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襄阳市国土空间格局的功能分区及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建立"三生"空间定量测度分类模型,将襄阳市国土空间格局的功能分区,划分为生态空间、生活空间、生产空间、生态生产空间、生产生态空间、生产-生活空间6种类型,对各项分类结果进行统计数据和形态结构的分析。结果显示襄阳市国土空间格局以生态生产空间和生产生态空间为主,覆盖了城市的大部分地区,是良好的生态环境友好型城市。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国土空间开发是国家发展战略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统筹协调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配置,是未来20年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点任务和根本途径。研究方法:文献梳理、理论分析与顶层设计。研究结果与结论:1国土空间优化开发研究方兴未艾,在多元数据融合、空间格局时空变化模拟预测、空间开发格局评价、优化格局评判模式和标准等方面潜力很大;2未来20年,我国应围绕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通过实施"点、线(轴)、面"有机结合的多中心网络式、功能差别化的国土空间优化开发战略,构建安全、和谐、开放、富有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美丽国土新格局;3国土空间优化开发研究,应重点开展国土空间开发时空格局的关系耦合与预测、情景模拟与优化,完善政策建议,形成国土空间开发优化模式并开展应用示范,对未来国土空间开发进行引导和管控,指导基于空间格局的区域和省级国土规划的编制和实施。  相似文献   

3.
王一波 《测绘通报》2021,(8):135-139
本文在分析中国大河流域水生态环境管理方法演变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背景和新需求,提出当前我国大河流域国土空间用途规划的建议方案。即设置水功能区、完善每个单元功能定位,并充分结合流域完整性。提出由国家、大河流域、功能分区、单个控制单元,并与行政区划相结合的流域国土空间用途分区方案;同时提出水环境、水资源及水生态的定量指标,明确流域国土管理方案和责任分配方法,为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我国大河流域国土空间用途规划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4.
对我国国土生态安全格局与空间管理策略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生态安全格局的定义、我国生态安全格局现状、生态安全格局优化3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明确了目前及未来生态保护用地面积比例,并提出了国土生态安全的空间管制策略,主要包括:重点生态功能区域根据主导生态功能的差异性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在土地利用规划体系中新增生态保护用地以实现生态功能的落地,以生态保护红线为基础统筹各类自然保护地。研究成果可为保障我国国土生态安全,促进社会-经济-生态之间的协调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可持续城市化与国土空间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可持续国土空间发展面临重大挑战,面向生态文明和新型城镇化战略需求,探讨可持续城市化和国土空间优化的路径、方法和建模具有重要意义。可持续国土空间发展没有现成路径,探索国土空间优化的中国路径成为必然选择。城市及其周边是国土空间优化的关键地域,全球城市扩张研究表明,城市扩张具有路径依赖性、松散化和低密度化倾向,中国可持续城市化路径应以紧凑、高密度、宜居、低碳为基本特征。耦合可持续城市化的国土空间优化路径应遵循生态优先、节约优先、集约发展、协调发展的理念,重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作为信息技术支撑,国土空间优化决策支持建模应面向可持续从指标量化、目标体系、约束规则等方面重构多目标协同优化模型。  相似文献   

6.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是机构改革赋予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的重要职责.本文通过剖析目前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项目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及建议,并利用航空航天遥感技术,开展生态修复项目动态监测,定期获取项目范围内现势性高分辨率影像、天地一体全景、无人机视频等数据,形成监测成果,全面反映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项目实施效果和进展程度,以期为自然资源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7.
榆林市国土空间综合规划是落实市县级“多规合一”试点要求,开展空间规划改革,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多规合一”的重要举措.指标体系是规划的重要内容,集中体现规划特点和核心任务.本文在深入探讨榆林国土空间综合规划内涵和功能的基础上,坚持宏观性、系统性、适应性、简明性和有效性的原则,构建涵盖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土地利用和城市发展领域的国土空间综合规划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8.
陈清  刘朦  肖奎林  陈俊娇 《地理空间信息》2023,(11):137-140+144
为揭示我国国土空间研究发展态势,基于CNKI数据库的核心期刊论文,重点分析了国土空间研究内容年度变化趋势、学者与机构、热点主题等。结果表明:(1)国土空间领域研究还不充分,但发展迅速,研究力量主要为高等院校,地域分布不平衡,研究主题呈“大分散、小集聚”特点;(2)研究主题体现鲜明的政策性,国土空间规划、三生空间、乡村规划、碳中和、生态安全格局等是当前主要研究热点;(3)国土空间规划、三生空间、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等方向的理论研究均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欠缺广泛实践检验。  相似文献   

9.
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和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部署要求,基于大数据技术,以自然资源、测绘地理信息等各类数据资源为基础,研究省级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关键技术,并搭建省级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原型,以黑龙江省国土空间规划监测评估预警系统为例,阐述省级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具体应用,旨在为省级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建设提供借鉴,提升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0.
从川江地区生态、环境、资源、经济等角度,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发展潜力3个层面,构建了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综合评价系统,探索性地提出了川江经济带空间开发适宜性研究方法。以宜宾市为例,分析评价了市域国土空间开发现状,确立了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等级和预期开发方向,对宜宾市政府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出台空间管制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启动的全国中小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实验区和全国低碳国土实验区共建工程,如今已经历时十四个年头。本期2014“两会”特刊,集纳编发了“两个实验区”部分共建单位的实践经验与体会,这是对实验区工作的一次集中回顾与检阅。通读这些实践经验与体会,备感此项创建共建活动思路对、方向对、模式对,从国土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协同,学术力量、政府力量、社会力量相融合的实验平台上,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国土空间安全发展、绿色发展、优化发展,努力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岑墨 《中国测绘》2023,(2):30-33
<正>党的二十大提出,要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并充分应用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手段赋能自然资源与国土空间系统化治理。建立全国统一、责权清晰、科学高效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整体谋划新时代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以国土空间治理能力现代化助推高质量发展,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需求,更是保障国家战略有效实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3.
十九大报告提出了"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要求,实施更严格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必须配套有效的国土空间用途管控及检测技术。本文研究了基于GIS的国土空间数据应用平台,介绍了国土空间规划信息数据库及国土空间数据应用系统,并探讨了国土空间数据一张图、规划实施监测一张图、合规性检测系统以及规划决策支持系统的主要功能及其实现。通过国土空间数据应用平台的应用为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提供数据基础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正>国土是生存之本,发展之要,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建立统一的空间规划和空间用途管制,开展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修复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通过《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确定组建自然资源部,明确其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着力解决自然资源所有者不到位、空间规划重叠等问题,实现山水林田湖草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5.
高效利用国土空间、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是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的学术研究成果.被写入了党的十八大报告。而如何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国家战略下,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是个很好的诠释。  相似文献   

16.
土地调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查实查清土地资源的重要手段。开展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目的是全面细化和完善全国国土利用基础数据,掌握翔实准确的全国国土利用现状和自然资源变化情况,进一步完善国土调查、监测和统计制度,实现成果信息化管理与共享,满足生态文明建设、空间规划编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宏观调控、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和统一确权登记、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空间治理能力现代化和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等各项工作的需要。按照《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要求,建立调查成果的县市级自检、省级检查、国家级核查三级检查制度,即每一阶段成果需经过检查合格后方可转入下一阶段。为确保提交国家级核查成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省级检查工作环节必不可少、势在必行。因此,对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省级检查工作进行技术分析,为后续调查及检查工作顺利有效开展提供技术支持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7.
国土优化开发和土地集约型利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一环,生态敏感性分析为优化国土空间和土地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基础,也可促进区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借助GIS技术,选取高程、坡度、水域、NDVI和土地利用类型5个生态敏感性因子,利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因子权重,采用空间叠加分析对生态敏感度定量分析,将所得到的生态敏感的高低分为高度敏感区、中度敏感区、低度敏感区和非敏感区,对各个生态敏感区进行综合分析,得到西宁市单因子和综合生态敏感性分析结果,并对西宁城市群的开发提出分区保护与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付涛  易宏  吴俐民  李玉龙 《测绘科学》2021,46(6):164-173
为了讨论三类空间的合理划定方法,该文基于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与FLUS模型进行三类空间划定研究.以昆明市盘龙区为例,在基于信息熵和优势度对三类空间进行现状评价的基础上,结合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和FLUS模型最终划定了盘龙区的三类空间.受相关政策影响,三类空间集中连片度很高,盘龙区2015-2019年土地利用有序,但多样性正在减少.在保障生态空间面积不减、粮食生产安全和城镇集约发展的原则下,经三类空间相互协调,划定生态空间610.13 km2,比现状生态空间增加6.45 km2;农业空间188.93 km2,比现状农业空间增加10.50 km2;划定城镇空间69.69 km2,比现状城镇空间减少16.95 km2.通过对盘龙区进行国土空间规划中三类空间的合理划定,为生态保护、农业生产、城镇发展相互协调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选取江苏南部常州市为研究区,利用2016-2018年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数据,根据市级主体功能区规划,以常州市域及按主体功能区分组的镇(街道、开发区)为研究单元,分析常州市地表覆盖三类空间面积组成与变化,构建生态状况、生态压力等指标,综合各指标建立生态空间质量指数,进行精细化的生态空间质量评价,并针对主体功能区规划提出政策建议。研究表明:常州市农业空间在三类空间中占比最高,生态空间其次,建设空间最低;优化提升区域、适度发展区域、重点拓展区域、限制开发区域生态空间质量指数依次升高,与主体功能区定位较为一致,但内部结构仍有提升空间;未来各区应对照各自功能需求,明确发展方向,实施重点保护,推进形成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相似文献   

20.
《测绘》2019,(5)
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建设是国土资源信息化的一项重要工作,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建设目标主要体现在应用和服务方面。本文依托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总体框架,提出了一种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应用服务系统体系架构,并从系统提供的数据服务、基础服务、专题服务、大数据计算服务、定制服务等方面重点分析了系统的具体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