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索中药材海马改善慢性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 CUMS)诱导的小鼠抑郁样行为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利用慢性轻度不可预测性应激建立小鼠抑郁模型,通过糖水偏好度、强迫游泳实验和旷场实验评价动物抑郁样行为,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血清中皮质酮含量(Glucocorticoid,GC)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海马脑区中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和5-羟色胺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糖水偏好度显著下降,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显著延长,旷场中运动总格数和中心格进入次数显著降低,血中皮质酮和IL-1β含量明显升高,而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和多巴胺水平显著下降;应激同时饲喂海马可显著改善应激小鼠以上指标的异常(P0.05)。【结论】中药材海马可通过调节炎症和神经递质的变化而改善抑郁样症状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利用慢性不可预知轻度应激诱导大鼠抑郁模型,以体质量、糖水偏好和旷场实验作为抑郁样行为评价指标,以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皮质酮激素水平为外周免疫和应激激素指标,测定脑内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探讨脑内细胞膜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应激组大鼠在体质量、糖水偏好及旷场实验中穿越格数和站立次数均有明显下降,而皮质酮激素和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均显著增加,脑内n-3 PUFAs、n-3/n-6 PUFAs减少,喂饲EPA可显著改善应激引起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海参磷脂对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CUMS)诱导小鼠产生抑郁样行为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昆明小鼠(KM)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海参磷脂低、高剂量组,对照组外的三组小鼠进行连续60d的CUMS,同时,低、高剂量组每天分别灌胃50 mg/kg和100 mg/kg海参磷脂,模型组和对照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应激结束后进行旷野和高架十字迷宫行为学实验,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糖皮质激素(GC)的含量,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海马区的五羟色胺(5-HT)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旷野实验5min内水平活动、垂直运动均明显减少(P<0.01),高架实验5 min内小鼠进入高架开放臂次数显著减少(P<0.05),开放臂时间显著减少(P<0.01),血清GC显著升高(P<0.01),海马区5-HT含量显著降低(P<0.05),五羟吲哚乙酸(5-HIAA)显著升高(P<0.05),5-HT/5-HIAA比值显著降低(P<0.05)。【结论】海参磷脂可改善CUMS诱导致小鼠抑郁样行为,与其抑制GC分泌和5-HT降解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4.
以慢性应激诱导的抑郁症为模型,通过测定大鼠蔗糖水偏好度、强迫游泳静止时间、肾上腺指数、血清皮质酮水平、巨噬细胞活性和吞噬能力,研究DHA的抗抑郁效果。结果表明:应激组与对照组相比,蔗糖水偏好度显著下降(P0.05),强迫游泳静止时间显著延长(P0.01),肾上腺指数、巨噬细胞活性和吞噬能力均显著增强(P0.05);长期喂食DHA可以改善蔗糖水偏好度和静止时间(P0.01),降低肾上腺指数、血清皮质酮水平、巨噬细胞活性和吞噬能力(P0.05)。慢性应激可引起外周炎症反应增强和应激激素水平升高,DHA可在一定程度上调节外周炎症反应和激素水平,改善慢性应激诱导的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地域刺参胶原蛋白含量及一般营养成分的差异。【方法】于2019年5月末至7月初在西霞口、旅顺、蚆蛸岛、瓦房店、黑石礁、营城子海域分别选取12只刺参,并测定其干物质中胶原蛋白、粗蛋白、灰分、粗脂肪、总糖及氨基酸和脂肪酸的含量。【结果】养殖刺参(营城子、黑石礁和瓦房店海域)的胶原蛋白、粗蛋白、灰分质量分数显著高于野生刺参(旅顺、蚆蛸岛和西霞口海域)(P0.05);养殖刺参的总脂肪酸T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DHA和EPA的平均质量分数(4 709.26、2 062.43、94.79 mg/kg)显著高于野生刺参(4 487.03、1 692.31、72.49 mg/kg)(P0.05)。养殖刺参中,营城子刺参(池塘)的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s、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及DHA和EPA含量(1 522.87、2 180.94、148.60 mg/kg)显著高于瓦房店刺参(1 366.65、2 001.43、51.37mg/kg)及黑石礁刺参(1 335.37、2 001.92、84.39 mg/kg)(P0.05)。【结论】在一般营养成分组成上,养殖刺参略优于野生刺参,营城子池塘养殖刺参的优于瓦房店池塘养殖刺参及黑石礁室内养殖刺参。  相似文献   

6.
以Fat-1转基因小鼠和野生型C57BL/6小鼠为研究对象,经侧脑室注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中枢炎症模型,测定抑郁样行为糖水偏好度和悬尾实验、腹腔巨噬细胞活性及其吞噬能力、脑炎症小胶质细胞的标记物CD11b基因与蛋白的表达水平,用以研究Fat-1对LPS诱发的炎症和抑郁样行为的作用。结果表明:在野生型小鼠中,LPS降低小鼠糖水偏好度,延长悬尾静止不动时间,增加腹腔巨噬细胞的活性和吞噬能力,上调CD11b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而LPS不能引起Fat-1转基因小鼠出现上述类似变化。侧脑室注射LPS可引起野生型小鼠炎症反应和抑郁样行为,而Fat-1转基因小鼠可通过脑内和体内合成n-3 PUFAs抵抗LPS诱发的上述抑郁样变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密度CO2(dense phase carbon dioxide,DPCD)在纵向溶解和扩散过程中虾肉糜凝胶强度的变化规律,并优化处理工艺参数。【方法】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设计分析处理压强、温度和时间对虾肉糜凝胶强度的影响。【结果】建立了虾肉糜凝胶强度与DPCD纵向溶解和扩散处理压强、温度和时间之间的回归模型;纵向处理的压强、温度和时间以及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对虾肉糜凝胶强度均有显著的影响(P﹤0.05),影响的大小顺序为纵向处理压强﹥时间﹥温度;当纵向处理压强为30 MPa、温度为60℃和时间为60 min时,虾肉糜的凝胶强度达到了(180.63±1.53)N·mm,与模型预测值180.85N·mm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响应面法建立的回归模型能较好地描述和预测纵向处理压强、温度和时间对虾肉糜凝胶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马氏珠母贝酶解蛋白粉(Enzymolysis protein powder of Pinctada martensii,EPP)营养组成,并探讨EPP改善自然衰老斑马鱼学习记忆能力的功效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国标法测定EPP营养组成。18月龄斑马鱼分模型组和实验组,另取6月龄斑马鱼作对照组,实验组饲喂EPP [3 g/(kg·d)] 30 d,其它组喂食正常饲料,通过T迷宫试验观察各组斑马鱼学习记忆能力,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鱼脑组织中炎症因子IL-1β、TNF-α、IL-10含量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水平。【结果】EPP含有质量分数78.28%的蛋白质,富含谷氨酸、天冬氨酸、赖氨酸、亮氨酸、精氨酸等氨基酸,其钙、铁、锌元素含量较高。与模型组相比,EPP可以显著提高实验组斑马鱼觅食成功率及右臂游动路程占比(P0.05),降低潜伏期;与模型组相比,EPP可以降低实验组斑马鱼脑组织炎症因子IL-1β、TNF-α含量(P0.05),分别降低了3.18、2.77 pg/mg,同时提高其BDNF的水平(P0.05),提高了54.99 pg/mg,但对IL-10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EPP具有改善自然衰老斑马鱼学习记忆能力的功效,其机制与EPP缓解大脑的炎症状况、提高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三氯生(TCS)对雌性硬骨鱼类肝胰脏损伤的相关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半静态水体接触染毒法,将雌性斑马鱼(Danio rerio)暴露于0、0.017、0.034、0.068 mg/L的TCS溶液42 d,采用普通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雌性斑马鱼肝胰脏凋亡相关基因(Bcl-2、p53、MDM2、Bax)的表达情况。【结果】0.017~0.068 mg/L组的雌性斑马鱼肝胰脏Bcl-2、MDM2和Bax基因的表达极显著下调(P<0.01),p53基因的表达极显著上调(P<0.01)。【结论】0.017~0.068 mg/L的TCS显著影响雌性斑马鱼肝胰脏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促进雌性斑马鱼肝胰脏细胞凋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JAK3抑制剂对珍珠囊发育及移植免疫反应的影响。【方法】以马氏珠母贝(Pinctada fucata martensii)为材料,植核前用JAK3抑制剂处理细胞小片和珠核,植核后18 d和30 d取珍珠囊,用石蜡切片技术和H.E.染色法(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观察JAK3抑制剂对珍珠囊发育的影响,利用荧光定量技术检测植核后不同时间(6、12、24 h和3、6、12、18、30 d)免疫相关基因NF-kappaB(Nuclear factor kappa B)、IkappaK(I-kappaB kinase)和炎性诱导因子IL-17(Interleukin 17)的表达变化。【结果】植核后18 d和30 d,与对照组相比,JAK3抑制剂对珍珠囊的发育没有显著影响(P> 0.05)。荧光定量结果显示,植核后6 h和12 h,JAK3抑制剂可以显著性抑制IL-17的表达,植核后6、3、6、12 d,JAK3抑制剂可以显著性抑制NF-kappaB的表达,植核后3、6 d,JAK3抑制剂可以显著性抑制IkappaK的表达(P <0.05)。【结论】JAK3抑制剂对马氏珠母贝免疫基因表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以有效调控珍珠贝植核后的移植免疫,而对珍珠囊发育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1龄刀鲚(Coilianasus)在池塘中不同养殖时期的营养价值和需求。【方法】2018年7月18日投放刀鲚,于7月26日起至11月1日每约30d取样1次,采用生化分析方法测定1龄刀鲚不同养殖时期鱼体的一般营养成分和脂肪酸组成。【结果】刀鲚鱼体水分质量分数为73.54%~80.55%,粗脂肪质量分数为1.42%~3.97%,粗蛋白质量分数为14.55%~16.13%,粗灰分质量分数为2.38%~2.99%。在不同养殖阶段的刀鲚鱼体中均检出28种C12―C24脂肪酸,分别为9种饱和脂肪酸(SFA)、7种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12种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FA以C18:1n9c为主,其在总脂肪酸中占比均超过25%,PUFA以C18:2n6c和C18:3n3为主。SFA从53.98%逐渐降至32.65%,其中10月和11月SFA依次显著降低(P0.05)。PUFA在7-9月较低,10、11月分别显著增加至26.26%和28.71%。不饱和脂肪酸(UFA)从7月的45.86%依次显著增加到11月的67.35%(P0.05),主要与C18:3n3、 C20:2、 C20:5n3(EPA)、 C22:6n3(DHA)和C22:5n3(DPA)含量显著增加有关。∑n-3PUFA/∑n-6PUFA的比值先降后升,最小值为0.61,最大值为2.55。SFA的逐渐降低和UFA逐渐升高导致SFA、UFA的比值从1.18显著降低到0.48。【结论】1龄刀鲚粗蛋白含量相对稳定,粗脂肪含量较低。建议在1龄刀鲚养殖中增加活饵料的密度和适口饵料的种类,在饲料研发中提高饲料配方中粗脂肪含量并优化脂肪酸组成。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工厂化养殖条件下不同养殖密度(2、4、6 kg/m3)、投喂频率(1、2、3次/d)和投喂水平(60、80、100%饱食)对珍珠龙胆石斑鱼(棕点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鞍带石斑鱼E.lanceolatus♂)幼鱼的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率和胃蛋白酶活力等3生长性能参数的协同影响。【方法】采用中心复合实验设计(BBD)和响应曲面(RSM)方法分析。【结果】养殖密度、投喂频率和投喂水平的一次、二次效应对幼鱼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率和胃蛋白酶活力影响显著(P﹤0.05)。养殖密度与投喂频率对幼鱼的特定生长率和饲料转化率有极显著的交互作用(P0.01),对胃蛋白酶活力无显著交互作用(P0.05);养殖密度与投喂水平对饲料转化率和特定生长率有极显著交互作用(P0.01),对胃蛋白酶活力有显著交互作用(P0.05);投喂频率与投喂水平对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率和胃蛋白酶活力无显著交互作用(P0.05)。3响应面指标回归模型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983 0、0.943 6和0.991 0,拟合方程可信度较高。响应指标优化结果表明,在养殖密度为42尾/m3,投喂频率为2次/d,投喂水平为81.24%条件下,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率和胃蛋白酶活力最佳,分别为1.291%/d、1.041%和154.322 U/mg,可靠性达94.6%,可信度较高。【结论】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内养殖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在养殖密度为42尾/m~3、每天2次的81.24%饱食投喂条件下,幼鱼可健康生长,生产成本最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i)贝壳基质蛋白(Shell Matrix Proteins, SMPs)基因(Pm-PNU7)表达与功能。【方法】利用马氏珠母贝基因组和蛋白质组信息分析和RACE技术克隆获得壳基质蛋白新基因Pm-PNU7全长序列,通过原位杂交对其进行定位,RNA干扰检测其对贝壳形成的影响。【结果】Pm-PNU7的cDNA全长为797 bp,编码145个氨基酸,具有特殊的"KGG"重复序列和富含天冬氨酸(Asp)序列"DDDDDDHDD"。qRT-PCR分析表明,Pm-PNU7基因在外套膜边缘区和套膜区显著高表达(P0.05);ISH检测显示,Pm-PNU7主要定位于边缘区外褶外侧和内侧上皮细胞、中褶内侧上皮细胞以及套膜区外侧上皮细胞。RNA干扰后,Pm-PNU7在外套膜边缘区和套膜区的表达量均显著下调,贝壳棱柱层和珍珠层微观结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紊乱。【结论】Pm-PNU7参与了贝壳棱柱层和珍珠层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罗非鱼鱼皮多肽(TSP)对H_2O_2诱导HaCaT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HaCaT细胞随机分成空白组(细胞正常培养)、对照组(800μmol/L的H_2O_2作用24 h)和3个罗非鱼鱼皮多肽浓度组(10、20、50μmol/L TSP),应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力,DCFH-DA法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含量,蛋白质印迹法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氨酰转肽酶(GGT)含量。【结果】与空白组相比,对照组的细胞活力明显下降(P﹤0.05),细胞内ROS含量增强,GGT表达量增加,SOD表达量减少;与对照组相比,随着多肽组浓度增加,细胞活力增强,细胞内ROS含量减少,GGT表达量减少,SOD表达量增加。【结论】10~50μmol/L罗非鱼皮多肽TSP能够提高细胞活力,通过清除细胞内的ROS,抑制GGT的表达,增加SOD的表达,达到保护H_2O_2诱导的HaCaT细胞的氧化应激损伤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波纹龙虾(Panulirus homarus)蜕壳周期内呼吸排泄、血淋巴生化指标和免疫酶活力的变化。【方法】选取蜕壳后期(A期和B期)、蜕壳间期(C期)和蜕壳前期(D_0,D_1,D_2,D_3期)的波纹龙虾测定耗氧率和排氨率,并测定血淋巴中的离子含量、总蛋白含量和血细胞数量及免疫酶活力。【结果】波纹龙虾的耗氧率和排氨率从蜕壳后期到蜕壳间期均显著降低。耗氧率在D_0期显著上升,而排氨率在蜕壳前期逐渐减少,在D_3期达到最低水平。血清Ca~(2+)含量在D_1期最高,并显著高于A期(P 0.05)。K~+含量在D_1期则最低,在蜕壳周期中整体变化不显著(P 0.05)。Mg~(2+)和无机磷(Phos)含量在蜕壳周期中也无显著变化(P 0.05)。血淋巴总蛋白含量在蜕壳后大幅减少,至蜕壳间期又显著提升(P 0.05),但与蜕壳前期相比差异不显著(P 0.05)。血细胞数量在D_2期最高,而B期最低,分别为4.22×10~7和2.40×10~7 mL~(-1)。酚氧化酶活力在蜕壳周期中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而一氧化氮合酶活力在A期最低,在其他时期之间未发现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波纹龙虾的呼吸排泄、血淋巴生化指标和免疫酶活力与蜕壳周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低氧胁迫对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幼鱼抗氧化、免疫能力和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幼鱼于(2.98±0.40) mg/L的低溶氧条件下养殖1周,分别测定其肝脏和肌肉组织的抗氧化、免疫相关酶活力以及能量供应物质。【结果】低氧胁迫过程中,幼鱼肝脏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显著升高(P 0.05)后逐渐下降(P 0.05),肌肉组织SOD活力呈波动上升趋势(P 0.05),肝脏和肌肉组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后,呈逐渐下降趋势,肝脏组织过氧化氢酶(CAT)先降(P0.05)后升至正常水平,肌肉组织CAT活力先升(P 0.05)后呈下降趋势;肝脏组织碱性磷酸酶(AKP)活力先降后升高(P 0.05),随后恢复至与对照组水平(P 0.05),肝脏酸性磷酸酶(ACP)活力先显著上升(P 0.05),随后恢复至正常水平(P 0.05);肌肉组织和肝脏组织乳酸脱氢酶(LDH)活力变化趋势一致,均为先显著升高(P0.05),之后呈降低趋势;肝糖原在低氧胁迫后呈先下降(P 0.05),后恢复至对照组水平(P 0.05),肌糖原各时间点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军曹鱼幼鱼在低氧胁迫后发生氧化损伤,刺激自身免疫系统,通过调整相关酶活力及能量代谢的方式提高其适应低氧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雌、雄海马对小鼠抗疲劳和改善记忆障碍的不同作用。【方法】转棒实验检测小鼠抗疲劳能力,将小鼠分3组,1组喂食普通饲料,另外2组分别喂食含有质量分数0.22%雌、雄海马的饲料,共喂食6周。跳台实验检测小鼠记忆能力,将小鼠为4组,正常组与乙醇组喂食普通饲料,另外2组分别喂食含有质量分数0.22%雌、雄海马的饲料,共喂食6周。体积分数30%乙醇灌胃乙醇组和雌、雄海马组诱导小鼠记忆损伤模型。【结果】抗疲劳实验中,与对照组相比,喂食雄海马的小鼠在棒时间显著延长(P0.05),其血清中乳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而喂食雌海马的小鼠在棒时间和血清乳酸含量均无明显改变。乙醇记忆损伤实验中,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跳下平台的潜伏期显著下降(P0.01),错误数(次)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喂食雄海马的小鼠跳下平台的潜伏期显著升高(P0.05),错误数(次)显著减少(P0.05),脑组织中的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而喂食雌海马的小鼠上述指标均无改变。【结论】在增强小鼠抗疲劳能力和改善记忆方面,雄海马的功效显著而雌海马无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波吉卵囊藻(Oocystis borgei)在不同盐度下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和编码叶绿体D1蛋白的PsbA基因的表达特性。【方法】利用叶绿素荧光仪测定不同盐度条件下波吉卵囊藻叶绿素荧光参数;利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CE)克隆获取波吉卵囊藻PsbA基因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方法分析PsbA基因在不同盐度下的表达情况。【结果】高盐(盐度60)条件下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_v/F_m)及PSII实际光化学量子效率(ΦPSⅡ)显著下降(P 0.05)。克隆获得1 314 bp波吉卵囊藻PsbA基因cDNA序列,包含1 062 bp开放阅读框(ORF),预测编码353个氨基酸,该蛋白属于跨膜蛋白。qPCR结果表明,高盐(盐度60)条件下PsbA基因极显著下调(P 0.01)。【结论】高盐(盐度60)显著抑制波吉卵囊藻PsbA基因的表达和叶绿素荧光参数(F_v/F_m和ΦPSⅡ)的降低,表明波吉卵囊藻处于胁迫状态;而盐度10和30能促进PsbA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4种中草药制剂对大口黑鲈幼鱼生长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姜黄素(50 mg/kg)、复方中草药Ⅰ(板蓝根、大黄,5 g/kg)、复方中草药Ⅱ(黄芩、黄柏、大黄、大青叶,5 g/kg)、复方中草药Ⅲ(辣蓼、青蒿、苍耳草、赤小豆、苦杏仁,5 g/kg),连续饲喂初始体质量(19.53±5) g大口黑鲈幼鱼60d,表观饱食投喂,每天投喂2次。【结果】饲料中添加4种中草药制剂对大口黑鲈幼鱼成活率、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的影响不显著(P0.05);饲料中添加复方中草药Ⅱ显著提高血浆SOD活性(P0.05),复方中草药Ⅲ显著增高肝脏中脂肪含量(P0.05)。【结论】饲料中添加适量的4种中草药制剂对大口黑鲈幼鱼生长不造成不利影响,复方中草药Ⅱ可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但复方中草药Ⅲ会加大幼鱼肝脏病变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水解单宁饲养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在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胁迫24 h后的生理响应,初步探究水解单宁对凡纳滨对虾血液和血细胞的影响。【方法】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质量分数为0%(对照组)、0.05%、0.10%、0.15%和0.20%的水解单宁(HTs),饲喂凡纳滨对虾60 d。对对虾注射0.2 mL的副溶血弧菌(2.5×10~8 CFU·mL~(-1)),感染24 h后,分析血细胞凋亡率、活性氧含量(ROS)、一氧化氮含量(NO)、酯酶活性、Toll样受体(TLR)和热休克蛋白70(HSP70)基因的表达水平;测定血清的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溶菌酶(LZM)活性。【结果】在感染副溶血弧菌24 h后,实验组对虾的血细胞凋亡率,ROS、NO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酯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凡纳滨对虾血清的AKP、ACP、SOD活性,T-AOC和LZM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对虾血细胞TLR和HSP70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 0.05)。【结论】饲料中添加水解单宁可提高凡纳滨对虾的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和抗氧化功能,阻止氧化损伤的发生,清除机体受到刺激产生的ROS和NO,增强酯酶活性,减少细胞凋亡,从而提高凡纳滨对虾抗副溶血弧菌感染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