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生态环境动态监测与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建设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廖克  陈文惠 《测绘科学》2004,29(6):11-14
本文系统论述了生态环境动态监测与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性,系统建设的目标、原则与具体内容,技术路线与实施方案,以及系统建成后的意义与作用。"生态环境动态监测与管理信息系统"由生态环境动态监测、生态环境数据库和生态环境决策支持与管理信息系统3部分组成,包括生态环境遥感动态监测系统、地面动态监测系统、应急响应监测系统,生态环境综合系列地图、多媒体动态演示系统与电子地图集、综合信息图谱,生态环境数据库、决策支持管理信息系统8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2006年5月17日,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公室综合规划组对《“西部开发重点区域遥感综合调查与监测”项目建议的请示》的批复,对西部地区重点区域的国土资源和生态环境进行一次遥感综合调查研究,为国家编制《“十一五”西部开发重点区域发展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次研究利用3S技术对毕节喀斯特典型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监测信息服务系统及其数据共享关键技术进行了探索性研究。以贵州省毕节地区为试点,在毕节喀斯特地区空间数据库基础上,构建了毕节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信息服务系统,并利用REST和Mushup技术解决了毕节喀斯特生态环境监测信息服务系统设计过程中数据共享关键技术,为科研需求提供了数据共享服务,并为用户提供了毕节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的准确、全面、详实的数据和科研成果。  相似文献   

4.
为了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工作,提出了基于发展压力状态的监测思路和方法.以天津市津南区为例,在构建发展压力状态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选取相应的定量指标,利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方法评价研究区各单元发展压力等级,并进行区域划分.区域划分结果为:津南区土地利用动态遥感重点监测区面积为11 650.5 hm2,一般监测区面积为9 011.7 hm2,分别占评价单元总面积的56.4%和43.6%;结合各分区的土地利用特点,因地制宜地选择不同的监测思路和方法,对促进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工作的高效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科学客观地对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可以为各级政府部门的环境管理与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依据基于综合指数法的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模型原理,进行了系统设计并以VisualBasic6 0为开发工具,建立了基于综合指数法的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系统。该系统体现了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基本步骤,实现了评价过程的自动化。本文结合贵州省遵义县的实例,说明了其应用情况。同传统的手工评价方法相比,大大节省了时间和精力,减少了误差。  相似文献   

6.
“一带一路”区域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遥感监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主席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要全面保护"一带一路"区域生态环境,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遥感技术对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利用多尺度、多源遥感数据,对2015年"一带一路"区域的生态环境状况进行监测和分析,旨在提供可持续发展目标生态环境遥感监测的本底。本文选取了几个重要的生态环境方面开展监测与分析,主要包括宏观生态系统结构和植被状况、太阳能资源分布、水资源平衡、主要生态环境限制因素对经济走廊建设的影响、主要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等。监测区域覆盖亚洲、非洲、欧洲和大洋洲的陆上区域。研究结果为生态环境评价与保护提供了有效的决策依据,有助于"一带一路"建设积极推进。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在地理国情监测数据框架下,基于地理国情信息对鄱阳湖区生态环境安全状况进行评价,为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提供有效对策。研究方法:结合环保部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和专家意见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鄱阳湖区生态环境进行评价。研究结果:对鄱阳湖区38个县进行评价,其中生物丰度指数,浮梁县最高,珠山区最低;植被覆盖指数,浮梁县最高,珠山区最低;水网密度指数,浔阳区最高,浮梁县最低。研究结论:地理国情普查可以为鄱阳湖生态环境的动态监测提供基础数据,结合社会经济数据可以构建更加合理的评价体系,对区域的生态状况有更加直观的了解,进而为政府在生态化建设方面提供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8.
生态环境综合信息图谱的初步研究--以福建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生态环境综合信息图谱是在生态环境调查与动态监测基础上,利用生态环境基础与动态数据库的大量数字信息,经过图形思维与抽象概括,以计算机多维动态可视化技术,显示生态环境及其各要素空间形态结构与时空变化规律的一种方法与手段。本文对生态环境综合信息图谱进行了初步研究与探讨,对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和生态环境综合信息图谱研究的意义、生态环境综合信息图谱要达到的目的与要求作了初步分析,重点阐述了生态环境综合信息图谱设计与建立的方法和步骤,包括:生态环境综合信息图谱指标体系的确定、类型的概括与提炼、界线的概括与生成、数据库的设计、计算机可视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数学模型的建立等。  相似文献   

9.
基于灰色聚类分析方法的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厉彦玲 《测绘科学》2007,32(5):77-79
本文解释了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概念与现状,说明了灰色聚类分析的原理和一般过程,阐述了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基本步骤。以中国贵州省遵义县为研究区域,采用该县2003年的资源环境、人口社会经济及灾害数据,针对区域主要生态问题,选取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灰色系统理论的灰色聚类分析法建立了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模型。评价结果显示东部生态环境质量较好,而西部较差。这与实际情况相吻合,说明该评价模型具有科学合理性与客观准确性。该评价方法也可用于其他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0.
多源遥感数据结合的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多源遥感数据结合监测土地利用变化,本文以辽宁省盘锦市2005和2015年的TM和Landsat-8影像为实验数据,对该地区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重点分析了该研究区域的土地数据处理与分类、土地利用变化幅度模型、单一土地动态变化模型、综合土地动态变化模型、土地利用程度指数等,并分析了研究区域的转移矩阵及动态分析。结果表明:利用多源遥感影像处理,能够很好地总结和分析土地利用变化情况,使研究区域各项指标变化情况得到准确统计。  相似文献   

11.
基于多源空间数据的中国生态环境综合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利用多种来源的不同专题空间数据,通过建立生态环境背景指标体系,采用空间叠加分析方法,实现了大范围的生态环境状况的综合评价,通过计算生态环境背景指数,以数值方式比较全面,系统地反映了我国生态环境背景的整体特点以及区域差异,可以直接进行全国生态环境背景状况的区域对比研究和主要影响因素分析,而且为进一步开展时间序列动态变化监测,以及开展针对区域特点的深入研究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2.
以塔里木河干流为研究区,合理选取生态效应评价指标,根据塔里木河流域地表覆盖信息的动态时空变化特征,采用地面监测与多源卫星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生态环境变化的监测体系。从植被恢复响应、生态景观格局指数、地下水埋深等方面出发,分析了研究区生态环境本底状况,从而对塔里木河干流生态效应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3.
北京市污染源监控信息系统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北京市污染源监控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包括系统总体设计、技术结构、污染源数据加工以及系统功能等.系统不仅能够对影响环境状况的各种污染源要素进行分析,而且能通过污染源、监测点的详细资料,运行环境模型,对整体环境的状况进行分析、监测.  相似文献   

14.
针对地理国情监测成果质量检查验收中人工检查任务自动化程度不高的问题,重点研究了地理国情监测成果质量评价的关键技术;并对地理国情监测成果人工检查质量评定自动化、质量评价接口模型构建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研究;最终实现了地理国情监测成果检查验收以及质量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相似文献   

15.
人类过度开发对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本文针对自然保护区建设项目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评价。本文参照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动态监测方法,对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影响做出科学评价。结果发现,矿产资源建设项目对整个五鹿山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略有影响,新增面积最大的一处对其周边影响区有显著影响。本文提出的自然保护区动态监管评价指标体系对自然保护区内的开发建设项目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采用遥感技术对矿区生态环境进行监测与评价,对矿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提出了一种遥感生态指数(RSEI)改进方案,除了采用原模型的绿度指标、湿度指标、热度指标及干度指标4个生态指标外,引入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指标,并对矿区生态环境进行各单生态指标评价分析,然后采用改进后的遥感生态指数,对神府矿区2000—2016年的生态环境变化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2000—2016年,神府矿区的遥感生态指数呈整体升高趋势,RSEI增幅约为0.1/10 a,大部分区域植被生产力逐渐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恢复,生态环境质量逐渐提升。  相似文献   

17.
地理国情普查综合统计分析是以基本统计成果、普查数据为基础,融合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对各类专题进行分析评价,客观地反映国土空间布局、生态协调程度、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和各项事业发展水平。本文基于阜新市地理国情普查成果数据,从影响地表生态环境的植被、水域、荒漠等要素的空间分布、景观格局、人地关系及生态协调性响应等方面进行计算分析,对阜新市资源分布、生态环境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8.
罗军 《测绘科学》2003,28(1):57-58
贵州省资源生态环境信息系统是贵州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黔府发 [1999]12号文件 )制订的八大重点建设工程项目之一。该系统的目的是进行资源及生态环境的动态监测 ,掌握其变化状况 ,为进行资源开发和山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综合治理提供可靠的决策信息支持。从贵州省资源生态环境信息系统省级系统的实际研建过程出发 ,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遥感技术相结合在此类信息系统中的应用情况和特点  相似文献   

19.
针对海岸带开发强度与生态环境交互影响研究的不足,该文以盘锦海岸带为研究对象,借鉴物理学耦合度理论,建立开发强度与生态环境动态耦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定量分析2003-2013年二者间耦合过程与演进趋势。结果表明,盘锦海岸带开发强度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随时间呈上升趋势,协调类型由不协调发展过渡为协调发展,由开发强度受阻转变成生态环境滞后,符合盘锦实际情况。该研究方法结合地理国情监测数据,分析海岸带开发与生态环境动态耦合关系,对深入开展海岸带地理国情监测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重点对基于遥感影像解译判读的卫星监测方法和遥感影像质量参数评价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和研究,提出了实现遥感影像质量评价和用地变化情况的动态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