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桂西南地区泥盆系地层广泛出露,其特征为富含泥、硅和碳酸盐岩以及生物碎屑成分,是我国碳硅泥岩型泥盆系层控铀矿床最早发现之地。文章分析研究了该区泥盆系含铀层位特征,并划分出了6个铀成矿远景区域。  相似文献   

2.
弄清楚砂岩型铀矿含铀岩系地层结构及其对铀成矿的制约作用,是准确认识铀成矿规律和成矿作用的基础。综合地震、测井、岩心及分析测试资料,对松辽盆地西南部钱家店铀矿床含铀岩系——姚家组层序地层结构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地层结构与铀成矿的关系。研究发现,钱家店地区姚家组为一个完整的三级层序,姚家组底界面为区域不整合界面,底部主要发育泥砾岩、含泥砾砂岩等,姚家组顶界为平行不整合,顶部发育一套紫红色夹灰色泥岩,在姚家组内部识别出了初始湖泛面和最大湖泛面,将其划分为低位体系域、湖泊扩展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低位体系域分布范围较小,厚度平均约40 m,呈北东狭长型分布;湖泊扩展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地层连续超覆,分布范围向西南扩展至八仙筒-开鲁一带,总体仍为北东走向,地层平均厚度在研究区分别约为85 m和75 m。层序地层结构对研究区姚家组铀成矿具有约束作用,垂向上,由下至上不同小层序组铀矿化逐渐减弱;平面上,不同体系域铀矿化分布特征不同,低位体系域铀矿化主要发育在钱Ⅳ块-钱Ⅴ一带,呈北东走向条带状分布,矿体呈似板状、透镜状;湖泊扩展体系域铀矿化在钱Ⅱ-钱Ⅳ-钱Ⅴ一带呈不规则弧形分布,矿体呈"似卷状",为典型的层间氧化带型铀矿化;高位体系域铀矿化主要发育在钱Ⅲ块以及南部零星分布,推测向南具有进一步找矿空间。研究结果可为研究区找矿提供依据,并为铀成矿模式及成矿过程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3.
砂岩型铀矿是一种水成矿产,研究盆地水文地质条件与铀成矿的关系对揭示铀成矿规律和预测铀成矿靶区十分重要。以伊犁盆地为例,根据盆地地下水系统演化特征分析了不同地质时期铀成矿的水动力条件,运用水文地球化学测试技术分析了地下水化学特征及铀成矿的水化学条件,结合铀矿勘探钻孔资料,统计分析了铀储层及其内部层间氧化带的发育特征与铀矿分布的关系,揭示了盆地内部不同部位、不同时代铀储层的铀成矿水文地质条件的差异以及铀成矿的有利区段。结果表明:空间上,盆地西南部构造稳定,铀储层规模大、连续性好,铀成矿作用的持续性好,具有最有利的铀矿富集的水文地质条件;东南部次之,北部的铀成矿条件最弱。各铀储层中,西山窑组的铀成矿条件最好,八道湾组次之,小泉沟群最弱。   相似文献   

4.
鄂尔多斯盆地南缘双龙铀矿床经过多年的地质工作,发现了2层铀矿化,Ⅰ号矿化层赋存于直罗组下岩性段上亚段粉砂质泥岩中,分布范围小,暂不具工业开发前景;Ⅱ号矿化层赋存于直罗组下岩性段下亚段灰色中粗砂岩中,共圈定了5个工业铀矿体,矿体呈“鱼尾”板状和单一似层状展布,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通过电子探针研究了双龙铀矿床矿物的赋存状态,发 现 铀 矿物主要为沥青铀矿和铀石,并含少量钛铀矿。沥青铀矿和铀石一般都围绕后生黄铁矿边缘分布,这些铀矿物和黄铁矿又都分布 在有机质边缘及外围的空隙之中,说明铀矿化与还原环境有关,“含炭质和黄铁矿的砂质碎屑岩”可作为该区铀矿化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西北某地开展遥感地质研究和调研中,发现区内前寒武纪变质岩系中发育着一些韧性剪切带,并控制着铀矿化的分布,属一种新的铀矿化类型。现将主要矿化特征报道如下:控矿地质特征某地位于中朝-塔里木古板块与内蒙-兴安岭古海洋板块的俯冲、碰撞带的附近。出露地层为元古界的变质岩。全区从北至南有三条韧性剪切带;数十条逆冲推覆及脆性断裂构造组成了扇形的叠瓦式构造格局。铀矿化严格地受区域上的韧性剪切带或长期活动断裂所控制。韧性断裂既是控矿,又是含矿构造。矿化  相似文献   

6.
罗定白垩系断陷盆地南缘,新榕、分界、深垌、罗镜一带是广东省粤西主要的银铁锰成矿区。其中泥盆系榴江组是区内重要含矿层位。工业规模较大的是1号银锰矿带,该矿带产于新榕背斜北翼泥盆系榴江组与棋梓桥组接触界面附近的F1断裂带中,其产状、形态、规模与断裂带一致,因此,在含铁锰层位中,伴随断裂构造和次火山岩侵入地段,是寻找具有工业意义银锰矿体最为重要的部位。  相似文献   

7.
文章论述了上林钒矿床的地质特征,分析了控矿因素及其成因类型,认为矿床严格受泥盆系塘丁组中下部层位的炭质泥岩夹薄层含炭硅质岩控制,同时还受台间海槽相古地理控制,为浅海槽盆相近陆带的同生沉积矿床。  相似文献   

8.
核工业二〇八大队在内蒙古东南部中生代火山岩区多伦山间盆地首次发现了砂岩型工业铀矿化。为了揭示其铀矿化类型、铀成矿条件、成矿作用及找矿前景,在盆地内开展了野外地质、微观特征、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及矿化规律等方面的研究,并讨论了新发现的砂岩型铀矿化特征及成矿条件。认为多伦盆地中生代强烈的火山活动与基底塌陷为含铀建造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构造环境,广泛分布的酸性火山岩提供了充足的铀源,目的层砂体疏松透水、厚度适中(约40 m),利于含氧含铀水的持续渗入,且具有完整的氧化还原分带性,利于铀成矿。根据已有勘查成果,结合盆地演化及区域山间盆地的广泛分布,认为多伦山间盆地具有较好的铀找矿前景,深部可能存在富厚矿体,下一步铀矿勘查应重视多伦古河道两侧的边滩沉积。   相似文献   

9.
陆家堡凹陷1∶20万带钻区调、钻孔岩芯编录、岩石鉴定及分析测试表明,该区铀矿化具多层位特征,只有赋存于第三系泰康组细砂岩中的铀矿化具有可地浸意义。岩石的孔隙度、渗透系数和浸出率、矿化岩石有害组分等参数符合地浸开采要求;但地表水中钙含量较高,对地浸开采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一、铀成矿地质条件研究 (一)铀成矿物质来源 1.矿源层811铀矿地层为下古生界下寒武统金银库组,该组地层含铀很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为了扩大柯柯地区铀矿勘查成果,采用野外实地调查取样方法,综合分析柯柯地区的铀矿地质、物化探等资料,发现F4、F5构造带控制着柯柯地区铀矿床的分布和规模,云母石英片岩是铀成矿的有利围岩,变砂岩是成矿条件最好的含矿主岩,红化是最明显的找矿标志,伟晶岩脉、煌斑岩脉及闪长玢岩脉等脉体与铀矿化关系密切,也是较好的找矿标志.F4构造带下盘和F5构造带上盘之间是本区找矿潜力最大的区段.  相似文献   

12.
湖南省南水山地区位于雪峰山-摩天岭成矿带,是我国南方最重要的铀成矿带之一。花岗岩具有高硅、富钾、富挥发份、贫铁、镁及铝,低钙、钠等特征属于中-强钙碱性岩系,具铝过饱和特点,明显负Eu异常,符合产铀花岗岩的特点。通过对研究区岩石类型、岩浆活动、断裂构造及热液活动的分析发现区内花岗岩铀矿类型为热液型-内接触带型铀矿,多期次强烈构造岩浆活动和多期次的热液蚀变活动促使铀矿在构造交汇部位汇聚,为铀的迁移创造了良好环境,为铀成矿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3.
鄂尔多斯盆地东胜地区侏罗系煤与铀矿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鄂尔多斯盆地东胜地区侏罗系煤与砂岩型铀矿在空间上密切共存,为探讨煤与铀矿的关系,进行了广泛的野外调研和系统的室内分析。在煤岩特征、煤的成岩演化和煤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发现从泥炭至褐煤的煤化过程中,铀的含量不断增加;铀含量与煤岩显微组分中的镜质组含量成正比;砂岩成岩矿物与煤化作用有关;煤的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的含量特征与含矿砂岩具一致性。研究认为,在同生成岩阶段和早成岩阶段,煤对铀的作用主要包括吸附作用、络合作用及还原作用;表生成岩阶段,煤对铀的再分配和“保矿”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我国华南地区下庄铀矿田、相山铀矿田内基性岩相关研究,表明基性岩脉发育与铀矿体不仅在空间展布、构造格局上联系密切,而且在形成时间上密切相关:铀矿化都在基性岩脉形成之后,且基性岩与铀矿具有同源性,为铀矿化提供铀成矿重要的矿化剂.  相似文献   

15.
中石村滑坡滑体主要为含碎石粘土,滑床为泥盆系中统吴家坊组石英砂岩、炭质板岩,通过对滑坡的特征分析及稳定性评价,为山区同层位滑坡地质灾害的防治,提高减灾防灾工作认识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柴达木盆地是中国石油、天然气、煤和铀等多种能源矿产同盆共存的盆地之一。在平面分布上,目前已进入勘探开发阶段的油气藏分布于柴达木盆地西部、北缘及东部地区,煤和砂岩型铀矿分布在盆地北缘;在赋存层位上,石油及部分天然气(油型气、煤成气)以侏罗系煤系地层为源岩,以侏罗系、古近系—新近系为储层,煤赋存于侏罗系大煤沟组和小煤沟组,已知的铀矿化位于侏罗系、古近系—新近系地层。结合单种能源矿产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相互之间的组合形式,柴达木盆地石油、天然气、煤和砂岩型铀矿等多种能源矿产在空间上有明显的同盆共存关系,且在成藏成矿中相互作用。柴达木盆地西北地区石油与天然气、柴达木盆地北缘煤与煤成气呈同盆共存关系;柴达木盆地北缘铀矿化发育在煤层之上且在油气运移指向的边部有多个铀矿化点,油气及煤系地层为其提供还原剂。通过柴达木盆地北缘烃源岩生烃模拟试验,元素U及其伴生元素(Mn、Mo、V和Cs)的富集对烃源岩生烃有明显的催化作用,表现为生烃量大幅度增加和生烃高峰提前。综上所述,有机矿产对无机铀矿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还原作用,无机铀矿及其伴生元素对于有机油气的生成有明显的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7.
陕西省石炭系是含煤层位之一,地层比较完整,生物群较为发育。研究工作始于本世纪二十年代末,历经六十多年的工作取得了丰富的资料,可以在此基础上比较正确的建立起各区的层序系统以及区间的对比关系。泥盆系-石炭系分界线陕西南部泥盆系-石炭系之间,本文采用以含Siphonodella sulcata以及与此相当的地层的底界为两者分界线。根据牙形刺资料很少这一事实,还须在牙形刺带和底生物带之间找到对应关系。许永寿(1984)在研究三峡地区石炭系时提到,珊瑚Pseudouralinia与S·iso(?)ha,S·cooperi共生;湖南区调队(1987)发现牙形刺S·levis与腕足类Eochoristites neipentaiensis—Martinella ching Lungensi组合带下部和珊瑚P·tangpakouensis带相当,并认为S·Levis是S·sulcata退化而来,所以说S·Levis最初山现不会高于牙形刺第二事(S·duplicata带),因而S·Levis接近石炭系底界,也可以说pseudo-uralinia带和E·neipentaiensis组合带底界也接近石炭系底界。  相似文献   

18.
文章应用地洼成矿理论和构造地球化学方法,研究了某地区F1等成矿断裂带的构造地球化学特点和元素的变化规律以及铀不断累增富集成矿的作用过程。在形成泥盆系富铀地层的基础上,经历了后期构造—岩浆活化作用的改造,形成预富矿化场—动力改造热液成矿,形成构造热液型铀矿化—表生淋积,形成叠生富矿段,使之发展成为具有层控、岩控、构控和时控等特点的多因复成型铀矿床,从而为本区进一步找矿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9.
针对常规物化探方法对寻.找砂岩型铀矿几乎无效这一现实,初步探讨了土壤元素有机结合态形成机理,并应用土壤有机结合态铀、钼测量法在新疆伊犁盆地南缘扎基斯坦地区进行了寻找地浸砂岩型铀矿试验.与全铀及210Po法测量结果对比表明,土壤有机结合态铀、钼异常能较好地反映埋深200m以内的铀矿化,而全铀及210Po测量结果对深部砂岩型铀矿化几乎无任何显示.因此,土壤有机结合态铀、钼测量法有望成为地浸砂岩型铀矿找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巴音戈壁盆地塔木素地区位于哈萨克斯坦、西北利亚、塔里木、中朝四大板块的拼合部位,砂岩型铀矿成矿构造背景、矿体形态和目的层岩石学特征独特。以野外岩心观察、钻孔对比分析、镜下微观研究和同位素分析测试等为手段,从构造、铀源、古气候、沉积砂体特征和氧化流体活动等方面分析了矿床的成矿控制条件,认为丰富的铀源、含矿层形成后的构造反转、辫状三角洲前缘互连通砂体、古气候转变和层间氧化带的发育等为砂岩型铀矿的成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后期热液活动促使铀矿化的富集。根据矿体形态与空间分布、矿石组成成分等特征探讨了矿床成因,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总结了成矿模式,认为塔木素地区铀成矿以层间氧化作用为主,后期热液改造叠加使矿化进一步富集;同时推断在南部层间氧化带尖灭的地方,应该存在富大矿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