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减灾服务系统的建设对于科学防灾减灾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单体架构的减灾服务系统无法满足科学减灾、智能减灾的需求。设计了一种结合微服务架构和中台理念的一体化综合减灾智能服务系统框架。首先,通过分析中台理念的概念、微服务框架的特点及一体化综合减灾智能服务系统的概念和需求,总结了中台理念和微服务架构用于一体化综合减灾智能服务系统的优势。然后,提出了基于中台理念的系统架构设计,分为应用系统层、中台层、微服务层和基础设施层,重点介绍了中台层的模块和功能,同时介绍了基于微服务的系统架构实现路径。最后,介绍了基于所提框架实现中国西藏自治区突发事件地理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路径及系统功能。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我国减灾服务重决策轻预警,减灾服务技术、系统、应用集成不够,尚缺乏完善的一体化综合减灾智能服务体系现状。该文从测绘地理信息视角,分析了室内外一体化应急定位、多源应急数据融合、灾害场景可视化、灾害模型分析服务等关键技术,构建了一体化综合减灾智能服务原型系统,并在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和陕西省的相关应急部门进行了实际应用,实现了应急信息的一体化感知、定位、融合、分析、服务,为我国综合减灾决策分析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大数据和减灾技术的发展为灾害管理和应急响应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大数据以其可视化、分析和预测灾难的能力,正在深刻地改变着应急救援和灾害管理。灾害大数据与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的结合成为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重要手段。在大数据背景下对一体化综合减灾技术进行了分析与总结:阐述了一体化综合减灾技术的特征,回顾了一体化综合减灾技术的进展,包括灾害信息的获取与管理、应急信息的融合和分析、灾害模型的构建与仿真、应急综合决策与服务等;介绍了一体化综合减灾智能服务系统平台及其应用情况,并对一体化综合减灾技术与服务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4.
信息化测绘技术在灾害应急服务领域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信息化测绘技术应用服务于防灾减灾领域的背景,阐述了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的概念,分析了多源灾害信息资源与地理空间信息技术的紧密相关特性.以防灾减灾相关部门应用需求为基础,提出了基于信息化测绘技术重要技术构成之一--地理空间信息技术的灾害应急救助指挥地理信息服务系统架构设计、网络运行环境和硬件结构设计、数据库设计、专题空间地理信息数据设计、功能设计等.最后结合黑龙江省防灾减灾网络管理系统分项目灾害应急救助指挥地理信息服务系统设计与开发,展示了系统部分开发内容.  相似文献   

5.
公路地质灾害专题制图是公路灾害领域系统研究成果的高度综合。面向我国西部高烈度地震区公路建设及其防灾减灾需求,从灾害系统和风险管理出发,综合应用现代数字制图技术和地理信息可视化表达方法,介绍震区公路次生地质灾害监测与评估地图集的设计思想和制图流程。该图集较为系统地表达了汶川地震及其次生灾害孕灾环境、致灾因子、承灾体、灾情和灾害风险评估等内容,展示了灾害形成机理、分布规律、识别诊断、监测预警、风险评估、防治规划和恢复重建等公路防灾减灾成果与经验,为公路恢复重建、交通运营安全、相关科学研究、政府应对巨灾、领导宏观决策和公众防灾减灾科普教育等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珍贵资料。  相似文献   

6.
《测绘》2019,(5)
针对当前防灾减灾平台中存在多源异构信息集成困难、运行速度慢、展示效果差等问题,本文设计了灾情信息可视化应急平台,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三维重建技术、快速可视化等技术集成了多源异构应急数据,实现了三维灾害场景的快速构建。同时制作了针对灾情信息的空间分析工具,通过功能组合可实现灾情的地理分析,并支持多源、多期、异构、海量灾情信息的有效分析、管理及三维可视化。实践证明,该平台可为灾前、灾中和灾后监测、预防、评估、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为了将舟曲"8.8"特大泥石流灾后地形地貌、灾后重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及治理工程直观展现及其数据的更新与传输进行有效管理,本文在利用三维GIS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三维空间数据库技术和遥感技术的基础上,基于Skyline平台开发出舟曲县城区灾后重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及治理工程三维可视化系统,系统实现了多源数据融合、查询、三维显示及数据管理等,为舟曲县灾后重建、防灾减灾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以秸秆焚烧监测工作的实际需求为导向,通过国外开源热异常点监测数据的智能抓取与处理、基于多源遥感影像的热异常点提取、热异常点地理定位与地类识别、基于大屏系统的秸秆焚烧监测信息综合展示与服务等关键技术研究,形成一体化服务技术体系,为相关部门提供支撑与保障.  相似文献   

9.
李德仁  洪勇  王密  唐炉亮  陈亮 《测绘学报》2021,50(11):1421-1431
从自动驾驶汽车到智能汽车,再到智能网联汽车,智能驾驶汽车技术及产业的快速发展,测绘与遥感技术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本文首先介绍了国内外智能驾驶汽车的进展及其与常规汽车的区别,基于科学技术发展3次重要浪潮的视角,对比分析和归纳了自动驾驶与测绘遥感的发展历程及其核心技术驱动力.然后从顶层规划与政策环境、环境感知与计算决策车辆关键技术、高精地图与导航定位基础支撑关键技术、车路协同信息交互关键技术4个方面,对智能驾驶汽车的关键技术进行了介绍.以星基导航增强、高精度位置和姿态测量、多源融合感知等多项导航定位先进技术成果为实例,论证了测绘导航赋能单车智能驾驶;通过介绍移动测量与众包高精地图制作技术,阐述了测绘遥感对智能驾驶的关键支撑作用;以天基信息实时服务系统(PNTRC)建设为例,描述了测绘遥感未来将服务智能网联汽车"人-车-路-云"的发展趋势.最后总结分析了智能驾驶发展尚需解决的问题以及测绘遥感近期需要应对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利用高科技手段防灾减灾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经济价值。本文介绍了以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为核心的滑坡智能监测预警系统,系统由多维度物联感知体系、监测预警体系和预警云平台构成。该系统成功应用于湖南石门雷家山特大山体滑坡,为疏散群众封锁道路等应急联动提供了3个小时的预防窗口期,实现了特大型地质灾害下零伤亡的成果。  相似文献   

11.
地质资料信息集群化共享服务平台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质资料是地质工作形成的重要基础信息资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信息支撑。国土资源部非常重视地质资料的开发利用和共享服务,将地质资料信息集群化产业化列为部重点工作之一。但是,地质资料分散保管、服务的现状为全国统一集群化服务的实现出了一道难题,现有的数据集中服务方式难以实现,为此,本文在深入调研和技术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数据分散存储、服务逻辑统一”的分布式地质资料集群化共享服务构架,攻克了分布式协同的技术难题,成功实现了地质资料信息的集群化服务。这套技术可以扩展到其它分布式存储管理的各类国土资源数据领域,将有效提升国土资源信息集群化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2.
感知设备的接入、集成管理与服务是实现智慧城市的首要前提.为了剖析当前智慧城市感知技术的发展和挑战,首先系统性论述了智慧城市感知的需求与复杂性,梳理了智慧城市感知技术体系的发展过程和网络架构;然后在此基础上,针对未来智慧城市感知中泛在接入、可信感知和智慧管理的重要挑战,提出了智慧城市感知基站这一全新的解决方案,论述了智慧...  相似文献   

13.
本文面向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实际需求,通过关键技术研究和技术集成,建立基于“3S”的国土资源数据获取、更新、管理、交换与应用的技术体系,通过应用示范研究,形成实用、可推广的技术流程和应用软件。研究结果表明,基于“3S”的技术体系,以其精确的空间定位、快速准确的数据获取、强大的数据管理能力,能够满足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基于行业用户需求而建立的集中式高精度导航定位服务模式在可靠性、可扩展性以及服务多样性等方面已无法满足大众用户的精密定位需求。结合云平台技术,提出了云定位的概念,通过综合管理和整合各类定位资源,实现多种定位手段的资源共享、技术融合和优化配置。给出了云定位的架构图,并讨论了GNSS网络RTK,GNSS广域精密定位,Wi-Fi定位,通信基站定位等多种手段在定位云上的综合和服务实现。云定位在可扩展性、可靠性、系统维护成本以及用户使用灵活性等方面都具有传统的精密定位服务模式所无法比拟的优势;通过云定位,用户不仅可以获取各类精密定位服务,还能实现多种定位资源的优化配置,定制个性化的应用;为精密导航定位的大众化普及提供有效的商业模式和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5.
随着传感器技术和观测平台的迅速发展,点云大数据作为新型遥感的主要数据形式,已经逐渐成为场景感知的重要信息载体,并在地质灾害态势感知、自然资源定量调查和道路交通安全服务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中发挥了越来越显著的作用。与此同时,点云观测装备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双重驱动促使空间场景从感知迈向了认知,也对认知处理的算法和算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本文以点云场景认知的基本框架为线索,分析了多源点云耦合观测的研究现状,总结了点云场景认知处理的关键进展及其在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中的典型应用,并凝练了点云场景认知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聚焦点云场景认知的前沿挑战,避开传统欧氏空间而转到高维张量流形空间进行点云数据处理,提出了“泛化点云”的科学概念和技术框架,为突破点云场景认知处理的算法和算力提供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系统建设需求、系统构架、功能组成及数据集成建设、系统展示与应用六个方面介绍了重庆市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建设与应用。系统研发过程中利用了计算机网络、通信和3S技术,按照统一的标准和规范要求建设,旨在搭建一个重庆市地质灾害防治信息与监测预警平台,实现地质灾害防治网络化运作模式,提升地质灾害防治日常管理、监测预警、决策支持和应急处置能力,为重庆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信息服务及决策服务。  相似文献   

17.
当前洪水灾害场景三维可视化存在沉浸感差、移动性不足等问题。本文将移动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与洪水灾害场景三维可视化相结合,提出了移动VR洪水灾害场景构建优化与交互方法。该方法首先提出了一种免插件B/S架构下的移动VR场景构建方案,然后从多样化场景数据组织、场景数据量优化控制及自适应调度对移动VR场景构建进行了优化,最后设计了基于凝视的洪水灾害场景漫游探索、信息交互查询等交互分析模式。通过构建试验平台并选择案例进行试验,证明本文方法能够有效支持在智能手机上进行洪水灾害场景流畅地沉浸式展示与交互探索分析。  相似文献   

18.
随着5G/6G、云计算、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进入了万物互联时代。本文探讨万物互联时代地球空间信息技术的五大特点:定位技术从GNSS和地面测量走向无所不在的定位导航定时(PNT)服务体系;遥感技术从孤立的遥感卫星走向空天地传感网络;地理信息服务从地图数据库为主走向真三维实景和数字孪生;3S集成从移动测量发展到智能机器人服务;学科研究范围从对地观测走向物联监测和对人类活动的感知。笔者基于这些特点进一步剖析新时代面临的挑战,并提出新时代地球空间信息学发展亟待解决的三大科学技术问题:测绘学科如何服务人与机器人的共同需求?遥感影像解译的机理是什么和如何突破实现技术的瓶颈?如何利用时空大数据挖掘人与自然的关系,从空间感知走向空间认知?万物互联时代的地球空间信息学,必须且完全可能为万物互联的数字地球和智慧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林愿 《北京测绘》2014,(6):139-141
本文基于GIS空间信息技术,从提高预防能力和减轻海洋灾害的角度,整合现有福建省海岸带地理信息资源,完成海岸带防护工程属性处理,汇编,形成福建省海洋防灾减灾地理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20.
倾斜摄影实景模型悬空地物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更好解决传统倾斜摄影实景模型悬空地物处理过程中对三维采编环境的过度依赖,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倾斜摄影三角网络分析的实景模型悬空地物处理技术方法。该技术方法将三维三角网进行降维处理,通过分析降维后二维三角网节点上边线的辐射特性,快速定位地物边缘点,同时结合聚类分析算法、最小凸边提取等技术方式,实现对悬空地物边界的快速定位、消除。试验选取植被这类悬空地物作为研究对象,验证了文中的技术方法对倾斜摄影实景模型悬空地物处理具有较好的适用性,能极大降低倾斜摄影实景模型数据处理中对三维环境的要求,降低数据处理的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