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文章采用适宜性指数评价法、短板效应评价法两种方法,以福建省为研究区域,进行土地资源建设开发适宜性评价方法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适宜性指数评价法,容易弱化单要素因子对土地资源建设开发的限制性程度,加上人为主观因素干扰,所以部分区域适宜性划分结果不够合理。短板效应评价法,在单要素适宜性评价基础上,确定评价单元的综合适宜性等级,可以使研究者能够快速找到各评价单元建设开发的约束性因子,进而为自然资源管理部门提供更为详实的研究数据,这种方法对各参评因子的数据精度要求更高,参评因子数据比例尺越大,评价结果也越接近现实。  相似文献   

2.
土地资源建设开发适宜性评价是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以及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本文以福州市为研究区域,选取耕地资源、生态红线、地形坡度、地壳稳定性等土地资源建设开发影响因素进行强制性和较强制性因子的筛选、分级,综合运用短板效应原理法、GIS空间分析方法,开展福州市土地资源建设开发适宜性评价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全市适宜建设开发的土地面积占16.10%,主要分布于闽江、敖江、龙江等主要流域周边盆地区域和罗源湾、闽江口、福清湾、兴化湾等滨海平原区域;有条件适宜建设开发的土地面积占16.77%,零散分布于内陆低丘缓坡及沿海台地区域;不适宜建设开发的土地面积占29.78%,主要分布于西部、北部及中部地势险陡、地质灾害多发的丘陵山地区域;禁止建设开发的土地面积占37.35%,主要分布于西南部、西北部生态保育区以及沿海基干林保护区、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河流水域等区域。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土地资源紧张成为限制城市健康稳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地下空间资源开发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而对城市地下空间资源进行因地制宜的适宜性评价是对其合理开发利用的关键。该文采用专家调查法、层次分析法(AHP)等研究手段,对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进行了研究,以济南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为例,分析了济南市水文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等影响因素,构建了济南市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多层次评价体系,重点研究了泉水保护对济南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制约影响,建立了一套适用于济南市地下空间资源的综合评价模型,旨在为济南市后续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结合泰安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分析了地质环境特征与地下工程建设和地下空间开发的相互影响机制。采用层次分析法,从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环境地质问题和不良地质作用等方面建立了地下空间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分析模型;通过综合确定各指标的权重,以GIS软件空间叠加分析功能自动划分评价单元,对泰安市地下空间开发的地质环境适宜性进行了分区评价。同时,通过对各分区地质条件的说明对适宜性分区结果进行了分析和验证,以期为泰安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基于可持续性视角的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用地适宜性是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决策的依据。本文基于土地利用可持续性界定建设用地适宜性内涵,从灾害风险、地形地貌、生态环境和区位条件4个维度,构建了较规范的适宜性指标体系;针对已有评价方法的不足,构建了整合极值法、条件函数法、线性加权综合的“多要素分布式算法——情景矩阵”评估框架;进而基于适宜性识别冲突空间,以空间冲突面积占总建设用地面积的比重作为空间冲突强度来刻画区域建设空间布局的合理性与可持续性。本文以新疆玛纳斯县为例开展研究,结果表明玛纳斯县适宜建设空间(达230 km2以上)约占全县总面积的26%;最适宜和比较适宜性建设用地主要分布于中部及中北部乡镇及农(团)场驻地附近,基本适宜建设区主要分布在比较适宜建设空间的外围及中南部山前平原地带;该县冲突空间达4.21 km2,占建成区面积的22.74‰;冲突空间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和中部城镇化发展区;南部、北部的生态脆弱区及中部工业化发展区的乡镇空间冲突强度也较高。研究表明,本文提出的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估框架与方法逼近客观现实,简单易行,能弥补以往评价方法的不足;适宜性在空间冲突分析与可持续性土地利用管理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既是长期人地关系优化调控研究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也是当前各层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重要基础工作。该文运用文献调研、总结、对比分析等方法,围绕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概念内涵、演进历程、评价方法以及技术手段等方面进行综述,指出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与仍需深入研究的领域和方向。主要结论如下:① 当前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已具有较为丰富的研究案例,但对国土空间开发的多目标协同评价关注不够,评价指标体系的精细化程度不足,多尺度综合研究存在短板;基础信息数据尚难满足全域、全要素、全时相的评价要求;地球信息技术支撑“智慧评价”的能力不足;② 未来应进一步加强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基础理论研究,深化对评价内涵的理论认知,构建指标独立、系统高效的评价体系;丰富多尺度适宜性评价案例,重视区域发展定位,关注区域发展的特殊需求和产业优势,提升评价指标体系的精细化水平;紧跟“智慧社会”建设步伐,加强地球信息技术与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融合应用,促进国土空间多源大数据的制定与适宜性评价体系的有效衔接,为实现“智慧评价”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山地地区地形地貌更加敏感和脆弱,本文在构建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指标时引入水土流失和石漠化等生态敏感性因子和脆弱性因子,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因子权重,依托ArcGIS10.3空间分析,提高评价的效果和精度。以凤凰县为例,识别生态重要性区域和建设开发适宜性区域,为国土空间规划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空间划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发布后,如何依照规范进行正确的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是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以大洼石灰岩矿山为例,按照评价原则、评价依据、评价单元、评价方法及基本流程,确定初步复垦方向、土地复垦适宜性等级评定的评价流程,进行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并最终确定各评价单元的复垦利用方向。该研究对类似矿山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在国土空间开发三条红线的控制下,如何对已有的工业园区的建设规划,特别是选址进行调整优化,以适应国土空间开发的需要,是目前摆在园区建设部门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本研究通过对评价区域进行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优质农用地评价和建设开发适宜性评价,在评价的基础上,综合考虑耕地保护等原则,对工业园区现有选址进行了调整优化,优化后的选址方案更加符合生态保护、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以广州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区,综合考量空间邻近性、步行便捷性、环境舒适性,选取步行指数、土地覆被指数及坡度构建步行适宜性评价模型,运用空间自相关、统计分析等方法定量分析步行适宜性的空间异质性.结果表明:广州市中心城区的步行适宜性指数介于9.36~88.56之间,区域差异明显,整体呈多中心圈层递减的格局;步行适宜性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在街道尺度下,步行适宜性高、低值街道在空间上趋于集聚,热点与冷点区域分别为新、旧城市中轴线所在区域;人口密度与步行适宜性的空间相关性显著,但在旧城区中仍存在两个高-低聚类街道,应重点对此类区域的步行适宜性进行精细化提升.  相似文献   

11.
优化国土开发格局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也是当前"多规合一"工作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文章通过构建可开发土地资源建设适宜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贺州市的土地资源进行评价,并提出优化贺州市国土开发格局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山西省潞城市为研究区域,对土地开发潜力补充调查、适宜性评价、潜力分级和其测算与分析的方法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的基础上,采用分析统计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待开发土地资源进行数量、质量和分布的补充调查,并采用直接评价法,对待开发土地潜力的适宜用途进行评价,采用可开发面积和潜力系数进行潜力级别划分,是县域土地开发潜力研究的有效方法.通过研究可知,潞城市可开发面积为9273.46 hm2,可开发为耕地的面积341.33 hm2,主要来源于荒草地和滩涂两大地类,其中宜林潜力较大,而宜耕的较小.  相似文献   

13.
正GIS在土地适宜性评价中已经得到灵活和有效的应用,本文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以辽中县耕地为评价对象,以辽中县土地利用现状图和土壤图叠加后形成的图斑为评价单元,利用Arcgis把各评价因子栅格图层和评价地图叠加后,采集评价单元内的各评价因子属性值,建立蔬菜地适宜性评价数据库,并利用Arcgis中对字段的运算功能求得评价单元综合质量分。评价工作底图数据库的建立依据辽中县耕地地力评价空间和属性数据库,提取耕地地力评价  相似文献   

14.
经济的快速发展, 对砂石料的需求巨大, 海砂的开发成为当前的热点。琼州海峡东口海砂资源丰富, 资源潜力概算可达数十亿方。依据前期调查数据, 选取含泥量、含砂量、粒级、海砂厚度、水深和离岸距离6类指标, 采用层次分析法, 构造判断矩阵计算评价因子的权重, 运用ArcGIS空间分析功能进行叠加, 对琼州海峡东口的海砂进行了开发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 经计算将研究区分为开发适宜性好、较好、中等、较差、差5个等级, 其中浅滩区域海砂规模大、质量好、水深浅和开采环境影响小, 其开发适宜性最佳。分析了不同的指标对海砂开发适宜性的影响, 在浅滩区, 厚度和含砂量指标贡献较大; 在近岸海湾, 环境影响是主要因子; 在琼州海峡深槽区, 水深条件则成为海砂开发的主要限制条件。根据海砂资源的特点, 建立了以资源自然属性、开发技术条件、生态环境影响和行政管理为主要因子的海砂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体系, 具体工作可选取不同的指标开展评价。研究结果可以为研究区海砂的开发利用和其他区域海砂开发适宜性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肥城煤田白庄煤矿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是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该文以白庄煤矿为例,在分析土地复垦相关因素的前提下,遵循一定的评价原则,制定了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的方法和步骤,并最终确定了复垦区各单元的复垦方向,对同类地区土地复垦方案的编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影响作物生长的主导因素及其权重的分析,应用GIS技术,以空间数据库为基础,给每个因子赋以不同的分值和权重,对藤县土地资源进行了适宜性评价,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可持续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17.
她是一名"80后",年轻党员。她参加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开发园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技术规程制定、征地补偿标准更新调整、桂西资源富集区国土规划等一系列技术工作,她在高强度工作的磨炼中逐步成长为广西  相似文献   

18.
泳滩是滨海旅游业的一个重要部分,本文以香港泳滩为研究对象,对该区域的综合条件进行剖析,根据其影响因素的类型选取了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以及泳滩自身条件作为泳滩适宜性评价的主要因素,并对评价指标进行归纳和分类,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泳滩适宜性评价的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比较评价指标之间重要性关系得到各影响因素对泳滩适宜性的影响权重,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建模方法对各种因素进行空间分析,最终得到香港泳滩的评价等级结果。该模型的构建理论和方法可以为海岸资源的管理和开发提供参考和技术支撑,有利于泳滩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开展特定区域水稻种植产业布局是科学制定区域农业种植产业规划的重要内容,而水稻种植适宜性评价是水稻种植产业布局的前提。本文以中国好粮油示范县——福建省浦城县为研究区,基于层次分析模型构建土壤条件、立地条件、灌排条件、气候条件和机械耕作条件5大类共21个指标的水稻种植适宜性评价体系,利用地学模型、回归模型和空间插值等方法计算、模拟评价指标空间分布数据,形成5 m×5 m分辨率的评价指标栅格数据集,基于经验指数法建立适宜度指数模型,开展精细尺度下的水稻种植环境综合适宜性评价。利用实测样点水稻产量与水稻种植环境综合适宜度指数进行分析,发现二者呈显著正相关,验证了本研究评价工作的正确性和可行性。最后利用K-means属性聚类法识别研究区水稻种植多维环境适宜性的空间模式。结果表明:① 研究区水稻种植高度适宜、较适宜、中度适宜耕地面积占全县耕地面积的84.4%,次适宜耕地仅占15.6%,耕地整体适宜性较高;② Ⅰ类集聚区水稻种植综合适宜性和各类指标适宜性均较高;Ⅱ类集聚区水稻种植综合适宜性较高,但灌排条件适宜性很低;Ⅲ类集聚区水稻种植综合适宜性较高,但立地、土壤条件适宜性较低;Ⅳ类集聚区水稻种植综合适宜性较低,灌排条件适宜性最低。本研究可为水稻种植适宜性评价提供方法借鉴,并为浦城县更合理科学地开展农业种植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济南北跨城市规划区为例,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及GIS空间分析技术,构建了"先建后采、先采后建、只建不采和只采不建"四种情境下的资源开发与城市建设适宜性评价模型,选取了对研究区综合效益影响较大的9个因子,采用德尔菲法确定了各情境下单因子内部的效益性评价分值,通过赋值叠加处理,得到不同情境下各评价单元的因子赋值结果,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