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全国地级以上城市以及典型城市群空间格局监测项目中,根据城市用地增长弹性系数判断城市空间扩展的协调性。结果表明,2000-2016年全国大多数城市用地增长弹性系数大于最优值1.12。分析了城市用地增长弹性系数最优值的来源以及城市空间扩张与人口增长关系的相关研究成果,将人均城市用地面积与城市用地增长弹性系数结合起来,用于城市空间扩张协调性分析,并在甘肃省主要城市进行了空间扩张分析实验。  相似文献   

2.
基于多时相Landsat数据的城市扩张及其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长沙市为例,在多时相Landsat遥感数据支持下,采用监督分类、非监督分类和归一化裸露指数(NDBI)等方法提取城市用地信息。通过对比多期城市用地的熵值变化,定量分析城市扩张的时空特性; 运用叠加、缓冲区分析等方法,分析城市扩张和中心城区的关系,绘制城市扩张速度玫瑰图。研究结果表明,长沙市建成区总面积不断扩展,其中,1973~1986年扩张主要表现在东南方向,1987~1993年为西部方向,1994~2001年南和东南方向成为快速扩张方向; 对长沙城市扩张驱动力进行分析,认为人口迅速增加是城市扩张的最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3.
基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在山东省的流经路线,研究沿岸城市发展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以1985年、1995年、2005年、2015年四期的Landsat遥感影像为基础,通过遥感图像解译和GIS空间分析得出城市用地的空间演变图.计算城市扩张强度、紧凑度、分形维数、城市重心坐标4个指标研究扩展特征,并收集相关的统计数据分析了城市区域扩展的驱动力.结果表明沿线4个城市的扩展强度不断增加,济宁、聊城、德州、泰安30 a来的城市扩展强度分别为11.124%、14.274%、8.177%、20.825%,紧凑度和分形维数也有较大变化,说明城市的扩展不仅有向四周的扩展,城市重心也有着不同程度的迁移.经济发展情况、自然条件、政府政策以及人口交通等都会对城市扩展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4.
近年城市化迅猛发展对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形成了制约,为了能够有效平衡城市建成区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本文利用ArcGIS从沈阳市两期影像数据入手,联合统计数据进行城市扩展分析,提取出扩张强度指标、城市重心坐标、城市紧凑度指标、城市用地分形维数等一些指标,并利用灰色关联模型确定影像建设用地规模的主要因素,分析沈阳市建成区扩张规律,利用土地利用模型(MLU)预测得到沈阳市建设用地规模将在2084年到达极限,从而为政府决策和城市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基于3S技术和Landsat TM遥感图像,解译得到1990年9月、2000年6月和2010年9月的锦葫沿海地区城市用地分布图。采用时空动态约束的城市元胞自动机(celluar automata,CA)模型,对锦葫沿海地区2020年的城市空间形态进行模拟。该模型采用了多时段动态的转换规则,即利用转移概率矩阵基于多时段基础数据预测增加的城市用地总量,作为城市CA模型的约束条件,并利用Logistic回归技术对CA的转换规则进行校正。分析计算了模拟结果的景观格局指数,分析得知:1990年9月—2010年9月间,城市用地形状不断复杂化,破碎化程度加重;2010年9月—2020年9月间,城市用地形状规则化,破碎化的程度趋于缓解;1990年9月—2020年9月间,城市用地的平均斑块大小基本呈增大趋势,最大用地斑块的影响程度逐年加大,城市用地斑块的聚集程度加速增长;锦葫沿海城市的地理空间正逐步拉近,伴随着锦葫地区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锦葫空间一体化发展将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以2000~2013年多源遥感影像为数据源,结合专题资料,根据一定的判别原则提取了重庆市主城区4个时相的城区范围。通过对主城区城市扩展强度、城市用地增长弹性系数的计算,分析了城市空间扩展的时空变化情况;通过对主城区城市扩展空间象限方位、分形维数、紧凑度、重心转移的计算,分析了城市外部形态特征的演变。结果表明,重庆市主城区外部城市空间形态保持健康稳定的发展趋势;城市空间形态变化受政策和制度因素引导和调控;城市空间扩展形态受多种影响因素综合作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市与城市、城市与区域间空间交互作用的不断增强,我国城镇化已逐步走向城市协同发展阶段,城市群成为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建设的主体形态.通过构建多层回归模型对全国主要城市群2005-2015年城市建设用地变化的多层次影响机制进行了探讨.在验证模型合理有效的基础上得到的结论为:①在城市尺度上,城镇人口增长、经济产值增加、产业结构优化、城市区位条件等均能加速土地城镇化进程,而财政赤字率提高则会阻碍城市群的扩张,土地集约利用也会减缓城市蔓延趋势;②在城市群尺度上,经济联系吸引力对建设用地增加有正向驱动作用,而外向功能辐射力的增加则会给城市扩张带来阻力.  相似文献   

8.
劳洁英  王成  王金亮  习晓环  梁磊 《测绘科学》2021,46(9):199-206,223
针对快速城市化引起的一系列城市问题,利用扩张速率、等扇分析法、景观扩张指数等方法,分析了广州市19862018年建设用地的时空特征,通过多元回归和地理探测器探索建设用地时序演变和空间分异过程的影响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可为城市规划管理中优化城市发展模式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研究结果表明:①1990-2000年是广州市建设用地迅速扩张期,此后有所回落并稳定发展;②建设用地扩张方向呈分阶段分区域进行的特征,主要向东南、西北和东北3个方向扩张;③建设用地扩张呈现蔓延型和填充型为主的扩张模式;④建设用地扩张时序演变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GDP、人口和地方财政收入;空间演变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与公路、铁路的距离、DEM,且因子间均为双因子增强关系.  相似文献   

9.
李焰  梁美丽 《北京测绘》2021,35(2):222-229
城市开发边界的划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城市空间的良性扩张。为了研究边界划定的方法,以我国某港口城市作为研究区域,在空间增长模拟的方向进行探索。研究中借助土地适宜性评价和元胞自动机边界工具,构建既符合生态资源环境要求又符合城市发展需要的边界划定,同时,为了实现城市用地健康和动态管控举措,提出了建立健全土地用地管理机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研究结合重庆市主城区2011-2017年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和相关地形图、规划资料及交通专题资料信息等,提取城市路网和城市建设用地数据,基于GIS操作平台,采用空间核密度方法分析主城区城市路网时空演变特征,探索城市路网空间分布规律,以街道(镇)为研究单元分析城市道路与城市用地扩张之间的耦合关系,为合理规划交通道路布局,促进城市扩张与道路网络的协调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主城区城市路网分布具有空间不均衡性特征,路网演变有明显的方向性,以东西两翼带状区域变化为主,路网密度变化集中在低密度区。与城市用地扩张相关性研究中发现,城市路网是城市扩张的主要驱动力之一,路网中密度区域对城市扩张的驱动效应最明显。  相似文献   

11.
基于栅格数据空间分析的城镇土地定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四川省达州市城区土地定级为例,论述了栅格数据空间分析方法在城镇土地定级中的运用,如定级单元的划分、定级过程中各种距离的求取、定级单元各要素作用分及总作用分的计算以及各定级要素作用分等值线的绘制。结果表明,基于栅格数据的空间分析方法在城镇土地定级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ESDA支持下的城市地价分布信息提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城市地价分布信息提取中,因地价信息空间位置的相关性和样本数量的有限性,传统统计学的两个基本假设(样本独立与大样本)不易实现。为此,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技术,对地价数据作空间统计分析。在ESDA分析中,数据结构必须满足正态分布,同时,要对全局趋势分析和方向分析等予以考虑,才能得到误差较小的分析结果。镇江市实例研究表明,该地区地价样点的空间数据结构呈对数分布,存在二阶趋势和北北东方向,合理步长为375 m。  相似文献   

13.
The changes of land use patterns and urban structures could be seen as the dynamic result of the trade off between public and private interests. Thereby the land use change is to some extent unpredictable. The focus in the current study is to measure the importance of spatial location factors regarding new residential and commercial buildings in relation to existing urban amenities and political guidelines.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the location factors was studied by multinomial regression analysis. Results from this study reveal that the location profiles of new urban object types attained here indicate strong correspondence with local political land use guidelines and to clustering.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new urban settlements does not in general correspond to the monocentric urban scheme where firms and residents locate in spatial proximity to urban centres.   相似文献   

14.
The composition and arrangement of spatial entities, i.e., land cover objects, play a key role in distinguishing land use types from very high resolution (VHR) remote sensing images, in particular in urban environments. This paper presents a new method to characterize the spatial arrangement for urban land use extraction using VHR images. We derive an adjacency unit matrix to represent the spatial arrangement of land cover objects obtained from a VHR image, and use a graph convolutional network to quantify the spatial arrangement by extracting hidden features from adjacency unit matrices.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spatial arrangement variables, i.e., hidden features, and the spatial composition variables, i.e., widely used land use indicators, are then estimated. We use a Bayesian method to integrate the variables of spatial arrangement and composition for urban land use extraction.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using three VHR images acquired in two urban areas: a Pleiades image in Wuhan in 2013, a Superview image in Wuhan in 2019, and a GeoEye image in Oklahoma City in 2012. Our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provides an effective means to characterize the spatial arrangement of land cover objects, and produces urban land use extractions with overall accuracies (i.e., 86% and 93%) higher than existing methods (i.e., 83% and 88%) that use spatial arrangement information based on building types on the Pleiades and GeoEye datasets. Moreover, it is unnecessary to further categorize the dominant land cover type into finer types for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spatial arrangement. We conclude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has a high potential for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urban structure using different VHR images, and for the extraction of urban land use in different urban areas.  相似文献   

15.
天津城市空间资源信息平台建设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土资源管理方式的变革,迫切需要集约化、面向服务的数据支持。本文结合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需要,论述天津城市空间资源信息平台的数据整合、数据发布与数据共享。详细介绍了城市空间资源信息平台在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数字城市和城市电子政务中的应用情况,并提出了下一步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16.
Urban sprawl has led to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nd large losses of arable land in China. In this study, we monitor and model urban sprawl by means of a combination of remote sensing,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and spatial statistics. We use time-series data to explore the potential socio-economic driving forces behind urban sprawl, and spatial models in different scenarios to explore the spatio-temporal interactions. The methodology is applied to the city of Wuhan, China, for the period from 1990 to 2013.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built-up land has expanded and has dispersed in urban clusters. Population growth, and economic and transportation development are still the main causes of urban sprawl; however, when they have developed to certain levels, the area affected by construction in urban areas (Jian Cheng Qu (JCQ)) and the area of cultivated land (ACL) tend to be stable. Spatial regression models are shown to be superior to the traditional models. The interaction among districts with the same administrative status is stronger than if one of those neighbors is in the city center and the other in the suburban area. The expansion of urban built-up land is driven by the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at the same period, and greatly influenced by its spatio-temporal neighbors. We conclude that the integration of remote sensing, a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and spatial statistics offers an excellent opportunity to explore the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 and interactions among the districts in the sprawling metropolitan areas. Relevant regulations to control the urban sprawl process are suggested accordingly.  相似文献   

17.
城市空间增长与土地开发时空格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新生  何建邦 《遥感学报》1997,1(2):145-151,161
从研究城市空间增长机制入手,分析了城市居住空间选择行为和房地产开发的空间行为,并在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和可视的空间表达技术支持下,建立用于城市空间增长调控的动态模拟系统,为合理调控城市空间增长和格局变化提供有力的支持并以北海为例,进行了系统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8.
三维空间数据模型集成的概念框架研究   总被引:102,自引:6,他引:96  
李清泉  李德仁 《测绘学报》1998,27(4):325-330
本文对三维空间数据模型的研究与发展进行了总结,分析了三维空间数据的特点以及数据模型集成的必要性。结合三维GIS在城市、地质、海洋等领域的具体应用,提出三种三维空间数据模型集成:用于城市三维构模基于TIN和CSG的集成模型;用于地质,海洋等领域的基于八叉树和四面体格网的混合模型;具有一般性的矢量栅格集成的三维空间数据模型。  相似文献   

19.
基于空间连续数据的小流域景观格局破碎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空间连续数据,采用局部空间关联指标(LISA)——局部Moran指数(Local Moran Index, LMI),通过探测小流域内景观均质性和异质性的变化情况来反映景观格局破碎化的变化过程。作为一种空间明确的景观格局研究方法,LMI能够发现流域景观格局变化过程中的热点地区,并分析其与流域土地利用变化之间的联系,明确了土地利用变化是引起小流域景观格局变化的最主要的驱动因素。研究表明,基于空间连续数据的局部空间关联指标方法可以作为传统景观格局变化研究方法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20.
空间分辨率是资源卫星传感器设计的一个重要技术指标。本文分析了目前及未来10a土地资源管理主要应用领域对资源卫星数据的基本技术要求,对土地利用制图最小上图单元、最大成图比例尺与资源卫星数据空间分辨率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后续资源卫星数据空间分辨率设置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