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由国际数字地球学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共同主办的“2007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论坛”于2007年11月22日在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报告厅隆重举行。论坛吸引了来自60个单位的300名嘉宾和代表。  相似文献   

2.
迎接"数字地球"的挑战   总被引:94,自引:1,他引:93  
从地球科学发展战略的角度,分析了“数字地球”对中国的挑战以及“数字地球”本身所面临的挑战,论述了发展“中国数字地球”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提出了发展“中国数字地球”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3.
"数字地球"的体系结构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李琦  杨超伟  易善桢 《遥感学报》1999,3(4):254-258
根据我们一年来对“数字地球”的研究,从地理信息与信息技术发展和信息化社会的角度出发,系统地介绍了“数字地球”涉及的研究内容、关键技术、应用前景等问题,比较客观地阐明了“数字地球”的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4.
"数字城市"及其关键技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数字地球”是一个可以嵌入海量地理数据的,多分辨率的,真实地球的三维表法。自美国前副总统戈尔提出“数字地球”概念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探讨如何实施本国的“数字地球”战略,力争在当今科技制高点上台据一席这地。在实施“数字地球”战略时,作为地球表面人口,资源,环境,信息最密集的地区,城市必然成为主要切入点之一。“数字城市”研究是当前地理信息科学研究的一个热点。与“数字地球”不同,“数字城市”是在城市数字化基础上建议的一个能够实现综合管理与决策支持的,虚拟的,具有开发放性的城市模型。  相似文献   

5.
第六届国际数字地球会议(ISDE6)将于2009年9月9~12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会议由国际数字地球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共同主办,国际数字地球学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承办。  相似文献   

6.
"数字地球"周年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概述了“数字地球”概念提出一年来国内外的主要进展,对有关“数字地球”的主要观战进行了综述,并涉及到有关“数字地球”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7.
"数字地球"及其实施策略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数字地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而且还有助于我们解决许多最迫切的人口、资源、环境、灾害等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开展“数字地球”工作是保护我国根本利益的积极有效措施,为我国“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机遇。“数字地球”技术是充分利用我国现有信息资源的有效途径,属于知识经济时代的制高点和信息资源的主体核心,能够为“信息高速公路”提供必须的信息资源。本文概述了“数字地球”的产生背影  相似文献   

8.
时间:2009年9月9日—12日地点:北京主办单位:国际数字地球学会承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中国科学院国际数字地球学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国际数字地球会议是两年一届的系列会议。第一届于1999年在中国成功召开,之后分别于2001、2003、2005和2007年在加拿大、捷  相似文献   

9.
近日,由中科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承担的环保部“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环境应用系统水环境遥感分系统”项目最终验收评审会在京召开。  相似文献   

10.
"数字地球"战略及其制高点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陈述彭 《遥感学报》1999,3(4):247-253
科学技术本来就是双刃剑。“数字地球”战略可能有助于全球信息资源的共享,全球化经济贸易的繁荣,同时也威胁着发展中国家的权益与安全。中国既要积极参与,更要独立自主。实现国家信息化建设是基础;应付“数字地球”的挑战是对策,不能混淆,不能等同。各国不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出发的。必须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及时占据制高点。  相似文献   

11.
陈述彭  程维明 《遥感学报》2001,5(4):321-326
介绍中国风云气象卫星FY-1,FY-2对地观测数据应用于全球森林资源的分类监测。讨论中国加入WTO以后对全球森林资源再分配的新战略。以全球观点,分析贵州省的森林资源特色及其对世界的特殊贡献。评价21世纪中国森林数据库与林业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划与建设。  相似文献   

12.
世界森林的数字地球监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陈述彭  程维明 《遥感学报》2001,5(5):321-326,T001,T002
介绍中国风云气象卫星FY-1,FY-2对地观测数据应用于全球森林资源的分类监测。讨论中国加入WTO以后对全球森林资源再分配的新战略。以全球观点,分析贵州省的森林资源特色及其对世界的特殊贡献。评价21世纪中国森林数据库与林业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划与建设。  相似文献   

13.
新一代数字地球平台与“数字中国”技术体系架构探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本文系统分析和总结了Google Earth的四大特点,及为地球科学研究、"数字地球"和"数字中国"的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和启迪,提出了数字地球平台(DEP)的概念,并针对"数字中国"的建设,提出了建立"数字中国"的数据交换标准(DCML),提出了全新的以地学信息浏览器/空间信息服务器(G/S)结构为主的下一代数字地球、数字中国的技术体系架构,进一步对"数字中国"技术体系架构应遵循的原则进行了论述,对"数字中国"建设和应用服务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数字管道"技术研究与发展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新时期长输油气管道具有口径大、距离长、压力高、参建单位众多、环境复杂、用户数以亿计等特点,从管道设计、施工与运营管理方面的实际出发,按照"数字地球"的构想,2003年,国内油气储运与工程建设专家、地理信息技术专家联合提出了"数字管道"新理念,即充分利用地理信息技术、数据库技术、航空航天遥感技术、3维仿真模拟技术等"...  相似文献   

15.
在统一的总体框架下建设“数字中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在我国正在兴起“数字省市”、“数字行业”、“数字工程”等建设工作,这些都是“数字中国”的组成部分。为了建设“数字中国”,这些数字化领域的建设必须在国家统一的地理空间基础框架下进行。从“数字地球”和“数字中国”的基本概念入手,叙述了地理空间基础框架中的地理空间基准和地理基础框架数据的内涵及其在建设“数字中国”中的作用,最后阐述了必须在统一的总体框架下建设“数字中国”的理由。  相似文献   

16.
“数字佳木斯”建设是佳木斯市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工程,是“数字中国”在佳木斯市的具体实现。作者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结合现阶段“数字地球”技术的最新成果及发展方向,提出了“数字佳木斯”建设的总体框架,并提出了未来几年内“数字佳木斯”的建设构想。  相似文献   

17.
智慧地球时代测绘地理信息学的新使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指出智慧地球是数字地球、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有机的融合,随后分析了智慧地球的主要特性,并重点阐述了智慧地球时代测绘地理信息学的新使命。作者认为我们已经从绘制地形图为主的小测绘发展成为当今以地理空间信息服务为主的大测绘,现在必须抓住机遇,不失时机地拓展智慧地球时代测绘地理信息学的新使命,将传统测绘提升为能够实时、智能地采集和处理海量空间数据、提供空间信息和知识服务的智慧测绘新阶段。  相似文献   

18.
Defining a Digital Earth System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 a 1998 speech before the California Science Center in Los Angeles, then US Vice‐President Al Gore called for a global undertaking to build a multi‐faceted computing system for education and research, which he termed “Digital Earth.” The vision was that of a system providing access to what is known about the planet and its inhabitants’ activities – currently and for any time in history – via responses to queries and exploratory tools. Furthermore, it would accommodate modeling extensions for predicting future conditions. Organized efforts towards realizing that vision have diminished significantly since 2001, but progress on key requisites has been made. As the 10 year anniversary of that influential speech approaches, we re‐examine i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 systematic software design process and find the envisioned system to be in many respects inclusive of concepts of distributed geolibraries and digital atlases. A preliminary definition for a particular digital earth system as: “a comprehensive, distribut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and knowledge organization system,” is offered and discussed. We suggest that resumption of earlier design and focused research efforts can and should be undertaken, and may prove a worthwhile “Grand Challenge” for the GIScience commun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