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高分+”,探索以“高分+地质灾害”模式对10·11与11·3金沙江滑坡灾害开展灾情应急分析,利用灾害前后的高分遥感影像解译了滑坡灾害的基本灾情信息,分析了灾害前后孕灾及变形蠕动特征,对灾后白格堰塞湖及周边开展了隐患灾害排查,查明了堰塞湖两岸存在疑似裂缝与次生滑坡隐患点,开展了二次滑坡灾后灾区道路通达性分析。结果表明,“高分+”模式对类似金沙江滑坡等山区自然灾害巡排查、灾情跟踪监测及灾后应急抢险道路优选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地震是破坏性极强的自然灾害之一,2013年4月20日的雅安芦山地震导致大范围的道路损毁,一度使得宝兴县城成为孤岛,救援很难开展.造成道路损毁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地震诱发的次生灾害堵塞道路.针对宝兴县道路损毁的现状,本文提出了一种面向对象与GIS空间分析相结合的遥感影像提取方法,在震后短时间内快速提取因次生灾害造成的损毁道路情况,快速及时地确定损毁道路的位置及范围.试验证明,本方法能快速提取次生灾害造成的损毁道路的位置与范围,其与目视解译结果吻合,大大减少了震后影像解译时间,提高了地震应急的效率,可为抗震应急救灾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3.
西藏自治区藏东南地区冰川广布,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冰川失稳现象凸显,冰崩隐患的光学遥感调查对该区域防灾减灾工作具有实际意义.根据遥感影像上冰崩隐患的色调、形态、纹理、阴影等特征,建立遥感解译标志,开展研究区冰崩隐患的遥感解译.在藏东南地区共解译出冰崩隐患232处,其中大型47处,特大型147处,巨型38处,结合地形地貌、...  相似文献   

4.
无人机低空遥感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快速获取灾情信息的手段,如何利用无人机高分影像构建滑坡灾害解译模型是实现快速自动解译滑坡的关键。针对该问题,对比了多种影像特征提取方法,将迁移学习(TL)特征和支持向量机(SVM)引入到构建滑坡灾害自动解译模型中,提出了一种TL支持下的高分影像滑坡灾害解译模型。选取5·12汶川地震及4·20芦山地震系列无人机影像构建了滑坡灾害样本库并进行了实验,TL特征方法整体分类准确度ACC为95%,ROC达到0.98,识别准确率达到97%。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用于高分影像滑坡自动解译,同时可用于大面积高分影像中快速山地滑坡灾害定位及检测。  相似文献   

5.
利用无人机开展典型地区地质灾害低空遥感应急监测示范应用,研究不同类型地质灾害遥感数据的特点,以及对不同地灾应急监测阶段对遥感监测数据的应用要求,开展低空遥感监测数据试生产。通过对崩塌、滑坡、泥石流3种类型4个典型灾害区域遥感数据获取及后期对比分析,查明了地质灾害分布特征,为监测治理提供依据,为防灾减灾与快速应急响应提供技术服务。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地质和巷道独立建模给矿井灾害救援带来的问题,建立了基于面模型的多层3维地质与巷道集成模型,并结合可视化技术为救援决策提供可视化的技术支持。研究了复杂地质体的3维模型和巷道3维模型的关键技术,并给出了基于多层3维地质建模及基于巷道断面构建3维巷道模型的实现方法;最后结合3维巷道网络的弧-节点模型与地层岩性、节点相互关联的拓扑关系,实现了二者的集成建模。在此基础上,采用启发式路径搜索的A~*算法,实现了应急救援路线的智能快速选择。这种集3维地质模型、巷道模型为一体的可视化系统对于矿井的事故救援或定位事故发生地点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地质和巷道独立建模给矿井灾害救援带来的问题,建立了基于面模型的多层3维地质与巷道集成模型,并结合可视化技术为救援决策提供可视化的技术支持.研究了复杂地质体的3维模型和巷道3维模型的关键技术,并给出了基于多层3维地质建模及基于巷道断面构建3维巷道模型的实现方法;最后结合3维巷道网络的弧一节点模型与地层岩性、节点相互关联的拓扑关系,实现了二者的集成建模.在此基础上,采用启发式路径搜索的A'算法,实现了应急救援路线的智能快速选择.这种集3维地质模型、巷道模型为一体的可视化系统对于矿井的事故救援或定位事故发生地点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当前制定灾害应急预案多以文字描述为主,表现形式单一,内容复杂且应用困难,并容易产生理解歧义。针对此问题,首先分析了灾害应急对象的空间信息特征,并结合GIS技术分析了灾害应急对象的地图表现内容;然后,研究了灾害应急空间信息的图形化机理,阐述了灾害应急空间信息与地图符号各变量的映射关系;提出了灾害应急空间信息在灾害应急专题图中的表达方式,以及动态过程的图形化表达方式;最后,以灾害应急远程协同会商系统为平台,实现了灾害应急空间信息动态标绘功能,可以将灾害空间信息映射为动态图形化的制图数据,并通过GIS平台将制图数据进行图形化表达。  相似文献   

9.
山坡地开发具有潜在的自然危险因子,人工开挖也会触动这些因子,因此,要做好土地管理工作,需从分析潜在崩山灾害类型以及开发区位两方面考虑。地形分析在工程、灾害评估等方面广为应用,本研究以张石角(1987)提出的“简确工程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估法”为依据,以山坡地丙种建地作为评估对象,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所提供的空间分析及数据库功能,完成台湾省中、北部地区大范围的山坡地潜在灾害评估工作,其成果也将为政府部门所采用.  相似文献   

10.
“6·28”关岭滑坡特大地质灾害应急遥感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6月28日14时30分,贵州关岭县岗乌镇大寨村因连续强降雨引发山体滑坡,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简称航遥中心)立即收集了滑坡前卫星遥感数据,并于6月30日成功获取了滑坡区0.08 m分辨率的航摄数据。作者利用滑坡前后的高分辨率影像数据和数字高程模型,采用数字滑坡技术分别对该滑坡的影响范围、滑动方向、规模及灾情进行了定量解译,得出滑坡灾害影响区面积、滑塌体规模、碎屑堆积规模、损毁耕地面积及掩埋房屋数量等,并在第一时间为前线救灾治理工作提供了丰富而准确的调查数据,确定关岭滑坡为一起罕见的滑坡碎屑流复合型特大灾害,这一灾害在贵州历史上未有过记载。  相似文献   

11.
社交媒体因其广泛的公众参与性和多源信息的快速传播性已成为灾情信息获取的重要途径,在近年来的灾害应急救援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国是一个风灾频发的国家,有效的管理和利用社交媒体数据辅助减灾救援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然而目前,国内面向微博文本理解和情感分析在减轻灾害方面的研究还十分稀缺。针对目前研究的不足,本文以中文社交媒体为研究对象,通过机器学习的方法挖掘风灾期间的公众情感变化,并结合GIS空间分析技术对灾情的发展与影响进行刻画,最后以2017年台风"天鸽"登陆珠海市为案例证明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较多,构建地质灾害减灾长效机制,加强灾害应急管理工作,增强预防和处置能力,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都应认真思考的课题。崩滑流灾害与其他灾害的区别,决定了其减灾的长效机制的差异性。要从"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的战略认识高度制定相应的减灾战略;建立、健全以"预防为根本"的减灾制度;加快重点区域的地质灾害巡查排查进程;建立灾害风险评估、风险分析、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全程化的灾害风险管理系统;灾害危险体的处置,既要安全,又要经济合理;要有高效应急处置的措施,同时也要有相应的体制、机制和法律的保障。  相似文献   

13.
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境内发生MS7.0级地震。为充分发挥遥感技术在地震灾害应急决策、救援及震后恢复重建中的作用,利用地震前后的多源遥感数据,基于遥感图像人机交互解译和野外现场考察,研究了芦山地震次生地质灾害的特征及其空间分布。遥感调查结果表明,芦山地震引发了1 678处次生地质灾害,覆盖地表面积约8.354 km2,具有规模小且以崩塌、落石为主要灾害类型的特点。基于地震前的地形数据,研究了次生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与高程、坡度的关系。对次生地质灾害分布特征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95%的次生地质灾害分布在海拔750~1 850 m之间;82.5%的次生地质灾害分布在地形坡度15°~50°之间,但随着坡度的增加,次生地质灾害发生率显著升高。在空间分布上,芦山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呈现显著的线性排列:或沿NE向发震断裂线性排布,或沿山脊和河谷线性排列。研究结果为芦山地震应急决策、救援及震后恢复重建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保证灾后第一时间灾害信息以及救助信息的畅通,是实现高效应急救助的重要保障。本文回顾和总结了国内外利用卫星通信等手段建立的应急通信基础设施和计划和应用情况,着重分析灾害应急救助对灾害以及救助信息的类型,应急救助通信保障手段;同时,结合我国自然灾害分异特点,分析我国自然灾害应急救助通信保障的应考虑的因素,初步提出卫星通信终端空间布局指标体系和等级划分原则,并通过构建综合指数法来综合反映对卫星通信保障的需求程度,提出基于卫星的通信保障建设空间布局。  相似文献   

15.
王斌  王英谋 《北京测绘》2023,(8):1074-1079
广东省是地质灾害发生较严重省份之一,崩滑流三种典型斜坡变形破坏自然灾害占比超过90%,对无人机应急测绘系统选型提出迫切要求。通过分析灾害发生特征,以及2010年以来广东省突发自然灾害应急测绘保障工作基础上,提出斜坡变形灾害不同灾种无人机应急测绘系统主要选型指标和关键技术要点。结果表明:(1)广东省中小型崩塌、滑坡灾害发生集中在山区坡脚,以旋翼无人机应急测绘系统为主。大中型泥石流以复合翼无人机应急测绘系统为主,搭载相机或激光雷达测量、评估受灾区域范围及流量土方,以满足应急测绘辅助决策基本保障。(2)选用不同无人机应急测绘平台载荷要综合考虑应急环境适应性、航飞安全性、传感器互换通用性及航摄成图效率等指标。  相似文献   

16.
应用遥感技术调查研究煤层自燃灾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论述利用遥感技术对我国北方煤层已经熄灭的自燃火区及正在燃烧的活火区进行圈定的方法。死人区范围是以烧变岩反射光谱特征为依据,利用黑白及彩红外航空摄影图像进行解译圈定;大面积活火区则是以其热辐射特征为依据,利用热红外扫描图像解译圈定分布范围,小面积活火区则利用地面红外测温技术圈定分布范围,并取得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7.
兼容VGI与众包的灾害信息管理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地理信息采集VGI和众包传播模式在灾害救援中发挥的巨大作用,设计并实现了兼容VGI与众包的灾害信息管理系统VDMS,实例验证了该系统的有效性。结果表明:VDMS系统可以将VGI众包采集流程集成到灾害信息管理中,提高了灾害信息采集效率。设计了一种灾害信息管理系统VDMS,实现了灾害发生时海量数据的高效管理与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18.
2010年10月21日三峡库区望霞危岩体发生崩滑灾害后,危岩体极不稳定,在降雨等作用下,可能会再次失稳,特别是悬挂在陡壁上约7万m3危岩体下滑的可能性更大,威胁下方乡村道路、村民、煤码头及长江航运的安全。在对近几次发生的崩滑灾害和新裂缝的详细调查、变形历史及根据监测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对望霞危岩体形成过程、变形机理及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受控于硬软相间的地层岩性组合及危岩体裂隙发育的情况下,持续性降雨、重力卸荷及采煤掏空扰动等共同作用造成了危岩体变形失稳。目前该危岩体总体向SW方向位移,具有明显的沉陷变形特征,且呈匀速变形,变形趋势持续增大,危岩体处于不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9.
三维GIS能够将专业模型和计算结果在平台上进行直观地展示,实现三维可视化和仿真。本文基于Skyline,针对地震灾害应急管理特点开发实现了地震灾害应急三维GIS系统,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强大的空间分析能力,为灾害应急抢险提供辅助决策。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ArcSDE体系结构及原理,根据煤矿安全应急救援信息空间特征及业务需求,提出了利用ArcSDE组件和SQL Server2005建设应急救援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数据库方案,使得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能够相互关联,实现统一管理。以建立陕西省彬县某煤矿救援中心数据库为例,介绍了建立煤矿安全应急救援空间数据库的基本技术,实现了空间信息的可视化查询,能够提高煤矿安全应急救援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