩、一阶差分等作为云地分类的图像特征,并在多尺度空间内进行特征延拓,经过综合分析估计云在影像中的比例。该云检测算法应用于资源三号卫星应用系统工程,实际测试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较好地提升云量检测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6.
The common method to detect deep convective clouds is from satellite infrared (IR) measurements, which is based on thresholds of cloud-top temperatures. However, thick cirrus clouds with high cloud tops are difficult to screen out using IR methods, resulting in an overestimation of deep convective cloud fractions. Two aircraft cases with simultaneous Millimeter-wave Imaging Radiometer, Multispectral Atmospheric Mapping Sensor, and ER-2 Doppler radar measurements during the Convection and Moisture Experiment 3 in August 1998 are analyzed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high thick cirrus clouds on two previously developed IR methods. In contrast, a microwave method based on the brightness temperatur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hree water vapor channels around 183.3 GHz of the Advanced Microwave Sounding Unit-B (AMSU-B) (183.3/spl plusmn/1,183.3/spl plusmn/3, and 183.3/spl plusmn/7 GHz) can screen out high thick cirrus clouds efficiently. The tropical deep convective cloud fractions (30/spl deg/S-30/spl deg/N) estimated by the IR methods and the AMSU-B method are compared. Although their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s are in well agreement with each other, the total fractions detected by the IR methods are about 2-3.5 times greater than that detected by the AMSU-B method. Moreover, the overestimation of deep convective cloud fractions by the IR method (11-/spl mu/m brightness temperature less than 215 K) can result in a displacement in the detected location of the deep convective clouds. The average thick cirrus clouds cover 2.5 times the area of the deep convective clouds that generates them.  相似文献   

17.
MODIS NDVI时间序列数据的去云算法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受多重因素的影响,MODIS NDVI数据产品中存在着大量的噪声,需要进行去噪重建.针对目前几种常用的NDVI时间序列数据去云方法,如HANTS法、SPLINE插值法以及Savizky-Golay法,以山东省MODIS NDVI时间序列数据(一年的)作为检验数据,从不同角度比较几种算法的去云能力和使用范围.结果表明:S...  相似文献   

18.
针对云检测在高亮度地表以及雪覆盖区域存在过度检测的问题,设计了一种不依赖热红外波段的增强型多时相云检测EMTCD(Enhanced Multiple Temporal Cloud Detection)算法。首先,利用云的光谱特征建立单时相云检测规则,并基于云、雪的光谱差异构建了增强型云指数ECI(Enhanced Cloud Index),改进了云、雪的区分能力;其次,以同一区域无云影像为参考,基于ECI指数构建了多时相云检测算法,较好地克服了单时相云检测中高亮度地表、雪和云容易混淆的问题,提高了云检测的精度;最后,选择两个典型区域的Landsat-8 OLI影像,对比分析了不同算法的云检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ECI指数能够有效区分云、雪,EMTCD方法的平均检测精度达到93.2%,高于Fmask(Function of mask)(81.85%)、MTCD(Multi-Temporal Cloud Detection)(66.14%)和Landsat-8地表反射率产品LaSRC(Landsat-8 Surface Reflectance Code)的云检测结果(86.3%)。因此,本文提出的EMTCD云检测算法能够有效地减少高亮度地表和雪的干扰,实现不依赖热红外波段的高精度云检测。  相似文献   

19.
李峰  邓园园 《东北测绘》2007,30(6):156-157,160
航线设计是每次飞行的基础,在航空摄影测量中,它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航线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航拍成果的质量,所以在进行每次航拍飞行之前都要对测区内的航线进行设计,以保证航飞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