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国土资源通讯》2005,(21):28-30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推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促进城乡统筹发展,部研究制定了《关于规范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规范意见》)。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已经申请开展试点工作的天津、浙江、江苏、安徽、山东、湖北、广东、四川等省(市),应尽快按照《规范意见》的要求,严格筛选试点项目区,认真编制试点工作总体方案,年底前报部批准。  相似文献   

2.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推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促进城乡统筹发展,部研究制定了《关于规范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规范意见》)。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已经申请开展试点工作的天津、浙江、江苏、安徽、山东、湖北、广东、四川等省(市),应尽快按照《规范意见》的要求,严格筛选试点项目区,认真编制试点工作总体方案,年底前报部批准。2…  相似文献   

3.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土地资源相对不足,土地后备资源十分稀缺,加之我国城乡建设用地结构不合理,更凸显了人地矛盾和土地资源稀缺问题。落实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严格土地管理决定的要求,也是合理配置现有土地资源,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环境,实现城乡统筹,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的必然要求,同时有利于缓解人地矛盾和解决土地资源稀缺问题。本文从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城镇建设用地需求量、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潜力等方面对崇仁县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村居民点用地量数倍于城市居民点用地,大有整治挖潜的空间。从当前的现状看,城镇化和农村居民点整理是农村居民点集约化的两条途径;政府主导、市场为辅是农村居民点集约化筹资的主要模式。但是,本应该随着国家城市化加速而逐步减少的农村居民点用地扩张,现却呈现出与城镇用地同步增长的态势,农村居民点用地的集约化程度逐步走低,城市化水平增加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点人均用地却增加2.3平方米。究其原因,主要有缺乏村庄科学规划的引导、城市化配套政策滞后,以及农村居民点用地的使用权流转不畅等。今后应结合各种投资能力,确定集约化的潜力,制定相应的集约化计划,加快村庄整理,推进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农村居民点用地存在的问题与整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主要是运用工程技术及土地产权调整,通过村庄改造、归并和再利用,使农村建设逐步集中、集约,提高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强度,促进土地利用有序化、合理化、科学化;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和农村生态环境,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对土地利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农村城镇化,发展农村经济和现代乡村社区的必然选择。一、农村居民点用地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村居民点用地占地规模大,空置、闲置多农村居民点建设分散,用地超标。按国家总体规  相似文献   

6.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利弊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剖析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内涵、操作方法,阐述了政策的目的和意义,通过分析挂钩政策的优势及其存在的问题和隐患,提出在增减挂钩项目实施过程中,应该协调好城乡关系,注意保护好农村利益,同时避免为了取得城镇建设用地指标,只注重耕地数量而忽视耕地质量保护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淄博市国土资源局淄川分局紧紧围绕服务全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这个中心,正确处理资源保护与保障的关系,国土资源管理工作走在了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国土资源系统前列,淄川区2001年被评为全国土地执法模范县,连续7年被省评为国土资源执法模范县,被列为全国第一批城镇建设用地增加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国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为背景,从政府层面、农村集体层面和农户层面的角度出发,分析影响增减挂钩实施效果的一系列因素,探讨如何有效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从而推动城乡统筹发展,促进我国城市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实现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  相似文献   

9.
利用1990年土地详查变更调查数据和2006年的SPOT遥感影像,借助GIS空间分析能力,通过计算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转移矩阵、扩展强度指数分析了慈溪市的城镇用地利用变化的时空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慈溪市城市、建制镇、交通运输用地扩展的大部分来源于耕地;2)浒山街道城镇,交通建设用地扩展强度指数大于其他镇;3)建设用...  相似文献   

10.
1980—2015年中国建设用地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特别是建设用地的空间格局与演变是城镇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利用1980、1990、1995、2000、2005、2010、2015年7期的中国土地利用遥感数据,对1980—2015年中国建设用地变化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研究工作主要有:①计算1980—2015年中国的城镇用地、农村居民点、其他建设用地及总建设用地的面积和增长率,从而得到1980—2015年中国的建设用地变化速率。②运用GIS软件中的联合分析工具,得到1980—2015年中国建设用地空间变化格局。③制作土地利用转移矩阵,从而得到1980—2015年中国建设用地结构变化情况。研究表明,中国建设用地整体上表现为持续扩张的态势;东部及沿海地区增长速度较快,青藏高原基本无变化,中部及东北地区增长速度较缓,西北地区有少量增加;增加建设用地以耕地转入为主。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村土地利用粗放,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严重制约了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中国城镇化进程。全国范围开展的土地整治工作目的就是改善农村农用地耕作条件和改良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文章运用景观格局理论和GIS空间分析技术,在建立农村居民点空间节地评价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农村居民点社会经济发展潜力评价,通过节地模式判定矩阵确定农村居民点建设节地方向和整理模式。文章宏观上分析了北京市通州区各乡(镇)空间节地情况,微观上对通州区台湖镇通过了空间节地评价和社会经济发展潜力评价,得到三镇农村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初步方案。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武汉市积极利用“九省通衢”的独特地理和区位优势,抓住国企改制和建设用地结构调整的契机,“以理顺关系拓展建设用地整理铺平道路,以实现市场化经营引导建设用地整理方向,以土地储备制度为依托筹措建设用地整理资金,以公众参与促进建设用地整理健康发展”,积极开展了南湖新城等多个建设用地整理试点,在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土地资产保值增值,加快城市建设步伐,提升城市整体功能,以及改善城市环境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主要特点建设用地整理作为土地利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主要是按照城市规划要求,对城市一定区域内建设用地进行调…  相似文献   

13.
以沿海平原地区经济发达城镇为例,在比较分析了近年来农村宅基地变化情况的基础上,应用GIS空间分析功能对农村居民点整理布局作了一些探索。实践证明,作为土地整理分支的农村居民点整理是当前一个时期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战略目标的重要措施,是经济发达地区解决建设用地指标-的重要途径;通过农村宅基地的整理,可以有效解决农用地与建设用地日益加剧的矛盾,缓解建设用地供应不足的矛盾。  相似文献   

14.
将人口密度为1 500人/km~2和人口规模为6万人的区域提取为我国高密度人口聚集区;再运用叠置分析、重心和标准差椭圆分析模型,对高密度人口聚集区与城镇用地的空间分布差异进行定量分析,以期为协调人口与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参考,为未来人口、土地和经济城市化提供决策依据。结果表明,2000~2015年全国高密度人口聚集区与城镇用地的重叠率不足30%,人口集聚于非城镇用地的现象十分普遍。从区域上来看,沿海地区的人口集聚与城镇用地拓展协调性比内陆好,南部沿海经济区城镇用地拓展与人口集聚不匹配的现象较严重;从分布方向上看,高密度人口聚集区与城镇用地分布均为南北方向分散,东西方向集中;北部城镇用地分布多于高密度人口聚集区,南部则相反,整体上二者的空间分布趋于一致。  相似文献   

15.
根据江苏省关于全面推进节约集约用地的相关精神,泰州市高港区深入实施节约集约"双提升"行动计划,积极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加快推进农村建设用地规模控制、结构优化、布局调整,全面查清高港区农村建设用地现状和权属情况,借助航空摄影成果、地理信息系统和卫星定位等技术手段,充分利用作业中收集到的土地调查成果和登记成果,通过外业调查,内业建库等程序,完成农村建设用地调查工作。据此,高港区农村建设用地调查,该项目充分利用户籍数据、经济数据、地籍数据、房产数据以及影像数据大数据的优势,集合GIS技术、采用综合利用省全球导航卫星连续运行参考站综合服务系统,又好又快地为该项目顺利完成提供了技术保障,旨在进一步提高国土调查、测量和自然资源调查成果质量及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6.
《国土资源通讯》2009,(14):45-48
近年来,浙江省嘉兴市以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为契机,以实施“两分两换”改革为着力点,牢牢把握机遇,创新思路,全力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通过集中置换宅基地的方式,将农村原本零星、分散的宅基地化零为整,并与土地整理复垦开发相结合,实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相挂钩,不仅有效补充了耕地、促进了存量土地利用,而且从根本上优化了城乡用地结构与布局,大大加快了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的步伐,为创新土地管理制度提供了宝贵经验,值得学习与借鉴。  相似文献   

17.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作为促进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有效手段,为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如何实现集约节约用地、切实保护耕地的目标提供了新思路。本文结合2011年襄阳市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其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尝试在襄阳市内引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这一新型土地利用模式,分析其开展潜力。以2011年为规划基期年,按照人均用地指标法,预测规划目标年2015年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需求潜力和供给潜力,并据此提出高、中、低3种挂钩方案,分别测算其挂钩潜力,选出适合襄阳市发展的挂钩方案,并就挂钩开展工作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研究表明,在采取高、中、低3种挂钩方案时,襄阳市均完全有能力开展挂钩工作。  相似文献   

18.
为更加深入地了解村镇尺度城镇建设用地发展适宜性情况,提高土地利用综合效益,本文以常州市金坛区遥感影像数据和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为基础,采用层次分析法和GIS空间分析技术,选择自然、区位、生态和土地转换适宜度四大类10个指标,建立了适用于平原地区的具有区域代表性的城镇建设用地发展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金坛区城镇发展适宜区分布与空间自相关特征。研究结果能为城市规划、土地规划等提供依据,尤其在城镇建设用地发展布局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土地整治中的权属管理对巩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成果、提高土地集约节约利用、避免土地产权纠纷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在论述土地整治权属管理的基本内容、特点和方法等的基础上,针对崇仁县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土地权属调整,提出了加强整治权属管理、规范权属调整运作等对策。  相似文献   

20.
仁怀市喀斯特地区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是土地利用规划和资源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为合理确定贵州喀斯特地区城镇扩展方向,在GIS的支持下,以贵州省仁怀市为例,文章选取地形地貌、开发利用条件、地质因子3方面6个单因子,构建该研究区低丘缓坡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仁怀市低丘缓坡建设用地适宜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适宜建设用地和比较适宜建设用地主要分布仁怀在市中部和西南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