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组合枢椎椎板螺钉及经枢椎椎板关节突螺钉(TLFS)固定技术治疗颈椎损伤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方法 自2005年10月~2008年10月,采用枢椎椎板螺钉及经枢椎TLFS固定技术治疗颈椎损伤36例.结果 本组获随访13~32个月,平均18个月.30例行自体髂骨植骨,6例行异体骨植骨,获得了良好的骨性愈合.术后CT示枢椎椎板螺钉及经枢椎TLFS位置良好,未侵犯椎管和脊髓.结论 枢椎椎板螺钉及经枢椎TLFS固定技术不受C2横突孔中椎动脉的位置和C2椎弓根大小限制,避免了螺钉置入过程中损伤椎动脉的风险,所以该方法可作为传统枢椎后路螺钉固定技术的补充.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Wallis)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例腰椎退变性疾病行髓核摘除并Wallis置入固定手术.结果 本组19例获随访28~40个月,平均30个月.术前JOA和VAS评分分别为(10.65±2.43)分、(7.50±0.95)分,术后2年JOA和VAS评分分别为(26.87±1.43)分、(0.21±0.01)分.结论 脊柱后路Wallis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符合人体生物力学等特点.其作为一种软性固定可以起到从僵硬融合节段向正常非融合活动节段的缓冲连接作用,同时亦是延缓脊柱终末期治疗(脊柱融合手术)的有应用前景的中间替代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估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和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对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CSM)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67例多节段CSM分别采用前路手术(前路组)和后路手术(后路组)治疗.结果 本组获随访12~24个月.前、后路组神经功能改善优良率分别为85.7%和8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间术后疗效(JOA评分、前凸Cobb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同一入路术后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 CSM采用前路手术的疗效优于后路,可更大程度的恢复脊髓的受压,而对于来自脊髓后方的压迫,后纵韧带钙化、伴有颈椎椎管狭窄者,则以颈后路手术为主.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自体骨及异体骨进行腰椎间融合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根据椎间融合材料的不同,将268例分为自体骨组和异体骨组,回访术后植骨融合情况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术后临床症状改善明显.统计学分析表明两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输血量、住院时间及最终融合率方面无明显差别.自体骨组在椎间隙高度丢失率、平均融合速度与异体骨组有显著性差异.术后并发症自体骨组明显低于异体骨组(P<0.05).结论 自体骨与异体骨在腰椎融合术中疗效相近,但自体骨组术后并发症更少.  相似文献   

5.
基于能量守恒原理,建立了SST-ll星间距离变率观测噪声谱与重力场误差谱的关系,以GRACE相关指标模拟分析了卫星间距、卫星高度和距离变率精度对恢复地球重力场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卫星间距可提高恢复低阶次位系数的精度,卫星间距超过500 km对提高恢复重力场精度的作用已不明显;降低轨道高度可提高恢复高阶次位系数的精度,卫星高度每降低100 km,恢复位系数的有效阶次提高20阶以上;提高星间距离变率精度可大幅度提高恢复重力场的精度,距离变率精度每提高一个量级,恢复位系数的有效阶次提高约28阶.将模拟结果与GGM02S和EIGEN-GRACE02S模型进行比较,初步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基于三角形闭合环残差的离散相干点解缠相位误差检测与校正算法,该算法能有效提高离散相干点解缠相位的精度。以沧州市沿海地区为实验区域,利用2008~2010年18景ENVISAT ASAR数据进行InSAR时序分析,对解缠相位跳变误差进行检测和校正,并对比校正前后时序分析结果的精度。实验结果显示,解缠相位一致性检查和误差校正可以有效改正解缠干涉图中的主要相位跳变误差,与改正前相比:1离散点时序累积形变特征的时间连贯性更强,减少了很多突跳;2增加了有效相干点,实验区内有效相干点个数由68 000个增加到186 400个;3两个验证点累积形变量的RMS值分别降低了8.1mm和13.2mm,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地铁修建过程中穿越运营地铁线路时,需动态监测结构和轨道的安全状态。本文以深圳地铁某区间盾构隧道穿越过程为例,利用测量机器人(TS30),以2 h/次的频率对隧道、道床监测点进行全程观测。断面数据分析表明:①9号线右线、左线穿越垂距1.80 m的左线过程,叠加应力使得2个主断面及之间断面的水平收敛增加,而穿越垂距6.0 m的右线,水平收敛最大值为0.82 mm,可忽略穿越过程及叠加应力对断面水平收敛的影响;②9号线右线单独穿越后,最大沉降点在正交断面(7-1和7-2),而左线穿越过程,受叠加应力的影响在第四和五阶段最大下沉点转移至两个正交断面间(6-1和6-2);③穿越过程均表现为从刀盘到达隧道边界至穿越结束期间对各点沉降影响较大,这期间应增大监测频率至0.5 h/次;④整个穿越过程应重点监测断面3-1-9-1,即30 m的核心影响区域,其余断面最大沉降不超过3 mm。  相似文献   

8.
利用汶川地震后、芦山地震前3年时间(2010.30—2013.30)的GPS连续站时间序列结果,采用TDEFNODE负位错反演程序,对龙门山断层中南段闭锁程度和滑动亏损速率动态演化进行了反演计算与分析,并讨论了汶川地震后断层中段的愈合过程和西南段的大震背景。结果表明:①汶川地震震中周边破裂区域的闭锁程度逐渐增强,由2010年基本处于蠕滑状态,至2013年处于较强闭锁状态;闭锁范围也逐渐增大,由汶川震中西南方向逐渐趋近震中位置,表明该部分断层正在快速愈合。汶川震中北东方向的大部分破裂区域依然处于蠕滑状态,表明该部分断层还未开始愈合。②芦山地震震中附近及其西南方向断层一直处于强闭锁状态,且完全闭锁区域的滑动亏损速率逐年减小,可能表明愈合区域分担了部分巴颜喀拉块体对四川盆地的挤压作用。以上结果表明,龙门山破裂断层不同段震后愈合过程和活动特征都有显著差异;处于强闭锁状态的龙门山断层西南段,在挤压弹性应变快速积累的情况下,发生大震的背景有所增强。  相似文献   

9.
为了突出连续运行基准站(CORS)网对地下水储量监测能力,该文基于CORS网的高精度大地高时间序列,联合大气、土壤水和海平面变化等地表质量负荷数据,根据地球负荷形变理论,采用移去恢复技术,反演了台州地区2017年1月-2019年6月的地下水储量变化,并与GRACE-FO监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表明:①CORS网反演的地下水储量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与年际特征,秋冬季节地下水储量较少,春夏季节地下水储量增多,年变化幅度达到1000 mm.②在空间分布上,台州中东部地区及沿海地区变化量,比西北部的内陆地区变化量大.③与GRACE结果相比,除局部区域存在差异,整体上时空变化趋势具有较高一致性.在小区域的地下水储量反演中,CORS网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成效监测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简称"天保工程")实施前后川西天然林变化情况,基于1989年、2000年和2017年3个时期的Landsat系列遥感影像的土地覆盖分类结果,对近29 a间川西天然林区植被覆盖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川西天然林区植被覆盖度在天保工程前(1989—2000年)整体呈下降趋势;在实施天保工程后(2000—2017年)呈缓慢回升趋势。中等及以上植被覆盖度区域在天保工程实施前减少了6 291. 56 hm2;而在该工程实施后则增加了4 384. 01 hm2。近29 a间研究区土地覆盖类型均以乔木林和灌木林为主,面积转移主要发生在二者之间;其间耕地面积变化明显,在工程实施前增加,而在实施后降低;森林覆盖率先速降后缓升,工程实施前降至61. 77%,降幅达2. 57%,实施后又缓升至65. 61%,升幅为3. 84%。这证明天保工程的实施有效地保护了川西天然林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