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徕卡MS60不仅能获得高精度的单点坐标,还可以得到激光点云和图像数据,各传感器的同轴性为获得同一坐标框架下的变形监测数据提供了便利。本文根据不同类型数据探测形变的优势,利用徕卡MS60的望远镜相机采集监测区域的图像拼接形成全景图像,再结合扫描得到的点云数据构建深度图像,通过多期深度图像匹配得到监测区域的三维位移矢量。试验表明,基于深度图像的监测方法为变形监测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针对在机器视觉的边坡监测过程中,雾的存在会降低图像质量,影响监测效果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暗通道先验(DCP)的边坡监测方法。首先,通过计算实时图像的FADE值,判断采集的图像是否需要去雾。对于需要去雾的图像,利用DCP算法进行去雾处理,还原其纹理细节信息;然后,利用尺度不变特征变换(SIFT)算法对去雾后的图像进行特征点匹配,利用随机抽样一致性(RANSAC)算法筛选优秀的匹配点对,获取模板与图像的变换矩阵,进而利用仿射变换求取模板坐标,求得边坡的位移。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不同浓度的雾霭图像下均表现良好,有效克服了视觉监测在雾天环境难以应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土地遥感动态监测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功能实现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土地遥感动态监测管理信息系统(LRSDM-MIS)是土地动态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图像信息系统设计为理论基础,对系统的设计与图像查询方法作了详细的阐述,分析了遥感图像数据库、详查数据库的基本构成及其相互关系,并基于扩展关系数据库使系统功能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4.
基于改进的半监督FCM算法和马尔科夫随机场,提出了一种新的融合空间信息的半监督变化监测方法。首先将两幅遥感图像相减得到差值图像,并通过第4波段的差值给出了一种新的样本标记方法;然后,通过标记样本对差值图像利用半监督FCM算法进行聚类;最后,为了提高监测精度和去除聚类噪音点,利用像元点之间的空间邻接关系和马尔科夫随机场,通过更新后的隶属度矩阵得到了监测结果。为了验证本文方法的有效性,选取了两组TM遥感图像,监测了森林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改进的半监督FCM算法可以减少监测的漏检率,马尔科夫随机场方法可以很好地去除聚类过程中形成的噪声点,减少监测的虚检率。  相似文献   

5.
以利用数字图像相关算法准确跟踪被测物上目标点的运动为核心,首先提出了定量、可靠地评价变形前后图像子区相似程度的方法;然后利用Newton-Raphson模型提高了亚像素位移监测精度;最后使用图像子区平均灰度梯度来评价图像质量,获得水平位移监测结果。选取模拟基坑进行区域位移监测试验,并与国内流行的水平位移监测方法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6.
2007年以来,每年6月黄海海域爆发性的浒苔生长对海洋水产、海岸工程等产生了严重影响。据此,以江苏省连云港海州湾为研究区,通过Landsat-8和GF-1空间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两种不同的卫星影像,针对海岸带区域特点,开展包含陆地和不含陆地两种情况下的主成分分析、植被指数NDVI和缨帽变换(Tasselled Cap Transformation,以下简称TCT)3种方法的浒苔遥感监测研究。结果表明,"PCA-2(图像中不包含陆地)"方法监测效果最佳,两种卫星影像监测结果中,条带状、点状和斑块状浒苔均能监测显示,水体清澈程度表现明显,图像对比度较高;"PCA-1(图像中包含陆地)"监测结果中的对比度相对较低,同时两种卫星影像监测结果水体清澈程度不能得以表现;NDVI监测结果对比度较高,斑块状、点状和条带状浒苔能较好监测,但是水体清澈程度不能得以表现;采用缨帽变换方法,利用两种卫星影像监测,效果均不明显,条带状、点状分布浒苔在很大程度上不能监测,水体清澈程度不能表现,图像对比度较差。  相似文献   

7.
以甘肃省为例,探讨了农田保护动态监测应用中遥感数据源的选择原则,在比较分析多时相影像叠合法、图像代数变化检测算法、多时相图像主成份分析法等几种目前常用检测方法的基础上,制定出监测的技术路线。研究表明,遥感动态监测是监控土地利用变化的有效方法,能够为甘肃省农田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马晶 《测绘科学》2000,25(4):52-53,47
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 ,主要是对耕地以及建设用地等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进行定期监测 ,为国家宏观决策提供比较可靠、准确的土地利用变化依据 ;以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图件为本底 ,利用遥感图像的处理与识别技术 ,从遥感图像上提取变化信息 ,标注有关土地利用及其变化特征等要素 ,制作成动态遥感监测图。针对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项目要求 ,论述了具体的整饰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导了在大兴安岭特大森林火灾实时监测与灾情分析、皖东孤山林场松毛虫害探测及江淮地区特大洪涝灾害灾情评估等工作中应用TM图像的成功实践,分析了TM图像用于监测及评估这些自然灾害的理论依据、关链技术及其优越性与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聂红林  胡伍生 《测绘工程》2012,21(4):61-64,69
为了改变传统的变形监测方法存在的费工、费时与危险等弊端,将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应用于变形监测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对南京明城墙裂缝变形监测图像进行创新的像素标定以及灰度转换等一系列巧妙的图像处理后,获得了裂缝的变形值。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变形监测方法,不仅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可操作性,而且与传统测量方法相比能够显著提高工作效率,对裂缝的定量化变形监测实现非接触式无损测量的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TM数据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3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目的在于定期或不定期地了解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趋势,为土地资源的规划和治理提供依据。本文介绍TM数据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的应用方法,阐述了减少夸大变化程度的根本措施在于提高每次单独分类的精度及不同时相遥感数据的空间配准精度。通过对多时相TM数据单独分类结果的对比,得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信息  相似文献   

12.
由于经济建设的发展和自然因素的影响,土地利用状况和农作物布局每年都在发生变化,耕 地在减少、农作物布局每年在调整、建设用地不断增加,为及时掌握土地利用和农作物布局的动态 变化,根据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的要求,利用TM磁带结合彩红外航片和地图,在北京地区进行 了动态监测研究试验。由1:10万地形图选取平面控制点对TM磁带进行精处理,平面定位精度为 半个象元,精度较高;利用微机多因子自动分类和目视解译对比分析,定性分类精度达94%;TM 图象的多光谱信息丰富,定位定性精度较高,适用于土地利用和农作物布局的动态监测,周期短、 效益好。  相似文献   

13.
格尔木土地荒漠化遥感动态监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探讨以TM/ETM为主要信息源,在沙漠地区提取专题信息的方法。对TM5/TM7波段进行密度分割,结合DEM数据生成的模板提取水体及盐漠信息;利用NDVI提取植被信息;通过光谱角分类法(SAM)提取沙化土地和盐渍化土地信息。将综合分类结果输入地理信息系统中,利用空间分析功能提取变化信息。结果表明,1996~2000年间,研究区内荒漠化土地明显增加;2000~2002年间荒漠化土地面积变化较小。考虑到研究区地处沙漠环境,人类活动影响较弱,因此地表景观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气候和水文地质条件,而这些自然因素短期内变化不大,所以监测周期至少定为5 a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14.
卫星遥感土地利用调查精度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江苏省土地利用卫星遥感调查的实践,对以陆地卫星TM为主要信息源进行土地利用现状和耕地资源调查的定位、定性和定量精度进行分析研究,对应用卫星遥感进行土地利用调查的可靠性、适用范围和提高精度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张掖绿洲城市热效应的遥感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以张掖及周边绿洲为研究区,采用Gilabert大气校正模型对TM图像1~5,7等6个波段进行大气校正。在此基础上,采用基于TM6波段的单窗算法,反演出行星亮度温度和地表真实温度,进一步分析了区域热量分布差异并探讨这一差异形成原因。结果表明:张掖及周边绿洲区存在明显的热量分布差异,热岛现象非常显著,卫星图像反演的地表温度接近实测值,亮度温度和实际温度都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存在着密切的反相关关系,表明植被在区域热量分布差异中起重要作用,显示出热红外图像与其它波段数据结合,在城市热岛效应及区域生态环境遥感研究方面有很大潜力。  相似文献   

16.
郑州城市空间扩展特征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遥感与GIS为技术支撑,对郑州市1976-2004年城市建成区面积进行了动态监测,并对郑州28 a来城市空间扩展特征和驱动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郑州市建成区从1976-2004年面积增加了5.81倍,平均每年扩展10.75 km^2。其扩展占用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耕地,其次为农村居民点和其他建设用地,还有一些林地、水库和沼泽地。社会经济因素是建成区扩展的内在推动力,经济发展、政策和规划等是建成区扩展的主要驱动力。通过郑州建成区遥感监测,了解城市空间扩展规律,对正确处理城市扩展与占用土地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模式识别技术在贵州岩溶山区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介绍如何利用TM图像和计算机模式识别技术,对我国南方一个地类多、地块小而分布零散的岩溶山区的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调查的方法和结果,并简介了提高计算机模式识别精度的几个措施。通过工作,建立了相应的土地管理信息系统,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证明调查精度能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选用两个不同时相的TM卫片(1984年、1994年)作为调查基础资料,结合地形图和局部地区大比例尺黑白航片,通过解译量测,对珠江三角洲顺德、南海基塘区十一个镇的基塘用地变迁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利用TM4波段图像对基、塘信息进行了分离,同时估算了基、塘面积比。这次工作是利用TM图像对珠江三角洲地区这一特有的土地利用类型进行调查所作的一次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7,自引:8,他引:29  
选择土地利用变化类型较多的北京市大兴区为试验区,通过分析印度IRS、韩国KOMPSAT-1、美国IKONOS等高分辨率卫星数据的获取途径、覆盖周期、卫星运行状况、监测成本估算、技术条件和设备要求,对其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测算了高分辨率卫星数据的主要技术参数;分析原始图像上各主要土地类型的灰度分布范围及其直方图特征,总结不同土地利用覆盖类型与融合图像变化信息的光谱特征。通过精度测算,确定了最大成图比例尺。比较利用高分辩率卫星IRS、KOMPSAT-1和SPOT与陆地卫星TM多光谱数据组合的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结果(识别率、判对率、图斑边界吻合精度、可监测的最小图斑面积等),确定了不同高分辨率卫星数据与TM多光谱卫星数据组合后对土地利用类型的识别能力,建立了土地利用动态监测解译标志。在解决了若干关键技术问题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可推广的、实用的技术方法和工作流程.  相似文献   

20.
地表覆盖分类数据对区域森林叶面积指数反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江西省吉安市为研究区,将5种全球地表覆盖分类数据(包括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马里兰大学(UMD)和波士顿大学(BU)生成的3套数据和欧洲生成的2套数据)以及由TM影像生成的区域地表覆盖分类数据,分别与MODIS1km反射率资料结合,利用基于4尺度几何光学模型的LAI反演方法生成研究区的LAI。在1km和4km两种尺度上将反演的LAI与TM资料生成的LAI进行比较,评价地表覆盖分类数据对LAI反演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TM和欧洲太空局的GLOBCOVER地表覆盖分类数据用于反演LAI的结果较好,在1km尺度上,反演的LAI与统计模型估算的TMLAI相关的R2分别为0.44和0.40,在4km尺度上的R2分别为0.57和0.54;其次为波士顿大学的MODIS地表覆盖分类数据,据其反演的LAI与TMLAI相关的R2在1km和4km尺度上分别为0.38和0.51;而马里兰大学的UMD和欧洲的GLC2000地表覆盖分类数据会导致反演的LAI存在较大误差,据其反演的LAI与TMLAI之间的一致性较差,在1km和4km两种尺度上平均偏低20%左右;LAI的反演结果对聚集度系数具有强的敏感性。该研究表明,为了提高区域/全球LAI反演精度,需要有高质量的地表覆盖分类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