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李建利 《测绘标准化》1999,15(4):20-21,41
遥感影像融合技术是图像处理领域的新技术,通过富集同一地区不同数据源的信息大跨度特征像数据的融合,提供有关各单个传感器的互补信息,使分类更精确。本文对多源遥感影像融合技术的技术路线及影像配准,影像融合的一些技术方法思路做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影像信息融合方法来提高遥感影像的几何分辨率,该算法的基本思想是:首先利用小波正变换算法将待处理的两幅影像分解成不同分辨率的子图像,然后在一定的准则下对不同分辨率的子图像进行信息融合处理,最后利用小波重建算法对融合子图像进行小波逆变换处理,得到信息融合后的高质量图像,实验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基于SFIM算法的融合影像分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福州市城乡结合部的Landsat7ETM 影像为例,就该融合算法的自动分类精度作进一步研究,并藉此对该算法作全面评价。研究结果表明,SFIM融合影像的分类精度高于原始未融合影像的分类精度,但选择不同尺寸的均值滤波器会影响融合影像的分类精度。试验表明,太大尺寸的滤波器虽然能提高高分辨率影像的信息融入度,但会降低融合影像的分类精度和光谱的保真度。  相似文献   

4.
遥感影像融合作为影像处理领域中最具有挑战的工作,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合成孔径雷达SAR(Synthetic Aperture Radar)具备全天时、全天候、穿透云雾等多种特点,却因存在相干斑噪声等问题,使得影像难以解译。相比之下,光学影像可以反映地物的光谱和空间信息,易于解译,但容易受到云雾干扰,造成信息丢失,将光学与SAR影像数据融合可以实现不同类型传感器成像之间的信息互补,能够更好地为后续的影像分析与解译提供方便。本文首先对光学和SAR影像融合进行了系统性回顾,包括传统融合方法和基于深度学习方法在影像融合方面的最新工作,重点阐述了卷积神经网络CNN(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生成式对抗网络GAN(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等框架在光学和SAR影像融合中的进展;然后总结了光学和SAR影像融合在深度学习领域开发的数据集,并做了简单介绍和说明;最后,从数据集、时间序列影像融合、融合评价体系和算法轻量化等4个方面对光学和SAR影像融合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按照影像融合的一般理论,结合Erdas软件功能实现了SPOT全色波段和多光谱影像的融合。  相似文献   

6.
遥感多光谱影像数据与航片数字化影像融合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探讨利用HIS变换对航片化影像分析与遥感多光谱影像SPOT XS、Landsat TM和MSS进行融合的方法,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行之有效。融合后的影像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原多光谱影像的光谱特征,空间分解力较我光谱影像提高到近3倍,清晰度也提高了。因而具有更强的解译和量测能力,能进一步提高分类精度、制作专题图的精度,多时相监测能力等。  相似文献   

7.
简述了多源遥感影像融合过程,并利用IKONOS-2的全色影像和多光谱影像,对常用的几种影像融合方法进行了试验与比较,同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小波变换融合算法总体优于其他几种融合方法。  相似文献   

8.
多进制小波理论在SPOT和TM影像融合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二进制小波不适合融合SPOT全色影像和TM多光谱影像;三进制下的Mallat算法对SPOT全色影像和TM多光谱影像进行融合时,由于存在抽取和插值运算,使得融合的结果存在相位失真。为了克服相位失真,本文采用了多进制下的MRAGM算法。试验表明,它能有效地用于融合SPOT全色影像和TM多光谱影像,实现它的关键是构建具有支撑特性的M进制低通尺度函数滤波器。  相似文献   

9.
多源遥感影像像素级融合分类与决策级分类融合法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首先探讨了基于像素的多源遥感影像高频调制融合法,根据成像系统特性和Heisenberg测不准原理,设计的高斯滤波器对高分辨率影像滤波的方法是合理有效的。在研究BP神经网络的基础上,采用动量法和学习率自适应调整的策略,提高了BP神经网络学习算法收敛速度,并增强了算法的可靠性。提出并实现了多源遥感影像像素级融合分类与决策级分类融合两种分类方法,并进行了比较。采用Landsat TM3,4,5和航空SAR影像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两种分类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均适用于多源遥感影像分类。  相似文献   

10.
基于多进制小波遥感影像融合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监测地面沉陷区的动态演化信息,探讨了基于多进制小波变换与RGB特征融合相结合的遥感影像融合方法。在融合过程中,首先对高分辨率全色影像和多光谱影像进行M进制小波分解,再将高分辨率影像的高频分量分别与多光谱影像的R,G,B波段高频分量以区域能量为融合准则进行特征融合,形成新的高频分量,然后与多光谱影像的低频分量进行多进制小波逆变换,最后经RGB合成为彩色影像。结果表明,该方法既改善了影像的清晰度和分辨率,同时也保留了原影像的光谱信息,利用融合后的影像进行地面沉陷区监测,效果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1.
遥感数据融合研究进展与文献定量分析(1992—2018)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遥感应用的快速发展推动了遥感载荷指标性能的不断提升。但由于遥感传感器的硬件技术瓶颈,遥感数据无法同时具有高空间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的指标特性。遥感数据融合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方法。为了深入了解目前遥感数据融合技术的研究进展情况,本文对国内外1992年—2018年间在该领域有一定影响力的相关成果进行了调研、分析与归纳总结。首先对遥感数据融合相关论文的年发文量、发文国家与机构、发表刊物以及关键词等进行了统计,梳理其发展历史及趋势;系统性的总结了各类数据融合算法,将其分为面向空间维提升的融合算法、面向光谱维提升的融合算法以及面向时间维提升的融合算法3类,并对各类算法的优势与适用性进行了分析;归纳总结了遥感数据融合的质量评价指标,包括有参考影像的融合评价指标以及无参考影像的融合评价指标;最后对遥感数据融合进展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12.
多源遥感影像数据的融合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和总结多源遥感影像数据融合的基础上,探讨了多源遥感影像数据融合的层次、模型、结构及其特点.归纳总结了多源遥感影像数据融合方法,目的是提高多光谱影像分辨率的同时保持色调不变,从另一个角度理解为在已知低分辨率多光谱影像和高分辨率全色影像的基础上,模拟生成高分辨率多光谱影像.本文介绍了遥感影像融合技术,系统阐述了几种常见的遥感影像融合方法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3.
苗馨远  张晔  张钧萍 《遥感学报》2021,25(11):2255-2269
热红外遥感图像由于其特定的成像方式,包含目标特有的发射率及温度等特征。然而,热红外遥感图像较低的空间分辨率却限制了其广泛应用。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同一区域获得的多源遥感图像可以提供更为完备的目标信息,使得利用多源融合技术实现热红外图像空间分辨率增强与亚像素级特征提取成为可能。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分辨率自适应低秩表达与残差信息迁移的热红外图像空间超分辨算法,该算法通过可见光与热红外图像融合的方式实现热红外图像空间特性的自适应融合增强。本文算法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基于多分辨率的超像素分割,使用超像素块代替传统的方块作为低秩恢复单元,自适应地调整单元内空间特性以保持单元内地物类型的稳定并抑制结构性噪声;(2)通过构建导向线性滤波器,在保护热红外图像光谱信息的前提下,实现可见光图像精细空间特征向热红外图像的迁移;(3)在低分辨层建立增强热红外图像残差与可见光图像残差之间关联并迁移至高分辨层,在保证超分辨图像细节信息的前提下,实现热红外图像空间超分辨。为了验证算法的有效性,本文采用2014年IGARSS数据融合竞赛提供的可见光与热红外实验数据进行实验,并与融合竞赛中表现最为优异的监督图特征融合方法进行比较,并从温度反演精度以及分类精度两个方面评价超分辨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其噪声抑制效果、空间平滑效果、边缘锐化效果更为优异,超分辨热红外图像有着更为精细的空间信息,并且对于不同区域类型均能较好的保护热红外图像光谱信息。对于不同地物类型,融合超分辨图像有较高的亚像素温度反演精度以及更高的分类精度,其温度反演误差小于1 K,总体分类精度较原热红外图像提升20%以上。  相似文献   

14.
基于多进制小波变换的遥感影像融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首先介绍了遥感影像融合的理论和方法 ,然后在讨论多进制小波理论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的多进制小波变换的影像融合算法 ,该算法根据待融合影像分辨率之比确定采用多进制小波 ,从而最大限度的利用了待融合影像的信息 ,防止影像信息的丢失。通过对具体影像的实验 ,证明融合后的影像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待融合影像的光谱信息 ,同时提高了待融合影像的清晰度和空间分辨率。文中给出了SPOT全色影像与SPOT多光谱波段影像、SPOT全色影像与TM影像的融合结果 ,并与其他方法进行了比较 ,证明了本方法的优越性和自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5.
高空间分辨率影像与多光谱影像融合,为影像处理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资源,有利于进行影像的分析和制图。本文以庐山及其周边区域的2009年5月11日LandsatETM+与2009年5月6日SPOT5影像数据为例,对典型的融合方法进行了对比评价。融合方法包括加权融合法,HIS变换,改进的HIS变换,高频调制融合法(频域采用Butterworth滤波器.指数滤波器),HSV变换,Brovey变换,CN变换,PC变换,Gram—Schmidt变换11种方法。评价指标为相关系数、信息熵、标准差、平均梯度、相对偏差、标准偏差。结果表明,不同的融合结果突出的侧重点不同。加权融合法、Grain—Schmidt变换,PC变换方法突出了影像的信息量丰富度、清晰度,提高空间分辨率能力。CN波谱锐化,改进的HIS变换,BWO高频调制融合,指数高频调制融合方法光谱保真度较好。改进的HIS变换,BWO高频调制融合,CN波谱锐化,指数高频调制融合法在空间分辨率及光谱保真度、清晰度、信息丰富度方面的能力较均衡。  相似文献   

16.
一种保持光谱特征的图像融合方法——高通滤波融合法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探讨了一种新的光谱保持型的高通滤波融合(HPFF)算法。该算法先对参与融合的全色波段图像进行高通滤波,然后用滤波后的全色波段图像替换IHS正变换后的强度分量,再进行IHS逆变换,便得到HPFF融合图像。该图像色彩与TM图像一致,优于常规IHS变换法所得的图像。  相似文献   

17.
刘建波  马勇  武易天  陈甫 《遥感学报》2016,20(5):1038-1049
针对遥感图像的"时空矛盾",评述了当前解决这一问题最主要的方法即遥感时空信息融合的方法,包括基于变化模型的融合、基于重建模型的融合以及基于学习模型的融合。通过分析各个模型的研究现状,指出了每种模型方法的优劣,特别重点介绍了影响较大的自适应时空融合方法的理论以及对其的改进算法。同时本文总结了当前时空融合模型在长时间序列模拟以及大区域数据集生成等方面的实际应用的效果,以及分析了影响时空融合结果的主要因素。最后基于这些问题和影响因素提出了今后时空融合模型发展的目标和方向。  相似文献   

18.
雷晨阳  孟祥超  邵枫 《遥感学报》2021,25(3):791-802
遥感影像时—空融合可集成多源数据高空间分辨率和高时间分辨率互补优势,生成时间连续的高空间分辨率影像,在遥感影像的动态监测与时序分析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然而,现有多数研究往往基于单一数据产品对时—空融合算法进行评价,而在实际生产应用中,需要验证算法在多种遥感产品数据的融合表现;此外,目前研究大多基于"单点时刻"进行评价,忽略了时—空融合在"时间线"上的有效验证。本文提出遥感影像时—空融合的"点"—"线"—"面"多角度综合质量评价策略,基于Landsat TM和MODIS影像,建立了时—空融合系列数据集,包括地表反射率、植被指数和地表温度,并在此基础上从单时相("点")、时间序列("线")、多种数据产品("面")多个角度对4种典型融合算法进行定性和定量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基于不同产品类型的数据集更能充分验证算法性能,且结合单点时刻和时间序列的评价更加客观。  相似文献   

19.
在介绍遥感图像融合中IHS变换和小波包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光谱特征保持的IHS变换与小波包分析相结合的图像融合算法。该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待融合图像的光谱信息,同时融合图像的清晰度和空间分辨率有了很大提高,图像纹理信息也得到了很好的保持。通过对SAR图像与Landsat(TM)多光谱图像的融合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多源信息融合中小波变换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钟志勇  陈鹰 《测绘学报》2002,31(Z1):56-60
研究了小波变换在多源信息融合中的应用,主要涉及高分辨率全色影像与低分辨率多光谱影像融合问题及合成孔径雷达与光学影像的融合问题.主要方法是基于地物光谱信息特征的彩色融合与基于几何特征的融合.利用小波技术对整个融合过程加以改进.获得的融合结果表明基于光谱特征信息的融合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多光谱影像的空间分辨率,而基于几何特征的融合方法,可以提高对遥感影像的目视解译效果.视觉效果上就是将高分辨率影像的细节加入到了低分辨率多光谱影像中,并同时保持原始影像的光谱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