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西南地区为例,采用数学建模方法,结合空间分析方法,基于栅格高程模型提取研究区域地形起伏度,采用相关性分析方法获得了地形起伏度与人口分布的关系。模拟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对比得出,地形起伏度是影响人口密度的重要因素,说明研究能够正确反映出地形起伏度和人口分布的相关性,为研究以县域为尺度的人口密度空间分布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基于2010年《山东统计年鉴》和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本文以县域为研究单元,通过空间自相关分析人口的空间分布模式,运用因子分析和Pearson相关分析探究人口空间分布模式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人口分布呈现"东北-西南"的空间分布模式,人口空间分布整体上呈现显著的空间集聚,主要集中在青岛市的中心城区;经济增长因素和地形条件是山东省人口空间分布模式形成的主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3.
基于RS与GIS技术的泸定县植被空间分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晏立  何政伟  管磊  张雪峰 《测绘工程》2010,19(5):49-52,56
以四川省泸定县为分析研究区域,综合运用遥感图像处理技术与GIS空间分析技术,用ETM+遥感影像获取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信息并反演植被覆盖度,用地形图等高线生成数字高程模型(DEM)并提取地形因子。借助叠合分析法,讨论植被覆盖度与海拔高度、坡度、坡度变率、坡向、坡向变率5种地形因子的空间关系,得到泸定县关于地形因子的各等级植被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对地植物学中高山峡谷地区植被的地形格局分布规律研究与生态环境的评价与改良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基于重庆市2006~2010年人口数据,运用GIS技术从人口密度、人口集中指数及人口集聚度3个方面对重庆市人口空间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同时,从地理空间分析的角度出发,分析了重庆市人口空间分布与自然、经济及社会因素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为揭示城镇化背景下武汉市人口时序增长趋势和人口空间分布格局演变特征,本文基于1990年第四次、2000年第五次、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和2014年武汉市人口普查数据,运用统计学原理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分析了武汉市人口增长的时空变化规律;应用人口密度空间分布的数学模型,得到武汉市人口空间分布格局的演变趋势。人口增长研究表明:1990年以后,武汉市人口数量迅速增长,总体上形成了中心聚集、外围扩散的空间发展格局。空间分布研究表明:1)武汉市的人口密度分布更加符合Clark模型,主城区Smeed模型拟合效果更好。近25年来,武汉市城镇化进程迅速,人口向主城区聚集。随着时间发展,主城区逐步呈现初级阶段的郊区化。2)武汉市主城区人口空间分布已经出现多中心化的趋势,并且已经有两个街道发育成为人口次中心。研究结果可为武汉市人口相关决策的制定和城市结构调整提供参考依据,有助于认识我国中部崛起城市的发展规律,为其他城市的发展和规划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区域地质构造作用是形成地形地貌的重要因素。本文采用GIS空间叠置分析方法,从三维可视化角度,进行了广东省区域地质构造作用空间分布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地质构造与地形变化强度呈密切的空间相关性;三维可视化是研究区域地质特征的重要手段,可从不同角度观察地质构造与地形地貌的空间关系,进一步揭示区域地质构造作用的空间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7.
孙丽敏  张军  蒋涛 《测绘科学》2006,31(3):123-126
针对三峡库区移民安置规划中的实际需求,本文以三峡库区秭归县为例,分析了居民地空间分布类型、规律,并结合人口空间化模型,对研究结果的应用作了探讨,进而对居民地空间分布规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8.
基于可达性相关理论,以GIS网络和空间分析技术为基础,运用改进的潜能模型和两步移动搜寻法,对大连市各社区人口和医院进行叠加分析,将标准化的可达性数值进行插值处理,使之空间可视化,探究了大连市中山区、西岗区、沙河口区人口和二级以上医院空间分布现状,并对大连市医疗可达性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大连市医疗设施北部集中,总体分布不均。西岗区医疗可达性总体状况良好;中山区人口分布密集区,医疗可达性较好;沙河口区可达性较差,亟待提高。两步移动搜索法能更有效反应区域医疗可达性的空间分异。  相似文献   

9.
以GIS技术和SPSS软件为工具,根据巴马瑶族自治县人口统计数据,分析了该县各乡镇平均人口密度与地形指数、土地利用、主要道路和河流水系等因素的相关关系。通过分析各影响因子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权重,运用多源数据融合技术进行了人口统计数据的空间化。结果显示,通过数据融合产生的人口密度与巴马县各乡镇的实际人口密度的相关性大于0.9,最终生成的栅格人口密度数据不但与巴马县统计型人口数据保持一致,还反映了各乡镇内部人口分布的空间变化。  相似文献   

10.
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是加快医疗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内在要求,研究自然和经济社会因素对医疗资源配置的影响,可为医疗服务体系科学规划和建设提供有力支持。本文以2000-2002年、2005-2007年、2010-2012年3个时期的四川省区县公立医院床位数为例,利用空间分析技术研究了区县床位的时空变化特征,并采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方法解释了经济、人口、交通、地形等因素对其时空异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000-2012年,川东地区的床位数总体高于川西高原,在区县尺度呈现显著的空间聚集性分布特征(3个时期的漠然指数分别为0.16、0.15、0.18,p<0.01),其时空异质性与地形、人口、经济及交通等因素关系密切,且地形起伏度、人口、交通要素在川西高原影响尤为明显。因此,应依据四川省医疗水平的现状和驱动因子的效应机理,因地制宜规划和建设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使其平衡发展,以提高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对居民健康的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11.
昆明作为云南省的省会城市,其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对该地区的城市规划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昆明市112个乡镇的矢量数据和2000、2010年的人口数据为基础,运用Moran I指数和Moran I散点图对昆明市2000和2010年的乡镇人口进行了空间自相关及其时空演变分析.结论如下:①2000和2010年,昆明市乡镇人口分布呈现显著的正向空间自相关特征,且人口分布出现以昆明市市中心和滇池为中心的"人口高地带"和北部山区的"人口低地带",这与昆明市海拔"北高南低"和地势"北部起伏大、南部和缓"趋于一致;②地形要素是昆明市乡镇人口2000和2010年空间自相关的基础,而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和城市化的发展,2000―2010年10年间昆明市乡镇人口空间自相关显著增强,但人口密度出现较大的空间差异.  相似文献   

12.
地理国情主要是指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是基本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辽宁省已完成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其成果应满足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提高地理国情信息对政府、企业和公众的服务能力。本文从普查成果体系入手,阐述了辽宁省地理国情普查的成果应用,展望了服务方向。  相似文献   

13.
等高线作为地势起伏与地形凹凸特征的表达,与河流水系表达有着密切的约束关系。在空间数据库集成与匹配中,由于来源不同这两种数据往往出现不一致,导致河流“爬坡”现象。本研究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等高线河流匹配及一致性改正方法,利用Delaunay三角网模型在等高线基础上通过弯曲分析提取地形特征,基于河流分布与谷地走势的相关性,建立河流与等高线间的匹配关系,进而识别两者间的一致性与否。在此基础上利用仿射变换等几何方法完成一致化操作,包括河流移位匹配等高线和等高线移位匹配河流。  相似文献   

14.
等高线作为地势起伏与地形凹凸特征的表达,与水网表达有着密切的约束关系。在空间数据库集成与匹配中,由于来源不同,这两种数据往往出现不一致,导致水网"爬坡"现象。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等高线与水网匹配及一致性改正方法,利用Delaunay三角网模型在等高线基础上通过弯曲分析提取地形特征,基于河流分布与谷地走势的相关性,建立水网与等高线间的匹配关系,进而识别两者间的一致性。在此基础上利用仿射变换等几何方法完成一致化操作,包括水网移位匹配等高线和等高线移位匹配水网。  相似文献   

15.
基于用数字环境模型对中国土地资源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基础上,生成了中国土地资源生态环境综合评价图和人口密度分布图。首先分析了中国土地资源生态环境等级面积构成及分布状况,中国土地资源生态环境质量最好的地区全部分布在东南沿海和四川盆地地区,之后,用相关分析方法及关系曲线分析了中国土地资源生态环境质量同人口分布的关系,得出了土地资源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同人口存在着实质性的相关关系,中国东南沿海和四川盆地地区是中国土地资源生态环境最好的地区,也是人口密度和土度资源利用程度最高的地区,而西北及青藏高原区是中国土地资源生态环境比较差的地区,也是人口密度比较低的地区。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photosynthetic active radiation (PAR) using an atmospheric radiative transfer model under terrain impacts. The potential of the model for improved understanding of PAR impacts on ecosystem dynamics is demonstrated with the aid of MODIS (Moderate-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 data, using the Haihe Plain of China as a case study. Various types of MODIS data were aggregated in support of the modeling work at the regional scale. Findings clearly indicate that terrain factors do affect the estimation of instantaneous PAR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relationships between PAR and elevation may be classified based on positive correlation, negative correlation, and no correlation. In addition, while there are different relations between PAR and slope,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PAR and aspect.  相似文献   

17.
李鑫  廖鹤  赵美玲  周文龙  曹水艳  周世宏 《测绘学报》2014,43(12):1238-1244
针对斜坡地形、台阶地形和植被地貌、分界地貌建立了4种基本模型,研究了不同的地表空间起伏和反射率分布对回波信号时空分布特性的影响,并采用蒙特卡罗方法仿真了4种模型下Geiger探测模式星载激光雷达的高程测量精度,发现:地形起伏主要影响回波信号的时间分布特性,统计条件下可以消除测量误差;回波信号空间分布特性变化主要由地貌(反射率)的变化引起,误差较小可以忽略.研究结果表明:激光三维测绘卫星对垂直陡变地形(如城市建筑)、斜坡地形(如山坡)、分界地貌(如水陆分界)和折射率起伏地貌(如植被地貌等)具有良好的探测能力.  相似文献   

18.
龙毅  曹阳  沈婕  李雯静  周侗 《测绘学报》2011,40(3):379-385
传统制图综合中针对水系、地貌等不同地理要素的分治策略,往往导致综合后要素目标之间在空间与语义上的冲突.考虑地形与河流之间的空间依赖性,提出一种等高线簇与河网协同的制图综合方法,即利用两种要素目标顶点在约束D-TIN描述下的空间邻近关系,并通过提取和组织谷地等高线弯曲段数据,构建两要素有效协同关系.在此基础上将等高线按所...  相似文献   

19.
基于DEM的龙口市土地利用空间格局与时空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邹敏  吴泉源  逄杰武 《测绘科学》2007,32(6):173-175,93
本文以龙口市为例,在ARCG IS软件的支持下,分别从高程、坡度与坡向三个方面,对研究区内的耕地、园地、林地和建设用地四种土地利用类型,进行了空间格局与时空变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从1989年到2005年的17年间,耕地总数在减少,但其分布仍主要集中于低地形等级上。园地的面积增加较多,空间分布上,有向地形高等级发展的趋势,说明园地对各地形因子的适应性较强。林地主要分布于高海拔,大坡度的区域,这有利于防止水土流失。建设用地基本上不受地形的限制,其分布主要是人类活动的结果,因此它在各地形等级的变化表现不明显。通过对土地利用空间格局指标及参数特征的定量分析,将有助于优化该区土地利用结构,实现不同地形上土地利用类型的合理布局,促进区域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