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河湖管理范围和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划界是进一步推动河湖长制从"有名"到"有实"转变的有效措施,由于各县区河湖及水利工程体量巨大、涉及面广、历史遗留问题复杂多样,该项工作开展难度较大。本文通过梳理分析河湖划界当前存在的难题,探讨利用无人机航测技术和实景三维展示等现代化测绘技术手段解决该难题的可行性,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立足湖南省河湖管理现状和已有基础资料拥有情况,根据相关政策法规和技术规范,从工作原则、已有资料利用、划界标准、技术路线、工作组织模式等方面科学地设计了一套河湖管理范围划定技术方案和工作组织实施方案。方案充分利用了全省不动产统一登记基础数据等已有资料,能够确保划界成果与国土资源部门正在开展的不动产统一登记、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等工作有效衔接,能够确保全省各地的工作处在同一起跑线上,有利于成果的共享应用,有利于保障划界成果的质量,有利于节省项目成本,有利于缩短工作周期,能够为全省以及国内其他省内即将全面开展的河湖管理范围划定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结合黑龙江省开展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的实际需求,本文阐述了灌区取用水管理范围划界与水权确权划界的总体技术路线,并描述了主要技术流程和划界成果内容,同时详细介绍了示范灌区的取用水管理范围与水权确权的实际划界案例.项目充分运用地理信息技术,采用内外业一体化技术手段,开展取用水管理范围划界工作,提高了划界工作的精准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4.
河道管理及保护范围确权划界项目是农村土地确权工作中的一项新的确权项目,河道管理及保护范围确权划界监理是确权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以引洮供水一期工程管理及保护范围确权划界测绘项目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有关河道管理及保护范围确权划界项目监理的主要内容,主要的质量检查项及检查方法,监理组织与监理实施方案要点,以及区别于其他监理项目的独特监理内容和监理工作记录表格,为后续河道管理及保护范围确权划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河湖划定和管理是深化落实中央河长湖长制的基础性工作,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可为河湖划定和管理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和可靠的数据保障.通过实际案例的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研究分析,系统总结了传统测绘、无人机航空摄影、机载激光雷达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河湖划定和管理中的优势与创新,指出全面综合应用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对河湖划定和管理具有信息化、智能化的实践意义,并对河湖划定和管理测绘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张标  陈楠 《地理空间信息》2021,19(7):42-45,100
针对ArcGIS软件功能不能满足天地图矢量数据融合工作要求的问题,设计并实现了一种矢量数据融合工具.在分析矢量数据融合技术路线与ArcGIS软件已有功能的基础上,梳理出工具需求,并进行工具功能模块设计;利用ArcGIS相关组件,在Visual Studio开发环境下进行工具实现.将工具应用于天地图·陕西国省矢量数据融合工作中,结果表明,该工具不仅能减少人工重复作业,而且能保证数据融合的质量,有效提升了数据融合效率.  相似文献   

7.
由于河湖覆盖面广、线路长、体量大,同时历史遗留问题较多,采用常规测量手段存在诸多难题。本文结合具体工程案例,通过天狼星无人机航测技术手段,论证了新技术方案的可行性与有效性;阐述了天狼星免像控无人机在河湖划界工作中的优势和高精度航测成果一图多用的重要意义。本文方案对类似工程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依据谈判划界工作的实际需要,在研究谈判划界可视化内容的基础上,针对国界信息的具体特征,提出适合谈判划界的国界信息可视化方法,包括基于"目录树"组织与搜索的国界多元历史资料可视化方法、国界谈判划界信息的专题图表示法、争议区基本情况的"卡片式"可视化方法、基于划界方案调整的划界影响因子动态可视化方法以及划界方案线的二三维联动可视化法。基于ESRI的二次开发组件包ArcGIS Engine 9.3,以Skyline作为三维信息平台,在.NET环境下进行实践,成功应用于陆地国界谈判划界信息系统,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王家峰 《北京测绘》2017,(4):137-139,143
文中通过分析ArcGIS软件和南方CASS软件在土地勘测定界数据处理中的应用,提出了一种便捷、实用的内业数据处理方法,即利用ArcGIS软件结合EXCEL软件生成土地分类面积汇总表、使用ArcGIS软件对用地范围略图进行投影变换、采用南方CASS软件生成界址点成果表和勘测定界图、运用AutoCAD软件进行勘测定界图的批量打印。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处理勘测定界数据且基本满足土地勘测定界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张建辉  金继业 《测绘科学》2013,38(3):16-17,30
目前,世界上还有许多国家的海洋边界没得到确定,由此引起的国家间海上争端事件不断。因此,开展海洋划界技术和方法研究,科学精确地确定两国间海洋边界显得十分必要。本文阐述了基于墨卡托投影的海图进行海上划界方法的不足,研究了利用高斯平均引数大地主题解算计算点到大地线的球面距离模型,最后设计了基于地球椭球面模型的等比例海上划界算法,并基于ArcGIS Engine实现划界功能。  相似文献   

11.
浅析数字化测绘与信息化测绘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化测绘是在数字化测绘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为了从概念和形式上解数字化测绘和信息化测绘的异同,从测绘信息获取与处理、信息产品形式和存储方式,以及测绘产品服务保障的不同侧面进行分析,试图从测绘生产、测绘产品及服务的全过程描述信息化测绘的优势和特点,从而加深对信息化测绘的认识,明确信息化测绘发展所需的技术支撑条件,了解信息化测绘在实时化服务方面的本质特性.  相似文献   

12.
恶意软件的特征、危害性及其防范与清除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恶意软件已成为社会公害,其泛滥是继网络病毒、垃圾邮件后互联网世界的又一个全球性问题。本文简要介绍了恶意软件的特征及其危害性,指出了防范恶意软件的一些具体措施,列举了清除恶意软件的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13.
黄欣 《北京测绘》2007,(2):40-43,26
从1:2000比例尺数字地面模型(DEM)和1:2000比例尺正射影像(DOM),设计与实施过程入手,系统的阐述了数字地面模型(DEM)和正射影像(DOM)的设计与实施过程和方法。成果的精度经全野外实地全站仪检测比较,符合成图的精度要求,结论认为这项成果能够广泛应用于测绘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建设目标、技术路线、软件总体框架及软件构成等四个方面通过阐述了国土资源部电子政务基础平台,并对基于基础平台进行国土资源政务信息化建设所需具备的条件、适用范围和应用模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导航与位置服务是继移动通信、移动互联网之后又一发展非常迅速的新兴信息产业。本文首先详细分析了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其特点,探讨了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链及其产业布局的构成。然后,根据该产业的特点,进一步阐述了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的前沿技术及趋势;这些前沿技术涉及协同精密定位、社会感知与计算、与5G相融合的通导一体化、与无人机器人相融合的智能导航等。最后,以服务于国家现代化发展重大需求为导向,给出了我国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的一些思考,主要包括关键技术推广、人才培养、重大战略规划、核心芯片与软件平台、标准制定等5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科技发展趋势及对测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阮于洲 《测绘科学》2011,36(6):238-240
本文分析了信息技术、空间技术等与测绘相关的各领域科技发展趋势和特点,总结了科技进步对测绘发展的重大影响,指出科技进步使测绘的工作对象、服务主体、应用范围等持续拓展,推动了地理信息更好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17.
梅洋  李霖 《测绘科学》2006,31(1):115-116
针对地图中的一类特殊符号,提出了半线半面符号的概念,对这类符号的构造特点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采用面向对象的思想对该类符号进行了结构化描述,并在计算机环境下实现了半线半面符号的自动绘制。  相似文献   

18.
测绘成果检查验收工作是保证测绘产品质量的重要工作,本文研究如何将办公自动化与质量管理体系相结合,形成与测绘成果检查验收单位工作相一致的管理系统,协调项目中不同角色人员的工作,方便单位领导监控检查验收工作进度与结果,有助于数据的统计。  相似文献   

19.
国土资源科技成果管理与发布信息系统设计依托于国土资源部内外网和单机版环境,采用成熟先进的.NeT、数据库、XML等技术,实现了各类数据的管理、查询与维护。系统包括科技成果登记管理发布子系统、科技奖励申报管理发布子系统、外事资料和考察报告汇交子系统和科技成果网4个子系统。系统设计具有先进性、开放性和安全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孙威  乔朝飞 《测绘通报》2014,(2):131-134
科技创新是推动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不竭动力。测绘地理信息企事业单位是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创新的主体,其科技创新水平的高低是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创新水平的重要标志。本文通过开展问卷调查,分析了我国测绘地理信息企事业单位科技创新状况,对提高测绘地理信息企事业单位科技创新水平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