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首先介绍GPS RTK技术的局限性,然后分析基于GPS连续运行参考站网络虚拟参考站的基本原理、数学模型,根据综合误差线性内插原理计算虚拟参考站的综合原始观测数据,求出流动站的定位结果;然后就某市建立的虚拟参考站网络的实测数据进行动态、静态精度分析;最后得出结论:虚拟参考站技术扩大GPSRTK的使用范围,提高动态测量的精度,其开放式的数据服务使VRS技术成为Net Work RTK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2.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技术在大坝、桥梁、滑坡等形变监测领域应用广泛。针对传统监测方法需要架设基准站、导致监测成本增加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虚拟参考站的GNSS变形监测方法,利用连续运行参考站(continuously operating reference stations,CORS)观测数据,生成虚拟参考站(virtual reference station,VRS)代替实体参考站,实现高精度变形监测。利用中国云南省屏边苗族自治县约30处滑坡监测点进行实验分析,结果表明,当CORS基准站间距小于40 km时,双差对流层和电离层延迟模型内插精度优于10 mm,利用观测时长大于8 h的数据,可以实现平面精度优于5 mm、高程精度优于10 mm的形变监测。  相似文献   

3.
左虎 《四川测绘》2011,(5):222-224
本文阐述了如何建立槟城二桥GPS参考站,并分析了如何选择独立施工坐标系,最后对GPS/RTK参数进行统一设置。经GPS参考站测试,测试结果表明不仅定位精度能够满足技术设计要求,而且不同机型RTK可以联合作业。  相似文献   

4.
详细论述了现代油田对GPS参考站系统的需求,介绍大庆采油有限责任公司第十采油厂连续运行GPS参考站系统的设计、系统的组成、主要功能和采用的主要技术,并对系统为全社会提供信息服务的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5.
FJCORS参考站的选址与试验数据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FJCORS设计技术指标,详细讨论参考站选址的相关技术问题,同时对站址点位环境进行了数据测试,并对测试数据的多路径误差和数据完好性等进行了质量分析,测试结果表明满足FJCORS参考站选址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6.
张勇  朱丽强  严津 《测绘工程》2014,23(12):39-42
在国内外,很多地方的网络RTK都采用虚拟参考站(VRS)技术,有些地方建立的CORS网较早,某些基准站会发生一定的形变,针对VRS参考站点形变影响流动站定位坐标的问题,通过理论分析与严密的公式推导,并对VRS系统GPSNET中参考站坐标形变进行仿真试验。结果表明,用户流动站坐标是通过虚拟参考站转接到物理主参考站,即流动站的参考站实际上是物理主参考站,用户流动站坐标变化量与物理主参考站坐标变化量基本一致,并对参考站形变后坐标调整提出方案。  相似文献   

7.
虚拟参考站系统的设计与建立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本文介绍了VRS的基本概念,传统RTK技术的局限性及VRS的优点,详细描述了虚拟参考站系统的组成和结构设计,希望能为今后类似系统的建立和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8.
针对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技术在滑坡监测中参考站架设选址难、建设成本高、基准不稳定等问题,使用基于虚拟参考站(VRS)的滑坡地质灾害监测方法,利用卫星导航定位连续运行参考站(CORS)在监测区生成虚拟参考站数据,代替物理参考站进行滑坡监测.实验分析不同解算策略下的虚拟参考站监测精度,并将粗差剔除后的结果与传统GNSS监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VRS 2 h监测精度平面可达5 mm,高程可达25 mm,所反映滑坡位移趋势与传统GNSS监测一致.  相似文献   

9.
精确农业应用GPS虚拟参考站(VRS)技术,将摒弃“自给自足”的自主差分模式。该技术可通过延长作业基线、减少参考站数量、低成本、高精度地满足农作要求。在介绍VRS系统组成、工作原理、技术类型与应用的基础上,初步探索了农用VRS建设的必要性、存在问题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针对在近海或海洋区域进行高精度全球定位系统测量中海潮负荷的影响,该文通过GAMIT对福建省的连续跟踪参考站数据进行了解算,并对解算结果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结果表明,海潮负荷对近海的连续跟踪参考站的影响在U方向上能达到亚毫米级,而且与测站与海的距离、基线的长度,以及基准站的选择都有一定的关系。在解算福建省的连续跟踪参考站数据时,海潮负荷的影响是可以忽略的,均可满足大多数的工程需要。对于如何更好地消除海潮负荷的影响,以满足更高精度的要求,还值得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提出采用"自适应换站"法来解决单基线处理模式难以满足长距离动态定位的问题。该方法的主要思想是:整个解算过程始终保持单基线的动态定位模式,当发现流动站与原参考站间的距离大于流动站与其他参考站间的距离时,自动更换周围最近的参考站作为新参考站;对换站前后的数据设置一定时间的重叠段,利用等价消参法将换站前后的数据进行严格的自适应融合,以保持整个解算过程的连续性。通过对实测机载数据的解算,证明该方法不仅可以克服因载体飞行距离过远而导致的定位精度下降,而且能够避免因换站所引起的前后解的不连续,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定位精度约为2 cm。  相似文献   

12.
基准站观测数据的质量是影响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CORS)能否正常、稳定运行的关键因素之一。对于已建成的CORS系统,仍有必要定期对基准站数据质量进行分析监测。本文选取重庆市国土资源GNSS网络信息系统(CQGNIS)基准站网的实际观测数据,分别利用TEQC和GAMIT软件对CQGNIS单基准站和全网数据质量进行分析研究,论证并给出了CQGNIS基准站的当前总体数据质量情况。  相似文献   

13.
针对各地现有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可用星座存在差异性的问题,提出了按星座分别生成虚拟参考站数据的方法。该方法通过修正接收机钟差影响,实现了多个参考站作为主参考站生成同一个站点的虚拟观测值,有效避免了单个主参考站星座兼容性的影响,可为流动站提供更多的可用卫星。试验针对部分基准站不兼容北斗卫星的情况,分别在开阔区域和房角区域测试了按星座组网前后流动站的定位性能。结果显示:更多基准站参与服务能够改善虚拟参考站数据质量;按星座组网后流动站的定位质量更优,尤其可以显著改善流动站在房角等有遮挡区域的可用性和定位质量。研究成果对于有效整合当前各类基准站数据资源、提升服务对星座的兼容性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王铎  黄观文  杜源  白正伟  陈孜  李杨 《测绘学报》2022,51(10):2117-2124
实时相对定位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高精度实时滑坡监测,其高精度定位依赖于连续稳定的基准站数据。然而基准站数据由于供电、通信等原因时常发生中断,严重影响滑坡监测结果的连续性和可靠性。本文提出顾及运动状态改正的GNSS滑坡监测基准站切换方法,首先根据待切换新基准站长期监测时间序列确定其运动状态,然后基于滑坡体变形演化规律,结合运动状态建立新基准站位移模型并定期对模型检核,最后根据新基准位移对各监测点位移进行修正。该方法成功应用于甘肃黑方台滑坡监测基准站切换,且改正后各监测站位移与真实变形接近。以改进型切线角作为滑坡预警判据,使用改正前后的监测位移-时间序列进行预警,预警结果表明,不进行改正可能导致预警的误判。本文方法针对基准站数据中断问题,通过切换新基准并对基准误差进行修正以获取连续可靠的滑坡监测序列,保障了滑坡监测的连续性和预警的及时性。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连续运行参考站网系统的工作原理,介绍了城市CORS系统的测试内容和测试方法,并针对某地区CORS网系统性能的观测数据评估了基准站的定位精度,分析了其参考站网系统的可用性和兼容性,进而对其参考站网服务系统性能作出了评价。  相似文献   

16.
Currently, the GNSS computing modes are of two classes: network-based data processing and user receiver-based processing. A GNSS reference receiver station essentially contributes raw measurement data in either the RINEX file format or as real-time data streams in the RTCM format. Very little computation is carried out by the reference station. The existing network-based processing modes, regardless of whether they are executed in real-time or post-processed modes, are centralised or sequential. This paper describes a distributed GNSS computing framework that incorporates three GNSS modes: reference station-based, user receiver-based and network-based data processing. Raw data streams from each GNSS reference receiver station are processed in a distributed manner, i.e., either at the station itself or at a hosting data server/processor, to generate station-based solutions, or reference receiver-specific parameters. These may include precise receiver clock, zenith tropospheric delay, differential code biases, ambiguity parameters, ionospheric delays, as well as line-of-sight information such as azimuth and elevation angles. Covariance information for estimated parameters may also be optionally provided. In such a mode the nearby 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 (PPP) or real-time kinematic (RTK) users can directly use the corrections from all or some of the stations for real-time precise positioning via a data server. At the user receiver, PPP and RTK techniques are unified under the same observation models, and the distinction is how the user receiver software deals with corrections from the reference station solutions and the ambiguity estimation in the observation equations. Numerical tests demonstrate good convergence behaviour for differential code bias and ambiguity estimates derived individually with single reference stations. With station-based solutions from three reference stations within distances of 22–103 km the user receiver positioning results, with various schemes, show an accuracy improvement of the proposed station-augmented PPP and ambiguity-fixed PPP solutions with respect to the standard float PPP solutions without station augmentation and ambiguity resolutions. Overall, the proposed reference station-based GNSS computing mode can support PPP and RTK positioning services as a simpler alternative to the existing network-based RTK or regionally augmented PPP systems.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单基准站和多基准站的三角级数模型和多项式模型,设计了利用邻近站数据进行两种模型内外符合精度检验的方法,分析了两种模型在精度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为充分发挥连续运行参考站(CORS)基准站在滑坡地质灾害监测领域的资源优势,分析了基于CORS基准站的变形监测数据处理策略,评估了观测值类型、解算时长、基线长度对监测精度的影响,给出了CORS基准站作为监测基准时可覆盖的范围,为推动CORS在变形监测的深度应用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9.
琚兴华 《测绘科学》2012,(1):182-184
为了拟合网络RTK中用户端双差对流层延迟,本文分析了基于距离的线性内插模型(DIM)、线性内插模型(LIM)原理,提出了指数拟合模型:以主参考站为原点,系数项与用户端和辅参考站间夹角成反比,指数底数值为0.35,用户端到主参考站与辅参考站到主参考站间距离比值被1减为指数。通过分析上述模型的误差系数给出了模型优缺点,试验验证了指数模型的有效性和稳定性:卫星拟合精度一般优于2cm,实现了单历元平面定位精度优于2cm,高程精度优于3cm。  相似文献   

20.
在中长基线的GNSS动态相对定位中,随着基线长度的增加,参考站与流动站之间误差的相关性会下降,导致模糊度无法快速固定,定位性能下降。在多GNSS参考站条件下,可以通过自适应选择距离更近的参考站,形成更加合理的基线,以保障RTK定位的精度。为解决换站后重新初始化模糊度所带来的定位结果重新收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GNSS RTK实时自适应参考站换站算法,引入原参考站与新参考站之间的双差模糊度作为辅助,从而得到准确的新参考站与流动站之间的双差模糊度先验信息,避免了换站后模糊度的重新初始化,得到了连续的高精度定位结果。该方法可适用于实时定位,能够满足大范围RTK高精度连续定位的需求。利用香港CORS站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换站算法能够克服换站导致的定位重收敛问题,且能够保障换站前后获得连续的高精度定位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