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辽东硼镁石型硼矿床赋存于早元古宙富铁、硼火山沉积岩建造中,表现出明显的地层岩性控矿性。硼的成矿作用是多期的,沉积成矿作用是基础,变质成矿作用对原始沉积矿床起了改造和富集作用,构造变形作用使硼矿体发生了重就位。硼矿床的硼质来源以火山源为主,陆源为次,矿床成因属叠生层控变质火山沉积矿床。  相似文献   

2.
辽南鞍山群岩石类型主要为片麻岩类、斜长角闪岩类。原岩是中基性火山岩,中酸性凝灰岩及硅铁质沉积岩,属含硅铁质沉积岩的中基性火山—沉积岩建造。根据原岩建造分析。辽南地区地壳早期演化特点力:大约2800Ma前海底火山活动强烈,以基性岩浆喷发为主。其后,以中基性岩浆喷发为主。在喷发间歇期间有沉凝灰岩的出现。大约在2800Ma 后的鞍山运动第一幕,使本区隆起上升,缺失上鞍山群堆积。辽南鞍山群低角闪岩相岩石属正常区城变质成因的片麻岩,原岩是火山岩和火山—沉积成因的层状表壳岩。其原岩组合特点不同于某些典型地区的绿岩带,不代表原始地壳,是后期为岛弧—海沟带火山和沉积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历史沿革、回龙湾强应变带的发现、原岩建造和沉积环境、变质作用、时代等方面对比研究了二郎坪群和石界河群的区别,认为应坚持二郎坪群的最初含意,并赞同建立石界河群。二郎坪群为新元古代—奥陶纪的火山岩—沉积岩建造,石界河群为晚古生代的泥砂质建造。它们作为北秦岭裂陷的中期和晚期形成物,对认识北秦岭造山带的演化史,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根据火山岩、沉积岩、变质作用与花岗岩成岩和形成环境的综合研究,本文确认熊耳群玄武粗安岩-英安流纹岩组合、大红口组粗面岩组合具低级壳幔热动力状态,形成于大陆裂谷环境;秦岭群、宽坪群变拉斑玄武岩建造具中级壳幔热动力状态,形成于海槽环境;二郎坪群、丹凤群细碧岩-石英角斑岩建造发育于高级壳幔热动力状态的海盆环境,具有下地幔岩石圈拆离导致的A型俯冲造山模式。  相似文献   

5.
东大山地区龙首山岩群形成于早元古代,是一套经角闪岩相变质改造的变质地质体.按岩石组合特征划为四个岩组A岩组以黑云片麻岩和斜长角闪岩为主,夹有少量变粒岩、大理岩和二云石英片岩;B岩组以各种石英片岩和云母片岩为主,夹多层石英岩、长石石英岩和薄层状大理岩;C岩组以各种云母片岩和石英片岩为主,夹斜长角闪岩和大理岩;D岩组以中层-中厚层状大理岩为主,夹钙质片岩、云母片岩和变粒岩.A岩组原岩为一套以火山岩为主的沉积岩;B、C岩组原岩建造均以杂砂岩-泥质岩为主,但B岩组比C岩组有更多石英砂岩,而C岩组夹基性火山岩;D岩组原岩以碳酸盐岩为主.A、C岩组中基性火山岩均显示偏碱性成分特征,形成于板内裂谷环境.B、C岩组中泥质岩的岩石化学、微量元素、稀土元素与后太古代的均值接近.与B岩组相比,C岩组泥质岩更富稀土、更小的δEu、更大的(La/Lu)N;Cr、Ni、Co低,Rb、Ba、Hf、Nb、Ta高;FeO、MgO、CaO、Na2O低,P2O5、TiO2、K2O高.龙首山岩群原岩建造显示华北板块西部早元古代的板内裂谷从早到晚构造活动性由强到弱.  相似文献   

6.
河南临汝安沟地区前嵩山群变质矿物、变质矿物组合以及变质温压条件研究表明,前嵩山群分属不同的变质建造,其中安沟群属中压相系绿片岩相变质作用,登封群头道河组为中压相系角闪岩相。同时,两套地层变质作用之间缺少钠长—绿帘角闪岩相,这一变质作用的间断,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地层的间断。  相似文献   

7.
在丹凤群中,部分斜长角闪岩含有由阳起石内核和镁普通角闪石外环组成的环带角闪石。外环形成于主变质期,而内核是早期变质矿物的残余。早期变质作用属低压相系的斜长石-阳起石相环境,发生在丹凤群形成之初;而主期变质发生在加里东晚期的中压相系的角闪岩相。大约在海西—印支期后又出现了伴随韧性剪切作用的退变质现象。早期变质和主期变质作用可能分别与秦岭造山带的裂谷作用和裂谷闭合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8.
胶北隆起新建荆山群,处于胶东群之上,暂置于粉子山群之下;为一套不稳定至半稳定型浅海相陆源碎屑(底部有少量火山碎屑)夹碳酸盐岩的类复理石建造,经过多期变质作用达到角闪麻粒岩相的变质沉积岩系。变质矿物共生组合和各世代矿物的相互关系显示该套岩系经历了四期变质作用。单矿物化学成分及地质温压计等定量估算出各期变质作用的P—T条件: 第一期变质作用相当于角闪麻粒岩相条件,t=780~817℃,p=0.5GPa±,fo_2=10~(-15.5) 第二期变质作用相当于高角闪岩相条件,t=630~690℃,p=0.4GPa±。第三期变质大致为低角闪岩相,t=525℃±。第四期变质相当于绿片岩相条件,t<400℃。  相似文献   

9.
崤山太古宙花岗—绿岩地体由 15%的绿岩带 (变质表壳岩系 )和 85%的花岗质片麻岩系(变质侵入岩 )组成。呈包体产出的绿岩系分为以变火山岩为主的兰树沟岩组和以变沉积岩为主的杨寺沟岩组。花岗质片麻岩包括早期富钠的TTG质花岗岩和稍后的富钾花岗岩。晚期则有代表大陆地壳裂解的基性岩墙群侵入。文中介绍了各岩石单元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花岗—绿岩带的变形和变质特征 ,探讨了研究区太古宙的大陆地壳演化  相似文献   

10.
从原二朗坪群中解体出来的石界河群主要为一套泥砂质沉积建造。根据矿物世代关系及矿物共生组合,可划分出绿泥石-黑云母带、石榴石带、十字石-红柱石带和红柱石-堇青石带四个变质带,其变质作用属低压相系,变质过程中温压演化趋势和变质作用PTt轨迹综合研究表明石界河群因秦岭群向北逆冲而被掩埋,在深部发生热松弛而升温,之后又因构造隆起和侵蚀,压力明显下降,但温度则继续保持了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山西省五台县福地矿业有限公司东雷乡上庄铁矿的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矿体特征等的综合分析研究,铁矿体主要赋存于太古界五台群台怀亚群柏枝岩组一段(W2b1),矿床成因类型为太古代硅铁建造经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形成的沉积变质型铁矿床。  相似文献   

12.
引言斯里兰卡的宝石沉积矿床闻名于世,矿床中所含的宝石矿物以刚玉、金绿宝石、尖晶石、石榴石、绿柱石、电气石、黄玉和锆石为主。虽然人们对这些宝石沉积矿床的矿物学非常熟悉,但是由于对它们的地球化学研究工作做得很少,因此对这些矿物的源岩和成因尚不清楚。Munasinghe和Dissanayake曾对斯里兰卡的宝石成因做过研究,研究表明宝石矿物是经脱硅作用形成的,脱硅作用是紫苏花岗岩和其他基性岩(如富透辉石的岩墙和岩床)侵入到铅质变质沉积岩中的接触变质作用引起的。本文通过更详细的调查研究,论述了紫苏花岗岩在高级变质地体的宝石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石炭-二叠纪是山东省主要成煤时期,同时期形成的矿产还有铝土矿及硬质粘土矿。根据以沉积岩基本层序为基础原则、以沉积相划分为依据原则、与沉积旋回划分相一致原则、与组级岩石地层单位划分相协调原则等沉积岩建造类型划分原则,将山东省石炭-二叠系划分为5个沉积岩建造,介绍了其特征,并阐述了石炭-二叠纪沉积岩建造与成矿作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河北省遵化市龙湾铁矿的成矿地质背景、矿体特征等的综合分析及研究,认为铁矿体主要位于太古界迁西群马兰峪组(Arm),矿床成因类型认为是伴随太古代海底火山喷发沉积的硅铁质建造经变质作用形成的沉积变质铁矿.工业类型为需选磁性铁矿石.对铁矿成因及围岩特征等找矿标志的研究,为该区找寻同类型铁矿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作者描述了胶东—鲁南双变质带,从荣成、文登、威海经青岛、胶南、诸城、日照到莒南赋存于太古代至早元古代胶东群和/或胶南群变质杂岩中的C类榴辉岩带,代表了高压低温变质带;从胶东到鲁南的桃科期(早元古代)Ⅰ型花岗岩带及胶东莱西—安丘早元古代麻粒岩相岩石则代表了高温低压变质带。我们推测,这一双变质带,形成于早元古代华南板块向华北板块的俯冲期。在这次碰撞事件之后,胶东—鲁南地区发生角闪岩相变质作用,这次变质事件使得高压低温变质带发生了进变质作用,使C类榴辉岩平衡温度升高,同时使蓝闪石片岩消失;高温低压变质带则发生了退变质作用,Ⅰ型花岗岩发生混合岩化作用,麻粒岩相岩石遭受退化变质。胶东—鲁南双变质带,表明了华北—华南陆块的东部边界是从合肥、嘉山、响水、连云港经鲁南、青岛到胶东(荣成、威海)后而没入北黄海的。  相似文献   

16.
河南省栾川群大红口组火山岩 ,岩性以碱性粗面质熔岩为主 ,经受不同程度的区域变质、动力变质及热液变质作用。喷发类型以裂隙式为主 ,有 4个喷发韵律 ,喷发环境为浅海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 :其碱性火山岩属钾质型 ,形成于板内裂谷环境 ,与其伴生的辉长岩为同源岩浆成因 ,均来源于上地幔与下地壳的部分熔融产物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中、上鞍山群变质沉积岩中黑云母化学成分的对比,确认区内两层位黑云母化学组分存在一定差异,这种差异主要反映了其形成时变质条件的不同。随变质程度增加,区内黑云母的Si、AI~Ⅵ,Fe~(3 )、Mg和K含量增加,而Fe~(2 )、Al~Ⅳ和CH降低,Mg/Fe~(2 )比值从1.00增至2.18。中鞍山群黑云母变质温度为550—620℃,变质压力在5×10~8Pa左右;上鞍山群黑云母变质温度为450-500℃,变质压力低于5×10~8Pa。黑云母含铁系数(f)可作为鞍山地区寻找富铁矿的一种标志。  相似文献   

18.
晚元古—早古生代北秦岭以早元古宙秦岭群为中央隆链,其南北两侧对称地发育着两条裂陷槽。南裂陷槽沉积了以丹凤群(李子园群)为代表的火山-沉积岩系,北裂陷槽沉积了以斜峪关群(二郎坪群)为代表的火山-沉积岩系。本文主要讨论北裂陷槽的沉积变质作用及其构造演化。  相似文献   

19.
胶南造山带前寒武纪结晶基底由晚太古代胶东岩群、早元古代荆山群及粉子山群、中元古代海州岩群、晚元古代震旦纪朋河石组等变质地层和早一中元古代超镁铁质岩、镁铁质岩、榴辉岩,晚元古代花岗岩类、榴辉岩等组成。这些岩石记录了造山带形成演化历史:2900~2800Ma,胶东岩群中基性火山沉积岩形成,于2500Ma遭受中压相系角门岩相变质变形作用,之后有少量基性岩浆侵入。2408~2000Ma,太古宙陆核周缘线性活动增强,形成裂陷盆地,沉积了荆山群和粉子山群(海相陆源碎屑岩-碳酸盐岩夹基性火山岩建造),于2000~1800Ma遭受区域低、中压相系角闪岩相局部麻粒岩相变质变形作用。中元古代,扬子(华南)板块北缘在统一基底上裂陷,沉积了海州岩群,华北板块南缘则为超镁铁质岩、镁铁质岩携带榴辉岩沿裂谷侵入。晚元古代早期,扬子(华南)板块向华北板块之下俯冲,下地壳发生广泛重熔形成大量同构造(造山)期花岗质岩浆,并与板块碰撞过程中形成的榴辉岩一起沿碰撞带侵位,形成晋宁期荣成超单元变质变形花岗岩类;之后,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对接拼合,造山带发生由南东往北西的过冲推覆作用,形成中深层次的韧性剪切带。震旦纪早期,以玲珑超单元为主的弱变形花岗岩类侵位,随着造山带的隆升作用,在造山带  相似文献   

20.
甘肃东大山地区龙首山岩群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环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东大山地区龙首山岩群形成于早元古代,是一套经角闪岩相变质改造的变质地质体。按岩石组合特征划为四个岩组:A岩组以黑云片麻岩和斜长角闪岩为主,夹有少量变粒岩、大理岩和二云石英片岩;B岩组以各种石英片岩和云母片岩为主,夹多层石英岩、长石石英岩和薄层状大理岩;C岩组以各种云母片岩和石英片岩为主,夹斜长角闪岩和大理岩;D岩组以中层-中厚层状大理岩为主,夹钙质片岩、云母片岩和变粒岩。A岩组原岩为一套以火山岩为主的沉积岩;B、C岩组原岩建造均以杂砂岩-泥质岩为主,但B岩组比C岩组有更多石英砂岩,而C岩组夹基性火山岩;D岩组原岩以碳酸盐岩为主。A、C岩组中基性火山岩均显示偏碱性成分特征,形成于板内裂谷环境。B、C岩组中泥质岩的岩石化学、微量元素、稀土元素与后太古代的均值接近。与B岩组川比,C岩组泥质岩更富稀土、更小的δEu、更大的(La/Lu)N;CT、Ni、Co低,Rb、Ba、Hf、Nb)、Ta高;FeO、MgO、CaO、Na2O低,P2O5、TiO2、K2O高。龙首山岩群原岩建造皿示华北板块西部早元古代的板内裂谷从早到晚构造活动性由强到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