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8 毫秒
1.
基于重力差方法检测重力仪一次项格值系数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重复重力测量中重力差与重力仪一次项格值系数的关系,研究了基于重力差变化检测重力仪一次项格值系数变化的方法,并以滇西重力网1989-1996年观测资料为例,计算了 G793、G854两台仪器一次项格值系数的变化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计算得到的一次项格值系数变化值精度能满足地震重力测量规范要求,对于重力仪一次项...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澜沧─耿马大地震前后滇西实验场的重力场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地震之前,滇西实验场的重力变化有一个上升、下降的变化过程,地震发生在重力变化下降时段,震后迅速恢复。  相似文献   

3.
选取滇西重力测网1986~2009年流动重力观测资料及下关、丽江、昆明3个绝对重力基准点多年复测资料作基准控制,采用线性速率模型拟合观测过程中重力场的时变信息,建立绝对重力基准点约束下的动态平差模型,讨论段差观测值及绝对重力基准观测值协方差矩阵的构建、平差模型初值选取及迭代计算等细节问题。经分析,测区内测点的重力年变率范围为(-0.039 5~0.024 1)×10-5ms-2/a,精度范围为(0.001~0.029 8) ×105ms-2/a,与分期静态平差拟合结果的差异约为(0.003~0.020)×10-5ms-2/a。在处理全国网和较大面积的区域网多年重复观测的重力资料时,尤其是多网多期重力资料联合处理时,应采用动态平差模型来获得统一时间基准和空间基准的重力变化。  相似文献   

4.
区域重力场相对基准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地震系统各区域重力网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在没有绝对重力测量资料的情况下,利用网区多年积累的观测资料,建立区域重力场相对基准的方法。实验证明,采用该方法建立的区域重力场相对基准,精度优于50nm·s-2,不仅有利于地震重力前兆信息的提取,而且能优化和评定区域重力网的质量,标定和检测重力仪参数及其变化。  相似文献   

5.
用滇西地震试验场流动重力复测资料计算大地水准面时空动态变化,研究表明大地水准面演化特征与该区断裂活动关系密切相关,对6.0级以上地震有较好的反映,局部大地水准面变化与地震的孕育、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6.
为了根据离散观测数据构制连续空间重力变化图像,分析和讨论了3种数值插值方法,计算结果表明多面函数方法插值精度最高。由于逐步回归分析筛选核函数中心点的计算繁琐,文中提出根据分形理论和Shannon取样定理来确定核函数中心点。对滇西试验场进行模拟试算,插值精度可达到4~5(10-8ms-2)。  相似文献   

7.
以绝对重力做控制,对滇西网1985—2010年流动重力资料进行统一平差处理,平均点值精度为12×10 -8 ms-2 /a;单点重力时变曲线主要呈现出季节性的上下波动和长期性的上升或下降趋势运动,部分点重力动态变化与丽江7.0级地震孕育过程相吻合;基于长期观测的重力场年变化率反映了重力场在一段时期内的趋势性变化:1985—1995年和1996—2003年年变化率图像可能反映丽江7.0级地震前后能量的累积、释放和调整,2003年以后剑川断裂、鹤庆 洱源断裂和红河断裂北段附近重力值上升速度均超过10×10 -8 ms-2/a;基于初始断裂运动模型正演模拟的滇西重力场年变化率图像与实测图像非常相似,说明断裂运动对重力场趋势性变化有重要贡献;基于长期观测的重力场年变化率反演的滇西主要活动断裂年错动量与地质上给出的结果相仿,基本上反映了各断裂的活动性质。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断层错动引起地表重力变化的基本原理 ,给出了弹性半无限空间点源位错到矩形位错引起的重力变化的基本解析式 ,并将结论推广到多个断层。介绍了利用重力变化反演断层运动的基本思路。以滇西实验场作为应用实例 ,对 1996年 2月丽江 7.1级地震发生前后场区内的活动断层运动进行了演算 ,给出了断层位移解 ,并与已有资料相比较 ,结果基本一致 ,但误差分析结果表明本文位错模型还有待于改善。  相似文献   

9.
讨论了小波分析在地震重力测量数据分析中应用的可能性,并采用基于样条函数的小波分析及其相应的Β小波分别计算了河西地区的重力变化资料,其结果如下:①小波分解可有效分离重力场时间变化的不同空间波长成分,更清晰地看清重力场变化与地震活动的关系。②河西地区重力资料分解结果表明:反映该地区浅部物质变化的重力变化高频部分和反映该地区深部物质变化的重力变化低频部分对永登Ms5.8级地震的反应不明显,而反映该地区中层物质变化的重力变化二、三阶小波分解结果对该地震的反应较明显。重力小波分解计算结果反映的密度变化深度与地震资料统计的震源深度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
滇西重力断层运动时间分布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1,他引:1  
地表观测的重复重力数据综合反映了地表观测点的位置变化、地壳内部密度变化和地壳内部构造变形,通过反演这些数据得到的断层位错运动的时间变化综合反映了地壳内部形变和密度变化的耦合运动。为此,利用滇西1985年以来的重复重力观测数据,结合地质调查和地球物理推断结果确定断层运动模型作为约束,并考虑到观测数据和模型粗差,反演获得了滇西主要活动断裂运动的时间变化分布。结果表明,滇西1985-2001年断层运动的时间变化表现出断层往复运动特征,较好地反映了区内Ms≥6.0地震(如1996年丽江Ms7.0地震、1998年宁蒗Ms6.2地震和2000年姚安Ms6.5地震等)的孕育过程。指出强震孕育过程遵循地壳内部密度和地壳形变耦合运动模式(简称DD耦合运动模式),并给出了断层位错DD耦合运动模式的基本图像。  相似文献   

11.
???????????鳡1998??2004??????????????????????о??????????????仯?????????????????????????????仯????????????2001??10?????6.0??2001??1?????6.5??2003??7?′??6.2??2003??10?′??6.1????????н???????  相似文献   

12.
对经典移去-恢复法进行改进,利用EGM2008地球重力场模型、地表重力/GPS联合观测数据和ASTER数字地形模型,提出考虑地形梯度特征的区域重力场校准算法,同时针对我国动态重力区域网布设情况,对重力场的校准区域范围进行更为合理的设定。通过与经典移去-恢复法在川西地区实际应用的比较发现,改进模型能够将川西地区重力场模型数据的标准差从65.09 mGal降至61.24 mGal,在结合地形梯度影响后,能够将标准差进一步降至59.31 mGal。采用国际重力局最新发布的283个重力数据对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及邻区的重力场进行校准,结果表明,布格重力异常和地形数据有很强的正相关,该区中东部存在明显的均衡重力异常低值区。  相似文献   

13.
推导地表重力变化数据球谐展开计算公式,并根据该方法分析2017年九寨沟MS7.0地震前震源周边区域重力场动态演化特征。结果表明:1) 2015-04~2017-04九寨沟地震震源周边区域重力场动态变化明显。2015-10~2016-04、2016-04~10和2016-10~2017-04这3个时段内,研究区内出现重力正负变化过渡带,九寨沟地震震源位于这3个时段过渡带的交会区域内部。震源附近2016-10~2017-04正负重力变化过渡带的空间走向与2015-10~2016-04和2016-04~10时段结果相比发生了约90° 旋转,九寨沟地震发生时间在过渡带空间走向旋转之后。流动重力观测数据较好地反映了九寨沟地震的前兆现象。2)采用球谐方法分析重力变化数据可以有效突出研究范围内大尺度重力场动态演化规律,抑制局部细节特征,有利于识别主要重力场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4.
三峡库首区重复重力资料的小波分解与构造活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三峡库首区1989年8月以来的重力观测资料进行了小波分解。对分解结果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描述,并结合三峡库首区的构造活动特征对分解结果进行了解释:三峡地区的重力变化主要集中在一阶小波分解细节中,说明三峡地区的重力场变化主要是由浅层物质密度变化引起的。对1997年8月10日测网右侧附近发生的Ms3.7地震与重力小波分解结果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仯??????????????????????????仯?????????λ?仯?????????????????????????????????????????????????????????仯?????????????????????????С?????????????ε??????仯????й??????????????????????????????????????????????????????????????????????????????????????仯????????  相似文献   

16.
基于EGM2008研究苍梧震源区及华南块体不同尺度重力场的横向和纵向分布特征,探讨深部物质密度变化及可能的动力学意义,为该区地震孕育环境研究提供深部依据。扬子克拉通重力异常横向变化相对较小,显示出其相对稳定的克拉通结构特征;华夏地块上地幔存在与西太平洋板块俯冲角度较为一致的重力正异常和相间分布的重力负异常,其高低密度体分布可能与中生代以来西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下岩石圈拆沉和软流圈物质上涌有关;扬子克拉通和华夏地块过渡带呈现显著的重力异常高梯度带和东西差异性特征,揭示了深部复杂构造变形的过渡带特征。本文研究区多尺度布格重力异常横向的复杂性和非均一性及在地壳和上地幔深浅差异性的重力异常特征,反映了研究区深浅物质结构和动力学不平衡的差异相互运动的动力学过程,可能是地震孕育的深部动力学环境。苍梧地震位于重力正负异常的过渡带,与深部物质扰动和密度分布的不均匀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λ???????????????????????????????????(Ms8.0)?????????λ??????????????????仯?????2004??????????????????????????????????λ???????????????????2~3????????????????????α?????????С1~2????????  相似文献   

18.
中国西部地壳水平运动引起的重力场空间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地壳水平运动与空间重力变化的关系,得出:地壳划分的长方体在单一方向上水平位移引起的空间重力变化呈负对称分布。结合中国西部地区的数字高程以及GPS观测速率数据,计算了中国西部地区地壳水平运动引起的重力场变化,将其与卫星重力观测结果进行对比并作出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