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土资源综合统计工作是国土资源管理的基础工作之一。目前,党中央、国务院针对国民经济运行的新情况、新特点,把国土资源管理列为经济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之一,通过土地政策给经济运行“踩油门”、“点刹车”。在这种新的形势下,笔者作为一名基层国土资源综合统计工作人员,感到在宏观调控中做好国土资源综合统计工作,有几个问题应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2.
日前,经许昌市监察局、财政局、国土资源局和许昌市财政评审中心实地踏勘和评审,最终有11个市级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正式落户禹州市。去年以来,禹州市国土资源部门充分利用第二次土地调查已经生成的各种地类基本资料数据,对有条件进行开发整治的地块进行梳理和统计,整理出以土地开发、综合整治、  相似文献   

3.
土地有限,需求无限。人多地少的国情,给了我们这样一则命题:谁给我们土地?!益阳市国土资源部门作了这样的解答:开发整理——从土地中找土地。近几年来,一个个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有序地分布在益阳大地上,改变了该市农村土地的面貌,给农民群众带来了实惠。据益阳市国土资源局土地整理中心统计,2005年至2007  相似文献   

4.
国家组织开展的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作为一项重大国情国力调查,目的是查清目前土地利用状况,掌握真实的土地基础数据,建市和完善土地调查、统计和登记制度,实现国土资源信息的社会化服务,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及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目前,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已经基本结束,如何利用好二次调查成果,服务于国土资源管理事业是一项十分紧要的课题。笔者曾参与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现谈谈自己浅薄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土地有限,需求无限.人多地少的国情,给了我们这样一则命题:谁给我们土地?!益阳市国土资源部门作了这样的解答:开发整理--从土地中找土地. 近几年来,一个个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有序地分布在益阳大地上,改变了该市农村土地的面貌,给农民群众带来了实惠.据益阳市国土资源局土地整理中心统计,2005年至2007年,益阳市共争取国家、省级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资金近3亿元,土地整理规模大、投资多、效益好,受到了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赞誉.  相似文献   

6.
<正>如何创新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机制,提高执法监察效能,是国土资源管理亟待破解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用地需求呈刚性增长,在国家严控土地闸门的情形下,土地供需矛盾十分突出,违法用地现象时有发生,国土资源部门在查处违法案件时又很难依法执行到位。如何创新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机制,提高执法监察效能,是国土资源管理亟待破解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偃师市先后被评为全国土地执法模范县(市)、全国土地资产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土地登记和土地调查先进单位、全国地籍管理工作百强县。该市国土资源局连年被评为洛阳市国土资源系统先进单位。那么,偃师国土人是如何创造这  相似文献   

8.
前不久,温家宝总理指出:“关键是管理好土地和信贷.这是宏观调控最为关键的环节。一个土地,一个信贷,非常重要。”“我曾经给国土资源部说,你们的工作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土地一定要管严.这也是釜底抽薪的措施。”运用国土资源政策积极参与国民经济宏观调控.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责,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和严峻的考验.同时也是推动国土资源管理上水平、上层次难得的机遇。但是.如何运用国土资源政策参与宏观调控.对许多人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尽快进入参与宏观调控的角色,就要积极研究参与宏观调控的切入点、手段和方法。本期我们刊发原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巡视员段子清同志研究国土资源部门如何参与宏观调控的文章.作为一个开始,希望能有更多的同志参与进来.对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如何参与宏观调控进行研究探讨.以推动国土资源部门参与宏观调控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正为了更好地宣传节约集约用地相关政策,6月23日上午,广西国土资源厅与崇左市国土资源局在崇左市江州区濑湍镇联合开展第24个"全国土地日"宣传活动。广西国土资源厅政策法规处、广西国土资源宣传中心以及崇左市国土资源局等单位相关负责人参加了活动。今年全国土地日的宣传主题是"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转变土地利用方式"。在活动现场,主办单位摆放了国土资源知识宣传展板,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宣传"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转  相似文献   

10.
王峻 《山东国土资源》2009,25(11):50-51,56
国土资源统计工作是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统计范围广、专业性强、工作量大的特点。该文通过国土资源统计工作中数据的计算和检验,探讨了如何灵活运用Excel电子表格函数中的IF函数提高工作的效率.更好地服务国土资源统计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