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研究——地球信息科学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地球信息科学(Geo-Informatics)这个名词出现还不到十年时间,但是它已经在欧美国家的学术界中广泛应用,而且也被世界各国学者所承认。但是,地球信息科学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体系,尤其是理论体系更加不成熟,完全是由于生产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建设“信息社会”和实现“国家信息化”的迫切需要,要求把地理信息系统从技术上升为学科理论。目前的状况是:理论的发展赶不上技术发展的需要,而理论制约了技术的发展,所以现在客观上要求发展地球信息科学。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叙述了“数字地球”的产生背景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数字地球”的科学内涵、“数字地球”给地球科学带来的新契机和我们应有的对策.笔者认为,“数字地球”是国家利益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综合产物;“数字地球”的科学内涵可分为宏观战略层、技术实现层和应用层三个层面;“数字地球”是一个战略,并不能代替相关的学科和技术领域,现有的科学技术水平也不能完全满足“数字地球”的要求;“数字地球”的兴起给地球科学带来了大好机遇,使地球科学在对地球整体性认识、数字虚拟、对地球复杂巨系统的研究等方面都大大深化;面临“数字地球”的挑战,我们应该采取的策略是积极借鉴数字地球的思想,在继续大力发展现有的相关学科和技术领域的同时,努力进行自主创新,力求通过“中国数字地球”或“数字中国”的建设来占领制高点.  相似文献   

3.
地球信息科学——香山科学会议第88次学术讨论会纪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12月17日至20日,香山科学会议第88次学术讨论会在香山举行,会议以“地球信息科学”为主题,由陈述彭、潘云鹤院士和钱祥麟教授担任执行主席。陈芳允、李德仁、马宗晋、马俊如、承继成和来自地理学、地质学、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无线电电子学等领域内的4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这次会议。这是一次学科跨度大、涉及领域多的探讨地球系统科学前沿的讨论会。三天半会议,讨论热烈,气氛活跃,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主题集中,意见丰富;赞同是对应用前景看好,批评是为条件担忧。殊途同归,都是为了促进地球信息科学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讲座策划赵英时第一讲地球信息科学导论陈述彭第二讲遥感技术发展的前沿童庆禧第三讲遥感信息的开发应用田国良第四讲定量遥感李小文第五讲空间分析模型王劲峰第六讲数据挖掘周成虎第七讲地学信息图谱齐清文第八讲数字地球简介承继成第九讲地球信息科学与可持续发展陈述彭地球信息科学---这一门新兴的学科,今天是刚刚开始展现在大家面前。地球信息科学是一门大学问。上天、入地、下海!上至电离层、下至莫霍面,“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它面对的是人与自然界这个复杂的、开放的大系统,是人类居住的整个星球。地球信息科学囊括许多高新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地球信息科学》2 0 0 2年第 4卷第 1期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正式与国内外广大读者见面。本期设置有数字地球战略研究、数字城市论坛、数字海淀进展、两岸学术交流、空间模型分析和学苑动态 6个栏目。本期的主题是 :1 .数字地球战略探讨数字地球是 2 0世纪末举世瞩目的热门话题 :涉及到全球经济的区域重组 ,跨国公司的资源再分配 ,全球环境变化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乃至建立世界新秩序与保障国家安全等诸多重大问题。在我国 ,目前纷纷迎接“数字地球”的挑战 ,力求建设“数字中国”、“数字省区”、“数字城区”等 ,抓住机遇 ,务实苦干 ,不断规划深化“数字地球”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21世纪迎来了一个崭新的空间时代和信息社会。在我们居住的星球上,时间与空间尺度的巨大变化,给人们带来了真正的“地球村”,更好地认知地球家园,积极地解决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实现新纪元经济腾飞,振兴中华的宏图。这正是陈述彭教授探索地学的宿愿。对于地球信息的技术系统,陈述彭教授认为,它是以数字集成(整合)为核心技术,涉及卫星应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电脑制图、互联网络……等诸多方面的信息系统工程[1]。科学实践表明,地图学、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的发展为地球信息科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2]。上述学科的发展与其融合集成正是推进地球信息科学崛起的重要前提和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7.
地球信息科学是面向21世纪信息时代崛起的崭新学科。它是伴随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遥感、信息网络等多学科的理论渗透、技术集成,综合研究地球科学复杂系统的学科领域。地球信息科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经济、高新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它以地球系统信息流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应对“数字地球”战略与全球变化等科学问题,探索地球信息机理、地球信息认知方法和地球信息时空图谱等新学科生长点的应用基础科学;并逐步形成地球信息科学技术融合体系,因此又是地球系统科学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首先让我们向跨越世纪的人们欢呼 ,并致以千禧之年的祝福 !互联网和移动电话的迅猛发展 ,正在改变着人们时间和空间的观念。朝发夕至 ,假日旅游的活动半径扩大了 ,天涯若比邻 !地球村民的交往更加近乎了。人们正努力跨越数字化的鸿沟 ,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上至电离层、下至莫霍面 ,复盖气、水、生物和岩石圈层 ,构筑起全新的人类圈或智慧圈 ,去重新认识 2 1世纪信息社会的大舞台。地球系统科学与空间技术、信息科学 ,彼此交叉渗透 ,正在孕育崭新的地球信息科学 ,推动着“数字地球”的浪潮。  相似文献   

9.
虚拟现实的宽阔前景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虚拟现实技术是信息科学当前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在阐述虚拟现实技术的同时,探讨了虚拟现实技术和GIS技术结合的方式和途径,并将这两者的结合划分为三个阶段.并简述了虚拟现实技术对于“数字地球”和“地学信息图谱”发展的重要作用及其在地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地球信息科学是面向 2 1世纪信息时代崛起的崭新学科。它是伴随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遥感、信息网络等多学科的理论渗透、技术集成 ,综合研究地球科学复杂系统的学科领域。地球信息科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经济、高新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它以地球系统信息流为主要研究对象 ;探讨应对“数字地球”战略与全球变化等科学问题 ,探索地球信息机理、地球信息认知方法和地球信息时空图谱等新学科生长点的应用基础科学 ;并逐步形成地球信息科学技术融合体系 ,因此又是地球系统科学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联邦德国议会1991年决定, 议会与政府核心部门在2000年前从波恩迁回柏林 ,波恩保留联邦行政管理中心的功能。为了按时准确地规划和完成落实迁都建设工程,在柏林建设国家行政办公设施和国家工作人员生活居住设施,解决波恩地区因国家机关迁离而遭受的损失,参加建设的许多部门应用了地球信息技术。文中介绍了“柏林房地产信息系统”,“联邦议会与政府核心区建设信息系统”,“物业管理信息系统”,“波恩地区经济地理信息系统”以及地球信息技术在交通和环境管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3S”技术作为“数字中国”、“数字城市”建设的重要支撑技术,近年来得到了飞速发展。中国煤炭地质总局航测遥感局作为全国煤炭系统唯一从事空间地球信息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的高科技单位,紧跟国际技术前沿,将“3S”技术集成应用于社会经济各个领域,长期致力于推动“数字中国”建设,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煤炭“3S”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3.
地球信息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10年来,地球信息科学技术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尤其在战略层面上成绩格外突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在技术方面,从原来的“e”战略向“u”战略转变;在应用方面,从原来的调查、监测向模拟实验转变,从原来的环境变化模拟(如地球模拟器)到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的宏观经济模拟分析(如宏观经济模拟器)转变,不仅直接为全球环境变化服务,而且也可以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这是当前的大趋势,现在分别简介如下:1从“e”战略向“u”战略转变的大趋势从技术发展战略层面来看,由目前的“e”战略向未来的“u”战略转变,即由“信息化”向“智能化”战略或“无处不在的网络”战略转变,并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已成当前信息化发展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14.
我国实施西部开发战略,是采取以科技为先导,以信息产业为突破口,使之避免和减少对资源掠夺性开发,减少对环境污染,实现资源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数字地球”在这方面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西部开发还必需放在全球变化、东亚大陆时空变迁规律的大环境中,从整体环境和地球大气圈、水圈、固体圈各因子相互作用和耦合过程的角度考虑。而“数字地球”正是具有独特的全球化宏观性,将地球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研究。因此,西部开发应充分运用当代“数字地球”这一先进技术群为西部社会、经济和环境的提高发挥更大的作用。使西部信息资源通过智力资本的投入,成为快速增值的知识资产.  相似文献   

15.
开发我国空间信息资源,加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这一观点提得很早,但没有社会需求的推动,结果是“起个大早却赶了个晚集”。自去年以来,有这样几件事值得我们注意:1998年初,美国副总统戈尔提出“数字地球”的概念。这是他向全世界发出的一个世纪交替的挑战。“数字地球”概念提出后不到一年,克林顿接着发出了全球网络贸易的商战信号,最近又在科索沃战争中大打信息战。今年年初,比尔·盖茨来到中国兜售他的“维纳斯计划”。如果我们把这几件事连起来看,就不难发现我们面临的严峻现实。  相似文献   

16.
由中国科学院和香港中文大学联合组建的“地球信息科学联合实验室”于1997年8月28日在香港正式成立,来自内地、香港科技界、工业界和政府部门的100多位贵宾参加了开幕典礼。中国科学院路甬祥院长、香港中文大学李国章校长亲临主持揭幕,并作了重要讲话。在成立典礼上,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孙枢院士、中国国家遥感中心副主任郑立中教授、联合国亚太社会经济委员会环境和自然资源管理部何昌垂博士在会上致贺词。中国科学院院士陈述彭先生在揭幕前作了题为《优势互补 比翼齐飞》的演讲,联合实验室主任林珲副教授在仪式上对联合实验室作了介绍,周成虎主任、郭华东副主任 (学术委员会) 回答了贵宾们提出的有关问题。 地球信息科学联合实验室的成立得益于多方面的支持,是在杨振宁院士、陈述彭院士等的鼓励促进下,在中国科学院路甬祥院长、陈宜瑜副院长,香港中文大学李国章校长等领导的支持下,在许多科学家的积极参与下,由陈宜瑜副院长及李国章校长代表双方于1997年6月28日签定协议后,正式建立的。  相似文献   

17.
2001年7月15~1 6日,“2001海洋科技与经济发展国际论坛”在青岛举行。本次论坛共收到国内外提交论文81篇,其中院士论文13篇。与会代表听取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7个主办单位围绕“海洋科技与经济发展”这一主题所作的报告;中国科学院、俄罗斯科学院5位院士和美国、日本、韩国等6位国外专家就“海洋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与应用”等问题进行了演讲;来自国内外的海洋科技专家还针对海洋战略、海洋经济、海洋生物、海洋环保、海洋矿产和海水利用等问题向大会介绍了最新研究成果。论坛还举行了“港口、经济与城市”电视特别访谈和“院士青岛行”座谈、考察活动。  相似文献   

18.
9月18日,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和政府有关领导、近百位中外城市市长及相关行业代表800余人会聚羊城,参加“中国国际数字城市建设技术研讨会暨21世纪数字城市论坛”和“中国国际数字城市建设技术博览会”,交流城市信息化建设技术与经验,探讨“数字城市”发展战略与对策,共同推进国际、国内城市间和政府与企业间在“数字城市”建设领域的广泛合作。这是继去年北京“21世纪数字城市论坛”之后的一次高层次、专业性、国际性的盛会。  相似文献   

19.
今年5月23日,国家为软件产业基地的命名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隆重举行。 国家科委副主任徐冠华为首批获得“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命名的“东大软件园”、“齐鲁软件园”、“西部软件园”和“创智软件园及下属的15个骨干企业授牌。它们是我国首批优秀的软件企业和集团。它们在产品开发、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等方面不断创新,向规范化、标准化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介绍一种考虑地球曲率影响的“球冠模型” 重力中间层校正算法,并通过不同算例对比该算法与以往“圆柱体模型”算法之间的差值。结果表明,其差值的数量级最大可达0.4 mGa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