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5 毫秒
1.
正《国土资源部关于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实施土地内涵挖潜和整治再开发战略,"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累计完成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750万亩、农村建设用地整治900万亩、历史遗留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300万亩。这是建设用地供给思路的重要转变,旨在引导城乡建设用地从立足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挖潜,通过推动建设用地在城镇和农村内部、城乡之间合理流  相似文献   

2.
正发展是硬道理,节约是大战略。辽宁省积极贯彻落实节约优先战略,探索以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为主要内容的节地挖潜工作,在结构调整、挖潜盘活、腾挪利用上下功夫、做文章:2011年,开展废弃地、低效地、未利用地调查,摸清"三类用地"家底;2012年,着手准备开展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2013年12月,《辽宁省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工作方案》获国土资源部批复,确定沈阳、大连、鞍山、营口、辽阳、铁岭为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城市。按照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参与的方式,以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为主线,辽宁省加大土地利用管理机制创新力  相似文献   

3.
<正>发展是硬道理,节约是大战略。辽宁省积极贯彻落实节约优先战略,探索以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为主要内容的节地挖潜工作,在结构调整、挖潜盘活、腾挪利用上下功夫、做文章:2011年,开展废弃地、低效地、未利用地调查,摸清"三类用地"家底;2012年,着手准备开展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2013年12月,《辽宁省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工作方案》获国土资源部批复,确定沈阳、大连、鞍山、营口、辽阳、铁岭为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城市。按照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参与的方式,以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为主线,辽宁省加大土地利用管理机制创新力  相似文献   

4.
正发展是硬道理,节约是大战略。辽宁省坚决贯彻落实节约优先发战略,积极探索以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为主要内容的节地挖潜工作。搞试点,摸经验,在结构调整、挖潜盘活、腾挪利用上下功夫、做文章。早在2011年,辽宁开展废弃地、低效地、未利用地"三类用地"调查,摸清"三类用地"家底;2012年,着手准备开展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工作;去年12月,《辽宁省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  相似文献   

5.
董景林 《国土资源》2014,(10):50-51
随着我省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随代化的同步推进,特别是随着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与沈阳经济区一体化先后上升为国家战略,使建设用地需求进一步增加,土地资源供需矛盾和资源利用方式粗放问题日益凸显。为了更好地发挥土地要素对经济的保障作用,辽宁省积极贯彻落实节约优先战略,探索以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为主要内容的节地挖潜工作,努力寻求开发存量建设用地的途径。本文在梳理前阶段各地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对策建议,希望能为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工作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6.
正深入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是促进节约集约用地和保护耕地、增强城镇存量建设用地供给能力、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有力举措。根据国土资源部对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指导意见,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要实现三方面的目标:一是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明显提高;二是城镇用地结构明显优化;三是城镇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金华市婺城区通过深入推进"空间换地"和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加大对批而未供土地、低效用地的处置力度,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推动节约集约用地的政策措施,成效较为明显。以2016年为例,婺城区完成消化批而未供土地面积1000亩,盘活存量建设用地面积700亩,完成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  相似文献   

8.
正耕地节约集约利用要注意结构比例和空间布局,而《规定》中提出的建立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废弃地再利用激励机制是创新性制度安排。《规定》突出了存量土地的盘活利用,在总结近年来土地整治领域多项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对通过农用地整治和建设用地整治节约集约用地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各地盘活存量用地的主要措施是农用地综合治理、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目标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效益。通  相似文献   

9.
正低效用地整治的出路在哪?只有向"存量"要"增量"。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工作的推进,有力推动了高质量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近年来,兰溪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扎实推进闲置低效用地"三年清零行动",紧紧抓住"亩均论英雄"改革这个突破口,出台一系列政策,全力做好节约集约用地,推进低效用地清理整治,显著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2017—2019年,共消化批而未供土地7138.86亩,盘活存量建设用地5324.86亩,低效用地再开发7769.42亩。  相似文献   

10.
新形势下存量土地再利用方式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新增建设用地形势"管住总量、严控增量、盘活存量",是土地利用方式转变的方向,浙江省在《浙江省国土资源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建设用地规模‘总量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节流减量’、存量建设用地‘挖潜增效’、批而未供土地‘减量加速’、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利用等工作,实现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全省土地利用将面临新的形势,即以少量新增建设用地撬动存量建设用地。在经济转型阶段,保障经济社会平稳发展,新  相似文献   

11.
7月11日,乐清市人民政府正式出台并实施《关于印发乐清市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工作实施细则的通知》(乐政发[2014]39号)。《细则》严格界定了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的范围,规定城镇低效用地是指市中心城区及建制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划定的城镇拓展边界内,或者市域总体规划确定的城镇规划区范围内,布局散乱、利用粗放、用途不合理且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相似文献   

12.
<正>温州市作为全国首批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城市,始终走在改革创新和节约集约发展的最前沿。2013年以来,温州市紧跟国家和浙江省政府的重要部署,以低效用地“存量换增量、地下换地上、资金技术换空间”三大转换为主要抓手,加快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持续探索具有实效性的经验做法,十年来,全市累计实施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项目18.35万亩,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安吉县始终坚持节约集约用地的理念,高度重视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工作,在全省率先开展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与乡镇城镇低效用地和存量建设用地盘活相挂钩的激励分配制度,改变县级部门对指标"大包大揽"的做法,充分激发乡镇对低效用地工作的积极性;坚持把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与产业转型紧密结合,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全力打好"空间换地"组合拳,探索形成了一套具有安吉特色  相似文献   

14.
今年湖北省将集中时间清理处置批而未供、供而未用土地,以及闲置、低效利用土地,促使土地利用效率最大化。2012年,湖北省国土资源厅创新思路,积极引导和帮助地方缓解用地矛盾,提出由招商引资向择商选资转变,由土地粗放利用向精细化管理转变,由单纯向上争取土地增量指标向内涵挖潜盘活存量转变。在此基础上,该厅着力加大闲置土地和低效利用土地清理处置力度,促使土地利用效率最大化。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嘉善县深入实施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全力提高土地盘活利用效率,实现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社会治安的稳定。截至目前,全县通过实施低效用地再开发、存量土地盘活利用等措施,三年来共腾退低效用地面积7791.25亩,实施低效用地再开发3711.9亩,盘活供应存量土地7602亩,占总供应量的38%,新增工业用地平均投资强度同比增长23%,容积率同比增长6%。  相似文献   

16.
正据最新资料,目前我国有40%以上的城镇低效用地,有10%~15%的农村空闲住宅,有5 000平方公里处于低效利用状态的城镇工矿建设用地。节约资源早就被确定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但为何我国土地资源粗放低效利用依然长期存在?法律的缺位难辞其咎。正是在节约集约用地的一片呼吁声中,我国首部专门就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进行规范和引导的部门规章应运而生。5月22日,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签署并发布了《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规定》。  相似文献   

17.
正10月19日至20日,浙江省政府在宁波市召开国土资源节约集约示范省建设暨全省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现场会。会议强调,各地要按照党的十九大关于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新要求,采取"控制增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严格考核、强化创新"五大举措,加快推进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示范省创建和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工作,全力打造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浙江样板。副省长孙景淼出席  相似文献   

18.
<正>桐庐县地貌"八山半水分半田",山多地少、后备资源严重不足,新增建设用地供应不足与存量低效用地大量存在的问题长期并存。一直以来,桐庐县高度重视存量低效用地消化利用工作,将存量挖潜作为全县产业转型发展、突破空间制约的重要途径,通过实施差别化调控和多元化改造,充分激活存量资源,赋予桐庐土地资源更高效益的"二次生命"。  相似文献   

19.
单县国土资源局开发区分局在土地利用上探索挖潜存量土地,节约集约用地,保障项目建设,搞好优质服务,促进开发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对开发区用地采取了高点定位,合理规划,挖潜存量建设用地,盘活利用闲置用地,集约节约利用现有土地,实施利用土地置换,争取城镇挂钩,城中村改造,争取建设用地指标等办法,为开发区大项目及时落地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土地供需日益严峻,用地矛盾问题凸显出来。如何优化城镇用地布局,挖潜低效用地,复垦工矿废弃地等工作就尤为重要。低效用地是指土地用途、投资强度、容积率、建筑密度、土地产出率、人均用地等未达到要求,仍有调整利用空间的建设用地。为了大力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加大城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