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9 毫秒
1.
本种为青岛港及黄渤海沿岸常见种,此外也产于日本及西印度等地。曾呈奎等(1962)曾描述过产于青岛港的本种形态构造。作者自1977年开始在青岛港采到大量本种标本,同时也研究了它的形态构造及其生殖器官的系统发育过程,现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2.
本种为我国南方常见一种经济红藻。藻体直立,叶片窄带状,单条或叉状,全缘或有小育枝,体下部淅细成柄状。藻体不中空。我们发现它在生殖器官发育过程中也出现三个新特徵:1、少数果胞枝与助细胞可在同一的生殖枝丛中形成,2、少数果胞枝枝丛中可出现2个果胞枝;3、少数助细胞枝丛中可出现2个助细胞。  相似文献   

3.
海索面Nemalion helminthoides(Valley)Batt. Var. vermicular(sur.)Tseng属于红藻门(Rhodohyta)、红藻纲(Florideophyceae)、海索面目(Nemalionales)、海索面科(Nemalionaceae)、海索面属Nemalion。本种是亚热带性海藻,为我国北方常见种类,南方亦有生长,它是一种经济海藻,各大学的植物学课程亦常把它作为红藻类的代表种之一。曾呈奎和张峻甫等(1962)描述过产于青岛的本种形态构造;张德瑞(1962)亦详细报导过其孢子萌发过程。本文作者研究了青岛和广东海丰产的本种形态构造及其生殖器官的系统发育。现将其生殖系统发育、及其生活史报导如下,供各大学植物学师生及水产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4.
海索面Nemalion helminthoides(Valley)Batt.Var.vermicular(sur.)Tseng属于红藻门(Rhodohyta)、红藻纲(Florideophyceae)、海索面目(Nemalionales)、海索面科(Nemalionaceae)、海索面属Nemalion。本种是亚热带性海藻,为我国北方常见种类,南方亦有生长,它是一种经济海藻,各大学的植物学课程亦常把它作为红藻类的代表种之一。曾呈奎和张峻甫等(1962)描述过产于青岛的本种形态构造;  相似文献   

5.
更正     
我刊2019年第4期文章《中国短毛藻属Elachista的分类学II——包括1个新种》第3页2.3节的第2与第3行间漏缺以下内容:“特征描述:藻体暗褐色,半球形。基部由薄壁细胞组成垫状假膜体。着生于假膜组织细胞上的同化丝可分成长同化丝和侧丝(短同化丝)。无毛。单室囊和多室囊同体。习性和产地:在中潮带附着于Sargassum confusum藻体上,与Halothrix gracilis等混生。产于大连。地理分布:中国渤海。模式标本产地:中国大连。2.4细枝短毛藻(新种)(图2)Elachista tenuissima Luan et Ding sp.nov.”。谨向作者和读者致歉。  相似文献   

6.
隐丝藻科(Crytonemiauae),除少数生长在热带海区外,多数分布于冷温带海区,目前已知19个属,它们的藻体变异大,在分类上也是比较困难的1个科。曾呈奎(1935、1936、1937)及曾呈奎等(1962)先后报导过我国产的隐丝藻科的3个属共9种(3变型)。作者研究我国沿海的本科标本所用的材料是由徐法礼(1977—82)、李伟新(1977、1980)采自青岛港、刘凤贤(1978—80)、李伟新(1979)采自厦门、湛江水产学院(1953—82)采自广东大陆沿岸的标本,并承中国科学院海洋所、福建师大、上海水产学院、厦门水产学院、浙江大学及浙江水产学院等单位的热情支持,借用本科标本,经  相似文献   

7.
青海省阿日特克山地区以矽卡岩型钼、铜、铅锌银多金属矿为主,含矿建造主要产于古元古代含碳酸质成分地层与海西期花岗闪长岩的接触带及捕虏体矽卡岩中,受接触带、断裂及层间破碎带等构造控制。因此寻找控矿构造及岩体可达到间接找矿的目的。通过高精度磁测圈定磁异常,并对磁异常的形态、规模分析解译,可确定磁性地质体的产状、形态和埋深等。在高精度ΔT等值线平面图上,断裂及层间破碎带,主要表现为串珠状、条带状线性异常带;岩体与地层的分界线,通常表现为明显的低缓梯级带—过渡带;隐伏岩体,主要表现为在正磁场背景中出现局部负异常(或相对低)。在寻找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中,通过高精度磁测,能有效圈定中酸性岩体及构造,达到间接找矿的目的,同时也为钻探工程验证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不同附着基质对长茎葡萄蕨藻(Caulerpalentillifera)直立枝生长及藻体附着效果的影响。【方法】对长茎葡萄蕨藻直立枝以垂直砂埋、水平砂埋、塑料网网夹、尼龙网网夹及无附着基质(对照组)五种附着方式进行实验,探究长茎葡萄蕨藻直立枝的生长、附着能力、光合特性参数及营养含量的变化。【结果】垂直砂埋处理下,藻体的新生直立枝质量、质量长度比及球状小枝的直径与其他各组相比最优(P <0.05),分别是0.313 3 g、0.086 6 g/mm和1.67 mm,是对照组的7.38、9.62、1.67倍;水平砂埋与对照组相比,藻体附着能力有显著增强(P <0.05),假根数为26,长度为30.77 mm及假根附着砂砾质量为0.566 0 g;除对照组外,各组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和实际光化学效率Y(II)值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24 h后垂直沙埋藻体Fv/Fm和Y(II)最快恢复原始水平,为0.856μmol·m~(-2)·s~(-1)和0.851μmol·m~(-2)·s~(-1),显著高于其余组(P <0.05);垂直砂埋与水平砂埋处理后的藻体,其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比对照组显著降低34.24%和33.93%(P<0.05),而网夹处理后,没有显著差异(P> 0.05)。垂直砂埋处理对藻体总蛋白含量增加有显著促进作用,是对照组的1.26倍(P <0.05)。【结论】长茎葡萄蕨藻直立枝以垂直砂埋附着方式生长最佳,以水平砂埋附着方式附着更牢固。  相似文献   

9.
以长茎葡萄蕨藻(Caulerpa lentillifera)为材料,以白光、红光、蓝光、蓝红光(5/1)、蓝红光(1/3)和蓝红光(1/5)为光源,研究了不同LED光质对长茎葡萄蕨藻生长和光合色素的影响。结果表明:蓝红光(5/1)处理能明显增加长茎葡萄蕨藻再生直立枝的鲜重、质量长度比以及再生球形小枝的直径,分别是对照组的1.48倍、1.19倍和1.08倍;红光促进了再生匍匐茎的生长,但显著抑制再生直立枝生长,且红光、蓝红光(1/3)和蓝红光(1/5)抑制再生球形小枝的直径增长,蓝红光(1/3)显著抑制再生匍匐茎的生长。此外,在白光和蓝红光(5/1)处理下,再生直立枝和再生匍匐茎的生长以及再生球形小枝的直径增长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光合色素分析发现,蓝光能显著提高长茎葡萄蕨藻的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和总叶绿素的含量。蓝红光(5/1)和白光较适宜选作长茎葡萄蕨藻室内栽培光源。  相似文献   

10.
石泡构造是酸—中酸性火山岩的一种特殊构造。它产于溢出岩流的表层和火山通道的管壁,是由石泡体和胶结熔浆两部分组成,形成独特的石泡熔岩体。石泡体与胶结熔浆相比较,具有较高的酸度和较低的TiO_2,Al_2O_3、MgO值,说明形成石泡体的熔浆是经过分异的。挥发物质的存在是石泡构造形成的必要条件,石泡体内部的结构分带及氧化外壳的存在,说明它形成于冷接触环境。石泡体与胶结熔浆来自于同一的岩浆源。  相似文献   

11.
成因和产出构造地质条件不同的岩浆,具有不同的热动力条件,表现为主动侵位和被动侵位两种不同类型。不同侵位类型的岩浆在其物态演化过程中都经历了纯粘态—塑粘态—塑态—固态四个阶段,先后产生了流动构造、塑性构造和破裂构造等类型。同时,在高热动能岩浆长时间作用下,近岩浆部位的围体中也形成了各类构造变形(同生构造)。这各类原生构造在不同条件下发育程度不同,其组合就构成完整的或不完整的构造序列,组合形态(构造型式)也多种多样,但分别归于主动侵位或被动侵位的组合成因模式。  相似文献   

12.
细基江蓠Gracilaria tenuistipitata C.F.Chang et B.M.xia,sp.nov.是广东省湛江港大量繁殖的一种江蓠。广泛地分布在湛江港的霞山、特呈岛、南三岛等地,是我们多年来进行江蓠栽培生产试验的主要对象。藻体单生或丛生,呈圆柱状,有一个小的盘状固着器。分枝基部极细,互生或偏生,也有的是两叉式分枝。藻体一般长达20~40厘米,大的也  相似文献   

13.
【目的】阐明长茎葡萄蕨藻对无机碳的利用方式。【方法】运用pH漂移技术,探索藻体质量、藻体部位、照度和海水体积对长茎葡萄蕨藻(Caulerpa lentillifera)的pH补偿点的影响,并研究在3种不同温度(20、25、30℃)下,乙酰唑胺(AZ)、乙氧苯丙噻唑磺胺(EZ)、4,4′-二异硫氰基芪2,2′-二磺酸(DIDS)、钒酸盐(Van)4种抑制剂对长茎葡萄蕨藻无机碳的利用影响。【结果】藻体质量、藻体部位、照度和海水体积对长茎葡萄蕨藻的pH补偿点均无显著性影响(P0.05),在一定范围内藻体质量或照度越大,达到pH补偿点时间越短,且pH补偿点均大于9。20℃下各抑制剂的抑制作用最大,其次为30℃,25℃最小,但3种温度下各抑制剂的抑制率无显著差别(P 0.05)。4种抑制剂中DIDS对长茎葡萄蕨藻pH补偿点和无机碳利用均无显著影响(P 0.05),剩余3种抑制剂的抑制作用依次为EZAZVan。【结论】藻体质量、藻体部位、照度和海水体积对长茎葡萄蕨藻pH补偿点无影响。温度对长茎葡萄蕨藻吸收利用无机碳没有明显影响。长茎葡萄蕨藻能利用HCO_3~-作为无机碳源进行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14.
芒场矿区位于南岭东西构造带西部。岩浆岩产于多组构造复合的丹池褶断带北端,侵位于晚古生代地层,为泥质岩、碎屑岩、硅质岩及碳酸盐岩组成的芒场背斜中。核部及围翼出露各种岩脉20余条,有石英安山玢岩、石英闪长玢岩、花岗斑岩、石英斑岩等(图1)。1983年以来,通过深部钻探,在矿区南东端又相继发现了隐伏花岗岩体一芒场岩体,与大厂矿田笼箱盖花岗岩体属同一构造带内。  相似文献   

15.
肖家山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家山金矿是在原雁林寺金矿床边部发现的新矿产地,已基本查明是一个受北北东向和北西向构造联合控制的变质热液型金矿床。金矿体产于韧性剪切带、层间破碎带和劈理化带中,形态简单。成矿作用大致经历了火山沉积成岩(矿源层形成)—区域变质、构造变形(储矿构造形成)—动力变质热液改造(成矿期)等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6.
作者对广东的潮阳海门,海丰遮浪及湛江硇洲岛等地采到的大量垫形皮丝藻Dermonema plvinata (Gruno ω)Fan对其形态构造及生殖器官作了研究,发现它一般为雌雄异体,少数为雌雄同体。精子囊一般着生在同化丝顶端细胞下位的第1、2个细胞的侧面,但少数也可着生在顶端细胞上。果胞枝由2—7个细胞组成,偶然也发现8个或12个细胞的,一般为侧生,少数顶生或对生,也有分枝状的果胞枝,而且果胞枝可长出同化丝或根样丝,少数果胞具有双受精丝或双果胞的变异,成熟的产孢丝为放散状或蔓生。  相似文献   

17.
1968年7月及1969年8月,用不同含水率的条斑紫菜单孢子体干燥冷冻保存了四个月,试验了这样保存的藻体其适宜含水率及孢子放散和昼长的关系。得出的结果如下: (1)第一次试验含水率为10%的母藻,其孢子放散及藻体生存状态最好,放散孢子中单孢子的比例也最大。第二次试验结果是含水率为6%的母藻,孢子放散最好,而各组之间母藻生存率的差别不大。 (2)在昼长处理方面,8、12、16小时三者当中,8小时的孢子放散情况最好,但各组母藻生存率之间的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两种无机铁对长茎葡萄蕨藻(Caulerpa lentillifera)的生长、铁含量及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分别以三氯化铁(FeCl_3)和硫酸亚铁(FeSO_4)作为铁源,采用单因素实验方法,研究在不同浓度Fe~(2+)、Fe~(3+)条件下,长茎葡萄蕨藻的生长、光合色素含量、铁含量、两种过氧化酶(CAT、T-SOD)活性,以及总蛋白、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含量。【结果】在水体中无论是添加Fe~(2+)还是Fe~(3+),藻体的特定生长率(SGR)、光合色素含量、铁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和维生素C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藻体的铁含量随着培养液中铁离子浓度的升高而增加,以Fe~(2+)和Fe~(3+)处理后,藻体铁最高值分别可达到1 522.54μg/g和1 373.93μg/g,增幅为1 369.34%和1 225.92%;藻体维生素C最高质量分数分别可达15.41μg/mg和12.89μg/mg,增幅为107.56%和73.58%。Fe~(2+)实验组对藻体的可溶性糖含量有显著影响(P <0.05)。实验藻体的总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藻体在3 mg/L Fe~(2+)或者6 mg/L Fe~(3+)的条件下,长茎葡萄蕨藻生长最佳,其营养品质可得以改善。  相似文献   

19.
鳌头铅锌矿床位于塔山岩体西北侧外接触带。已发现的2条矿脉皆产于硅化断层破碎带中,矿脉产状严格受断层产状控制,矿脉的形成与硅化、方解石化等蚀变关系密切。通过分析该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并根据矿脉的产出部位、形态特征、围岩蚀变、矿石结构构造、矿物组合等方面的特征,推断该矿床为中温热液充填交代型矿床。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采自我国沿海岸的褐藻门短毛藻科Elachistaceae短毛藻属Elachista的分类。【方法】对采自我国沿海岸的短毛藻进行形态学鉴定,描述新种的形态特征以及其他分类学信息,并与相似种进行比较。【结果】鉴定出长海短毛藻E. changhaiensis Luan et Ding、短毛藻E. fucidola (Velley) Areschoug、暗色短毛藻E. fusca Luan et Ding和细枝短毛藻E. tenuissima Luan et Ding sp. nov.等4个种,含新种1个。细枝短毛藻藻体暗褐色,半球形,直径4~5 mm;基部由薄壁细胞组成基垫;同化丝可分成长同化丝和短同化丝,长同化丝较短,长1~2 mm,由63~128个细胞组成,直径6.0~9.5μm;短同化丝较长70~225μm,直径3.5~6.0μm。单室囊囊状,多室囊线状。模式标本存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标本馆(AS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