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9 毫秒
1.
以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硕县塔哈其乡古努恩布呼村作为实验区,利用固定翼轻型电动无人飞机航摄系统,获取影像数据使用Pix4dMapper全自动快速无人机数据处理软件,对像控点布设方式及数量进行探讨,制作出1∶1 000的数字真正射影像,满足农村地籍调查及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工作(以下简称"农村地籍调查工作")调查底图的精度要求,最终总结出像控点布设方式及数量较为合理的方案,可为后期影像数据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介绍乌鲁木齐市六道湾煤矿塌陷区综合治理过程中地面沉降观测站、观测线的设计方法,所需观测内容,观测方法以及所使用观测仪器的精度。在观测站、观测线设计时综合考虑老采空区变形的影响,并针对该区两个不同时段开采变形观测站布设方法分别进行了设计。其中所介绍的设计方法对其它地区类似煤矿塌陷区综合治理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3.
二等水准在汕汾高速公路软基路段工后沉降监测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二等水准在汕汾高速公路软基路段工后沉降监测的应用,详细描述观测方法并进行了观测数据的分析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统计,分析了YJ高速公路某路段近十年来部分路桩的沉降量以及三个典型路桩的月沉降速率变化,从而得出了YJ高速公路的一般沉降规律。根据路段不均匀沉降分析,分析可能产生路面裂缝的位置;然后,经过实地调查,对实地发现的路面裂缝进行了及时处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因此,高速公路沉降观测数据分析对公路的运营及维护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导线网平差理论的分析,可以知道影响导线网精度的因素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观测精度,另一类是网型布设。通过分析两类因素的作用,并在实例中展现出来,找到了确定导线网最佳布设方案的方法。在作者编写的通用导线网精度预估软件中应用了此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及城市化建设的推进,交通拥挤问题日益突出。作为城际之间生命线的高速公路在节假日期间的拥堵情况尤为严重,为了更有效地管理高速公路、及时疏导交通拥堵,需要对高速公路上的拥堵事件进行探测,实现对高速公路路段交通状态的监管。首先利用高速公路路径识别点的识别数据、收费系统的收费流水数据和"两客一危"重点车辆的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轨迹数据,构建了多源数据融合下的层次拥堵区间探测方法;然后采用模糊综合评价算法,对多层次路段的交通状态进行识别;最后,利用湖南省长株潭城市群区域2018年2月中两周的数据进行了实际探测和结果分析。  相似文献   

7.
城市机动车的数量急剧增加给城市带来了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为了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本文提出一种城市热点路段的提取方法。该方法首先结合出租车轨迹数据,依据拓扑邻接的规则建立了空间权重矩阵;然后对各个路段交通量的全局相关性进行分析,并通过局部相关统计量提取了城市交通热点路段,对工作日不同时段内的交通热点路段分布进行了分析;最后通过VISSIM软件对已提取的热点路段进行仿真,得到待验证路段的热点路段隶属程度为0.512,从而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地提取城市交通的热点路段。  相似文献   

8.
高速公路是国家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一带一路"政策的提出,高速公路的修建及维护变得越来越重要。截至2017年底,我国高速公路里程累计约13.1万千米,居于世界前列。软土路基是一种特殊的路基,其主要特点是压缩性高、含水量大、天然强度低和渗透性差,主要分布于江、河、湖、海沿岸以及多雨的山间洼地等地区,修筑的高速公路如果穿过软土地区,其路基的沉降持续时间更长,变形速率更快,严重影响路面的平顺和稳定,需要进行更加严格的沉降观测和精度更高的沉降预测模型。本文以哈尔滨至牡丹江高速公路(简称哈牡高速)为研究对象,实地采集沉降观测数据,将常用的沉降预测模型结果与组合预测模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证明组合预测的方法具有一定的优势,结论对东北地区软土路基高速公路的沉降预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预计结果的地表移动观测点选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表移动和变形的观测工作一直都是研究开采沉陷危害的比较直接方式,而合理有效的观测站的设置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布设观测站时,除考虑采深影响外,还利用概率积分法预计下沉曲线,根据下沉曲线上的特征点选取观测点。通过对某矿的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精度更高,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从而为地表沉陷的观测工作提供了更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赵娜娜  武枝 《北京测绘》2014,(2):104-108
矿山开采引起的地表移动过程十分复杂,它是许多地质采矿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目前,研究地表移动的主要方法是实地观测。通过测量获得大量的实测数据资料,然后对这些数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各种地质采矿因素对地表移动的影响规律。本文从观测站的类型、观测站的设计原则及内容、设站前资料收集、观测站设置地点选择、观测线的布设位置、长度、观测点的密度与建立等方面进行介绍,详细论述了地表移动观测站的设计要点和步骤。  相似文献   

11.
以所设定的进站行程时间为基础,构建客运站运能监测电子围栏,并结合客运班车位置、运政、路网运行速度等信息,建立客运站运能监测曲线。以广州某客运站为例子,对该监测方法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能为日常以及节假日客流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2.
针对交通事件自动检测多以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为对象以及使用数据源单一的现状,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城市道路交通事件检测方法.在对信号控制下交通事件引起的交通流变化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杭州市城区浮动车,SCATS、Citilog、OD系统提供的实时交通数据,基于CUSUM算法构建差分流量和速度交通事件检测模型....  相似文献   

13.
采用对偶拓扑方法构建基于广义路网拓扑的复杂交通网络,通过引入m阶邻居节点概念,考虑复杂交通网络中节点度、介中心及节点间距离等因素,顾及节点自身及1到m阶邻居节点的重要度贡献,定义了节点重要度评价模型,进而提出一种基于m阶邻居节点重要度贡献的道路网自动选取方法,并基于网络最小规模原则保持选取道路的连通性。为检验方法的有效性,引入度分布评价所选取道路对路网整体结构及拓扑特性的保持程度,并采用实际城市路网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选取的路网能较好地保持了原始路网的整体结构、拓扑特性及道路连通性,且算法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4.
黄敏  熊志  赵梦扬 《测绘科学》2008,33(6):192-193,181
针对指路标志的标识功能,分析了指路标志的特征,提出了指路标志项的概念。基于路网拓扑结构,构建了以指路标志项为基本单元的指路标志标识系统的数据模型,使得在计算机中建立指路标志的信息管理及自动设计分析应用系统成为可能。最后,在此数据模型的基础上,开发了一个基于GIS平台的指路标志标识计算机应用系统。该系统能对指路标志进行自动设计、根据交通规则的修改对指路标志执行自动更新,说明本文提出的数据模型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道路网选取是制图综合的重要内容,针对现有方法仅考虑道路网静态特征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轨迹数据的混合多特征选取方法。首先以stroke为基本选取单元,构建对偶图来描述路网的结构关系,采用长度、连通度、接近度和中介度等指标对道路的静态特征进行评价;然后结合轨迹数据特点,采用车流量、车辆速度和道路交叉口附近的车辆密度等指标对道路的动态特征进行评价;最后利用基于相互关系准则的标准重要性方法计算得到各指标的权值及各道路的综合重要性值。同时引入线Voronoi图对道路进行划分,得到道路的密度特征值,并将其作为道路网选取的约束指标。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保持道路的整体结构,同时顾及道路的连通性和密度分布,而且结合了轨迹数据的动态交通特性,选取结果符合实际情况,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为尽可能早地发现并排查出高速公路灾害的隐患点,本文以昆磨高速公路的昆明至玉溪路段为例,首先基于PS-InSAR技术,利用45景Sentinel-1影像获得了研究区域2018-2019年的沉降速率图。然后对沉降严重区域进行横纵断面分析,识别出昆磨高速公路沿线的隐患路段。最后对这些路段的进一步监测提出建议。研究表明,昆磨高速公路沿线总体呈现出较为平缓的沉降趋势,但存在着3个严重沉降区。分别是谢井村和朱井村路段、昆磨高速公路与东绕城高速公路交界处路段,以及昆磨高速公路与晋新公路交界处路段。因此证明了PS-InSAR技术能有效排查高速公路沿线的灾害隐患。  相似文献   

17.
洪武扬 《测绘通报》2019,(11):12-16,25
通过研究交通网络的空间连接及由此决定的节点间联系的连通程度,可观测交通可达性水平。本文对地下轨道交通和地面道路交通构成的立体拓扑网络进行了建模,采用空间句法形态分析变量构建了基于轨道站点的通达性模型,分析了深圳市轨道站点通达性水平和空间特征,并探讨了站点通达性与周边土地利用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深圳市轨道站点通达性平均值为0.088 4,通达性数值离散程度较低,在空间上形成了福田中心区、华强北商业区、东门商业区和后海片区4个高值热点区;商业用地、办公用地与站点通达性的相关程度最大,工业仓储用地受轨道站点的影响较小,轨道站点倾向于商业及办公用地等人流量集中的空间节点;轨道站点基本可承载周边的土地开发,组合类型为"高-中""中-低"的27个站点需提升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功能。笔者从拓扑网络耦合的思路,客观评价了深圳市轨道站点通达性及其与土地利用的相互关系,提供了研究对象由线路向站点转换的研究视角,可为同类研究提供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根据交通规划中交通流量、道路状况、人口分布等相关因素和最佳站距公式确定的站距,通过GIS的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及克里金插值等空间分析方法,以形象、易于理解、可视化方式表现出来,从而确定公交线路中公交站点的位置,为交通规划提供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9.
土地整理中基于图形通达性的田间道路规划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田间道路规划的重点为道路的通达度,因为田间道路的交通流较小,道路宽度设计要求能够保证通行农机车辆。基于这个考虑,尝试将农村田间道路网通达度问题简化为图形通达性的问题进行研究,并建立了田间道路网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来衡量道路网规划设计的合理与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道路场景作为人类发展演变中最重要、最复杂、最典型的载体之一,是道路基础设施与活动行为共同构成的综合体,链接和构建“人地关系”。道路场景感知从二维抽象简略到三维精细丰富、从静态过去式向动态现在时发展,成为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无人驾驶的关键技术支撑,是我国新型城镇化战略、交通强国战略的核心技术保障。本文立足于时空交通大数据,提出基于道路场景静态基础设施“形”和动态活动行为“流”的高时空分辨率道路场景感知方法。该方法从静态路网“形”角度,以“点-线-面-体”等要素为研究脉络,构建高精度道路地图众包感知的理论体系;在活动行为“流”感知上,突破传统的点模式分析局限,发展了道路网络空间活动流的时空建模与多尺度分析方法。本文揭示了静态基础设施“形”结构与动态活动行为“流”模式交互作用下的道路场景演化规律,形成以“形”控“流”、借“流”定“形”、“形”“流”叠置的高时空精度道路场景众包感知理论体系,为智慧城市、智能交通的发展提供核心技术与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