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2 毫秒
1.
中心城市腹地合理地划分对区域的资源整合、协调发展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本文立足于加权Voronoi图,将城市的中心性强度及综合交通可达性作为权重引入断裂点模型中,修正了断裂点模型中的城市人口规模,构建了加权Voronoi图城市腹地界定新模型;并以成渝经济圈36个中心城市为例,对模型进行验证。研究表明,成渝经济圈各中心城市腹地与行政区范围吻合度较差。根据腹地与行政区范围大小的比值将城市划分为3类:比值大于100%的城市具有良好的适合腹地向外扩展的条件,对周边城市的发展有较大影响;比值在60%~100%之间的城市对周边城市的发展起到一定作用;比值小于60%的城市则说明周边城市的影响力远远大于本市。而四川省的成都市和重庆市的主城作为区域实力最强的城市,其腹地范围并不是最大的,这表明城市腹地的范围及大小主要由中心城市的综合实力和周边城市的综合实力共同决定。这是对成渝经济圈各城市腹地的重新界定,对成渝经济圈城市规划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夜间灯光数据驱动的成渝城市群空间形成过程重建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6年4月发布的《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首次正式确定了成渝城市群的内涵和具体边界,重建成渝城市群的形成过程,有利于把握未来发展趋势,并合理优化与调整其发展过程。在重建技术方面,对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传统的不变目标区域校正法加以改进,将成渝城市群2013年城市市区范围内的全部像元加入校正模型的拟合中,设计了统计数据的校正规则,再通过二分比较法较好地恢复了成渝城市群内各城市建成区的时序空间信息。提取面积与统计面积总体平均相对误差为-0.38%,利用高分辨率Google Earth图像验证的建成区提取准确率达到98.29%,相比其他研究结果,经方法改进后的提取结果精度高且稳定。在结果分析方面,基于提取结果展开对城市群建成区重心转移过程与城市聚合过程的深层次研究,剖析了城市群的内部格局与时空变化特征。分析表明,成渝城市群的聚合情况与《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高度吻合,城市群已进入快速发育阶段,随着区域差异的持续扩大,成都、重庆都市圈的核心地位逐渐形成,而重庆的发展态势稍好。  相似文献   

3.
推动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对于优化我国城镇化布局和形态具有重大意义。以武汉城市圈为研究对象,构建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指标体系,对城镇化质量进行分析评价,并辅以互联网交通大数据进行协同发展研究,找出区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促进武汉城市圈整体新型城镇化水平与区域协调的提升,为进一步推进高质量城镇化供参考。首先,使用统计年鉴数据构建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评价体系,对城镇化质量进行评价。其次,使用腾讯LBS数据计算人群流动量,使用高德地图数据及互联网班次数据计算对外交通可达性与便利度,综合考虑人群流动量与交通便利度计算对外交通人群流动指数。最后,使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检测新型城镇化质量与对外交通指数之间的协同发展状态。研究结果表明,武汉城市圈整体维持高质量城镇化趋势,人群流动指数远高于其他城市,但区域极核现象明显,发展平衡性较差,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存在差距。武汉与黄石存在城乡二元化现象,但总体来看,武汉城市圈整体处于良性协同发展状态。  相似文献   

4.
精确掌握常住人口的数量和分布特征有助于明确社会发展情况、提高人口管理能力。目前人口数据主要以行政区为单元统计,难以表现城市内部的人口分布特征。然而,在城市中,受道路、公共服务设施、城市亮化灯光的影响,利用夜间灯光数据对人口回归,精度降低。如何提高城市常住人口回归结果的精度,值得深入研究。上海是中国的国家中心城市之一,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上海面临巨大人口压力。因此,本文以上海市为研究区,以NPP-VIIRS (National Polar-orbiting Partnership Visible Infrared Imaging Radiometer Suite)夜间灯光数据、乡镇级常住人口统计数据为基础,提取商业和居住区的灯光数据来缓解交通、城市亮化区的影响,提高灯光累计值与常住人口数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从0.7032提高至0.8026)。然后,本文用空间回归模型对上海市2013年常住人口进行回归,相对误差为10.57%,并对回归结果进行分乡(镇、街道)修正。实验结果表明,使用空间回归模型对常住人口回归可以取得较高的精度,且格网化结果能够弥补传统统计数据空间分辨率低的缺点,更加详细地刻画常住人口的圈层特征与真实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5.
重庆市主城区1986-2007年用地时空演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重庆市主城区为例,通过GIS构建城市用地变化模型对重庆市城市用地20年来的时空演变规律进行了分析,分别对其城市用地利用程度、城市用地多样性和城市用地重心变化进行了评价,并考虑入口和海拔因素,讨论了重庆市城市用地发展的主要特点.结果表明;(1)重庆市主城区城市用地中耕地面积最多,其次是林地,城市景观所占比例较轻.2...  相似文献   

6.
作为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商丘市自开展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状况详细评价(以下简称详细评价)以来,摸清了城市建设用地的使用现状和发展趋势,为优化城市功能布局、促进人口城镇化发展、实施低效用地二次开发、提升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水平、强化土地收储等工作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中国市域单元为研究对象,利用1990-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的方法,分析了过去20 年间中国市级人口增长率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多变量的空间依赖关系。使用空间计量模型和空间滤波后的经典线性回归模型分别探究了经济、气候、地形、社会文化等因素对中国市级人口增长率的影响。模型对比结果显示,经过空间滤波后的经典线性回归模型能够更好的模拟中国市级人口增长率的变化。在该模型中,经济因素是影响中国城市人口增长率的主要因素,例如代表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夜光指数密度。气候因素对人口增长率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七月热指数随着等级的提升对人口增长率有着越来越强的负向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人口的区域增长模式是多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相关建模研究和政策制定中需要重点考虑经济发展水平和气候条件因素对人口增长趋势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土地资源紧张成为限制城市健康稳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地下空间资源开发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而对城市地下空间资源进行因地制宜的适宜性评价是对其合理开发利用的关键。该文采用专家调查法、层次分析法(AHP)等研究手段,对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进行了研究,以济南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为例,分析了济南市水文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等影响因素,构建了济南市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多层次评价体系,重点研究了泉水保护对济南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制约影响,建立了一套适用于济南市地下空间资源的综合评价模型,旨在为济南市后续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农业生产引起的景观变化是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重要原因,为评估农业景观结构变化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探索农业景观物种空间模拟的方法,研究应用非参数乘法回归(NPMR)模型结合田间步甲取样数据,分析了步甲群落多样性、主要物种存在/不存在与取样点周围边长为200 m景观内景观结构之间的关系,建立研究区物种-景观分布预测模型,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建立研究区群落/物种空间分布预测图。结果表明:在群落水平上,景观结构对步甲群落多样性的影响不显著;在物种水平上,黄斑青步甲(Chlaenius micans)、淡鞘婪步甲(Harpalus pallidipennis)受斑块密度的影响显著(p0.05),黄斑青步甲、后斑青步甲(Chlaenius posticalis)和单齿婪步甲(Harpalus simplicide)受半自然生境类型数的影响显著(p0.05),单齿蝼步甲(Scarites terricola)受半自然生境比例的影响显著(p0.05),而蠋步甲(Dolichus halensis)受景观结构的影响较为复杂。通过模型预测,输出研究区域6个主要物种的空间分布模拟图,进一步分析发现在研究区域内,对景观结构较为敏感的6个步甲物种主要分布在农田与半自然生境相接的狭长地带。因此,利用非参数乘法回归模型可以很好地模拟步甲物种对农田景观结构的响应及其在景观中的空间分布变化。200 m×200 m尺度下,尽管步甲群落多样性不受景观结构的显著影响,但是存在部分步甲物种对景观结构响应显著,但不同物种对景观结构的响应不同。增加农田地块间半自然生境,并合理改善景观配置异质性将有利于对景观结构变化敏感步甲物种的维持。  相似文献   

10.
<正>一、新型城镇化需要解决的问题2013年12月12~13日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了推进城镇化的主要任务。其中,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解决好人的问题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其中提出新型城镇化的目标为:一是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稳步提升;二是城镇化格局更加优化;三是城市发展模式科学合理;四是城市生活和谐宜人;五是城镇化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根据新型城镇化  相似文献   

11.
损毁山体严重影响城市和交通沿线景观,景观影响度可作为一个综合指标来反映损毁山体对城市景观的影响程度。应用专家评分综合评判法结合地理信息系统确定景观影响度分级标准,对损毁山体进行景观影响程度的评价与分析,得出景观影响度分类结果,为损毁山体的治理规划和有序整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的布局规划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公共厕所作为城市文明的"窗口",其合理布局对提升城市质量和打造宜居环境至关重要。以珠海市19个街道办为例,基于百度大数据,分析流动人群的分布情况,获得公共厕所的出行人群密度分布图,进而结合城市道路的网络分析结果,获得公厕的服务范围分布图,并计算得到公厕的空间覆盖率和人口覆盖率,评价各街道办公共厕所的空间布局合理性,并提出了相关建议。结果表明,珠海市公共厕所布局不太合理,尤其是西区各街道办,需要进一步优化,才能满足未来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13.
山城眺望空间OSCA模型构建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体是大自然赋予城市的天然景观资源,通过山与城市中建筑群构成的山城空间关系,可形成多类型的眺望景观。当前山城眺望景观在建设热潮中不断被破坏,逐渐消失在林立的高楼中,需要进行一定的控制和保护。以济南市中心城区为例,基于眺望控制分区,寻找城市建筑发展演变、分区建设的规律,结合元胞自动机与多智能体,提出基于眺望景观控制下的山城眺望空间CA-OSCA模型(Overlooking Space Cellular Automata),构建山城眺望空间演变模型。利用GIS等数据分析平台,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构建真实城市空间下的未来山城眺望空间景观三维模型,以更加直观、真实地方法探讨在眺望景观分区控制的影响下,未来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模式,最终为未来山城眺望景观空间的控制与保护以及眺望景观保护下,山城城市未来空间发展结构提出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4.
在县域城市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以汶上县为研究对象,利用景观生态学的分析方法,选取斑块数、平均斑块面积、最大斑块指数、景观形状指数、平均斑块分维数、平均形状指数、平均邻近指数等指标,对城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现状景观格局进行评价,分析整体及局部布局特征并指出存在的布局问题,对城市未来的发展提升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坚持生态优先,推进环境规制,对城市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高质量发展理念,构建城市生态福利绩效(UEWP)评价框架,采用Super-SBM模型测度2010~2019年我国253个城市经济发展质量,并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构建中国碳排放权交易政策(CETP)的准自然实验,测度碳排放权交易政策的实施对城市生态福利绩效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我国城市生态福利绩效呈现东部地区高、西部地区低、中部地区最低的分布格局,并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碳排放权交易政策的实施可以有效提升城市生态福利绩效,但存在城市类型和地理区位的异质性,该推动作用主要存在于中心城市和中部地区城市;此外,碳排放权交易政策的实施能够显著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并对城市生态福利绩效产生积极影响,但未激发区域波特效应的产生。  相似文献   

16.
对原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进行相应改进:建立新参照系;增加临界偏离值及临界线(轴)。根据改进模型计算了2010~2017年湖南及省内各市(州)相对资源承载力及其演变过程和趋势,实证分析了湖南各地区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而提出了湖南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进程中须待解决的问题:(1)省会城市经济提速发展的同时如何促进全省协调与平衡发展;(2)加速地区国民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同时,如何保护土地资源(耕地)存量、并提高土地资源质量。  相似文献   

17.
网络搜索数据作为一种地理标记信息源被广泛用于揭示社会经济和国家城市研究领域的时空模式。在生态文明概念逐渐深入人心的社会背景下,公众对其关注程度随时间变化并呈现出空间异质性,研究这种时空动态可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采用百度指数数据,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误差修正模型(VEC),脉冲响应函数以及面板数据模型对中国31省市生态文明关注度的时空特征、区域性差异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各省市的生态文明关注度差异明显,大部分省市对国家生态文明政策的响应及其变化趋势相似,而地区人口规模、发展水平、互联网普及率、森林覆盖率、雾霾污染程度等因素对生态文明关注度有显著的积极影响,水资源、受教育程度与性别等因素对其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研究青藏高原城镇化格局的时空分异及其影响因素,有利于推动青藏高原现代人类活动时空过程的认知,对青藏高原就地就近城镇化及可持续发展具有参考意义。根据历次人口普查数据,本研究构建青藏高原县市尺度城镇化空间数据集,参考城镇化发展阶段,采用LISA空间类型划分法和空间计量回归模型,系统分析1990-2010年青藏高原内部城镇化格局的时空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主要结论包括:① 青藏高原整体城镇化水平偏低,2017年底,青藏高原主体部分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的常住人口城镇化水平分别为53.07%和30.8%,低于全国同期水平的58.52%,但青藏高原内不乏高水平城镇化地区,而且各地区间城镇化水平的空间差异缩小;② 青海西部柴达木盆地是高水平城镇化集聚区,羌塘地区是低水平城镇化集聚区,地级行政中心所在县市多呈现自身高、周边低的城镇化格局;③ 与内地相似,第二、三产业从业机会是推动青藏高原城镇化发展重要因素,社会公共服务资源对城镇化拉动作用开始凸显。研究结果可以为青藏高原人类活动研究和青藏高原就地就近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城市滨水空间作为重要的城市公共空间,是体现城市活力与形象的重要载体。然而,目前研究主要侧重于单一类型的滨水空间活力的影响因素研究,缺乏对不同类型滨水空间活力的差异影响因素及各影响因素间的交互作用研究,难以对城市不同类型滨水空间的精细化管理提供指导。基于此现状,本文拟以深圳市为例,以百度热力图人口数据作为滨水空间活力的表征,整合多源地理数据,利用地理探测器模型,探寻不同类型下滨水建成环境与活力之间的交互关系,结合地理加权回归分析进一步识别活力的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各类滨水空间活力驱动因素存在较大差异,滨河空间中区位及可达性因子为主要驱动因子,q值高达0.757、0.720,滨湖空间区位、人口密度、滨水绿地率以及交通可达性因子活力的解释力更强,其中区位q值为0.807,海滨空间活力的驱动因子包括:区位、道路可达性以及建筑与水面的高宽比因子,q值分别为0.774、0.694和0.499;(2)任意2个影响因子共同作用的解释力并非均大于单独作用结果,与以往研究不同,研究显示功能混合度因子及滨水绿地率因子与其他因子的交互作用,对于滨水空间影响力提升最为显著;(3)活力影响因素空间差异大...  相似文献   

20.
灌阳县文市石林地质公园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级地质公园,其景观规模大、分布广、类型多样、数量众多,资源档次高,各景观资源组合恰当,特色明显,具有良好的旅游开发前景。文章在分析该地质公园特色的基础上,对其做出了定性评价和模糊数学模型综合定量评价,评价结果为88.4分,属三级(优良)等级。该地质公园景观有较高的科学、观赏价值,具有较好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