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陕西凤县铅桐山铅锌矿床构造变形及其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笔者从矿区褶皱变形、岩石有限应变测量、层滑断裂破碎带和矿体产出形态特征、含矿硅质岩特征、层滑破碎带铅锌元素分布、流体包裹体特征等方面分析了该矿床动力热液成矿特征,并提出了该矿床动力热液成矿模式。 通过动力热液成矿特征分析,本文结论是:构造动力作用不仅能形成一些变形构造,同时在适当条件下也能使破碎带金属物质活化转移并富集成矿,而且还能富集形成大型热液矿床——即动力热液形成矿床。这种新观点对认识该矿床成因和进一步找矿勘探等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金顶铅锌矿床同位素及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探讨了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及有机成矿作用.结果表明,矿石铅主要来自上地幔,成矿流体主要为地幔流体和盆地卤水.矿区有机质的母质来源以低等水生生源的海藻类为主,同时伴随有一定量的陆源高等植物组分的输入,有机质来源于三叠纪三合洞组碳酸盐岩地层.有机质在成矿作用中可能起到的作用有:还原硫酸盐提供成矿所需的硫源;形成有机金属络合物,活化运移成矿金属元素;改变成矿物理化学环境对成矿物质的还原沉淀作用.  相似文献   

3.
川滇黔接壤区处于扬子地块西南缘,经历过复杂的地质演化过程并分布有大量的大中型 MVT 铅 锌矿 床。对该区 MVT铅锌矿床成矿年代学研究开展的大量工作成果显示该区至少经历过2次铅锌成矿事件,分别处于晚泥盆世-晚石炭世和中三叠世-早侏罗世。早期成矿事件与古特提斯洋的扩张(382~328 Ma)密切相关,在伸展构造环境下形成天宝山、大梁子、毛坪等矿 床。晚期成矿事件与古特提斯洋闭合、印支期强烈挤压造山运动阶段(245~205 Ma)相对应,在挤压构造环境下形成会泽、茂租、金沙厂等矿床。不同地质背景下形成的矿床在控矿构造性质、矿体赋存规律等方面具有较大差别。在对川滇黔接壤区 MVT 铅锌矿床成矿时空分布规律总结的
基础上,结合该区区域构造演化、矿床的控矿构造特征以及矿体赋存规律,探 讨 了 该 区 不 同 时 期 控 制 MVT 铅 锌矿床形成的成矿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4.
总结大脑坡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对矿床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从矿化产出形式、矿物共生组合和矿石组构、围岩蚀变、成矿方式及成矿物质来源等方面探讨矿床成因,综合分析认为矿床形成晚于围岩,属于层控型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与MVT矿床相似。  相似文献   

5.
东塘子铅锌矿床位于南秦岭凤太矿集区南部,铅锌矿体产于中泥盆统古道岭组灰岩与上泥盆统星红铺组千枚岩接触界面,受背斜构造与硅钙岩性界面控制。热液成矿作用过程可划分为脉状硫化物-铁碳酸盐-石英(Ⅰ)、块状硫化物-碳酸盐(Ⅱ)、方解石石英脉-贫硫化物(Ⅲ)、厚大石英碳酸盐脉-贫硫化物(Ⅳ)4个阶段,其中,Ⅰ、Ⅱ阶段为主成矿阶段。东塘子乃至整个凤太矿集区内铅锌矿床成因认识的分歧主要集中在沉积成因和热液成因之争,进一步研究矿床成因是凤太矿集区深部找矿预测的基础。通过矿石的结构构造、黄铁矿成分、H-O同位素组成、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等研究,对东塘子铅锌矿床成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东塘子铅锌矿床脉状与块状矿石中的黄铁矿w(Co)/w(Ni)平均值分别为18.70与8.56,为热液成因;矿石δDV-SMOW值为-94.9‰~-83.3‰,平均值为-87.0‰,δ18OH2O值为8.0‰~11.1‰,平均值为9.8‰,成矿流体早期主要来源于岩浆水,晚期有地层水与大气降水混入。综合矿床地质、地球化学、H-O同位素等特征,认为东塘子铅锌矿床属于受中泥盆统古道岭组灰岩与上泥盆统星红铺组千枚岩之间"硅钙面"控制的岩浆热液型矿床,矿床深部可能存在隐伏岩体与成矿作用中心,深部找矿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6.
黔西北是中国川滇黔铅锌成矿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该区研究程度较低的云炉河坝地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元素地球化学和碳氧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方法,对区内典型铅锌矿床(如昊星、顺达、富强和狮子洞等)进行了研究。成矿元素和稀土元素分析结果表明,包括赋矿围岩在内的区域各时代地层中的Pb、Zn、Cu等成矿元素含量普遍低于地壳克拉克值,不可能构成铅锌矿床的主要物质来源,结合前人S、Pb同位素研究,推测该区铅锌矿床的成矿物质可能主要来自于基底岩石。碳氧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铅锌矿石和赋矿围岩的碳氧同位素组成整体上均接近海相碳酸盐岩范围,说明相关流体主要来自于海相碳酸盐的溶解作用。然而,矿石与围岩相比却具有相对更高的δ~(18)O值,表明成矿流体并非直接源自于赋矿地层,而更可能来自于深源流体的长距离迁移。此外,个别方解石显示较低的δ~(13)C值(-10.9‰~-8.1‰,PDB),接近沉积有机物的碳同位素组成范围,表明其受到了有机物脱羟基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陕西秦岭铅锌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成矿动力学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区域成矿背景、控矿构造和铅锌矿床的分布规律,将陕西秦岭铅锌矿床由北到南依次划分为凤太铅锌矿集区、山柞铅锌矿集区、镇旬铅锌矿集区以及马元铅锌矿集区。铅锌矿主要赋存在泥盆系、志留系和震旦系地层中,以热水喷流-沉积型和密西西比河谷型为主。通过对同位素地球化学、矿石矿物中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等的总结,分析了陕西秦岭铅锌矿的成矿物质来源、成矿盆地的形成环境,进而探讨了成矿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陕西秦岭铅锌矿床矿石硫主要来源于海水硫酸盐,矿石铅主要来源于上地壳,成矿热液主要为大气降水;凤太铅锌矿集区、山柞铅锌矿集区、镇旬铅锌矿集区大规模的成矿作用受控于晚古生代扬子板块和秦岭微板块分别沿勉略带和商丹带俯冲形成的陆壳伸展扩张环境,马元铅锌矿集区受控于晋宁运动后扬子板块北缘所处的伸展岩石圈动力学背景。  相似文献   

8.
新疆彩霞山铅锌矿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新疆彩霞山铅锌矿床不同类型岩石和矿石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探讨了岩石和矿石中稀土元素地球化学行为.结果显示,矿床中稀土元素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在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上,活化的白云石大理岩与矿石是相近的,具有显著的δEu正异常和弱的δCe负异常,表明成矿与白云石大理岩的关系密切.同时,根据稀土元素特征的变化,提出了矿床的形成可能与岩浆活动有关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9.
秦岭泥盆系铅锌成矿带中闪锌矿微量元素特征表明矿床属海底喷气成矿,成矿流体温度为低温.矿床可划分沉积和热液改造两大成矿期,以前者为主.沉积作用形成的闪锌矿富Ga、Ge、Cd,浅色,晶胞参数小;后期热液改造形成的闪锌矿富Fe、Mn、In、Se,色深,晶胞参数大.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及境外天山铅锌矿床多有发现,如哈萨克斯坦Tekeli、Shalkiya和Achisai,乌兹别克斯坦Kurgashinkan和Uchkulach,塔吉克斯坦Altyntopkan,中国新疆乌拉根、彩霞山、阿齐山、阿尔恰勒等大型—超大型铅锌矿床,构成了天山巨型铅锌成矿带。这些铅锌矿床形成于怎样的地球动力学背景?铅锌成矿的基本地质特征是什么?有哪些重要成矿类型?受何要素控制?未来找矿突破方向在哪里?这些都是颇受关注的地质找矿问题。在广泛矿产地质调查和综合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中国及境外天山作为整体,综述了天山造山带构造演化和重要铅锌成矿环境、典型矿床特征与成矿系统/成矿类型,总结了天山地区铅锌成矿演化过程,并分析了区域铅锌成矿特点与找矿突破方向。结果表明:天山造山带经历了前寒武纪古陆形成、洋-陆俯冲增生、陆-陆碰撞造山和陆内成盆4个地球动力学过程,先后出现了元古宙古陆边缘裂陷盆地、古生代洋-陆俯冲增生岛弧、晚古生代陆-陆碰撞造山与中—新生代山前/山间盆地4类重要铅锌成矿环境。在元古宙古陆边缘裂陷盆地环境,主要受同生断层、还原性细碎屑岩-碳酸盐岩建造等控制,形成了古陆边缘裂陷盆地铅锌成矿系统与SEDEX型铅锌矿床;在古生代洋-陆俯冲增生岛弧环境,主要受弧岩浆活动、断裂构造、地层等控制,形成了增生岛弧铅锌成矿系统与矽卡岩型、斑岩型、岩浆热液脉型、VMS型铅锌矿床;在晚古生代陆-陆碰撞造山环境,主要受被动陆缘海相碳酸盐岩、张性开放空间、逆冲推覆构造等控制,形成了碰撞造山铅锌成矿系统与MVT型铅锌矿床;在中—新生代山前/山间盆地环境,主要受盆地三元结构、油气运移与红层“漂白”、硫酸盐岩等控制,形成了山前/山间盆地铅锌成矿系统与砂岩型铅锌矿床。由此可见,天山地区存在多种铅锌成矿环境和不同铅锌成矿系统与成矿类型,其铅锌成矿表现出长时间、多期次、多类型叠合成矿和一定继承性的演化特点。尽管沉积岩容矿铅锌矿床(包括SEDEX型、MVT型和砂岩型)在全球铅锌矿产资源中占据主导地位,而在天山地区增生岛弧铅锌成矿系统则占有更为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北天山岛弧带,哈萨克斯坦—伊犁板块南、北缘和中天山地块应该给予高度重视。与此同时,哈萨克斯坦—伊犁板块北缘与东天山中天山地块元古界SEDEX型铅锌找矿、境外中天山地块北缘与南天山造山带古生代被动陆缘碳酸盐岩地层MVT型铅锌找矿、新疆西南天山山前/山间盆地砂岩型铅锌找矿前景良好,也仍值得持续关注。  相似文献   

11.
新疆彩霞山铅锌矿床地质及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彩霞山铅锌矿床矿石矿物和围岩的硫、铅同位素及脉石矿物的氢、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显示,成矿物质来源于地壳和地幔的混合;硫来源主要为同化了海水硫酸盐的岩浆硫,并有少量生物还原硫参与。氢、氧同位素指示成矿流体早期可能有岩浆热液,主成矿期主要是地层中的建造水参与成矿。  相似文献   

12.
鳌头铅锌矿床位于塔山岩体西北侧外接触带。已发现的2条矿脉皆产于硅化断层破碎带中,矿脉产状严格受断层产状控制,矿脉的形成与硅化、方解石化等蚀变关系密切。通过分析该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并根据矿脉的产出部位、形态特征、围岩蚀变、矿石结构构造、矿物组合等方面的特征,推断该矿床为中温热液充填交代型矿床。  相似文献   

13.
本文系统研究了东胜矿床的流体包裹体和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矿床形成温度为240℃左右,成矿压力40—55MPa,成矿流体是一种高盐度、高密度的热流体。成矿物质来源以地层源为主,不排除早期有部分岩浆源物质加入。成矿热液具有大气降水特征,但早期可能有部分岩浆水摻入。东胜矿床层纹状矿体、脉状矿体以及冻青背矿床均是同一成矿事件中不同阶段矿化的结果。矿床成因类型为与印支期构造-岩浆热液活动有关的热液充填交代型铅锌矿。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灵丘支家地铅锌银矿床地质背景研究,阐述了本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北地块北缘,燕山台褶带太白维山推覆体北部,从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与成矿结构面特征及成矿作用标志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建立了该矿床的"三位一体"成矿模式图,为该区及同类型矿床开展找矿预测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龙根铅锌矿床λ于念青唐古拉铅锌多金属成矿带西段,目前该矿床的矿物学特征研究较为薄弱.以主要 矽卡岩矿物为研究对象,利用电子探针技术对其矿物学特征进行了研究.龙根铅锌矿床是由深部岩浆结晶分异 产生的成矿流体从深部向上运移过程中,在温度与压力的驱动下沿灰岩和花岗斑岩的岩性分界面选择性交代形 成,属于岩浆热液接触交代型矿床.研究结果表明:龙根铅锌矿床从花岗斑岩至灰岩矽卡岩矿物分布具有良好的 空间分带性,矿床从早到晚可划分为2个成矿期、5个成矿阶段;成矿环境由早期的弱酸性、中低温、高氧逸度转变 为晚期的碱性、较低温度、较高氧逸度;矿床不限于铅锌矿化,深部可能有 CuGMo矿的成矿潜力,下一步矿区勘探 工作应该Χ绕岩体接触带进行布置,继续往深部进行勘查.   相似文献   

16.
扬子地块东南缘是我国重要的铅锌成矿带,而其中凤凰矿田尚缺系统研究。以凤凰铅锌矿床为研究对象,运用流体包裹体地质学、同位素地球化学以及显微激光拉曼光谱等方法对成矿流体特征、流体来源及流体成分开展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矿床中闪锌矿和与成矿有关的脉石矿物中流体包裹体较发育;包裹体主要为气液两相,其均一温度介于111.2~177℃,盐度介于4.1%~25.2%,密度介于0.98~1.09 g/cm3,总体为低温、中高盐度、中等密度流体;石英、闪锌矿中单个包裹体成分拉曼光谱测试结果表明,气液两相包裹体中气相成分主要为CH4,液相主要为H2O,纯气相包裹体主要成分为CH4;H-O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成矿流体主要为建造水,表明来自盆地中的建造水萃取了深部地层中的成矿物质,并与沉积物中有机物干馏作用产生的CH4等一起形成还原性成矿流体,沿同生断裂构造等通道向上运移,铅锌等成矿物质在浅部敖溪组白云岩中沉淀成矿。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分析了广西岑溪市义水银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认为矿床产于NNW向断层破碎带中,矿体展布方向、延深、厚度及矿石品位严格受断裂控制,矿体与围岩界线明显,矿石主要为压碎状、角砾状结构构造,属中低温热液断裂充填型脉状矿床。  相似文献   

18.
李梅铅锌矿床位于扬子克拉通东南缘花垣矿集区北段,预测铅锌储量为300×10~4 t,是该区铅锌矿床的典型代表。该矿床铅锌矿体呈层状、似层状,受地层与构造的控制,主要赋存于下寒武统清虚洞组下段第三亚段地层藻灰岩中。为获得该矿床的成矿年龄,探讨其成矿物质来源,采用闪锌矿Rb-Sr定年方法,对主成矿期形成的闪锌矿单矿物进行Rb-Sr同位素组成测定,获得的等时线年龄为(464±12)Ma(平均标准权重偏差为0.97),成矿时代为中奥陶世,成矿早于花垣矿集区南段的狮子山铅锌矿床(成矿时间为(410±12)Ma)和柔先山铅锌矿床((412±6)Ma),推断在花垣矿集区范围内发生了郁南运动和广西运动导致的两期成矿事件,整个矿集区成矿时限跨度大约为70 Ma。李梅铅锌矿床成矿时代明显晚于赋矿地层时代,该矿床的形成可能与郁南运动形成伸展构造引起的构造热液活动有关。闪锌矿的~(87)Sr/~(86)Sr值为0.709 56~0.711 14,(~(87)Sr/~(86)Sr)_i值为0.709 380±0.000 018,成矿流体具有高于赋矿围岩的高Sr同位素比值,推断成矿物质应主要源自具有高~(87)Sr/~(86)Sr值和高Pb、Zn丰度的下伏寒武系石牌组和牛蹄塘组。  相似文献   

19.
会泽铅锌矿床成矿作用受构造控制明显,主要与压扭性断裂作用有关.H、O、C、S、Pb同位素和包裹体资料、断裂构造地球化学和矿床地球化学分析表明,矿床形成于持续开放体系条件,并且持续开放体系下的(断裂)构造作用控制了矿床成矿元素的活化迁移与含矿流体的形成、流体的迁移汇聚及矿液的沉淀与矿床的定位.持续开放体系下的构造(断裂)作用对矿床的形成起了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20.
通过国土资源大调查工作中对灵丘县小彦枪头岭银铅锌多金属矿资源评价,总结了区内地质、矿(化)体及矿石特征,并对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流体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了该矿区矿体应为浅成酸性岩浆岩有关的兼具矽卡岩型和热液型双重性的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