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中国东部重要经济区带湿地遥感调查与演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多时相遥感数据对中国东部重要经济区带近140万km2的湿地资源进行了调查与监测.结果表明:我国中东部地区湿地类型多,面积大,但分布不均;近30~40 a间湿地总面积逐年减少,表现在潮间淤泥海滩(泥滩)、红树林和沼泽湿地大幅度缩减;人工围垦和水利工程建设等人类活动加速了中国东部重要经济区带湿地的破坏程度;调查区湿地面积的缩小和湿地景观破碎化的加重,导致湿地功能不断下降,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2.
基于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辽宁省滨海湿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考国内外各种湿地分类系统,将辽宁省滨海湿地分为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两大类,自然湿地再分为8小类,人工湿地再分为3类。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平台,解译了美国陆地资源卫星(LANDSATTM)2002年图像,得出各种湿地类型的面积,汇总得出辽宁省滨海湿地的总面积是17 333 km2,其中,自然湿地面积是12 658 km2,占辽宁省滨海湿地总面积的73%,人工湿地面积是4 675 km2,占滨海湿地总面积的27%。比较深入地分析了石油开发和农业开发对辽宁滨海湿地的影响,提出保护辽宁滨海湿地资源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以郑州市金水区为试点,以第一次国情普查成果、多年份遥感影像数据、1∶10 000 DLG以及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等多源异构数据为基础,构建了金水区5个监测年份的湿地资源数据库。根据湿地类型、分布以及影响的不同,利用空间变化分析和转移变化分析,重点研究了金水区的时空动态变化特征,为湿地资源的保护、管理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4.
利用多时相遥感监测与分析黄河三角洲湿地变化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三角洲湿地地区土地利用变化信息可为有关部门制定湿地保护和经济发展提供参考。本文选取2005、2009和2019年三时相黄河三角洲入海口周边,以及东营属地内黄河沿岸的Landsat 7 E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采用监督分类方法研究土地利用类型,通过分析编码的变化判别黄河三角洲的土地利用转移情况,从而进行湿地变化动态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内2005—2009年湿地总面积减少了437 km2,呈减少趋势;2009—2019年湿地总体面积由2009年的930 km2变为2019年的998 km2,10年间研究区内湿地总体趋于稳定,并呈增长趋势;废弃三角洲海岸线发生缩减,黄河入海口位置发生变化。研究区内14年间土地利用类型转换频繁,湿地土地利用类型与非湿地土地利用类型形成动态转换系统。  相似文献   

5.
利用2005年SPOT-5高分辨率卫星影像,运用RS、GIS、GPS等新的技术手段,分析、提取了石屏县土地利用变化信息。结果显示,石屏县新的土地控制面积为3 041.37km2,与2004年变更调查统相比较,现有辖区面积增加0.53km2。土地利用类型以农业用地为主,面积达25.40 536×104hm2,占总土地面积的83.53%。通过以高分辨率卫星影像进行更新调查,有效掌握石屏县土地利用状况和动态变化,查清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土地供应,有效利用土地资源提供了翔实的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与森林、海洋并列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海南省湿地类型多样,据该省湿地资源调查队调查显示,河流、滩涂、红树林沼泽、浅海水域……共有20余种湿地类型。与此同时,海南湿地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但近几年来,该省湿地也遭受了严重的破坏。海南有24种湿地类型海南省湿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过去十年间,由省林业局牵头,会同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和海南师范大学等单位,抽调专家组成了海南省湿地资源调查队,先后两次对该省湿地资源状况和保护现状进行摸底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湿地类型、面积和分布;自然环境状况;湿地野生动植…  相似文献   

7.
土地调查数据是国土管理的基础数据之一,日常变更频繁,变化复杂多样。本文通过对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库建立完成后,日常更新维护的工艺流程的分析,针对现状提出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库更新的原则、工艺流程、关键技术和质量控制。截止2010年底全省用新的土地变更方式进行第一次更新,实现了对土地调查数据库准确有效地更新,为加快第二次土地调查整体进度和提高工作效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黄淮海流域湿地遥感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1975年MSS、2000年ETM+以及2006年CBERS-2卫星遥感数据,对黄淮海流域1975~2006年31 a来的湿地面积变化进行了研究.调查结果表明,黄淮海流域湿地总面积在1975-2000年间呈稳步下降趋势,总面积净减了1388.50 km2;2000~2006年间,湿地面积从80762.13 km2增加到了81825.15 km2.针对黄河流域湿地表现出的逐年萎缩变化趋势分析得出:工作区内的地质背景和气候因素决定了湿地的总体分布和变化态势,而人类因素在湿地变迁的过程同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第二次土地调查省市县三级数据库更新审批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第二次土地调查建立的省市县三级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探讨了省市级对县(区)级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变更的审批机制,以及省市级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的更新方法。通过对更新审批机制的研究,提出了利用日常预变更审批和年度变更相结合的变更模式,实现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变更的及时准确,和农村土地变更调查的“月清季累”,同时确保省市县三级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内容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数据库持续维护的要求,研究了土地信息动态变更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关键问题,并提出了可行的解决新思路,为实现土地利用数据库变更中及时发现、快速调查、动态更新的目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针对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数据库持续维护的要求,研究了土地信息动态变更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关键问题,并提出了可行的解决新思路,为实现土地利用数据库变更中及时发现、快速调查、动态更新的目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土地利用变更调查中的"3S"及其集成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3S"技术在国土部门中应用以来,极大地推动了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技术的发展,由于"3S"技术各有侧重,加之目前的土地利用变更调查具有变更速度快、数据精度要求高等特点,"3S"技术集成应用成为必要和趋势。"3S"集成模式多样化,在土地利用变更调查中要根据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速度、数量以及经济条件等因素选择相适应的集成模式,实现高效率、高质量的土地利用变更调查。  相似文献   

13.
基于RS和GIS的大庆市湿地景观动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1992,1996,2001和2003年4期遥感影像,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方法,研究了1992-2003年间大庆市湿地动态变化及成因,并利用马尔可夫模型对大庆湿地未来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显示:①2003年大庆湿地总面积为4255.30 km2,相比1992年减少了413.35 km2,其中天然湿地面积减少显著,共减少了480.56 km2;②未来10年内大庆各湿地面积占大庆市总面积的百分比分别为,湖泊:7.862 3%、沼泽:8.633 7%、河流:0.823 3%、滩地:1.558 7%、水田:2.754 7%、库塘:0.317 4%.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国内外主要湿地分类系统、总结有关湿地分类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双台河口保护区的实际情况,建立了适合研究区的湿地景观分类体系。利用1988年、2001年和2007年三个时相的Landsat TM/ETM+遥感影像数据,分析研究区内湿地景观类型的变化特点,以及影响研究区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从1988年到2007年,研究区内以天然湿地为主,但天然湿地面积呈减少趋势,比重从72.68%降到56.64%;人工湿地面积比重逐渐上升,从2.93%上升到11.86%,增加量为1988年人工湿地面积的3.04倍;非湿地面积的比重从24.38%变化到31.50%。人为因素已成为研究区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5.
第二次土地调查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土地利用数据库,为实施"一张图"管理奠定了基础,可以说是我国国土资源管理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文章从分析二次调查取得的成果,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的目的意义出发,结合实际工作情况,探讨了在二次调查基础上开展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以通过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和变更调查确保二次调查成果的现势性,使遥感监测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经部批准,今天我们在京召开2013年度全国土地变更调查汇总暨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全面汇总2013年度全国土地变更调查成果数据;系统总结近年年度变更调查监测工作,进一步研究完善变更调查监测工作机制;通报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进展,研究加快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进一步部署不动产统一登记、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及耕地后备资源调查等工作.下面,我先讲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7.
青藏高原是中国湿地分布较为集中的地区之一,也是全球变化的敏感区。了解青藏高原湿地分布与变化对湿地保护和全球变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Landsat 8 OLI(operation land imager)数据,使用面向对象分类方法和人工解译相结合的方式得到2016年青藏高原湿地分布数据,结合2008年湿地分类数据以及高程、流域界线等辅助数据,分析了青藏高原的湿地分布现状和2008—2016年的湿地变化情况。结果表明:①2016年青藏高原研究区湿地总面积为115584 km2。其中,湖泊湿地面积为48737 km2,沼泽湿地面积为34698 km2,河流湿地面积为15927 km2,洪泛湿地面积为15035 km2,人工湿地面积为1188 km2。②2008—2016年,青藏高原湿地总面积增加3867 km2,主要表现为湖泊、河流和洪泛湿地的增加,但同时沼泽湿地减少5799 km2。③青藏高原的湿地分布与变化表现出显著的区域差异性。自然湿地的分布及面积变化集中在4~5km高程范围内,而人工湿地的变化则集中在2~4 km高程范围内;湖泊和洪泛湿地的增加集中在内流区,河流的增加及沼泽的减少集中在外流区。④青藏高原的气温和降水均呈上升趋势,与湿地总体变化呈正相关;各流域冰川面积的变化与湿地变化也具有相关性;人为因素对青藏高原的湿地变化以消极作用为主。该研究为青藏高原环境变化研究与湿地保护提供了有益支持。  相似文献   

18.
黄河流域湿地景观时空演变格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地景观的时空演变及其驱动因素研究是湿地生态恢复与保护的重要参考,本文利用1980—2015年7期黄河流域土地利用数据构建黄河流域湿地矢量数据集,基于景观格局指数对黄河流域湿地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采用转移矩阵对每两个时期湿地资源的转移类型和数量进行计算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1980—2015年,黄河流域湿地率为3.5%,其中自然湿地率约为2.0%,即黄河流域的湿地类型以自然湿地为主。②斑块面积结果显示,黄河流域湿地总面积减少了312.74km2,表现为人工湿地增加,自然湿地减少;自然湿地中沼泽湿地呈增加状态,主要是在2005—2010年增加了979.22km2,滩地呈减少状态,减少了1218.19km2,主要发生在1990—1995年和2005—2010年。斑块密度结果显示,随着河渠和滩地受人为活动影响程度的加大,两者的斑块破碎化程度逐渐加大。最大斑块指数结果显示,水田是黄河流域的主导湿地类型,沼泽和湖泊是自然湿地中的主导湿地类型。③黄河流域湿地类型与非湿地之间转换是黄河流域景观转换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中沼泽与滩地是面积发生变化的主要湿地类型。  相似文献   

19.
以渤海新区1970,2000,2009年卫星遥感影像为基础,综合利用RS,GIS方法,解译并分析了研究区近40年间湿地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研究区在监测时段内湿地面积变化明显,湿地面积总量保持上涨趋势。不同湿地类型面积在不同监测时间段均有明显且不同程度的变化,湿地面积的变化方向有差异。  相似文献   

20.
湿地生态系统是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为地球上20%的已知物种提供了生存环境,享有"地球之肾"的美誉.然而,在城市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湿地生态系统遭遇了重大威胁.以珠海市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2016-2019年10 m分辨率的Sentinel-2遥感影像,解译得到珠海市湿地景观空间分布格局;再利用ArcGIS空间分析方法和Fragstats计算其景观格局指数,并分析了珠海市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①水库、坑塘是珠海市湿地景观中的优势景观地类,其中坑塘、湖泊、沼泽湿地的破碎度在加剧,空间连通性较差,河流、红树林地的聚集度相对较好;②2016-2019年珠海市湿地面积逐年减少,减少总量达到1656.66 hm2,其中面积减少最多的为坑塘水面和沼泽湿地,面积增加最多的为红树林地湿地;③坑塘、沼泽湿地的减少主要转移为非湿地,而非湿地转移为湿地的现象相对较少;④导致珠海市湿地景观减少的主要因素是经济的飞速发展,人口扩张和渔业发展也给湿地带来了威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