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背景下,教学基层组织能否进行应用型教学改革与实践是学校转型的关键。淮阴师范学院教学基层组织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积极组建GIS软件应用、开发和遥感教学团队,成立GIS竞赛和考证考级指导小组,大力改革课堂教学与课程考核模式,形成了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和赛练结合的教学模式,构建了行业考证考级的学习模式,实施了核心课程"1+1"的考核模式,建立了校企深度融合的实习模式和尝试学生参与科研的导师模式,为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地方院校应用技术型专业构建"本硕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是适应新时期地方院校教育改革和促进学生自我能力发展的有效探索。本文从应用技术型专业特征入手,以广西师范学院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为例,探索了地方院校应用技术型专业"本硕一体化"培养的可行性,并从生源选择、培养方式等方面解析了"本硕一体"培养模式,以期为地方院校的教育改革提供思路及参考。  相似文献   

3.
围绕应用型本科院校制订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时如何发挥学校优势的问题,重点讨论了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措施的确定及课程体系的设置,并进一步探讨了应用型本科高校地理信息科学教学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在2012年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改为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背景下,有必要重新探讨城建类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定位问题。文章结合城建类高校的特点,从人才培养方向、课程体系、实践环节三个方面进行改革尝试,探索合理有效的培养目标。在分析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人才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基础上,探讨如何科学地制定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建立专业课程体系,指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可行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5.
在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背景下,应用型教学体系设计与实践成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关键环节。本文提出以圈层协同式教学体系为基础,以分层分类实践为路径的应用型教学模式,架构了社会、学校、地理科学专业类、核心课程、实践基地"五位一体"的教学相互支撑、圈层相互协同、信息共建共享的学生发展平台,为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6.
在高等教育日益平民化、大众化的背景下,如何实现高素质创新型应用人才的培养,如何解决通识人才与专业应用人才培养的矛盾,是高等教育改革中的重要课题.通过对地理、测绘、师范和农林院校地理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状况的调研,结合本校发展实际,提出了新时期农林院校地理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应用型培养思路,特别是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践教学与毕业设计、学科竞赛等方面进行了介绍.使农林院校地理信息类的毕业生能满足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社会需要.提出了以缩短与应用生产单位的差距为目标,以培养服务于三农的应用型人才为导向,并在非课程教学环节中,以“阶梯层次式”竞赛模式对重点学生进行专项竞赛培养的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整合地理信息科学、测绘工程、导航工程等核心专业构建的测绘地理信息专业群概况,从专业群建设的角度研究探讨了测绘地理信息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该研究结果可为测绘地理信息专业的学科发展、人才培养、教学管理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GIS软件二次开发作为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其对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学生的重要性不言自明。随着GIS产业的迅猛发展,课程教学需要有针对性的调整以适应社会对实践性地理信息人才渴求的状况。本文结合作者多年来在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教学经验,在分析该门课程特点和学生学习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兰州交通大学GIS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计划,有针对性的从课程体系安排、课程教学等方面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9.
校企合作发展模式使高校与企业能够把各自的需求融合到人才培养中,进而推动双方的优势互补、协同发展,是应用型地理信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本文从企业、高校、教师及学生4个维度入手,分析目前地方院校应用型地理信息人才校企合作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基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过程实施和效果评价4个维度探讨构建解决现存问题的新模式与新方法,进而提出应用型地理信息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优化与创新的途径与策略.  相似文献   

10.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对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培养方案是高校实施人才培养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是指导教学活动和教学管理的重要依据[1]。本文以中南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2016版培养方案为例,对培养方案修订的技术路线、课程体系构建、课程设置进行了详细介绍,并阐述了培养方案的特色,以期为高校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