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正值全国上下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之际,在各有关方面大力支持和组织筹备下,中国土地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在匕海成功召开。这次会议以“土地整治与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为主题,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精神,全面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为核心,开展学术研讨,展示学术成果,交流学术观点,集思广益,为进一步推进土地整治,促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建言献策,意义重大而深远。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介绍了2013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上提出的15个重要观点,包括:新型城镇化是不以损害农民权益为代价的城镇化;不能因为二元经济结构以及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存在问题,就剥夺了农民流转土地的权利;“法外经济”已呈燎原之势;在土地资源配置和权利配置中,应相机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注意区分两种性质的房产税;土地整治规划应是新农村建设的落地规划;建立耕、园、林、草大土地整治模式;探析生态用地内涵有利于将可持续发展观贯穿于规划的全过程;土地整治现场调查评价工作应当配备先进技术;结构方程模型为土地整治项目的社会效益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与方法;全排列多边形图示指标法适宜于作挂钩适宜性评价;开展城镇工矿建设用地整治应适时、适度、适量;货币补偿和提供新宅基地对农户行为具有明显的积极影响;土地整治公众参与不尽人意的四大原因;适时组建土地整治行业协会。  相似文献   

3.
日本土地整治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日本以较小的用地代价,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经济发展成果,其土地整治工作发挥了巨大作用。在分析日本土地整治不同阶段目标和基本做法的基础上,本文从法律法规建设、土地权属和地块调整、公众参与度、工程设计与建设标准、规划和工作程序、生态环境保护、土地整治与农村城镇化等方面总结了日本土地整治的经验。以日本为借鉴,我国土地整治工作应在法律法规的指导下,完善工作程序和项目规划设计方案,注重土地的权属调整和工程建设质量和标准,以利用土地整治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4.
农村居民点整治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居民点整治在城镇化建设、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建设用地和耕地指标控制的刚性驱动、城镇化和产业化发展巨大的用地需求,导致农村居民点整治偏重建设用地和耕地指标的满足,而忽略了土地产权主体的客观发展需求,难以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协调一致,而且在资金筹措、公共参与、整治区选取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本文首先对当前我国农村居民点整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然后从政府简政放权、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角度对涉及到的关键问题提出了修改建议,以期为我国的农村居民点整治、城乡统筹发展、管理体制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记者 吕苑鹃)国土资源部日前印发通知,正式启动“十三五”全国和省级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 通知强调,“十三五”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应遵循保护优先、城乡统筹、依法依规、民主决策的原则,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首要目标,大力推进农用地整治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以促进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为基本导向,大力推进城乡散乱、闲置、低效建设用地整治利用;以改善生态环境为根本要求,大力推进废弃、污染、退化土地复垦治理.  相似文献   

6.
结合我国土地整治工作,提出了在新常态下基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5大发展理念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创新模式,为推动农村土地整治转型发展和实施差别化土地整治提供策略支持。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相互协调,离不开城乡统筹的深入推进。2009年,金昌市被甘肃省委、省政府列为城乡统筹三个试点城市之一。金昌市以此为契机,以深化土地制度改革为平台,积极探索支撑城乡统筹的土地利用新路径,有力推动了农民市民化、农业产业化、农地集约化,让农民共享城镇化红利。  相似文献   

8.
微型无人机助力土地整治项目监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对土地整治项目监管的需求背景、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了利用微型无人机进行土地整治项目监管的适宜性,并分享了微型无人机在土地整治项目监管应用中的程序、方法和遥感监测发现的问题,最后对利用微型无人机改善和提升土地整治项目管理手段和监管方式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探讨了土地开发整治的重要性,并以成都市某企业土地开发整治信息管理平台项目为实例,讨论土地整治管理的需求及目标,提出了项目的总体方案,对具体设计进行了论述。旨在为土地信息化管理提供参考思路,推进土地信息化管理建设。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经济水平提升不可回避的关键问题——农村产业发展用地,本研究沿循产业升级的视角,对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动力机制及供需机理进行了理论性探讨.基于上述理论分析框架,提出产业升级背景下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城市化的飞速发展要求国土资源管理业务中的权属和利用两大核心专题摆脱以前的单系统模式,逐步向数据共享、功能一体化方向发展.为适应这种发展趋势,需研究并设计出城乡一体的国土资源数据中心管理工具.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开发平台的城乡一体化数据中心管理工具采用专题融合的新模式,实现了多专题、多区域、多源、多尺度的一体化数据中心管理.能够实现国土资源业务管理的一体化,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12.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社会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随着人口的增长,人地矛盾日渐突出;特别提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土地资源的供给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特别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边缘地带的土地利用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本文基于已有的方法和手段,改进了监督土地利用的方法,采用Visual Studio 2008+ArcEngine为开发平台,C#语言进行系统的开发,利用诸暨市某区域的宗地数据和地块数据进行试验分析,主要目标是实现宗地利用现状和用途的查询、监督等工作,为土地利用提供有力的监管工具。  相似文献   

13.
刘贤赵  王巍  王学山  杨文 《测绘科学》2008,33(1):163-166
将城市化过程中的人为土地定义为建设用地,利用2004年TM影像得到烟台沿海区县建设用地数据。用缓冲区分析提取乡镇水平上建设用地比率和人口密度数据,缓冲半径从100m到2000m,利用ArcView空间分析功能对建设用地比率、人口密度、河网等级和水质进行叠置分析,并结合逐步回归分析方法揭示烟台沿海区县28个水质监测站各水质参量的空间变化情况。结果显示,通过建设用地比率和人口密度共同作用可以解释85%以上的水质参量模型,反映城市化的建设用地比率比人口密度能更好地解释水质参量的空间变化,大多数水质参量的最佳模型出现在2000m的缓冲半径上,表明建设用地比率和人口密度是影响研究区域水质的首要因素。同时,运用缓冲区分析等GIS空间分析方法为区域城市化进程与水环境质量的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石家庄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变化也是协调城市化与耕地保护矛盾的关键所在。以不同时相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为基础信息源,应用分类后比较法,解译提取1994年和2002年石家庄市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变化信息,分析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变化作用机制,协调耕地保护和城市建设之间的土地利用关系,以期为石家庄市城市土地利用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对建设用地的需求逐年增多,导致越来越多土地征收中的利益冲突,不仅给土地管理带来诸多问题,更是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大局。本文针对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中涉及征地问题的数量比重逐年增多的现状,对我国目前现行的征地制度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16.
结合建筑指数的城市建筑用地提取与变化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00,2003,2007,2009年ETM+影像,结合归一化建筑指数NDBI、新居民地提取指数NBI、差值建筑用地指数DBI等建筑物提取指数对南京市主城区建筑用地信息进行有效提取和分析,采用分类比较法检测各年份间建筑用地的变化情况,并结合近年来南京市城市规划发展现状,探究城市建筑用地变化的深层原因和变化趋势。与传统研究利用监督分类结果分析建筑用地信息不同,本研究将建筑指数与变化检测方法结合,用于城市建筑用地变化及其内在驱动力分析。实验结果证明,南京市建筑面积增加和建筑用地变化趋势直接反映了南京市城市扩张程度,且与城市化进程发展趋势一致。研究成果对比多种建筑指数,对揭示南京市城市化扩张原因、指导城镇规划、土地利用决策等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城镇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其外延式的扩展模式对土地资源利用产生了较大的破坏和浪费,最终影响城镇的建设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基于GIS空间数据库,对某镇的城镇和乡村土地利用进行了调查,并分析了其发展变化的潜力研究,为城镇发展的规划和方向提供了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土地利用变化分析方法无法进行大规模、长周期的土地动态变化监测,也无法适应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需求。本文利用山东省地理省情监测数据,采用多种土地利用指数模型对济南市东部老工业区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这些指数模型包括动态度、转移矩阵、多度、重要度等。本文通过定量分析2017-2019年老工业区各土地类型的空间格局演变过程,揭示其土地利用空间格局演化机理,并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相关资料,对发生变化的原因和内在驱动力作了合理的解释和说明,为新型城镇化政策制定提供了切实的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9.
快速城市化地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城市化空间进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多时相TM数据,对上海西南快速城市化地区近10 a来的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分析研究; 揭示了该区域各类土地利用数量变化的幅度、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城市扩展强度; 计算城市化成熟区中建成区用地面积密度值。通过城市化成熟区和各实验区建成区用地面积密度值的比较,制定“城市化进程指数”,进行城市化空间过程的刻画。  相似文献   

20.
Urbanization is a natural and social process involving simultaneous changes to the Earth’s land systems, energy flow, demographics, and the economy. Understanding the spatiotemporal pattern of urbanization is increasingly important for policy formulation, decision making, and na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 A combination of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and patch-based models has been widely adopted to characterize landscape changes at various spatial and temporal scales. Nevertheless, the validity of this type of framework in identifying long-term changes, especially subtle or gradual land modifications is seriously challenged. In this paper, we integrate annual image time series, continuous spatial indices, and non-parametric trend analysis into a spatiotemporal study of landscape dynamics over the Phoenix metropolitan area from 1991 to 2010. We harness local indicators of spatial dependence and modified Mann-Kendall test to describe the monotonic trends in the quantity and spatial arrangement of two important land use land cover types: vegetation and built-up areas. Results suggest that declines in vegetation and increases in built-up areas are the two prevalent types of changes across the region. Vegetation increases mostly occur at the outskirts where new residential areas are developed from natural desert. A sizable proportion of vegetation declines and built-up increases are seen in the central and southeast part. Extensive land conversion from agricultural fields into urban land use is one important driver of vegetation declines. The xeriscaping practice also contributes to part of vegetation loss and an increasingly heterogeneous landscape. The quantitative framework proposed in this study provides a pathway to effective landscape mapping and change monitoring from a spatial statistical perspectiv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