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分析了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的建设需求,探讨了时空信息云平台的建设内容、总体架构,并对云平台的产品组件实现的主要功能进行阐述。依托时空信息云平台支撑,实现各部门、各领域的共享资源有机整合、智能服务,能更好地对城市进行智慧化的管理、运行、维护。  相似文献   

2.
基于Arc GIS Enterprise、GIStack for Manager等系列软件,开发了包括通用化平台、专业化平台和个性化平台在内的智慧广州时空信息云平台,平台既面向一般用户,实现了其从无到有的搭建一个完整GIS应用的功能需求;也面向专业化和个性化的用户,分别实现了其专业化和个性化的定制需求。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天气预报发展需求,本文提出了精细化格点天气预报。不同于传统的站点天气预报,精细化格点预报平台是进行图像交互及编辑订正的平台,核心功能模块包括格点数据下载及解析、可视化显示、图形编辑订正和预报产品输出。目前,精细化天气预报平台已经应用于青岛市海洋气象服务平台,经过不断地改进,预报精度由原先的9 km提高到了现在的3 km,实现了青岛地区的24 h气象预报以及数据订正,减少了气象服务人员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4.
智慧景区信息共享服务平台通过改造、新建等方式,集成景区各种业务应用和服务系统,集中授权管理,应用统一的业务流程与数据访问接口,通过"一站式"登陆,实现了GIS,MIS,OA的一体化。通过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实现"智慧景区"各种业务应用系统元数据管理、底层数据访问、组织与处理,以及对底层硬件设备的操作。针对景区管理的基本特点,信息共享服务平台构成"智慧景区"的基本核心,不但支持传统过程化的业务流程组织,还提供支持事务化、时序化等多种复杂流程组织,保证系统的高效性、便捷性,而且基于信息共享服务平台的信息化过程节约了建设资金,促进了管理和服务的精细化、科学化与人性化。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的分发模式不能满足地理空间信息的应用需求的现状,本文提出一种适应地理空间信息个性化检索和主动分发服务的智能分发模式。它是以需求驱动的查询方式,代替传统的以数据驱动的查询方式,结合用户偏好模型表达用户信息需求,通过资源监控与分析,在适当的时机将信息整合后的地理空间信息分发给用户,从而更好地支持地理空间信息的主动分发服务。  相似文献   

6.
针对新形势下各业务信息共享不及时、海量时空数据管理与挖掘困难等问题,基于云架构,运用大数据挖掘技术、云分区按需分配、天润云地图服务引擎等关键技术,通过数据资源共享交换机制的建立与推广,形成了空间数据共享和更新维护及时的天润云平台共享服务体系,为政府部门、社会公众提供一站式地理信息综合服务,为城市地理空间信息的交换和共享提供基础支撑,后期可根据个性化的业务需求快速搭建满足其他部门业务需求的专题地理信息系统,助力"智慧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农业遥感等数据平台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了有关农业遥感大数据服务的多源遥感数据融合、作物类型精准识别、作物产量估产机理研究以及遥感大数据研究面临的技术问题,提出了气象保障大数据的尺度转换和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影响中遇到的问题。该平台的建立需要全面整合专家智慧、遥感技术、大数据、服务方式等研究理论和技术,将深刻改变农业遥感应用模式,提升气象服务能力,推动农业、气象等综合信息的广泛应用与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面向智慧城市信息获取与综合服务需求,通过多源数据融合、处理、可视化表达,实现泛在网络下的信息共享、智能服务,解决智能感知数据与空间数据的融合、共享、服务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分析燃气管网巡检工作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Android智能终端,结合GPS、Web Service和GIS技术的智能巡检系统。该巡检系统结合燃气行业业务需求和巡检特点,通过服务端与手机端交互访问,有针对性地进行人员考勤、巡检任务派发和接收、日常巡检、报表统计、管网分析等功能开发,实现燃气系统巡检工作智慧化。  相似文献   

10.
肖锋  侯岳  贾宝 《测绘通报》2016,(4):96-98,109
为满足移动互联网用户的个性化信息服务需求,引入用户兴趣模型匹配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情境建模下的LBS智能信息推送服务模式,通过构建位置过滤模块、用户兴趣模型匹配及智能信息分类模块,实现了对推送信息的层层过滤,并同时结合反馈处理部分的修正功能实时改进推送模型的精度,从而提高了信息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使推荐的信息资源更加符合用户的实际需要。原型系统的实际应用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是农业灾害发生频繁且灾情严重的国家之一。农业保险已成为农民灾后恢复生产和灾区重建的重要资金来源,风险保障和经济补偿作用日益凸显。但是,农业保险面临着信息不对称和经营成本高等问题。而利用3S等空间信息技术,可将保险标的空间化,建立承保标的空间数据库,为承保和理赔工作提供空间数据和分析管理支持,实现"按图承保"和"按图理赔",以空间信息技术支持的农业保险创新应用促进了农业保险模式的转变,从而有效地解决农业保险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和经营成本高等问题,充分发挥农业保险支农惠农的社会管理职能,提升农业保险的风险管理水平,以更好地服务"三农"。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服务能力和保障水平,对地理国情监测成果资源进行整合,使其在经济社会发展、民生需求中发挥整体效应。针对目前公众地理信息服务和用户需求,本文构想一个通用的智能专题地图开放服务平台,开创交互式地图,实现一键式制作专业地图,面向企业机构和个人用户提供在线地图与地理信息服务,从而辅助业务决策,打造企业或个人专属地图应用。依托信息丰富的地理国情监测成果数据,实现交互式地图应用,面向机关、企业机构和个人用户提供免费、便捷的在线地理信息服务。通过快速准确的数据匹配,展现地理位置和专题数据的空间关系。让各种用户数据、专题数据内容在地理空间上图文并茂地展示,从而起到辅助业务决策、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作用。本文构想的平台能够加强地理国情监测成果应用推广,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对测绘工作的需求,推动我国测绘行业成果应用。  相似文献   

13.
测绘学科已经完成由数字化测绘向信息化测绘的跨越。近年来,人工智能引发的智能化测绘模式正逐渐蔓延,给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带来了新的挑战。智能测绘硬件装备的发展是推动测绘科技变革的根本动力之一。首先介绍了智能测绘硬件装备的背景及发展现状,然后提出构建云端智能测绘技术体系,指出基于智能硬件+云+智能算法+大数据等,架构云端智能测绘技术,提出云端虚拟测绘装备、行业服务测绘引擎两个概念。在行业服务测绘引擎的支持下,构建云端智能测绘技术体系。可以预见,测绘科技的新变革最终将导致测绘科技基本形态的变革,主要表现为内外业颠覆、专业测绘泛化、数据产品转向服务的趋势。最后,对智能测绘科技下高等教育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从业人员要求、教育改革4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思考。总体来讲,测绘科学领域的认知理论、智能硬件、物联技术以及云服务技术等正逐渐形成系统的领域应用理论与技术体系,测绘地理信息学科将随着人工智能的潮流完成新一轮的转型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优化配置是实现城市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必要途径。近年来,时空大数据、智能决策与仿真等技术蓬勃发展,引发了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模型研究的革命。基于以上时代背景,本文对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优化配置模型的近期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和展望:①优化决策模型朝着精细化方向快速发展,优化决策目标将更加多元化;②多源地理大数据和时空数据挖掘方法的城市公共服务需求建模动态化;③多目标群智能优化算法使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优化决策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并行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GIS领域的广泛应用与集成,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优化配置模型将越来越朝着精细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国家提出大数据战略,并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时空大数据作为推动大数据智能化、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对时空数据汇聚、快速更新、智能处理、多源融合、高性能服务、支撑多应用场景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围绕如何构建时空大数据资源,实现时空大数据智能化处理,提供时空大数据服务等多个方面提出了时空大数据平台的建设方法、模式及技术思路,并结合已开展的智慧应用,对新时代的时空大数据平台建设服务模式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城市智慧停车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在中国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停车位"一位难求"和小汽车"无处安放"的矛盾日益突出。本文调研分析了目前城市停车位资源、停车现状及实际应用需求,研究了"互联网+"城市智慧停车模式,综合利用移动通信、GPS、GIS等技术,开发了城市智慧停车系统,汇聚城市中不同位置的停车场信息,实现停车位资源的实时更新、查询、预订、错时分享及停车位路线导航等服务。本文研究将高效地利用现有停车场和停车位资源,有效缓解停车供需矛盾,也将大大促进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王密  仵倩玉 《测绘学报》2022,51(6):1008-1016
全天时、全天候和全球的遥感信息实时智能服务是对地观测系统建设的目标。近几年来,随着我国高分专项和商业卫星的发展,在轨卫星数量急剧增加,对地观测能力得到极大增强,使得传统的单星和星座卫星系统的运控、接收、处理和应用服务模式面临严峻挑战,亟须统筹规划卫星应用各环节资源,充分发挥多星协同优势,构建统一的遥感影像实时智能服务体系和系统。本文针对遥感星群卫星体系特点和对地观测用户需求特征,开展面向星群的遥感影像智能服务关键问题研究。提出了面向任务的全球多尺度语义描述网格,统筹全球动静态的任务语义描述,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面向星群的自主任务管理、精准动态规划和协同智能处理等关键技术问题,形成集任务描述、任务管控、任务规划、在轨处理、终端分发一体化的星群智能服务技术体系。通过充分发挥星群协同的优势,结合在轨处理和人工智能技术来降低各环节时间延迟,提高数据处理精度,从而实现完全自动化和智能化的近实时星群智能服务,为对地观测的全天时、全天候快速高效智能服务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Ground-level bus offers flexible services with relatively inexpensive fares and high-level accessibility, thus is the dominant feeder mode for metro in the majority of metropolitan areas in China. Intermodal transfer between the metro and bus networks is therefore a crucial element in the successful operation of an integrated transit system. In this circumstance, a key challenge is lack of appropriate methodologies to evaluate the spatial–temporal disparities of intermodal transfers between metro and bus. To address this issue, this research aims to promote an existing two-step floating catchment area (2SFCA) model by incorporating the temporal variability of service supply, demand, and travel time to provide a more realistic estimation of accessibility using smart card data and automatic vehicle location data. The proposed methodology was applied in a case study of the metropolitan area of Shanghai in the specific context of metro-stop based accessibility to bus services. The results of the case study show that the daily fluctuations in output metro-to-bus transfer accessibility values are highly sensitive to temporal dynamics of transfer time, service supply, and demand. It is hoped the results output here could give planners and policymakers greater insight into spatiotemporal dynamics on transfer accessibility, and help to establish an effective and efficient integrated transit system.  相似文献   

19.
The understanding of spatial inequality in health care services is critical for reasonable policy‐making and management. In this study, we present a novel approach to analyze the demand–supply of health care services using taxi data. Taxi data provide observations of individual travel activities, and hence can be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actual demand–supply of health care services. We apply the proposed approach in Guangzhou, China to carry out a case study. The results show the spatial disparities in health care service access. About 21.05% of the total population has high hospital accessibility, while the remaining 78.95% has relatively low hospital accessibility (i.e., roughly an “80/20” distribution). It is found that 6.29% of the population lives in high‐density suburban communities but has relatively low hospital accessibility. Most of the hospitals serve a population that is compatible with their capacity. One hospital is found to have a small capacity but to serve a large population, while two hospitals have relatively high capacities but serve small populations. These findings can help improve our understanding of spatial inequalities in public service provision, and may also provide useful information to address the health care problems of an aging population in contemporary, rapidly urbanizing China.  相似文献   

20.
近些年,全球极端天气事件增多、自然灾害加剧、暴力恐怖活动激增,给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危害。如何综合利用各种现代信息技术,聚合分析天空地多源多维异构数据,实现精准应急服务与指挥决策,是实施"一带一路"国家重大战略的重要支撑。突发事件复杂多样,而以往的应急信息服务过于粗放,急需建立天空地协同的精准应急服务技术体系。天空地协同遥感监测精准应急服务体系构建与示范项目于2016年7月立项,将围绕地震灾害、暴恐事件、冬奥会和电网应急保障4种应急服务需求,以遥感技术为核心,协同多种空间信息技术,通过3年的技术攻关与应用示范,改变以往粗放、漫灌式的信息服务,构建新的精准应急服务技术体系,解决多源应急信息彼此孤立、割裂的难题。本文概要介绍了该项目的目的意义、总体目标、研究内容与方法、预期效益等,旨在为相关领域科研工作和后续重点专项立项提供参考,并通过交流,深入思考如何更好地实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